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牧新养殖设备厂:处世三十六计 >> 第三十计 反语计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0:21

第三十计 反语计之五
5.莫将骂言听成赞语
清朝有一县令,被分配到山东省候补,第一次谒见抚军。按照惯例,凡是部属
圭参见长官,必须穿蟒袍补服(所谓蟒施是清代官员的公服,用缎做成,一般为夹
层,视官阶大小,上绣五蟒至九蟒不等。补服是加在蟒泡上的外褂)。即使酷暑也
不能免除。因为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这位县令刚在抚军的厅堂坐下,就汗流使背,
热不可当。于是拿起随身携带的圆扇振臂狂挥。抚军说:“为什么不脱掉外褂?”
县令说:“是,是。”于是让他的仆人帮他脱掉了外褂。过了一会儿,挥扇如故,
抚军笑着说:“为什么不解带宽袍?”县令说:“是,是。”于是离开座位一件一
件解带去袍。回到座位上,县令自顾自地在抚军面前谈笑风生,不自觉地把扇子换
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换来换会地扇个不停,把风扇得飒飒有声。抚
军起初以为他是耐不住地热,继而为他的放肆而生气了,于是斜视着眼睛用反语戏
弄他说:“怎么不连衬衫也脱去,那样比较凉快。”这县令应声就脱去衬衫。抚军
看他这般无知无礼,立即拱手说:“清茶。”抚军的左右立即传呼“送客”。因为
清时官场习惯,属员谒见长官,长官不愿意再继续谈下去,就以“清茶”示意。茶
碗一端,侍役就高呼“送客”,这时客人必须立即辞出。县令听到“送客”,仓促
间没有办法,来不及穿戴,急忙取了帽子戴在头上,左边腋下夹着抱服,右肘挂上
念珠,提着短衣,踉跄而出,犹如杂剧中扮演小丑登场。抚军署中的官吏小厮,吃
吃地笑得直不起腰来。县令刚回到公馆,抚军命令他回原籍学习的告示牌,已经高
高地悬挂在大门外面了。
县令的耳朵出了差错,误将抚国的气话当成了真心话,丢了自己的乌纱帽。这
种听不出反话的“聋子”  ,  怎能继续留任下去。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县令竟也有
“同志”。
山东一进士任知县,谁知读书,不理民事,政出多门,被人控告,于是被逮捕,
收关在刑部监狱里。
进士被关押在牢里很坦然。他睡的是一张巨大的床。进士每天横躺在那张大床
上。披览典籍,觉得很方便。三年过去了,遇上了朝廷大赦天下,进士被赦免,将
要出狱,狱中的管理人员来向他道贺,进士在狱中来回走动,不忍离去,说:“这
地方很安静,读书最好,可惜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另外我到这里几年,有一件事
始终弄不懂。”狱吏问他什么事不懂。进士说:“我曾经反复琢磨,还是须要请教。
此张床特别大,当初是先把床放在这里,然后再盖房子的吗?”狱吏听了,忍不住
笑了,说:“是这样。鲁班的巧妙用心,被您明眼人一口道破了!”进士说:“岂
敢,我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罢了。”
所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在与人交谈时应该有“第三只耳朵”来捕捉对方的
弦外之音,方能达到真正的交流。这个进士书读了不少,却不能解读一个狱吏的话
中“文章”,被人嘲笑也浑然不觉,真是愚腐至极、麻木到家了。可以想见,这种
呆子谈情说爱时,是一定没有打情骂俏的情趣,交朋结友也开不了玩笑,讲不成幽
默。这都是因为他们的神经末梢大多已是年久失灵,不再敏感。别人在骂他,他却
以为在夸他,虽长了一双耳朵又有何用呢!
 
 
',1)">
词叟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幸福一生!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