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地暖3代管图片:什么是太极拳的“懂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8:56

什么是太极拳的“懂劲”?

(2011-08-02 17:31:59)

 什么是太极拳的“懂劲”?

吴焕庭

    余将逾花甲从未以武为业,数十年来虽从学者众,余只以朋友相称,有志于斯技者诚心投于门下亦婉言谢绝。然非余有藏私之心,皆因余俗务缠身恐有误后学。因时间和精力之故,平日里很少细研先辈经典拳论,更无暇阅读当代名人的著述文章。仅籍切身体验对太极拳的学习奉一私之己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太极拳是武术、是文化、是艺术,余学浅断不敢以偏概全矣!

    传说中古人掌握了“懂劲”技术可以不露形迹发人与丈外,近代也有太极拳宗师打人如挂画的传说,即使今天也会在电视节目中或互联网上看到诸多名人轻松发人于数米之外,或被数人同时用力推不倒的神功绝技。可在实际和实践中又有谁遇到和验证过这些神功绝技呢?传说终归是传说,表演终归是表演,真正的学武者应该揭掉武术中虚假神奇的迷信色彩外衣,在“传说”这种文化现象下还原“懂劲”的真实面目。

    “懂劲”非太极拳所独有,武术爱好者除勤奋之外,还需要悟性,坚持传统并善于学习和借鉴当代优秀的搏击技术。因所有的搏击技术都要求懂劲,均有各自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就像登峰选择的路径不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懂劲是阶梯是过程不是结果,无论传统武术还是当代拳击、散打、摔跤,只要涉及技击都必须懂劲。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武术在实战时要随着与对手在空间、速度、力量的变化中抢得先机。一个真正的武者临敌时不仅仅是能够抢得先机,同时也必须具备陷入危境时制造先机的能力。“懂劲”就是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和锻炼去掌握“知己知彼”的基本技术。

    若要知己知彼,先要得机得势;若要得机得势,先要舍己从人。什么是舍己从人呢?就是能顺应环境和对手的变化,牢牢掌握主动权,也就是主观适应客观。舍己从人的能力要先从“知己”开始,那就是先把太极拳最基本的架子盘活练好,盖因太极拳所有的技术动作和要领均已包含在“架子”之中。每招每式、每个细节、每个节序延至整套架子无不体现太极拳的“十三字”,也就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掤捋挤按为四正,採挒肘靠为四隅,四正四隅为太极图中的八卦方位,八个字用一条线相连形成了一个圆环,这就是人们常说得太极圈。进退顾盼定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即太极图中的五行。八卦与五行相合为整体,遂称之为“太极十三势”。

    若要舍己从人,先要明“粘连黏随”之理,也就是说先要明白舍己从人的道理,继而掌握和必须具备舍己从人的能力。有学生问余:“要想掌握好“十三个字”在架子和招式动作中如何体现的,要先从哪里入手呢?” 余以为首先要从身法入手,诸多经典拳论均有详细论述,不复赘言。余仅以平时练拳心得简要说一下,在所有对身法的要求中“立身中正”最为重要,在行功走架中每一举动都得刻刻留心做到立身中正。

    何谓立身中正?人体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胸弯曲和骶弯曲是原发性的,其弯曲由前凹入;颈弯曲和腰弯曲是续发性的,其弯曲向前凸出。立身中正的关键在于领起精神。实质上就是通过身法锻炼,使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对拉拔长,调整成为一根自然正直而富有弹性的躯体支撑中轴。行功走架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自然正直,重心稳固,不能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身躯中正不偏不倚,方能 “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八面指的是四正四隅八个方向,支撑八面是在立身中正的要求上经过长久练习产生的功夫。理论上说支撑八面就是不怕外力从自己周身任何地方侵犯。立身不正则行功走架必有缺陷;凹凸;断续,推手则必出“顶匾丢抗”之病。也可以说:做到了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就能更好的去体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腾挪闪战之势,也就能在太极拳立圆和平圆不停的折叠转换中更好的去表现太极十三势,从而为太极拳的“懂劲”夯实基础。

    万般事物过犹不及,在实际中我们会看到有些练习者片面而又教条地强调立身中正,尽显呆板滞涩,少了灵动与圆活之趣。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一切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通过整体运动求得“懂劲”继而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立身中正及所有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程序去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八种劲路方法和步随身换的灵动腾挪之势,是为了“知己正己”。学者不可不详察耳!

    “知己”通过一招一式和行功走架的过程去实践身法的要求而获得,那么“知彼”就要通过太极拳“推手”这种独有的特殊训练方式方法去学习和掌握。推手包括:定步单推手、定步双推手、动步双推手、动步大履手,四种固定套路练习。待熟练掌握后用“定步散推”和“活步散推”两种方式交叉进行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推手是太极拳学习的一个必须过程,是同门或拳友之间一项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是为了在追求“懂劲”的过程中不停的去“知彼和修正自己”,它不是太极拳技艺追求的结果。这种切磋和揣摩的特有训练方式不适应竞技比赛,因为它根本就验证不了比赛双方真正放手一搏的功力。把推手列为竞技比赛项目实乃舍本逐末,也与竞技体育最高之道德精神背道而驰。

    “沾连粘随”是推手训练的基本原则,也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要想在推手过程中保持“粘连黏随”的运动状态,就要求我们在行功走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形神兼备的意识。培养出随机而动、应物自然、顺势借力的本能反应。动作与动作间的衔接处,没有呆板滞涩和停顿的痕迹.节节贯串,一气呵成。要表现出拳势间衔接、转换、折叠、往复、连绵不断的运动变化轨迹。逐渐明白腰身的转换、手法的运用、虚实的变化、劲力的体现。拳架基础夯实后还要通过各种推手的训练方法,在以粘连黏随为动作规范要领的原则下,双方肢体间进行一种你来我往、连续不断地对抗、缠绕、切磋、揣摩的运动练习。这种练习是以不伤害对方身体,破坏对方重心为目的。通过肌肤的接触来感知对方劲力大小、速度变化、角度实施.以及对方所使用的攻防技术和方法。训练人体“懂劲”的感觉,培养进攻防守的感知力。通过千锤百炼产生身体而不是简单的大脑记忆,激发人的潜在本能,有感而应一触即发。从而熟练的掌握这项古老而又先进的搏击技术。

    在太极拳的实战中,要按照对方变化的实际态势和粘连黏随的要求,随感而应,以顺应攻防实战的需要,而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攻防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在太极拳的行功走架中,处处体现出攻与防的对抗形式和战术意识的应用。只有深刻理解攻防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太极拳技击实战中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奇正相变,变化无穷。

    “粘连”是虚、是守、是收、是合;“黏随”是实、是攻、是放、是开。无论盘架子还是推手练习,“粘连黏随”无所不在贯彻始终。“粘连”与“黏随”在折叠往复的衔接处不得有停顿和呆板滞涩。“粘连黏随”四个字虽各有寓意,但却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运动中始终以腰为主宰,力发于脊,保持圆和椭圆的随曲就伸,折叠往复变化,不得出隅。“粘连黏随”的运行轨迹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无处不存在着动静、虚实、刚柔、攻防、开合等各种对立形式。开中有合,合中寓开,开即是合,合即是开,开合互融尽显拳术之妙。从身体重心、劲力变化、战术意识等方面无不体现着虚实变化的规律。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对方稍微有一点动作意识.甚至通过眼神.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意图,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至此已渐近“太极无招,周身是招;太极无法,周身是法”之妙境也!

    静如山岳,动如脱兔,不顶不抗,不丢不匾,随方就圆,随风而动,如影随形,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在先。正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遗憾的是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亦经过多年苦修苦练,有关粘连黏随的经典拳论、拳诀拳谚背诵的滚瓜烂熟,可实际应用终不得其窍要。所以很多的道理需要用我们的心去感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的去验证并找出真理。

    清代医学家尤在泾在所著“伤寒贯珠集”一书中言道:“夫振裘者必挈其领,整纲者必提其纲,不知出此,而徒事区别,纵极清楚、亦何能适用。方法虽备,而适用尤在乎人,苟非平时精研,何来虚心明辨。千头万绪总归一贯,比于百八轮珠,个个在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