宁波中华纸业搬迁时间:成都应急避难地图发布 避难市民生活有保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6:51:43
2011年10月25日07:41四川在线-天府早报蔺静 肖小波我要评论(17)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35个避难所建在公园、绿地、学校、体育场
啥模样
避难市民
不用担忧基本生活
应急水电直通,民政部门统一发放食物,8级抗震指挥部联网通信
停机坪
运送物资
还可转运危重伤员
3个停机坪分别位于城区浣花溪公园和青白江(微博)凤凰湖、温江碧落湖
其他避难所
温江区4个
温江公园、成都市足球训练基地、杨柳西岸应急避难所和碧落湖应急避难所
龙泉驿(微博)区3个
龙泉音乐广场、龙泉啤酒广场和四川省专用足球场
青白江区3个
大弯中学、怡湖公园和城市森林和谐广场
新都区3个
体育中心、桂湖森林广场和体育森林公园
浣花溪公园平面图
■避难场所类别:1类
■总规划面积:30万平方米
■总有效面积:14万平方米
■篷宿区有效面积:11.4万平方米
■容纳人口:6.7万
一旦灾情发生,浣花溪公园将立刻变成一座可容纳6.7万人的应急避难所。”
——成都市民政局工程师孟成亮
10月13日,成都耗资1.6亿元的35个应急避难所项目全部竣工。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探访了浣花溪应急避难所。这里不仅有独立的地下水源和发电设施,还有主城区避难所内唯一的直升机停机坪。
建在公园的避难所
昨日下午,浣花溪公园内到处都是晒太阳的市民,看上去与以前并无差别。可是,一旦有地震等灾情发生,藏身在公园绿树景观间的各种设施便能迅速发挥作用。“一旦灾情发生,浣花溪公园将立刻变成一座可容纳6.7万人的应急避难所。”负责该项目的成都市民政局工程师孟成亮说。
孟成亮介绍,灾情发生后,周边居民可通过6个应急入口进入浣花溪公园;根据路旁显眼的蓝色路牌指引,可快速找到最近的应急篷宿区或医疗救护处。避难场所配备有完善的应急设施,因此避难者入住后,便不用为避难期间的基本生活担忧。
未来兴建1000个
像浣花溪公园这样的大型应急避难所,在成都共有35个,目前已全部竣工。它们分布在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广场、公园、体育场、绿地、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共可容纳110万人。
孟成亮说,之所以要兴建避难所,是因为“5·12”地震时,成都市民在广场上、街道旁等四处分散避灾,不利于统一调配和救援,甚至无法及时传达灾情信息。“避难所能将市民集中,便能避免这样的无序状况出现,也更便于救援。”
根据规划,成都未来将建1000个应急避难所。孟成亮说,“已建成的还需结合相应的应急机制,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此,民政局计划在青白江凤凰湖和温江足球训练基地组织两场应急演练。
1.指挥中心
8级抗震应急指挥中心是避难所的“心脏”。在这里,通过5块高清显示屏,可一览园区内各处情景。这个系统还和市应急指挥中心3G联网;避难所之间也可以相互调度。
2.直升机坪
公园大门处,建有主城区避难所内唯一的直升机停机坪;另2座停机坪分别位于青白江凤凰湖和温江碧落湖。
通过直升机,可方便地运送物资,或将危重伤员送往别处抢救。
这块圆形停机坪直径约40米。为适应直升机重量,地面经过强化改造,地下铺有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表面铺有8厘米厚的石材。
停机坪周边装有信号灯和风向标,便于直升机降落定位。
3-13.篷宿区
共11个,占地面积共11.4万平方米,配备救灾帐篷,专供避难市民居住。篷宿区充分考虑了各种灾害情况,都建在开阔地带或同等条件下相对最安全的位置。
独立水源:每个篷宿区都配有独立地下水源,平时封闭、灾时开启,保证地下管网遭破坏时仍有水可用。
集中供餐:每餐食物将由民政部门统一发放。市民集中居住,物资发放更方便。
卫浴设施:周边建有排水沟,用于临时洗漱;不远处设有专区,用于安置53座临时厕所;两者产生的污水将经应急排水口进入地下化粪池。其余生活垃圾将送往集中转运区处理。
发电设施:避难所内的19个应急电源和2台功率超300千瓦的发电机将提供照明等基本生活用电。
消防设施:配有4560只灭火器。
其他设施
医疗救护:园内医疗救护点可及时治疗轻伤员。
安保监控:园内各处摄像头均能360°旋转拍摄。
广播设施:各路口装有双向广播,广场装有LED显示屏。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浣花溪公园平面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部设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直升机降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