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电地热多少钱一平:中国文化散论 废话一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3:28

中国文化散论

分类: 旧文 2011-10-19 16:30

    中国文化散论

  中国文化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许多中国人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都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豪。这个话题,是在爱情以外,另一个永恒的话题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爱情话题之所以永恒,就是人在荷尔蒙的刺激下,行为会古怪莫测,思想情绪也会起伏不定,但却能给人带来难以名状的感受。

  中国文化大致也如此,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玄虚,玄虚的现代意思就是高深莫测。谁都不知道是什么,谁都可以说是什么。这就是玄虚。这玩意给几千来的中国文人带来了难以名状的感受。就象爱情给普罗大众带来的感受一样。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成了中国文人第二个永恒的话题了。

  我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玄虚,估计很多爱国愤青会有意见。他们有再大的意见我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我看中国文化的真实感受,看老子谈“道”、孔子论“仁”、孟子说“义”、六祖参“禅”,我都不明白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所以,我感觉到了玄虚。也许,有意见的爱国愤青弄明白了他们说的是什么。

  回过头来说“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我们会发现,就字面上我们要把他说清楚都困难。首先说“中国”两个字,如果讲今天的中国,我们大致是清楚的,就是说我们会联想到中国今天的版图,人口、民族等具体内涵。但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所提到的“中国”,就不能用今天“中国”这个概念的内涵了。比如元朝,能不能也称为中国?如果能,则当时的版图、人口、民族等内涵是否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呢?答案是显然不一样。

  那么,在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时,我们到底该使用哪个朝代的中国,或者说这时的中国到底该有什么样的内涵呢?显然,加在文化前面的定语“中国”,其实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再说说“文化”的字面意思,这就更复杂了。好在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很长,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古代证据。所谓“文”,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物体表面的花纹、斑纹的意思,引申成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暴露显示出来的部分。因此,文是表面现象,是形式。而“化”在汉语里是改变、变化的意思。改变什么?变化什么?就是变化人的本质。因此,望文生义地理解,文化就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来改变人的本质。

  孔子推崇的人是君子,君子就是文质彬彬。其意思是说,君子外在的表现与其内心本质非常吻合。孔子曾经对文与质的关系做过简单探讨,《论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这或许要算中国最早的文化散论了。

  显然,孔子认为人的文和质,只要相当就好了,过犹不及。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文,而不必和别人同。我觉得这是符合人性的说法。

  不过,孔子也认为形式能改变人的本质。孔子还大力提倡这样的方法,孔子毕生提倡的礼大致就是这样的东西。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许多习惯,都来源于孔子定下的礼。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按照他定下的礼来克制自己人性的野蛮部分,人类就实现文明了。说明孔子认为礼可以改变人的部分本质,因此可以化人。

  几乎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却排斥人类文明改变人的本质。他认为,之所以要提倡礼义这类形式上的东西,是因为社会文化已经把人的本质变坏了。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性失去控制是因为有大多的表面诱惑,因此,我们要实在点,不要提倡表面的东西。把实在的肚子填饱,而不要在意观察表面的眼睛的需求。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如婴孩乎?”说明老子认为,最高的人性反而表现在人的婴儿时期。这是天赋的纯真人性,是未经红尘俗世污染的人性。因此,人性不需要改变,而是需要恢复和保护!我觉得,老子说的也有道理。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始也。”显然,老子认为:建立试图改变人性的礼制,正是人性散乱的开始。老子不赞成任何形式的人性改变。

  不过,我们也可以认为,老子、孔子说的,其实是一回事情,都在探讨人性。老子承认天赋人性是完美的,是不需要改变的。而孔子认为天赋人性有缺陷,需要用礼教来使之完善。显然,他们都在追求完美的人性。

  那么,什么是天赋的人性呢?天赋人性是否就必然合理呢?我想,我们今天也应该思考这类问题。遗憾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在这类问题上的思考太浅。我一直认为:在这类问题上的思考,后人一直没有超过他们两位前辈,这是龙的传人应该惭愧的地方。

  一千多年后的宋朝,出了个朱熹。他思考人性时得出了可怕的结论,就是人性都是十恶不赦的。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我是非常非常反对这个提法的。遗憾的是,中国近现代的主流文化,都是以朱熹这个口号为思想内核的。

  不承认人性、不承认人欲的合理性,空而泛地追求超越人性、脱离人性的天理,是非常可怕的。在中国现代史里,这个口号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我们的民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千年文化,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我们能忍受千年来的非人待遇。

  说道中华民族,我们都会用“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来形容,但今天看来,这组形容词却应该是贬义的多,褒义的少。我们在非人性的专职制度奴役下,“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了。面对这样摧残人性的专制制度,我们的勤劳勇敢毫无价值。

  力学里面有两个分支,一个叫《流体力学》,一个叫《流变力学》。《流体力学》假设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不发生明显变化,比如水的流动。而流变力学则刚好相反,认为物体在流动过程中,理化性质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血液的流动。我看研究中国文化应该采用流变力学的思路。

  因此,泛泛地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里流动时,是在不断改变的。我们到底要继承和复兴什么时候的文化呢?

  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都还是玄虚的。查词典,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有三个含义,一是指知识;二是借指历史年代,三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更多的倾向精神成果。因此,泛泛地谈文化,也会产生非常多的歧义,有故弄玄虚之嫌。

  抛开文化指知识的那个歧义。我理解的文化,应该是指一系列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产生与某个时期的某种思想,当时的人们接受了它,并通过道德或者法律把他约定俗成下来了,就成了今天的文化。

  到了今天,有许多习惯我们已经不知道它当时建立的本义了,我们延续这些习惯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那是祖上传下来的。所谓习惯,就是不经思考就能产生的行动,是机械的条件反射。

  这些习惯是否合理?我们已经很少去思考了。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我们过去见面的礼节是跪拜磕头或者打躬作揖。当西方见面握手的礼节出现后,跪拜磕头或者打躬作揖就不再是中国人的见面礼节了,虽然有许多遗老遗少、有许多卫道士激烈反对,中国人的见面礼节还是被握手给全盘西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是大家觉得西方的握手礼比中国传统的见面礼更为合理。

  因此,文化也不是不可以反思,也不是不可以改变,改变的理由就是那些由文化保留下来的习惯是否合理,我们能否建立起更适合人的习惯。因此,传统并不是保留文化的理由,保留文化的唯一理由是更符合人性。

  文化这个词在今天使用很普遍,甚至有泛滥的倾向。比如什么酒文化,吃文化。老实讲,我对中国流行的酒文化、吃文化是不怎么感冒的。喝酒,非得灌几个人到饭桌下面去躺倒,吃饭,非得盘子摞盘子地上菜,才显得主人热情。我看这样的文化其实是浪费文化,主人要靠浪费来表明自己理解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文化精神,十分无聊。这样的文化明显不合理,应该改变而不是继承。

  最近,刘军宁先生提出了《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大体的意思是:“文艺复兴不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来实现)的文化复兴与观念创新。”

  中国需要新观念、新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文化,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不过,我对使用文艺复兴这个词是有意见的,因为复兴,就是再次兴起的意思。我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文艺兴盛的时期,有没有过文化兴盛的时期,即使有,我们又是否需要恢复到哪个时期呢?


  刘军宁的帖子,我看过一些。比如《天堂茶话》系列,我就觉得很好,简明易懂又寓意深刻。我在不同的论坛都转发过。但这篇《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却不好,本来简单的事情,给他搞得十分复杂。这是一篇由复杂学术名词堆砌起来的文章。


  “文艺复兴”,应该是个舶来的名词,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我的外文不好,不知道其意大利语的本意是什么,到中国后,就被前辈文人翻译成了“文艺复兴”。现成看到的资料表明:“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欧洲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线。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现代西方各国的文化基础,而实现这种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就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创新。由于这种思想解放,使得欧洲能率先走出专制的中世纪黑暗,进入现代文明。

  我想,刘军宁的初衷是不错的,他希望中国也能产生一场类似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从而使中国冲破几千来专制思想的禁锢,进入现代文明。

  即使这样,我也不赞成使用复兴这样的字眼,因为有太多歧义。据说,翻译成“文艺复兴”的那个外文单词,是有再生、重生的意思。我到愿意使用文化再生、或者文化重生这样的字眼。就象凤凰涅磐一样。

  要求引进新思想、建立新文化这样的呼吁,我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国就有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影响一直波及到今天。如果我们再望上溯千年,就会看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呼吁,再使风俗淳,就是建立新文化。因此,建立新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贯诉求。

  古代的文人,通过代先圣立言来再使草民风俗淳,其伟大的代表人物是朱熹。近代的文人通过白话文运动来移风易俗,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最后却是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都还沐浴在这种思想体系的伟大阳光下。

  今天的文人,在不满意中国现状的同时,自然会反思历史。许多文人和网民认为,中国的现状是历史文化基因缺陷造成的,我也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但这个文化基因缺陷是什么?则各说各样了。

  一些人认为是孔子思想的错,一些人认为是老子思想的错,对于外来的思想也有同样的判断,有的说,是佛祖的错,有的说,是马克思的错。依我看,不是老子的错,不是孔子的错,也不是佛祖、也不是马克思的错,都是专制惹的祸。

  专制的本质特征不是君主,不是高度集权,而是高度思想垄断。任何思想,只要成为高度排他的垄断思想,就必然成为邪恶思想。

  看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基督教在中世纪垄断欧洲思想时,就有中世纪的黑暗,当伊斯兰教垄断中东地区的思想时就有恐怖主义,当佛教垄断西藏时就有西藏农奴制。同样,当儒教垄断中国的思想时,必然就有专制黑暗。

  现代世界文明国家早就注意到了这点,反对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是防止思想垄断的重要措施。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宪法不会有法定思想。而凡是实行政教合一、或者变相政教合一的国家都必然还在专制的奴役下。

  因此,中国文化要再生的要点是去除传统文化的专制内核,如果去除了专制内核,则君主也可以继承,儒家也可以继承,道家也可以继承。如果去除了专制内核。佛家可以吸收、上帝可以吸收、安拉可以吸收,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吸收。

  我们文化基因的缺陷在于专制,在于思想垄断。而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是反击思想垄断最有力的武器。因此,我们应该乐见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意见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现。而不是排斥这个思想或者排斥那个意见。

  我想,思想垄断破除了,君主的神性就会自然减少,官员的匪性就会自然减少,草民的奴性就会自然减少,公民的人性就会得到自然地恢复。这大概就是我们希望建立的新文化!

  因此,中国文化地复兴,应该是建立在破除思想垄断的基础上,人性自然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