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图例:你的气血是否通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42:56
气血流通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通畅,如若气虚血瘀,可以有什么对策呢?
    中医认为气血流通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为一小天地,有一小循环,五脏六腑,三焦经络,气血流通,循环不息。西医血液循环的翻译名称,早先可能就是从中医气血循环的名称借用而来的。
  自己气血情况如何?是否通畅?可通过以下自测判断:
  1、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3、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4、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5、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6、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7、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瘀点;
  8、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
  如果以上症状符合3条以上,则要考虑是否属于气血不通畅。另外,血流瘀滞的程度,可通过检测凝血出血时间与血液粘稠度等方法来知晓。血管内栓塞和血栓可采用彩色超声波、血管造影等方法,检查其栓塞的部位与血栓的大小。
  气血不通畅导致疾病:
  气血瘀滞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包括急性病与慢性病。临床上由于气血瘀滞而发生的疾病,常见的有:
  冠心病:冠心病属于痹症的范畴,其发病机理在于气血瘀滞,闭阻胸阳、血气运行不通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心肌梗死:本病发病部位在心,是在心脏气血阴阳亏损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为痰浊、血淤、寒热、风火等外邪所犯而发病。因心脏亏损、无力鼓动气血正常循环,进而脉道不同,心痹遂成,本虚标实是心脏发病的总的病因病机。
  高血压: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瘀互为因果。如脂浊粘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高血压。
  肝硬化:肝硬化属中医学“积聚”、“臌胀”病范畴,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属于中医的“胁痛”、“膨胀”、“黄疸”等病范畴,认为该病多由外感湿热、疫毒或饮酒过度酿生湿热,再加情志不遂等因素,渐至肝、脾、肾功能失调,以至气滞血瘀,津液涩滞,肝络瘀阻。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肝瘀热互结是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
  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症。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
  关节炎:皆因湿邪借风邪的疏泻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风寒又借湿邪黏着、胶固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血瘀,不通则痛,血瘀又引起气滞,病在关节,血瘀在关节出现肿胀、疼痛、乃至变形。
  肾炎、肾纤维化:慢性肾炎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标实以湿、热、瘀为主。众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以气虚血瘀占多数,因气虚而发病,血瘀而病情加重或迁延难愈。
  老年人即使没有慢性疾病,由于血管硬化,血流缓慢,以及衰老的变化,也会有全身性的气血运行滞缓或有瘀阻的情况,只不过每个人每种疾病的瘀滞程度不同而已。
  如何应对气血瘀滞?
  药物治疗:
  解除气血瘀滞,药物治疗是首要的。中医有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所常用。药物可单方或复方,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丹皮、郁金、桃仁、红花、西红花等。西药也有抗凝解凝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要靠医生,在此不做赘述。
  食疗方案:
  1、川芎煮鸡蛋:
  组方:鸡蛋两个,川芎9克,黄酒适量。
  制法:锅置火上,加水300毫升,放入鸡蛋、川芎同煮。鸡蛋熟后取出去壳,复置汤药内,再用文火煮5分钟酌加黄酒适量。起锅。
  用法:吃蛋饮汤。日服一剂,5剂为一疗程,每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
  2、黑豆红花饮:
  组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将黑豆拣去杂质。洗净。把黑豆、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烂,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加红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服两次,每次服一杯(约10~20毫升)。
 3、桃仁桂鱼
  组方: 桃仁6克,泽泻10克,桂鱼100克。
  制法: 桂鱼去鳞、腮、内脏,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
  功效: 活血化瘀,除湿通窍。
  用法: 食鱼喝汤。
  4、刀豆壳散
  配方: 老刀豆壳适量。
  制法: 将老刀豆壳焙干研末。
  功效: 和中下气,活血散瘀。
  用法: 每次10克,用黄酒调服,可连用5日。
  
5、多做温灸---
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1、温通经脉、驱散寒邪:因本法采用上等陈艾,融入数位中药、藏药合制而成,火柔而温,渗透力极强,能温经散寒,以火攻邪。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就容易衰老生病。那么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当今社会大多爱美女性,在着装上喜爱露脐装,在春秋季节容易使风寒之邪入侵丹田,在夏季喜欢吹空调,又喜欢吃冰冻的食物,使大多数女性形成了寒凉体质,出现了畏寒肢冷、手脚冰凉、痛经、脾胃虚弱等亚健康状况。温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具有祛风寒、化瘀滞、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2、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对于邓红温灸疗法所用的药艾,具有芳香走窜的特性,燃烧时所散发出的温热与特殊气味,能够快速的开通人体的经络,加速人体的气血循环。
3、温补益气,回阳固脱:温灸疗法补益强身,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温灸疗法具有特殊的纯阳之性,能使人阳气足,精血充沛,固体强身,增强人体消化、循环、排泄、生殖泌尿系统机能的作用。针对肥胖以及肥胖而致的肌肉麻木,四肢不遂,二便不匀,腰腿酸痛,动则气短,体倦乏力如《内经》所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保健强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