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浩宇太阳能多少钱:狂人卡扎菲:曾欲从中国购原子弹消灭以色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19:29

狂人卡扎菲:曾欲从中国购原子弹消灭以色列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10-21 10:05
  • 文史参考

  1969年,27岁的卡扎菲与他的革命兄弟,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国王伊德里斯一世的政权。希特勒式的目光和着装,似乎预示着另一位枭雄的诞生。(资料图)


  文|刘火雄


  卡扎菲掌控下的利比亚,没有政府,没有宪法,各部部长都称为“秘书”,而卡扎菲本人,则自称为“人民兄长”、“革命导师”,靠革命委员会遍布全国的密探实行统治……


  对于卡扎菲,西方国家再熟悉不过,掌权40多年来,他一直按照自己的独特方式去管理国家和人民,在他统治下的利比亚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他本人自称为“人民兄长”,“革命导师”……


  列强的“练兵场”


  利比亚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为柏柏尔人,因位居北非、濒临地中海,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帝国列强你方唱罢我登场。


  公元前7世纪,迦太基人占领此地。在反抗迦太基统治的斗争中,利比亚一度于公元前201年成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当时东方的中国正值西汉开国。此后,罗马人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利比亚转而臣服于罗马的铁蹄。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利比亚,传入伊斯兰教。好不容易相对安定,16世纪中叶,利比亚再次易主,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近代以来,利比亚命运同样坎坷不平。1912年,意大利打败奥斯曼帝国,利比亚从此沦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期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覆亡,利比亚被英法占领,直到1951年12月24日才宣告独立,由三个具有自治性质的省组成联合王国,即西北部的黎波里塔尼亚、东部的昔兰尼卡以及西南地区费赞。


  利比亚建国后,61岁的昔兰尼卡酋长伊德里斯受西方扶持,出任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既可选择自己的继承人,又可随意任命或裁撤内阁总理,他不但没能消除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还禁止组织政党,取消报刊言论自由。在很多人看来,当局提供军事基地换取西方经济援助的方针更是“丧权辱国”,南部石油产业同样受西方控制。


  上世纪60年代,利比亚石油所得的收益大多流入官僚阶层。国王年事已高,因病无法理事,王室国戚陷于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1967年,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联合抵制对英、美等国的石油供应。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利比亚民众袭击了英国和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许多犹太人不得不逃亡意大利等国避难。内忧外困下,利比亚新的变局暗潮涌动,终于在1969年引爆军事政变,领导者正是年轻军官卡扎菲。


  九一革命开启卡扎菲时代


  卡扎菲来自利比亚海滨中部城市苏尔特附近一个牧民家庭,其父在抗击意大利殖民统治的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伴随着故乡的沙漠和帐篷,卡扎菲放羊、种麦,学习《古兰经》,度过了童年时光,其后辗转苏尔特、首都的黎波里等地求学。因为交不起住宿费,他一度只能住在清真寺里,为此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说他是乡巴佬。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血路来。


  伊德里斯一世王朝建立第二年,利比亚东部邻国埃及发生了革命运动。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推翻王朝统治,建立共和国。在纳赛尔名著《革命哲学》感召下,卡扎菲认定“革命是唯一出路”,于是考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军事学院。卡扎菲效仿纳赛尔,联合中下级军官,组建了“自由军官组织”,他要求成员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不近女色,按时祈祷,努力学习,积蓄革命力量。


  1969年初,“自由军官组织”决定发动军事政变,已升任上尉的卡扎菲把行动日期定为当年3月21日。不巧的是,埃及著名女歌唱家乌姆·库尔舒姆将于同一天在班加西举办个人演唱会,为巴勒斯坦革命组织法塔赫募捐。为了不影响巴勒斯坦兄弟的革命事业,卡扎菲决定延期举事。


  8月初,伊德里斯一世外出希腊疗养时,将大臣和议员们召集到度假地雅典,突然宣布退位。政府军总参谋长谢里兄弟领导的宫廷集团准备在9月初接管权力。消息传来,利比亚局势更为动荡。


  已推迟政变的卡扎菲见状决定先发制人。“告诉纳赛尔总统,我们将这场革命献给他。”9月1日凌晨2时30分,卡扎菲行动了。


  在班加西,卡扎菲亲自出马,带队前去占领电台。行至半道,卡扎菲突然发现路上只剩下自己一个光杆司令,原来后面的车辆在岔路口转弯时跟丢了,以致“革命”队伍绕城一周,竟没有找到电台,只好无功而返。在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指派助手米海什接管军营。米海什下飞机后拦了一辆出租车赶赴军营,却把武器和子弹丢在了车上。城外负责接管防空部队的战友,指挥着600名士兵,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发子弹可供使用。
好在整个政变只在突袭班加西国王卫队时双方发生了短暂交火,随即卫队司令及军政要员均被拘捕。卡扎菲后来对《现代非洲》杂志的记者说,政变时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英式坦克,但没有弹药。“我在那天早上驾驶着一辆空坦克来到班加西大街,在警察部队营房门前驶过,炮口对准营房,炮膛里空空如也。国王的士兵一看到坦克马上就投降,只要求不要开火,给他们一条生路。”


  清晨6时,的黎波里广播电台开始播放军乐曲, 6时30分,卡扎菲在班加西广播电台发布了震惊世界的第一号公报: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崭新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取而代之??由于事前谁都没有想到要准备公报,卡扎菲临时取来一张纸,仓促写了个提纲,其他内容便即席发挥了。


  3月19日,利方第1个旅仅推进约50公里就被乍军截住,全旅384人战死,47人被俘。一天后,另一旅又被乍军丰田突击队打垮,467人被歼。得到消息,利军慌不择路向后方撤退,不想闯入自己事先铺设的地雷阵,在乍军的追击中,又有1296名利军阵亡。为了彻底粉碎卡扎菲的战斗意志,哈布雷集结2000士兵,于9月5日晚,乘坐丰田车和骆驼越过边界,深入利比亚腹地110公里,突袭了比什拉基地,击杀利军1713人,基地内26架战机和70辆坦克被毁。


  受此重创,卡扎菲不久同意停火。绵延7年的战争,使得利比亚损失5000名士兵,占国内总兵力的1/10,大伤元气。利比亚军官团为此遭到集体贬官,卡扎菲撤销了国内所有上校以上的军衔。


  近年来,卡扎菲继续引领利比亚宣扬泛非主义思想,呼吁建立“非洲合众国”。他不时语出惊人:“非洲国家单凭各自的军队无法有效保家卫国,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拥有100万士兵的军队”,这支联合部队应该“负责保护非洲陆上与海上疆界,维护非洲的独立,与北约、法国和英国等抗衡”。


  叫板美国,沦为“流氓国家”


  由于卡扎菲的言行已对美国的中东战略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从肉体上消灭卡扎菲,美国接连部署了一系列刺杀计划,尤以“黄金峡谷”行动为最。


  1986年4月15日凌晨2时,美国百余架战机飞抵的黎波里上空,另一部飞往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随之而来的爆炸声惊醒了整座城市,在美军超低空轰炸中,利比亚至少40人因此丧生,另损失了14架飞机和5座雷达站。美军轰炸前,卡扎菲正在的黎波里阿齐齐亚兵营一座帐篷里举行会议。散会后,他为了能睡个好觉,没有回到经常下榻的帐篷和官邸,而是走进了另一个帐篷,最终在“真主的保佑下”逃过一劫,但他只有15个月大的养女被炸身亡。卡扎菲另一女儿阿伊莎当时只有9岁,亲眼目睹了妹妹的惨死,事后她面对媒体镜头愤怒挥舞小拳头的画面,被电视台反复播放。


  刺杀未遂事件发生后,卡扎菲加强了安保,动辄两队武装护送车向相反方向开出,两架飞机一齐起飞,他乘坐的飞机在其登机前两个小时还不知道是否会起飞。就在大家猜测卡扎菲如何报复的时候,他却毫无动静。直到两年后,泛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爆炸,270人丧生,其中多为美国人。英美认定卡扎菲是幕后黑手,利比亚为此被扣上“恐怖主义”、“流氓国家”的帽子,不久遭联合国长达11年的全面制裁。


  步入21世纪以来,利比亚对美英等国方针由“拔刀”逐步转为“收剑”,同意为洛克比空难事件中270名受害者家属支付赔偿,总额共27亿美元。卡扎菲还先后访问了法国、意大利。西方垂涎于利比亚的石油,利比亚需要西方的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受联合国制裁,利比亚蒙受了4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长期反对私有化,近年来利比亚难以为百余万青年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工作,失业率近30%,以致北非革命风潮席卷而来,利比亚反对卡扎菲统治的行动如火燎原,迅速蔓延。


  由来已久的东西部矛盾,同样火上浇油。利比亚全国600多万人口中,1/3分布于东部,2/3位于西部,扮演国家经济命脉角色的石油却2/3位于东部,1/3位于西部。出身西部的卡扎菲把许多资源投给了黎波里,而不管东部的班加西,导致矛盾愈来愈深。这次动乱的源头正是出自班加西。


  卡扎菲梦想着把利比亚带入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国,结果陷入遍地烽烟之困局。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总有新东西出自利比亚”。只是这里最近出产的,除了动乱,便是杀戮,交织着鲜血和石油的非洲版《红与黑》还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