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地暖安装:苗蛮子 : 教育行走断想:中国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52:02

教育行走断想:中国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 苗蛮子

2009-05-11 10:49 | 阅读(71) | 标签: 中国教育, 弊端 | 字号:大 中 小

(一)万人走独木桥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一个人的一生,几乎什么都要考,社会才予以承认,否则,你就是编外的,你就很难进入那个圈子。现代人在考试面前,就如加谬的荒诞戏剧《局外人》所描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局外人,都是一群在场外游走的过客。而中国发明的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模式,使得莘莘学子皓首穷经就是为了每年的6月初的那三天。这又与古代科举制下的“十年寒窗苦读,只争一朝成名”的科举制又有何本质的区别呢?不能不说,封建时代的科举制没有可取之处,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杜甫、辛弃疾、张謇、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另外,科举制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还是有值得语文教育汲取的养分,如熟读百家诗文、练习对对子等等。

说到这里,使我又怀想起五四时期的北大精神以及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所倡导的“开放、民主、兼容并包”足以让现在的大学教育现状相形见绌。那真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试想想,如果没有清华破格录用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不及格,但国文和英文特别优秀),也许就埋没了一代国学宗师,后人也就无法领略《围城》中充满着睿智的幽默;如果没有蔡元培为陈独秀到北大开假证明,也就不会有后来五四火种燃烧于北大;如果没有北师大校长陈垣屡次解危于启功,国学界、文物界、书法界也就少了一位耀眼的巨星!

无需再多举例,追忆那个时代,也许会给现代的我们一份沉甸甸的伤痛。当我们在呼唤那样的时代时,我们又被目前的教育现状所深深地刺痛。譬如,很多报考艺术类研究生的,不得不在恼人的英语或政治面前铩羽而归;虽然,全球的一体化,掌握一两门外语是现代人的素质要求,但外语仅仅是一个人的基本工具而已,而无需把外语或政治抬高到与专业课程并驾齐驱的地位。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尤其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更说明我们的教育仍然把服务于上层建筑当作一项硬性指标,仍然在意识形态的灌输力度上不遗余力;“根正苗红”的思想仍然存在于教育管理者中。

很大程度上,正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这种人才选拔模式的单一化和一刀切,抹杀了许多很有天赋但在某一学科上有缺陷的天才。目前的这种评价和考核方式,也难怪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等知识分子愤而向中国教育体制发难了。

(二)高校的盲目扩招和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恶果

大学,曾经是很多有梦想的孩子的天堂。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圆了许多想上大学的孩子,同时也使得以前对大学的那份神圣感逐渐消失。大学的扩招,一方面,意味着录取分数的降低和因为扩招而致使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缺乏或者薄弱;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条件好的学校的收费水涨船高,优质学位难求,于是就出现了万人争着往名校里挤的怪现状。于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生制度也就顺理成章地有了潜在市场。重点中学竞争的是分数,而这个分数却被教育产业化给打破了,择校生政策使得“用金钱换名校名额”的做法合法化、制度化。这使得高校招生出现了分数和金钱的双重标准。于是乎,有的名校校在招生中明码标价,用高额奖金招徕优生。同时,普通学校也不甘示弱。于是,奖金互相攀比,高校掀起一股重金收购优生之风,高校招生也就形成了一种按分数“阶梯市收费”招生制度。这边厢是优生与名校在互相选择与比拼、角逐;那边厢呢,扩招使得一些农村的孩子表面上圆了大学梦,但因为先天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而带来的学业基础薄弱,他们只能考取一些师资比较薄弱的地方院校,学习一些不具市场竞争力的普通专业。即便在普通院校也开设了时下一些热门专业,但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以及教学条件跟不上,所开课程也只能徒具其表,学不到真实东西。

因这种同等专业不同出身(名校与普通院校)的差异,使得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在踏入就业市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面临着失业的危机(当然,普通院校中仍然有一些“金凤凰”的,但那仅仅只是少数而已)。普通院校毕业生不仅在就业中遭遇就业瓶颈,更甚的是,大学四年(或三年)所累起的学债使这些学生背上了另一包袱。事实上,这类院校的收费相比于重点院校也只是半斤八两,再加上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而债台高筑,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大学生毕业长时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即使找到也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如今金融危机的现状下显得更为突出。而大学四年(包括三年制大专)所累起的学债,只能是“把酒问青天”,高高学债何时才能还?!

高校的盲目扩招与市场的严重错位,就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危机。殊不知,在闹哄哄的高校的扩招背后,却有着无数的经济贫困家庭和无数的大学毕业生绝望的心底呐喊!一个大学生,反而不如一个中专职业生,这是目前存在的事实。这使我的思绪拉到邻国的韩国和日本,我们且不说一个国家要出现多少多少科学家,这当然越多越好。当年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腾飞,我想,是和国家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分不开的,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培养力度却远未及这些国家。从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来看,各类技术人才太缺乏了。所以,我觉得,高中毕业后,不一定非得进大学,明智之举不如去学一门技术,况且,学费也便宜许多。

(三)“中国的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略谈一二

单一的人才选拔机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模式,唯分数论的大众认识论,高校的盲目扩招,宽进宽出的绿色通道,致使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严重残疾。其中一个致命的弱点则是:创造性严重匮乏。其症结具体表现在:一是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而动手能力却很差,这样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还谈什么创造性呢?二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接受几乎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方式、统一的思想教育,然后通过统一的渠道进入一个统一的平台。我们的学生给层层体制烙印上了体制的印痕。我们的学生就在一层层的“紧箍咒”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令人不解的是,中国教育,虽然从小就为学生们量身订做了一套成长模式,虽然有体制的外围束缚,然而在那一层层的圈中,学子们却可以畅游无阻,君不见高分成各类学校的角逐对象吗?君不见学子们在高校门前出出进进吗?在外人眼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何等的繁荣啊。学生欢欢喜喜地进来,又快快乐乐地出去,来去是多么的自由呵!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高校教育吧。美国大学的制度是宽进严出,学习四年后,毕业和进入大学的人数不是相等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很多学生被淘汰,或者继续做“留级生”或“复读生”。大学鼓励你来学校学习,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从大学毕业,拿到学位证书,可没那么容易。如果毕业论文不过关,得继续留下,直到通过为止。

有学者从民族血性和地域特征来做平行研究东西方人种的特点,分析其各自的优劣。如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人和中国人作比较,从思维特点中发现,美国人的思维特点是发散型的,中国人是趋于辐合型的,美国人趋于开放,而中国人则趋于内敛……从民族心性上来看两国的教育,应该各有所得,而不能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做顽固的文化保守主义,要么全盘西化。在这一点上,我想,国人更应该有理智的眼光来吸收各国的优长,遗弃本国和外国的糟粕。在我的印象里,华夏民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坚韧的民族,但内敛中又潜藏着一股躁动、狂热,“极左”和“极右”严重。历史就已证明,我们吃的亏已经不少了。就拿“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的大有人在,以至于,到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概念搞模糊了。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又是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又是什么?而目前的现状就是,很多学校在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挂羊头卖狗肉。教育界的朝令夕改让许多教师无从着手或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