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机生产消防水带:中国给欧洲的建议应施于自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6:27
2011年 10月 25日 07:15 中国给欧洲的建议应施于自身
评论(13)

上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呼吁快速全面解决欧洲债务僵局,具体措施包括根本性的财政和金融改革。然而,需要遵守他这个大胆建议的,或许应该是中国自己。


相关报道中国并非欧洲的白衣骑士
中国与欧洲债务危机脱不了干系?
我们救温州,还是温州救中国?
中国需要一场信贷紧缩
自主发债能否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问题?
在人们关心的问题从不良贷款转向日渐失控的影子银行之际,中国近期为控制不断升级的债务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让分析人士目不暇接。

两个星期前,中国内地的主权财富基金还在收购四大国有银行的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到上个星期,又宣布多个省级政府将可以在中断17年之后恢复发行债券。

这说明北京已经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全面的解决方案,而像是在国有实体击鼓传花之际争取时间,总体上流于表面。

与此同时,中国银监会主席发表了一些安抚人心的言论,但又明显回避了细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刘明康说,“当前,大家普遍关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但又提醒说,这些风险“总体可控”。

总之就是这样,没必要担心。

但刘明康的乐观预测却难以让人信服,因为这一系列贷款门类的问题到底有多大很难找到可靠数据予以量化。

尽管最近公布的数据可谓是给中国上市国有银行普遍开了“健康证明”,逐渐出炉的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消息却打击了公众的信心,令人们更加担心最近的放贷潮会以丑陋的结局划上句号。

今年年中,有关大规模救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报道出炉后,公众对中国贷款推动的发展模式更加不满。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分析师说,报道援引了4,640亿美元的救助规模,在将中国经济规模考虑进来后,这个规模约为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规模的1.5倍。

有关救助的更多细节很少,这可能预示着政治上的角力,看谁最后为此埋单。

中央政府允许指定省市通过一项新的试点计划直接发债,此举应该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更多的“弹药”。据上周发布的公告说,上海市、深圳市、浙江省和广东省都将能够不通过中央政府自行发债。

公众可能会密切监督有关债券担保的细节,以便看看什么人愿意买进这类债券。人们可能还记得,10年前购买珠海市政府支持的项目所发债券的投资者是如何遭受了严重损失。

这些新发行债券的一个潜在积极作用是,有可能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水平。此外,如果地方政府不偿还债务,问题至少应该到此为止,而不会殃及国有银行。

尽管如此,很多人预计中央政府最终仍必须为这些债券提供担保,或开始时就买进这些债券。

除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放贷外,铁路行业和影子银行业的问题表明,中国的信贷问题开始扩散。中国的铁路资金耗尽,难以向工人支付工资并保持庞大的建设项目。2011年至2015年,中国将在铁路建设方面投资约人民币2.8万亿元(合4,400亿美元)。

最近,温州出现的多起与影子银行有关的破产案加重了人们的担忧,即这可能蔓延至整个银行体系。

或许北京能控制这些问题,但某个问题到底有多么严重?这就需要准确摸清债务规模。

《经济学人》(Economist)最近援引数据表明,中央政府的显性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这表明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以解决地方政府、铁路或影子银行债务问题。

但其它估计显示,中国经济中的债务总量已经处于危险边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位官员近日预测,如果算上影子银行贷款、信用证以及通过香港获得的贷款,中国经济中的信贷总量已经达到GDP的200%。

如果真是这样,某种形式的去杠杆化以及欧洲式的紧缩看来很有必要。

如果你想控制上述估计较高的信贷总量,那么在经济中的债务总量大量堆积的情况下,允许政府不同部门筹集新的资金看上去就像在隔靴搔痒。

或许当前的情况能够让中国先应付过关,将解决信贷狂潮的时间往后推。但看来不可避免的是,总有一天中国领导人将接受他们准备提供给别人的强硬建议。

Craig Ste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