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锌合金压铸厂: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9:56
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文/景仲生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名声早已经臭了。不知从何时起,学生、老师、家长、领导、专家、学者……这么庞大的群体就组成了联盟阵线,对其进行口诛笔伐。可仍旧没有压盖住其熏天的臭气。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指挥棒。如果把教育放在市场环境中来看,家庭、学校、社会正好构成了一个市场链。学校好似一个加工厂,学生就是家长委托其加工的产品,老师就是工人,而产品的终端消费者则是社会。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考试达到一定的分数,才算是合格品,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直至步入大学校门,毕业后工作,挣钱在社会上生存。

对于家长来说,自然是那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就喜欢送孩子到那个学校。对于学校来说,只有提高升学率,才能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赢得荣誉,树立品牌,吸引更多客户(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对于老师来说,只有按照学校的要求(或者说按照市场的需求更为恰切),对来料(学生)进行加工。而学校作为一个加工厂,对员工(教师)更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升学率必须达到既定的量化指标,谁要达不到,工资要扣,奖金没了,甚至还要下岗。纵使教师的职业再神圣,头上的光环再美丽,可教师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一要保住饭碗,二要增加收入,所以只好倾尽全力,频频出招,与其说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倒不如说是为自己争分数。

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一些附加材料,正如生产汽车虽然是把钢材加工成配件,但是还需要油呀、电呀等,正因此应试教育也带动了教辅市场的兴旺发达,什么“精选”、“金牌”、“学王”格外抢手。

学校对教师苛刻无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也是唯升学率是举,如果那一次考砸了,校长的钨砂难保不说,学校的名声也会变臭。2005年南京高考大面积歉收,不管是由于试行了素质教育也好,还是应试教育没有抓好也罢,总之来说在社会上舆论哗然,很没面子。

而家长更是无奈啊,如果孩子考试的分数不佳,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可是一辈子在社会上生存的大事呀!所以学生也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一切了,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学生毕竟是个性丰盈的生命,不同于按照同一模式加工的产品,如果说是加工,也只能如艺术加工一样,物尽其材,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都知道因材施教的道理。但是经济学家眼里的人都是理性人,即从事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所以教育的各个环节,便都在利益的驱动下,理性的选择了以分数为各自的终极追求。

本来这样的产品被推向市场(社会)后,已经出现问题了,如高分低能、学以无用、德才失调、甚至精神分裂等等,似乎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就要调节供需之间的矛盾了,可是凌驾于市场自动调节之上的,还有强大的制度力量。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人才的选拔是以分数为标准的考分制,并由此导致分数竞争制与淘汰制,所以大家都为神圣的高分而努力奋斗。在国人心目中还有一种隐形的制度,即科举制,人们有意无意的把分数制当成了科举制,总以为只有通过了科举考试,才能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

尽管科举制把人性戕害了千百年,今天的考分制也让孩子们承受新一轮的人性压抑,人们对其有着切肤之痛,但是在制度规范与制度强制的强大力量之下,市场调节失灵了!为了切身利益,现代国人还是理性的选择了追求高分,与古人对待四书五经的虔诚没有什么两样。

由此看来,制度滞后,孩子们不会真正享受到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甘霖。正如人们向往了几千年的婚姻自由,在封建制度下,何以能够真正实现?而在现代社会,新的婚姻制度确立了,婚姻也就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