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协议与ospf的区别:hao学习成绩好与坏,作业里面有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2:38
 

 

学习成绩好与坏,作业里面有文章

摘要:课堂教学与作业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手段;作业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作业的布置、完成和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提出了“减负”,减负包括删减那些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过时的、繁难知识,但更多的是作业量的减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乐于做作业,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个急于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字:作业  减负  布置  批改 

    长期以来,数学难教、难学是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如何改革数学学科的教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二期课改关注的一个焦点,本人从教近三十年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与思考。一言以避之,数学成绩好与坏,作业里面有文章。

    目前与“学生的作业”相关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课堂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二是分层作业研究,这两个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我的观点成立的重要依据。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的,需要人的主观努力而去完成的任务。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非学生所专用。广义的作业是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人的工作任务。对教师来说,教师的所有工作都是作业,对学生来说学生的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都是作业。从狭义上讲,学生的作业大致分三种:一是笔头作业,也就是需要学生写的算的习题、创作的作文等。二是活动作业如实验、阅读、劳动、社会实践等。三是综合作业如活动实践后写出报告、总结、说明、社会调查等作业。就中小学教师来说,对第一种作业教师可谓再熟悉不过了,教师们所留的和所批的作业往往也只局限于第一种作业。第二、三种作业,教师们还没有意识到或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然而就教育的发展形势来说,二、三类作业越来越显得重要和有意义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数学老师王金战就是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者。心态决定一切,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学困学生,更要欣赏他们,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每一次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业布置要分层。要因人而异,各取所需。数学教材的课后练习,练习册上的配套习题,绝不是每个人的盘中餐、杯中酒。分层作业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学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在不断作业优化分层中产生动力,主动学习,学得更好、更多。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从历年各省市的中高考题中精选出适合的作业,比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则精选紧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习题作为作业,不应简单地以熟求巧,布置大批简单重复的习题,应该布置一些有一定层次性、典型性的习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精选的作业题既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同时是减负的重要手段。因为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于当前游曳在题海中的孩子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单纯强调多练是行不通的,只有讲的精、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练在火候上,精练又博览效果才更佳。

布置的作业题要有层次,所谓有层次是指每次作业题有深有浅,根椐每次作业的构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提高题分配到每次作业中去,以便给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

布置注意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使作业更有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花费时间来考虑如何布置它。如果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才匆忙布置作业,学生很少会认真对待,在这个时候布置作业几乎总是得不偿失。教师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布置作业,并确信作业是与所教内容吻合的。当课堂教学内容是完成作业最合适的背景知识时,这是布置家庭作业最恰当的时候。

完成作业是基础。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作业的完成是作业过程的核心,是落实作业实效性的关键。正确组织好学生做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做作业,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当天所学知识,做作业是检验自己是否有收获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

完成作业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掌握学习技能的良好机会。是学生思考问题、了解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的相对优点、以及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有利时机。此外,作业完成以后,通过讨论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不同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掌握诸多学习技能。

精心批改抓订正。批改分课堂上批改、当面批改和学生互相批改。课堂上批改对于某些纯计算或过程较简单的习题作业,教师先抽查几本了解一下作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公布答案,指出易错的地方,让同学自查自改;或让一名优生公布答案,大家自查自改,教师在堂上巡查每个同学的作业情况,及时指正某些同学作业存在的问题。这一做法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弄清作业的问题。

当面批改是指针对个别同学在作业中反映出的知识失误或解题过程缺乏优化,面对该生一边讲评一边批改的方法。做法是:要求学生利用课间或课余主动找老师批改。这一做法尤其在几何证明题的作业中显得非常必要也非常有实效。

学生互相批改。把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记为A、B,全收作业,但教师只批改A或B,之后让批改了作业的同学为同桌“面改作业”。实践证明,“全收半改”不仅增强同学之间的数学交流,也可提高学生的作业参与性。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已和同学,对自已和他人的学习有一个再认识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批改作业要注意时效性。这与作业布置的及时性是相一致的,如果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作业批改要注意思考性。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打个分数、等级,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为什么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从而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比如:批改好作业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汇总,了解各个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在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批改学生作业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批改作业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尽可能面批。教师、学生一起参与批改过程,在批改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改变过去那种以课外批改为主的形式,使批改信息可直接和学生交流。

人都有惰性,知错就改绝不是每个人的所为,知错不改在班中大有人在,这些学生往往就是学困生,他们的数量决定班级的合格率与平均分。订正工作大有作为,抓住了这些人的订正,就提高了平均分、合格率。对这些学生的作业布置要降低难度,注重基础,批改要力争面批以求得到当面指导,订正要逐题过关,防止浑水摸鱼溜之大吉。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一般,有下滑趋势的中间层更要密切关注,经常鼓励。

通过作业的分层布置,认真完成,精心批改和订正复批,使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迈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精心布置的作业使学生有完成它的愿望,经过努力取得了可以得到的学习效果。如此一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落到实处,就不仅仅是几句时髦的口号。

这正是:

学习成绩要提高,

作业布置需分层。

完成作业是基础,

精心批改抓订正。

作业认真去对待,

功课定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