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烟道怎么画:高考作文中的哲学立意(二)-作文中心-德化作文网-蓝天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23:58
高考作文中的哲学立意(二)来源: 互联网 作者:匿名 发表日期: 2010-07-27 09:48:24 阅读次数: 79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

十三、实践与认识
    思想l: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认识中形成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理论义不能脱离实际。
    阐释:实践出真知。真知是实践中经验的积累、总结。没有下过水,却得出一套科学的游泳理论,这显然不现实。反过来,实践中总结的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科学的游泳理论就能够高效地指导游泳实践。军事上,在无数的战争实践中,孙子总结出了《孙子兵法》,而总结出来的《孙子兵法》又卓有成效地指导新的战争。当然,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并不是不讲条件的。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将理论无限推广,那便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王明路线就是这样的,不考虑中国革命的实际,照搬苏联的那一套,结果导致失败。
    思想2:人类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这两个飞跃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阐释:在实践中,我们获得认识,然后我们用获得的认识指导实践,而在新的实践中,我们可能发现以前的认识有不妥之处,于是根据新的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更好的认识.就这样,人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思想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深入。
    阐释:凭借感官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只是初级的认识,只有在初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思维理性地分析,我们才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有位读者在谈读《阿Q正传》的感受时说:“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点不起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合而为一……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扩大至全国甚至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他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一遍不同于一遍,这便是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

思想4:在认识的过程中,情感、经验、他人的认识往往要参与其中,利弊共存,关键是要实事求是。
    阐释:在认识过程中,干预认识方向的因素很多,情感、经验、他人的认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我们的思想。这些干预因素是双刃剑,利弊共存。诸葛亮错用马谡就是因为情感左右了理智,曹操听了蒋干一番话后就杀了蔡瑁、张允就是因为他人认识的干预。这是干预因素所带来的弊。利的一面也有,德国小说家海泽说:“爱情能创造奇迹,填平鸿沟,摧毁藩篱。”仇恨,这是人类最难消解的情绪,所以“复仇”成为戏剧、小说永恒的主题,但是,爱情却可以融化仇恨,改变人们的认识。

十四、主观与客观
    思想l:人有主观能动性。
    阐释:“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固然是让人感动的细节,但客观地说.这只是动物的本能,与人不同,人表现恩义的方式要丰富得多。可以磕头,可以言辞,可以送礼物,可以请吃饭等等。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主动地创造和改变事物或现状,而且这种能动性的力量相当强大。“有条件我们要上,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熟语就是强调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条件不够,我们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目前流行的“成功学”,理论众多,流派纷呈,但成功学的哲学基础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成功就是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和改变。抱怨客观条件不够的,往往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阐释:人有主观能动性,并不等于这种能动性是无限的。不受制约的。个体的主观条件是一个制约因素。个体的情感、意志和思维品质等因素都会制约能动性的发挥。悲观者的能动性就不及乐观者,乐于思考的也强于懒得动脑的。客观的物质条件也会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些条件,但并不是什么条件都能创造。做一件事,如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够,无论主观能动性多强,也是无济于事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四面楚歌中的项羽无论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难挽回楚霸王的大业。

十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思想1: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的发展、的进步,构成社会的发展进步。
    阐释:生产力包含人和物两方面。一个社会,如果物质世界更丰富了,人的认识水平提高了,那就是进步。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因为工业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致使物质空前的丰富,而人们的认识也相应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刚刚起步,在物质世界方面可能与资本主义社会有距离,但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前面所有的社会形态的认识,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社会主义社会终究比以前的社会形态进步。
    思想2:首要的生产力是人,而非物。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代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阐释:人,是一切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世界的改变源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社会,推动其发展的固然是整个社会民众,但是民众也有主要次要之分,起主导作用的民众是知识分子阶层。所以,荐贤兴国永远是历史的主题。唐太宗见新科举子云集殿下,不禁满怀喜悦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作用。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大胆启用人才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生机就展现出来。我们提出“教育兴国”的口号也证明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得到空前的体现,因为经济要发展,关键在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掌握者是知识分子。所以,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背后其实说的是人才,是知识分子的作用。只不过更直接,更有时代感。
    思想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阐释:这是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发展了,必然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出现。机器工业的兴起必然要否定传统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生产关系,建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新型生产关系。我们也看到,当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建立后,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时间里创造的物质财富是前面整个历史时代的总和。相反,一种生产关系也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我国明末出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扼杀,原因就是旧有的生产关系还气数未尽。这是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十六、真理与谬误
    思想l:真理与谬误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真理是相对的,只是一定条件、范围和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阐释: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这话算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的形象说法。“民主”少一点,便成了“民王”。尽管只是“差之毫厘”,但二者的意义却“谬以千里”。真理是有条件的,只在一定范围内才存在。如果不讲条件,超越范围,那真理就成了谬误。“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车好,马跑得快,就会不断接近目标,这看起来是一个真理,但有个条件,必须是在同一方向上,如果方向相反,条件不够,真理也就成为谬误了。
    思想2:普遍认同不一定就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阐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普遍认同也可能是普遍的错误。达尔文之献谁相信人是猴子变的呢?都以为人是高贵的,是上帝造的。哥白尼之前,有谁不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都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弗洛伊德之前,有谁会以为自己内心的一切源于“丑恶”的性呢?都以为自己是高尚的。事实证明,这三次普遍认同的不是真理。相反倒是少数的人类思想的先行者在用真理挑战人类不必要的自尊。
    思想3:掌握了权力并不等于拥有了真理。
    阐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权力、习惯势力等至多能难为宣传真理的人,终究不德胜真理。布鲁诺的生命可以消失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愚昧之火中,但布鲁诺所追求的真却因此更加大放光芒。遗憾的是,人类有一种健忘症。第一个宣扬真理的人被无知和愚昧联手扼杀后,不久,人类的无知和愚昧又会举起屠刀或绳索。就这样,关于真理的悲剧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但我们应该为真理和追求真理的人骄傲自豪,因为惨烈的悲剧并不阻止后来的探索者。因此,我们应当知道真理的来之不易和可贵。

十七、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思想1:对待一切事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辩证地看待。
    阐释: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具有两面性。因此,我们看待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一分为二”地看待。否定就是扬弃,有克服,有保留,继承一切积极因素,抛弃一切消极因素。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的“拿来”的方法就是辩证的否定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言废人或因人废言,都是偏激的,片面的。但是,一分为二地肯定和否定并不等于简单地“各打五十板”了事。一分为二,是要正确地分析事物,该肯定的部分要肯定,该否定的部分要否定。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功过的评价就是这样,七分功,三分过。毛泽东同志让中国人民站起了,这是伟大的功,晚年所犯的“文革”错误是其过。
    思想2: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一否定——否定之否定),表现为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
    阐释:不破不立,有了否定才有发展。奴隶社会尽管太残酷,但它否定了原始社会,是一种伟大的进步。有时候,虽然否定的是形式,没有涉及本质内容,但也是一种进步。隋代替唐,元代替宋,明代替元,清代替明,这种朝代更替并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本质,但一次否定都是了不起的进步。正如吃饼子,我们不能因为吃第八个才饱,就否定前七个的作用。没有前七个饼子的量变,何来第八个饼子的质变呢?
    思想3:新事物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阐释:新事物的产生、发展要历经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方面,新事物本身需要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即便是产生一个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和普通婴儿别无两样。另一方面,新事物的对立面——旧事物虽然气数已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旧事物仍然有强大的力量。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就深刻地表达过新事物在旧事物面前的感受:“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荒原感”就是新事物产生初期必须经历的。新事物经过萌芽,长到足以影响旧事物的利益时,旧事物便会暴突起来,举起钩镰,准备刈除。这时候,“血“的斗争开始了。弱小的新事物要毁坏旧事物的“铁屋子”,谈何容易!人类历史上,有哪一种新思想的诞生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一出又一出惨烈的悲剧在新思想的倡导者身上发生。美国作家房龙考察人类思想的发展史后写了一本书《宽容》,从书名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和曲折。但是,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新事物最终都能取代旧事物而登上历史舞台。因为真理的检测标准是实践,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新事物会体现出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十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思想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时代、地域等)变化,社会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阐释:社会始终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进步,尤其是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更快,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社会意识也进步着。比如新《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就是社会存在改变的结果。“安乐死”这样一种社会意识也正在被一些国家接受。对死囚由凌迟砍头到绞刑、枪毙再到文明的电椅或药物注射,也是社会存在改变了人的社会意识。随着改变,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走向人文关怀。如果我们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列车的进程,那我们就只有被抛弃在时代后面的某一个站台上而不知去向。
    思想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一定是同步的、一致的。社会意识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阐释:社会存在变化了,并不等于旧有的社会意识就彻底消亡。事实上,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很强,孔孟老庄的思想已经老得皓首皤皤了,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眩目的思想光芒。社会意识的存在形式,宗教、哲学、学术等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思想更多的时候像位老人,精神矍铄地守望着时代,守望着每一个追逐时代的漫游者,一方面随时间老去,一方面又是时代漫游者渴望回去的精神家园。我们完全相信,再过一千年,我们还是要回到苏格拉底、老子、孔子、释加牟尼、耶稣那儿去寻求智慧。
    思想3: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一种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阐释:宗教中蕴涵着哲学,哲学中透出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满幅禅韵。《圣经》哪里单单是一部基督宗教的书,它分明是一部哲学大全,也分明是一部有着动人故事的文学书。《庄子》也是,既是哲学,又是诗。难怪德国诗人席勒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当其中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变化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哲学思想的进步,会牵涉很多社会意识形式的改变。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就给现代的艺术,无论小说、戏剧,也无论文学、美术都带来了空前的变化。逆推回去的文艺复兴时代又何尝不是这样?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在社会变革、思想变革中呈现出崭新的姿态。一时间大家辈出,观之如行山阴道上,风景各异,让人应接不暇。

十九、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思想1: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阐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好像乌的一双翅膀,折损一翼,乌不得飞。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充实,固然好,但如果国民的素质、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的因素不够充实,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不过是一群生活在沙雕宫殿里的虫子,随时可以被消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更重要。救治灵魂比救治肉体更有价值。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个人已经重病在身,我们当然需要首先治病,放弃治病而给他大谈节操,那时可笑的。当前,我国的大政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实际的国情我们有所侧重,这是甚为必要的。但是,有所侧重,决不等于只抓一手。所以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思想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进步。
    阐释:物质丰裕,民风淳厚,这便是理想的社会,自古及今,人们都在憧憬。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镜花缘》中描绘了一个君子国。在这些虚构的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和谐地发展着,因此,我们读来甚为美好。就社会现实而言,这种和谐只能是相对地存在着。不过我们自身的身心却可以做到和谐。人行世间,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人际应酬之类即是;二是事业,人总得干事,干事当然要求干成事;三是审美,审美极为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人生还需琴棋书画诗酒花。哲学家阿诺德说过:“诗歌拯救世界。”做好这三层,身心便易和谐。生活中,许多人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或第二层面,而没有审美,没有精神的审美愉悦,心便难以充实和净化。许多人感叹人生苦短,其实,苦是因为人生不是审美人生,短是因为灵魂没有精神家园。

 

二十、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
    思想1: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完全脱离于社会而存在。环境总要影响甚至改变人。
    阐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便是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环境于人是双刃剑,既可树人,也可毁人。林语堂先生提倡“风气”教育,其实也就是利用环境的影响熏陶教育人。大唐诗风盛行,所以唐诗达到诗的最高峰。两宋流行词,所以两宋成为词之高峰,元以曲为重,所以曲在元朝达到最高峰。这也就是环境影响所致。孟子的母亲懂得这个道理,怕孩子受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三择其邻,最后住到学堂旁,孟子才开始读书。为此,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不可不慎,“与善人居,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思想2:人有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的活动也反作用于社会。
    阐释:环境对人影响大,不等于人就是环境的奴隶。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抵制环境的影响。歌德的《浮士德》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魔鬼摩菲斯特设置种种极具诱惑的环境引诱浮士德博士,但浮士德博士凭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战胜了魔鬼。叔本华说:“事情本身并不影响人,影响人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这句话也是包含了人可以在环境中独立甚至改造环境的意思。是的,人不仅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甚至还可以改变环境,使不利的环境变成有利。有两个人先后到一个岛上去推销鞋子。第一个人很快就离开了,他说:“那儿没有市场,人们都不穿鞋子。”而第二个人却留下来了,他说:“这儿的市场前景广阔,人们都没有鞋子穿。”第一个人被环境改变了,但第二个人却准备积极地改变不穿鞋的环境。个体的活动于社会的反作用最大的莫过于第一流的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释加牟尼、拿破仑、毛泽东、荷马、鲁迅等。第一等人物对社会的反作用不仅表现在他们的具体事功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个体的人格魅力上。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写道:“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一)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共同反映了辩证法中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

(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⑵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⑶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五)"名师出高徒"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外因对事物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六)"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说明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这一哲理

(七)、陆游的诗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八)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一首古诗体现了 (1)联系的观点 (2)矛盾的观点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九)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十一)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十二)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熟语是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