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电磁阀:54-55网络、资源的论点和论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44:00
  五十四、网络的论点和论据

论点

    网络是一个无形的组织系统。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网络。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网络中。

生物世界也有它们自己的网络。

网络有好的也有坏的。

不可落入犯罪分子的网络。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

要警惕并打击网络犯罪。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认识、使用互联网的教育。

应该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

要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维护身心健康。

 名言

   21 世纪仍将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信息科技仍将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和深刻的科技领域。——路甬祥

网络安全是目前中国网络信息化最关键的一环,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杨义先

互联网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没有给文学带来多少承诺,但是它迅速的传播方式和宽容的平台却带给了很多人机会。这是一种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是一种不被埋没的机会,这是一种自由、随意、有着平等功利的机会。——朱威廉

今天的因特网,可以说是愚笨而瘦小的客户对机灵而有学问的服务器说话,明天的因特网应该是机灵的客户对机灵的服务器说话。——鲍尔默

21 世纪“不在网上的都是穷人”。——佚名

 

 典型论据

部长倒台,牵出贪官一片

——警惕官员的贪腐网络

2004 年 6 月 30 日,《新华日报》发布简要消息:中共中央批准,免去原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的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委员职务,证实了关于徐国健因买官卖官而“出事”的传闻。徐国健是全国第一个因买官卖官而“出事”的省级组织部长,他的倒台,“牵连”一大批当地贪官污吏,其中与徐案同时曝光的韩建林,是全国第一个因腐败而“出事”的省反贪局长,因此,此案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江苏省委全体常委的政治承诺主要是四项内容: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坚决拒收钱财,严格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带头遵纪守法。

我检察机关全力封堵贪官外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公民出境越来越便利的背景下,贪官外逃作为一种新的腐败现象屡屡在公众中引起强烈震动。事实证明,与追逃、追赃相比,预防贪官逃到境外不失为一种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贪官外逃的恶劣影响远不只是给司法部门执法办案带来困难,“俗语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人携带赃款逃到国外,躲过了法律的制裁,过着奢华的生活,这既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也削弱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期待以及对官员操行的信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永运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 9 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披露,去年一年,中国检察机关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和国际司法合作,建立境内外追逃、追赃协作机制,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 614 人,一批携款外逃的重大犯罪嫌疑人被缉捕归案。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的遣返回国已成为去年中美司法合作的经典案例。上海市核电办原主任杨忠万、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西欧办事处原经理朱小功等一个个境外缉捕归案者也让人们看到了追逃的希望。

利用人事关系资源网,成为有效求职途径

——求职莫忽视人际关系网

所谓利用关系网,就是通过熟人,联系有关人员,以获得职位空缺的信息,或给你介绍知道职位空缺信息的有关人员。而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位对这空缺职位有决定权的人。

利用个人的人事关系资源网来寻求工作,是很重要而且有效的一种求职途径。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大约 63 %到 75 %的工作是通过关系网途径获得的。这是因为有很多空缺的职位是源于刚刚有人退休或死亡,刚刚辞退不合格的员工,或是还在考虑中的扩编计划。这些空缺并没有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甚至也没有上报给人事部门。

构筑我们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编织人际关系网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人员表示:在现代社会中,成功编制人际关系网成为企业人士成功的重要因素。该院院士爱德华·海德认为:成功建立关系网的关键是和适当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拓宽你生活的视野,让你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并提高你倾听和交流的能力。这需要具备三方面技巧:稳定的内部关系、慷慨大方的性格和创造性的谈话技巧。

该项研究还发现,人们的社交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社交圈,另一种是我们创造的社交圈。自然社交圈包括直系亲属、远亲、朋友及一些熟人。这个社交圈能介绍给我们的客户十分有限。我们创造的社交圈则不同,它能够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客户。每个人的自然社交圈平均有 250 人,遇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可以设想他也认识另外 250 个人。如果能够同这个人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让他感到“认识你、喜欢你、信任你”的话,你就已经把你的影响范围拓展了大约 250 个人。同足够多的人建立这种关系,你就可以把你的影响范围拓展到无限大。

美洲红耳龟入侵湘江当地生物链遭严重威胁

——破坏生物生存网络后果严重

2003 年秋,长沙市开福区新港镇的一个渔民在湘江里捕鱼时,捞上了一只看上去像乌龟的东西,硬硬的背甲和腹甲,头部背面略呈三角形。然而,它和人们平常见到的乌龟却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头部花纹和龟壳花纹是黄褐相间的,不像一般的乌龟颜色是黑色的,更奇的是双眼背后还都有一小块线状红斑。后来,渔民将奇龟送给了住在霞凝港附近的李倩女士,李倩将奇龟送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邓学建处。邓学建一眼看出所谓的奇龟就是美洲红耳龟,大约 5 岁龄,并非珍稀动物。

据邓学建介绍,美洲红耳龟原生于巴西等国,由于其外形独特而具有观赏性。 1987 年,我国广东、福建等地从境外引进美洲红耳龟喂养作为观赏动物。“这是典型的外来生物入侵!”外来生物入侵主要是由于人的无知造成的。美洲红耳龟现身湘江,只有两个可能途径:一是逃逸,美洲红耳龟可能从宠物市场或从喂养者家中逃了出来;二是喂养的人将它放入了湘江。据介绍,美洲红耳龟是杂食性动物,鱼肉也是它的食物,并且它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如果湘江里还有美洲红耳龟的话,其繁殖的后代不仅占领了湘江流域部分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且会对它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进而影响到整个湘江流域生物链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当它们进入洞庭湖区等其他地方的水域时,也会对该水域里生物链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互联网的诞生和成长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

1969 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 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 ARPANET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 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 MILNET 、 USENET 、 BITNET 、 CSNET 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 TCP/IP 协议的诞生。

1980 年, TCP/IP 协议研制成功。 1982 年, ARPANET 开始采用 IP 协议。

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资助建成了基于 TCP/IP 技术的主干网 NSFNET ,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 90 年代,随着 Web 技术和相应的浏览器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 1995 年, NSFNET 开始商业化运行。

1995 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截止到 2002 年 5 月,全球已经有 5 亿 8 千多万用户。其中,北美 1.82 亿,亚太 1.68 亿。截止到 2001 年 7 月,全球连接的计算机数量约 1.26 亿台。互联网还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有人预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 2005 年将达到 13 亿, 2010 年将达到 22 亿。

1994 年,国家支持建设了 CERNET 示范网工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 8700 万人的生活方式

——网络是塑造新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2004 年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4 年 6 月 30 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了 8700 万,上网计算机总数现达 3630 万台。在上网用户中,男性多于女性,占总人数的 59% ,超过八成( 82% )网民的年龄在 35 岁以下。

调查显示,电子邮箱被广泛使用。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中 84% 的人经常使用电子邮箱,这成为他们在网上进行沟通的最主要渠道。其中,每位用户平均拥有 E-mail 账号 1.5 个,平均每周收到电子邮件 4.6 封(不包含垃圾邮件),发出邮件 4.3 封。 60% 的人使用电子邮件与同事或有工作关系的人联络, 52% 的人通过这种方式与朋友交流。

62% 的人表示自己经常在网上浏览新闻,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除此之外,网络便捷的信息获取功能被大多数人青睐, 64% 的人表示自己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服务。而 35% 的人认为自己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休闲娱乐。

网上购物方兴未艾

——网络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本次调查发现,网上购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8% 的互联网用户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购物网站购买过商品或服务。还分别有 25% 和 33% 的人认为自己在未来的一年中会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明确表示“肯定不会”的只有 6% 。

书刊以 58% 的获选率成为大家在网上最经常购买的产品,其次是电脑及相关产品( 33% )和音像器材及音像制品( 26% )。在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公众看来,节省时间( 47% )、节约费用( 45% )和操作方便( 41% )是他们乐于使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对互联网用户来说,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是影响他们进行网上购物的最主要因素,这得到了 44% 的公众的认同。此外,还有将近三成的人认为,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是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

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成为休闲娱乐新宠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游戏是不少网民极其酷爱的。调查显示,互联网用户上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周为 11.7 小时。他们中 68% 的人承认,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在谈到网络游戏的影响作用时, 53% 的人认为,网络游戏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网上聊天便于亲友联系。

网络聊天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喜爱。我国网民平均每周用于上网聊天的时间为 9.7 小时。调查显示,公众上网聊天的主要目的在于与亲友和同学保持联系,这一点得到了半数网民的认可。

中国网络教育呈现三大趋势

——网络教育成为新兴产业

在“ 2003 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上不仅展示了中国网络教育的成果,也显现出一些新趋势。

趋势一: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

教育网站要取得成功服务是关键,网站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在线服务,鼓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发学习智能,提供个性化辅导。谁能真正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内容,提供真真切切的服务,谁就会赢得市场。因此网络学院都借助技术优势,推出了各种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网络老师也细分。

趋势二:网络教育不再甘当“配角”。

网络教育不再甘当传统教育的“配角”而是力图依靠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创自己的特色。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曹文介绍说,网院学生毕业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

趋势三:名校名企联姻抢“地盘”。

目前,电大在线和中央电大承办的“奥鹏”项目已经跟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8 家高校合作。

网络呼唤国民素质提高

——网络时代需要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麻省理工学院的电脑大师德托佐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世界任其发展,将会使贫富的差距更大,即使你现在送给穷人一台电脑,在无知识的人眼中,只不过是一堆塑料及电子元件。他认为这至少需要 15 年才能改变,因为培养一个人才的周期如此。由此看来,当国人呼喊拥抱网络、适应网络生存方式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国民教育,只有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才是网络世界到来的最重要跳板。

方便的网上服务

——网络能带来更便捷轻松的生活

电子商务是商家特别推崇的新的经营方式。网上购物简便易行,走进虚拟商店,打开价目表,找到自己的钟爱,填上自己的信用卡号码,一次购物即告完成。美国最大的电脑直销公司——戴尔电脑公司就是靠网上直销打败了美国第二大个人电脑公司——康柏公司。只要你进入戴尔公司的网站,选中一台电脑,半个月你就可以收到一台电脑,当然你惟一多付出的是少量的运输包装费和小费。美国网上交易五花八门,如名不见经传的网上销售机票的公司,上市后一夜之间股票陡涨几十倍,其市值居然高于美利坚航空公司( AA ),令人刮目相看。有人曾怀着好奇,去价格线公司( PRICELINE )的网站购买便宜机票,按照指定的程序,将其的旅行路线输入表格之中,选出一个最低价,几秒钟之后就收到了成交的通知。或用信用卡,或用支票去付,可以随意选择。

据报道,美国的一些政府部门正在利用网民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便民服务,如申请入籍,均可以从网站下载表格,省却了排队等候的苦恼。美国邮电局正在酝酿网上出售邮票,通过从网上下载特殊的条形码,打印在信封上,就可将信件寄出。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创始人

——互联网造数字英雄

新浪:王志东

王志东 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次年进入北大方正集团从事专业开发工作。 6 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 Window3.0 ,成为北大方正当年七大成果之一。离开北大方正后,独立研制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台软件, 1992 年 4 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产品研究与开发工作。大学期间,王志东曾获第一、二届“北京大学五四科学奖”, 1997 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三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

王志东的管理经验不仅在于中国特殊环境下的软件企业的产品、市场的判断、组织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他还善于结合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 1997 年成功地为公司引入 650 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成为国内 IT 产业引进风险投资的首家企业。 1998 年 12 月,又成功地策划并完成与华渊公司的合并成立新浪网,成为全球华人 IT 界的美谈。到目前,新浪网包括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许多覆盖全球华人社区的中文网站,已成为全球目前最大的中文网站。

搜狐:张朝阳

“搜狐网站”创办者张朝阳,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美国李政道奖学金, 1993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96 年在 MIT 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 MIT 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 年 2 月 25 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在“搜狐”,“ just to do it ”(只要去做)一直是最重要的理念。创业开始,为给自己的新产品做宣传,张朝阳蹬起旱冰鞋,与一些小他近 20 岁的年轻人一起“造势作秀”。后来,又第一个在中国打出“网络”旗帜广告,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第一个引入“热链接”方法而靠广告收费,第一个把点击率改为页面下载率而据此检验网站的受关注程度。 1998 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张朝阳评为全球 50 个数字英雄之一。

网易:丁磊

“网易”的创办者丁磊,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后分配回家乡宁波,公司注册时他才 26 岁。但丁磊频频出奇招,他发现美国互联网免费邮箱系统( 163 )好处颇多,就率先用 163 的数字注册域名,中国第一个免费邮箱 www.163.net 诞生,这是把美国免费邮箱系统赶出去的壮举,是丁磊最成功的策划。 2000 年 6 月,“网易”在美国上市。网易创办中国第一个网上虚拟社区、第一个网上拍卖平台,注册用户已达 490 万。

网络文明工程“绿色行动”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文化部于 1999 年 11 月至 2000 年 3 月开展了中国文化网站调查评估活动,调查发现网络建设存在不少问题:网上虚假、黄色、反动内容逐渐增多,虚拟社区语言低俗,网上原创作品匮乏、格调不高,网上聊天交友不负责任,以及网络弥漫着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的情绪,已经在社会上造成消极影响,损害了网络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文化部、团中央、广电总局、全国学联、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中国电信、光明日报、中国移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十家单位于 2000 年 12 月 7 日正式启动了网络文明工程,号召“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

2001 年 4 月 24 日,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在北京正式启动“绿色行动”计划。网络文明工程“绿色行动”计划包括:帮助建立 10 个“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电脑”生产服务体系;帮助建立 100 所“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络示范学校”;帮助建立 1000 个“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吧”。

 哲理材料

《红楼梦》中的“护官符”

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选自《红楼梦》。主要讲述了“金陵一霸”薛蟠为了与冯渊争夺婢女而把冯渊打死,冯家告状却无人理会,贾雨村一上任就准备捉拿薛蟠,这时门子给贾雨村看了“护官符”之后,雨村就不敢断案了,反而让薛蟠逃之夭夭……

那么,使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断案的“护官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它是一张写着当地富豪的名字的纸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几句话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十分的富有和权势,对于这样有财有势、官官相护的“四大家族”,哪一个敢“太岁头上动土”?因此,当贾雨村正准备判案时,门子给他看了“护官符”,让他千万不能捉人,不然乌纱帽就保不住了,还有可能连命也丢了。门子还告诉他这“护官符”在各个省都是一样的,足以说明“护官符”是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是封建官场的秘密。所以,尽管贾雨村知道英莲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女儿,他也曾答应恩人要帮助找到女儿,但是“护官符”使他违背了他的诺言,让杀人凶手逍遥法外。也正是“护官符”促使贾雨村在案子了断后,急忙给贾、王二府修书,说事情已经办妥了。可见,“护官符”是当时封建社会官府们的命根子,贾雨村的徇情枉法、胡乱断案,显示出了“护官符”能够左右官府的作用,反映了“护官符”是支配封建统治的力量。因此,小小的“护官符”把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揭露得十分的彻底。

一封 E-mail 的力量

有一天,一位朋友发了一封 E-mail 给我,邮件的内容是一个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主人每天提着水桶到几里外的井里打水。他用的两个水桶中,一只完好无损,另一只却有一条小裂缝,每次即使把桶盛满,回到家里也只有半桶水了。

这只有缺陷的水桶为此常常闷闷不乐,有一天,它终于对主人说:“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每天你打的水都要从我身上漏掉一半,害得你要多走几趟。你不如换一个新桶,把我扔掉吧。”

主人没说什么,只是在下次打水时让水桶留意他们走过的小路:只见沿路开遍了美丽的鲜花!

主人告诉这只水桶,就是因为它会漏水,所以特地在路旁撒下花种,这样有裂缝的水桶反而成了最方便也最有效的灌溉工具!

过了三天,转发故事的朋友再送一个电子邮件给我,他已把故事转发给二十八位朋友,其中有一半看后回复,有五位把故事再转发给其他朋友,其中三人回复说非常感谢他的故事,有一位不经常写电子邮件的朋友告诉他说,请不要把他的名字从其电子邮件分发名单内 (distribution list) 删除。最令朋友感动的是收到一位陌生女士的电话留言,大概是朋友的朋友再转发出去的,这位女士在电话留言中提及她在过去数周内正在考虑结束她的生命,但当她读了这故事之后,她改变了她的看法,而萌死的念头亦打消了,她因此非常感谢我的朋友。想不到一封简单电子邮件的转发可救回一条人命!

这故事背后说明互联网及资讯科技实在隐藏着巨大力量, E-mail 的力量足以让人起死回生。一方面现今信息是以指数的增长方式传递,其速度与影响力非常深远;另一方面好的信息能帮助改善人类精神生活素质,但同时有毒信息也会像细菌般渗透,具有非凡的破坏力。网络的力量值得我们反思与探究!

互联网的未来

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副董事长托比士为说明未来神奇的网络世界讲了这一则寓言:

有位神学家问最厉害的超级电脑:“究竟有没有上帝?”

电脑说他不够大,无法回答,希望能跟全世界所有的超级电脑联线。联线后还是回答不出来,后来又与全世界的大电脑联线,再与全部的迷你电脑连线,以及全部的个人电脑都联上线。

到最后连所有在汽车、微波炉、录影机、电子表等上面的微电脑全都联网起来。

神学家再问:“到底有没有上帝?”

电脑:“现在有了!”

世界知名预测大师约翰·奈斯比在最近指出,互联网络科技将带领人类进入数字化生活。电脑网络相当于 20 世纪的公路网与电力网,将成为 21 世纪影响世界经济成长的最重要基础建设。20世纪的公路网曾带动商业、连锁业、车辆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主要产业的发展,可以预期,互联网络也会为 21 世纪的世界经济创造更多的新兴产业与商业机会。

 创新论证

“生活在网络中”还是“网络在生活中”?

我曾经非常喜欢生活在网络中的景象,那种生活令人憧憬。然而,当我了解了美国中小学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教育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生活在网络中”常常意味着个人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我们必须要被动地适应互联网社会,不然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然而在美国,虽然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比中国高得多,但是美国儿童并没有生活在网络中,而是网络生活在儿童中。孩子们依然过着属于儿童的生活,只不过在他们生活中出现了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的探索和娱乐工具。

据朱比特传播公司 1998 年 12 月所做的估计, 1998 年美国有 2000 多万 2 ~ 12 岁的儿童上网。美国家庭的计算机普及率在 50 %左右,中小学生大都在学校图书馆、教室上网。中学和高中联网的学校达 91 %,联网的小学达 82 %。

美国儿童在教室里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做什么?领我参观的校长们会或一本正经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孩子们“做研究”( Do Research )!

不止一个校长对我说“ Do Research ”,无论他们学校的孩子是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或学龄前儿童。看着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六七岁的孩子,我想不出做研究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伊里诺斯州的一位小学校长向我解释说:“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寻找一种方法去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就是研究。”

有两个孩子用互联网搜索关于恐龙的资料研究鸟的各个方面,并会下载一些插图放到自己的小论文中,而他们的年龄只有6岁。

在旧金山 Spring Valley 小学,教师 Steve Roth 正准备给五年级上一堂关于南北战争的课。在上课前,有的孩子可能听说过南北战争,有的读过南北战争的书籍,但也有的孩子对南北战争一无所知。老师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去寻找任何有关南北战争的资料。结果有的孩子发现了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和战役,有的孩子找到了关于南北战争的音乐,有的孩子则发现了南北战争时期的女英雄,也有的孩子研究了南北战争时的气候。每个孩子或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发现整理后打印出来,然后在全班面前朗读,分享这些资源,并一起讨论南北战争的意义等问题。我想那位校长真说对了,这真是在“做研究”。

一位校长在谈到她的教育哲学时说:“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科学观而不是技术。技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工具。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创造、研究和设计。我们知道有很多计算机语言,也很有用,但是否教计算机语言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经过教育,他们应该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们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

 

五十五、资源的论点和论据

论点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对资源取之有道,才会用之不竭。

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向节约型社会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改变浪费资源的恶习。

保护资源和环境需要国际合作。

人脉关系是重要的资源。

信息也是资源。

知识是人类走向成功的重要资源。

优良传统是道德建设的资源。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名言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这样一种传统的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这样的循环经济,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马凯

中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经济高速增长使资源压力加大。缓解资源压力的政策,是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王梦奎

未来 20 年,中国必须大力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这是惟一的出路。——徐匡迪

是否能在为更多人提供舒适生活的同时,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都取决于人类自身。——联合国 2005 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

节约是一门艺术,它能使人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热爱节约是一切美德的根本。——萧伯纳

获取你能获取的,保住你所拥有的,这就是能使你的船变成金子的砥石。——富兰克林

保住一样东西和得到一件东西同样费劲。——乔叟

取之有道,用之不竭。——中国古训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古训

当囊空如洗时才开始节约就为时太晚了。——佚名

当人类砍伐第一棵树时,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伐最后一棵树时,文明结束了。——佚名

当资源都被用光的时候,人类也就毁了。——佚名

 典型论据

北京土地资源消耗速度过快

——未用地最多能耗 30 年

据北京市发改委 2005 年度数据统计称,目前北京土地资源的消耗速度过快,按目前占地量和增长速度计算,北京未利用的 18 万公顷土地,用不了 30 年基本上就将被耗尽。市发改委向媒体提供的 2005 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背景资料显示,全市有可利用土地 161 万公顷,已利用土地达 143 万公顷,未利用土地 18 万公顷,仅占可利用土地的 11.1% 。在所有未利用土地中,扣除各种难以利用的部分,实际上可供垦殖的宜农荒地只有 20 万亩左右,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 6.19% 。资料称, 1999 年以来,土地资源消耗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73.4% ,远远超出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征用土地中农用地比例最高。土地征用后的用途, 37% 用于住宅建设, 23% 用于交通建设。按目前占地量和增长速度计算,北京未利用的 18 万公顷土地,用不了 30 年基本上就将被耗尽。

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妥善保护文化资源势在必行

2004 年,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这不仅因为我国高句丽王城、沈阳故宫、盛京三陵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而且在各国对世界遗产越来越重视,对遗产的审议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官方色彩又越来越浓的背景之下,我国政府还明确表示,将用更严格、更科学的标准评估现有的世界遗产申报预备地,并积极倡议把申报世界遗产的立足点和积极性放在保护遗产本身上。

在文化、智力资源的优势逐渐取代自然资源的优势,国际竞争和制胜的手段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物质占有的形势下,一哄而起、涸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只求表面风光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等,正在对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构成威胁,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文化资源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这决定了它具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开发价值。而文化生态又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因此,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开发观。可持续开发就是要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和谐利用,实现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和破坏的开发。文化资源是人类共有的,既应该允许当代人平等享受,也应该保持代际间的公平分配与利用,反对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或剥夺他人或后代人平等开发利用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开发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灵魂。

 

成功创业=70%人际关系资源+30%知识

——创业者必须积累人际关系资源

获得全国十大女性风云人物称号的新大陆集团董事长王晶就向记者说到人脉关系是她成功创业的关键。她说,在创业的路上,有很多朋友都忽略了一个可利用因素,那就是人际关系。成功的创业来自于70%的人际关系+30%的知识。在创业资源中,人际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想创业,你就必须广交朋友,积累各方面的资源。一个创业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人物链”,你会与不同客户打交道,如果你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可以立刻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每一个人都习惯被动,很少人喜欢到一个场合主动交朋友。可是那些主动交朋友的人,他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所以一个有经验的创业者凡事必须主动出击,主动联络一些关系户,以扩大你的资源网。知识能力的储备也同样重要,能力不光包括你自己专业内的能力,还有你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了解能力。最好不断地去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使自己成为朋友眼中的强者。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取得人家的理解和精神支持很重要。强者喜欢和强者在一起,这样你才能学到新的知识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政府重视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我国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建立了一批具重要观光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卧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同时,我国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建立了一大批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西部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中国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国际研讨会决定:中国将从营造政策环境、吸引外部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建立良好机制等方面加快西部人才资源的开发。

目前,中国西部的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统计表明,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远低于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28.47%的比例,并且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据了解,为加快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国将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种适应性短期培训和自主培训;在安排国际交流、培训和技术合作等方面,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同时,吸引外部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注意依托西部大中城市、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加快建立东部、中部、西部专门人才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双向参与”机制;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及重要研究课题等方式参与西部大开发;鼓励西部地区企事业单位以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单位有承受能力为原则,自主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欢迎海外志愿者对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援。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我国政府将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做好人事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步。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和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将更加重视人才,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新时期人才人事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要做到五点:一、要维护人才权益,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法制化要用好人才。二、通过使用性开发提升人才价值。三、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五、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谁来关注 1400 万吨废纸

——资源浪费是一种切肤之痛

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就在人们大声疾呼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全国每年有 500 万吨废钢铁、 20 多万吨废有色金属、 1400 万吨废纸及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权威人士提供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我国的 GDP 增长了 10 多倍,同时矿产资源消耗也增长了 40 多倍。现在每增加 1 亿元 GDP 需要投资高达 5 亿元,在“六五”“七五”时期,投资两元就可以增加一元的 GDP 。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各类资源的消耗强度非常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 50 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 7.4 %、 31 %、 30 %、 27 %、 25 %和 40 %,而创造的 GDP 相当于世界总量的大约 4 %。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均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亟待破解的难题。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1 %、 4.5 %、 79 %、 42 %、 18 %和 7.3 %。尤其是在石油需要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国 20 多个省市“拉闸限电”闹“电荒”,除了经济进入新一轮高增长周期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耗能产业的过度扩张,这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形成巨大的压力。如果任其发展,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相当严重的资源危机,不仅会造成短期的经济波动,而且也会损害长期的增长潜力。

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要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一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资源,二是要继续努力寻找新的资源,三是要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这一点恰恰是人们现在所忽视的。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专家介绍,回收 1 吨废纸能生产 0.8 吨好纸,可以少砍 17 棵大树,节省 3 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 35 %的水污染。如果全国每年 1400 万吨废纸能够回收利用,就可以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如果全国每年 500 万吨废钢铁、 20 多万吨废有色金属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都能够回收利用,将可以节省多少资源,减少多少污染 !

大力倡导节约和利用再生资源,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

调整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导致当前能源“三荒”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地方盲目发展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业、电解铝业等等,可以说是经济“短视行为”。

由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3 年 12 月 26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暂行规定 ( 征求意见稿 ) 》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在网上公开发布,明确指出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要“支持推广采用节能、降耗、节水、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被认为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业界有关人士在解读能源“三荒”时认为:中国的煤炭已探明储量高达 1145 亿吨,根本不存在煤炭短缺问题。所谓“煤荒”最先是由电厂喊出来的,其实是合同内的低价电煤满足不了实际的电煤需求。

中日环保研讨会呼吁加强森林和水资源保护

——节约资源才能保护环境

中日环保专家在“中日森林·水·人研讨会”上指出,森林和水资源问题,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必须共同努力加以保护。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主任焦志延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说,森林和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出如水资源匮乏、森林锐减、荒漠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中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水资源形势也不容乐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4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缺水和森林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

最新水资源数据

——我国水资源紧张,形势严峻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废水、废物的排放,水源的无规划开采、超采,也造成我国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2004 年,水资源总量下降,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2004 年,人均水资源 1850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12.9% ,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 1/4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 609 毫米,下降 4.5% 。全年总用水量 5545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4.2% 。全国有 79 个城市缺水,有 2340 万人口、 1300 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应继续加大规划水资源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加强污染防治,做好水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中国矿产资源紧缺 能保证 2020 年需求的只有 6 种

——资源不足的现状亟待改变

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石油、煤炭、铜、铁、锰、铬储量持续下降,缺口及短缺进一步加大,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

国土资源部官员宋伯庆在矿业联合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力争发现和掌握更多的重要矿产储量,已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已经制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矿产业专家表示,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矿产资源勘查有效投入仍严重不足,钻探工作量逐年下降,规范的矿业市场亟待培育。

我国煤炭开采管理薄弱 ? 摇浪费严重

——资源浪费是一种切肤之痛

我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虽居世界第三位,但开采条件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且多数分布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加上我国煤田勘探资金投入少,矿井开发前期准备工作滞后,开采情况并不乐观。近几年,煤矿项目投资收益前景看好,争夺资源现象严重,缺乏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少数企业炒卖探矿和采矿权,严重影响了国家煤炭开发规划的实施,缩短了国家重点煤炭矿区的开采年限。

另外,煤炭资源回采率低,损失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 40 %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 15 %左右,从 1980 年至 2000 年,全国煤炭资源浪费 280 亿吨。照此下去,到 2020 年,全国将有 560 亿吨煤炭资源被浪费。

警惕“节约冷漠症”

——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

一边在研讨“节约能源”的课题,一边能源浪费正悄然发生: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打开着;气温当日飙升至摄氏 20 度,大楼的中央空调却按“老皇历”照常供暖……

采撷于上海的这一镜头,在公众场合屡见不鲜,与“长流水”一样已让人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把它当作大事。“俭以养德”的古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被弃之脑后,由习惯成自然的“全民浪费”还在不经意间扩展:许多电脑闲置时也常开着;电视机、 VCD 、空调等家用电器则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每天有15瓦特待机耗电量(相当于一台电视机和一台 VCD 待机)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7.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高达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业单位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

我国的资源禀赋并不理想,尽管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的最低值,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25 ,而每万元工业产值却比发达国家多消耗近 40% 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而创造的 GDP 却不到世界总量的 4%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痛下决心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诊治“节约冷漠症”,唤起全社会对资源浪费的切肤之痛,则是重中之重。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对我国的种种资源浪费现象异常敏感,对见怪不怪的白天开灯、电视待机、宾馆空调夏季温度调得太低而冬季又调得太高很不理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他们的“敏感”源于本国“从娃娃抓起”、列入相关课程的“地球村”概念和节约资源教育。这些比我们富裕得多的国家,对使用能源尚能精打细算、锱铢必较,那么,饱受资源匮乏之苦的我国,更应该把节约和保护资源放在优先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并使之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全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节约资源 ? 摇重在行动

国务院决定, 2004 年至 2006 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这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国务院提出的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万元 GDP 能耗下降 5 %,万元 GDP 取水量比下降 10 %,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 5 个百分点等等。

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政府应当走出盲目崇拜 GDP 的怪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GDP 的增长并不能反映为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

30 多名院士倡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解决资源问题要靠全社会努力

“现在我国的信息化本身的浪费极为严重。我们各级政府部门花了许多钱建网站,建网页,但有许多内容根本就不更新。别的浪费像物质上的浪费还都看得出来,但信息化的浪费,就像一样东西扔在水里,你找都找不着。”“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建筑的室内温度较高,享受着比日本人、欧洲人豪华、舒服得多的采暖水平,但耗能却比人家高出了两到三倍。”在 2005 年 2 月 27 日由中国工程院举行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上,朱高峰院士和江亿院士的发言令人深思。

从事玻璃研究的顾真安院士从建材工业的高能耗谈到了节约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的能耗都大于世界先进水平:水泥高出 50% ,平板玻璃高出 68% ,陶瓷砖高出 150% ,卫生瓷高出 200% 。顾院士说:“ 2002 年,我国水泥排放的粉尘为 1000 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把两个水泥厂的产量排上了天空。”这还不包括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5 亿吨,二氧化硫 80 万吨和废水 10 亿吨。

顾院士指出: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节能的循环经济措施生产水泥等建材,产煤带来的大量煤矸石可以制造砖和水泥,用煤发电产生的粉灰可以做墙板和水泥,以电热炼钢铁产生的炉钢渣也可以生产水泥。如果这样处理废弃物,它就变成了资源。

节约石油的一笔汽车账

——精打细算用资源

汽车专家张彦仲院士算了一笔账:如果以 1.3 升排量的汽车油耗为 100% 的话,排量 2 升的油耗为 138% ,排量 3 升的油耗为 159% ,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去年我国生产汽车 500 万辆,其中小排量的不到 25% ,约 120 多万辆。现在预计 2010 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 800 万~ 1000 万辆,如果 1.3 升以下小排量的汽车还保持 25% 的比例的话,可以节约石油 400 万吨,如果小排量的占到 30% ,可以节约石油 500 多万吨,如果占到 40% 可以节油 850 多万吨,占到一半就能节油 1200 万吨,这就相当于我国一个大油田的年产量。日本汽车年产量 1000 多万辆,拥有车将近一亿辆,其中只有 30 %以上的车是排放量 1.3 升以上的。而我国却有许多地方对低于 1.3 升排量的汽车不给上牌照,不允许过长江大桥,不许走重要的公路,甚至认为文化高的、职位高的、有钱的人都开大排量的,只有没钱的人才开小排量的。我国的消费观念需要认真地改一改了。

立法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

——资源利用需要法律规范

《可再生能源法》 ( 草案 )2004 年底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这是国家首次对可再生能源的立法,标志着中国将通过立法促进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防止快速增长的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该草案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界定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措施。草案还分别规定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等。草案明确规定电网企业要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提供便利,并全额收购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什么是“循环经济”

——节约资源先要转变观念

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与工业经济从劳力、土地和资本的系统分析问题相比较,循环经济从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更大系统来分析经济问题;与工业经济对资源的一次性使用、生产增长依赖资源净消耗的线性增加相比较,循环经济对同一资源多次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循环使用,依靠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来增加生产。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可以把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经济,大约始自 5 万年前,指经济的渔猎阶段,即原始人狩猎捕鱼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是农业经济,大约始于公元前 4000 年,指经济的农耕阶段,即以农牧业为主的开垦荒地、种植谷物的农业社会时期。第三阶段是工业经济,始自 18 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即以现代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包括现代纺织、轻工、钢铁、汽车、化工和建筑等主要产业的经济时期。第四阶段是循环经济,又称为后工业经济,始自 20 世纪下半叶的新技术革命,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导向改造传统产业,由此涌现出一批如电子、信息和环保等不以资源消耗线性增加为其发展前提的新兴产业。第五阶段是知识经济,始自 20 世纪末,涌现出一批其发展主要靠知识投入的产业,如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软件、海洋和空间产业。

自然成本

——经济发展要计入自然成本

过去 50 年,人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却以巨大的自然成本为代价。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应当将自然成本计入其中,否则会使国际社会摆脱贫穷的目标一直停留在梦想层面。

联合国 2005 年在伦敦公布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对过去 50 年间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地球 60% 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在近几十年中,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森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疾病、洪水和火灾爆发更为频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更有利于环境的政策,地球的生态系统维持未来人类生活就不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将与自然资产相关的经济损失计算到成本中,那么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的收入状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2001 年,在 122 个能够提供完整经济数据的国家中,如果考虑自然成本,其中 39 个国家的净收入至少削减 5% 。

世界人口中因生态系统退化导致人均资产削减最严重的恰恰是最缺乏生活基本保障的人。该报告发现,全球超过 20 亿人口居住在干旱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人相比,他们中发生营养不良、婴儿死亡和与传染性疾病的比率都要高得多。贫穷和自然资源减退的双重作用,使贫穷地区的人只能以有限的手段保护自然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进一步退化和贫穷的加重。

我国能源战略重心加速西移

——开发新能源支持未来经济

在全球能源形势发生变化、中国能源布局面临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西部地区正出现新一轮能源开发热。有专家指出,西部煤、电、油、气开发正在对未来经济发生深刻影响,中国能源战略重心正在加速西移。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片沙丘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伊金霍洛旗的中国最大的“煤变油”正在进行紧张施工, 2005 这里将建成第一条生产线,使中国实现规模化“煤变油”的突破。而这个总投资 600 亿元的项目只是中国西部正在实施的众多能源项目中的一个。

据介绍,新兴能源大省陕西省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去年合计达到 1230 多万吨,煤炭产量达到 1.16 亿吨,而近年来这个省的煤炭开采量每年以千万吨级递增,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世界级大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去年煤炭产量达到 8103 万吨,首次超过山西大同,摘取中国第一产煤大市称号。目前,国家五大发电公司和鲁能、珠江等能源企业纷纷投资鄂尔多斯,建设电厂设计总装机容量达 5000 多万千瓦。

然而 2003 年以来,中国能源结构性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 20 多个省、区相继出现拉闸限电,电力输出大区内蒙古一些地区缺电高达 60 %。煤炭供应同步趋紧,一些地区电煤库存降至安全警戒线以下,陕西、山西等产煤大省也出现供煤不足。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中国汽油、柴油市场价格也出现上扬。此外,中国一些传统能源产区产量巅峰已过,出现资源枯竭苗头。

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加上需求拉动,电力建设已成为新一轮西部能源开发的先锋。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含煤面积达七成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目前有 11 个电力企业前来投资;陕西榆林、延安两市已开工建设的煤、电、化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达 99 亿元。而中国西南成了水电建设的主要区域, 20 年内将建 10 个以上巨型水电站,加上二滩电站,装机总容量相当于 5 个三峡。

据了解,在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中,内蒙古、陕西已分列中国二、三位;陕、晋、蒙交界的13个县区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在煤炭远景储量中,新疆占中国的四成,油、气储量占到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川、滇、黔、桂、藏则是中国水能资源的富集区,在中国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中,西南占了7个。

东沙海域发现大面积可燃冰

——要加速新能源的勘探和开发

我国东沙海域首次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 ( 俗称“可燃冰” ) 存在的直接证据——巨型碳酸盐岩结壳,其分布面积达 430 平方公里,进一步证实海洋新能源的巨大资源潜力。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冰块”里甲烷占 80% ~ 99.9% ,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可以作为传统石化原料如石油、炭的替代品。有科学家称其为“ 21 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 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 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和 0.8 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 4000 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 10% ,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 1000 年。

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问题

——资源问题需要管理机制的转换

一、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二、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三、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四、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五、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六、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人类消费超过地球可承受能力的 20%

——资源消费的脚步放缓

最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一份常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消费国是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澳大利亚和瑞典。这份长达 40 页的研究报告告诉我们,人类现在的消费已经超过了地球可承受能力的 20% 。

对于化石燃料的消费,比如煤、石油、汽油,已经从 1961 年到 2001 年间,增长了 700% 。而淡水、海洋物种在 1970 年到 2000 年间,已经减少了 40% 。报告说,城市化、森林减少、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最终非常有可能导致本土物种灭绝。

“并不是各国只消费当地的资源,比如西方的消费品中就有亚洲棕榈油和南美大豆,美国消费了大量阿拉伯的石油”。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提出了生态脚印,简单说,就是人类给生态留下的印记。“很多国家的生态脚印已经延伸到别的国家”。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 61 亿人口,所制造的生态脚印已经到 333.6 亿英亩,平均每个人达到了 5.44 英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指出,为了能让地球资源再生,平均每个人的生态脚印不能超过 4.45 英亩。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资源保护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 IUCNNR)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于 1948 年 10 月 5 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在法国的枫丹白露联合举行的会议上成立,当时名为国际自然保护协会, 1956 年 6 月在爱丁堡改为现名。总部设在瑞士的格朗。

该组织的宗旨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保证陆地和海洋的动植物资源免遭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以适应人类目前和未来的需要;研究监测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监测所取得的情报资料对自然及其资源采取保护措施;鼓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关心自然及其资源的保护工作;帮助自然保护计划项目实施以及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组织的工作项目的开展;在瑞士、德国和英国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开发中心、环境法中心和自然保护控制中心;注意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和合作。

每三年召开一次大会。至 1998 年 11 月,该组织由 74 个政府成员, 110 个政府机构, 706 个非政府组织组成。 1996 年 10 月 20 日,中国成为该组织的政府成员。

一亩树林的作用

——人类不可没有树林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 67 千克二氧化碳,释放 49 千克氧气,足够 65 个人呼吸之用。

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 4 千克,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 22 吨至 60 吨,它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

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 2 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 300 多吨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

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 100 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 20 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一亩树林除每年提供 1 立方米木材外,还可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等等。

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地球上 70% 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 60% ~ 80% 。

 哲理材料

资源整合的经典故事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还是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却是当代商业高手及企业家争夺资源、配置资源的有意思比喻!

人力资源经典故事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地对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很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的是对的,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这一着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的吃。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抓,而小兔子好抓,抓到了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抓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中善于观察的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抓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说:“反正不会有太大区别,为什么要去抓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抓到兔子挂钩,而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抓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抓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抓的兔子的数量又下降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抓的兔子的数量下降的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贤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抓不到兔子的时候,你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决定,论功行赏,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抓到的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抓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抓不到兔子,每顿饭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终于,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其中,有一只聪明的猎狗对猎狗们说:“我们这么努力,只是得到了几根骨头,而我们抓的猎物却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抓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抓兔子去了。

钓鱼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地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创新论证

拯救地球,你可以做什么?

人类每年从地球“榨取”的农牧产品,比地球能够天然补回的多 20 %,也就是说,我们每年从地球抽取来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的养分,要 14.4 个月才能补充回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人为此提醒:“当资源都被用光的时候,人类也就毁了。”我们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匡正“超用”地球现象,扩大天然资源的“生存根据地”,同时调整人类的消耗习惯。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简单而又力所能及的事。保护环境,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

用布和缎带包扎礼品,因为两者可再利用,而且比纸和胶条更漂亮;

放慢开车速度,每小时开 50 公里比每小时 70 公里节省 25 %的燃料;

关小中央暖气,多穿一件衣服;

当你准备给家电更新换代的时候,选择节能家电;

购买小型日光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是一般灯泡的 8 倍,而且耗电很少;

利用图书馆,少买书;

到汽车维修站或加油站对你汽车油箱中的剩油进行回收,它里面含有铅、镍和镉;

购买本地产品,或者更好是自己种粮食,这样能源不会浪费在运输上;

请朋友来吃饭,大量的食物比同量的单独小包装食物用的包装材料少,烹调起来耗能也少;

喝自来水或过滤水,不喝瓶装水;

自然晾干衣服,滚筒烘干机很费电;

据测算,电视机、音响、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在备用状态时所消耗的电力,占家庭总用电量的 15 %左右,因此,在不用这些家电时,要拔下电源插头;

把你家的墙壁刷成浅色,这样可以少要一些人造光线;

来顿烛光晚餐,不光可以烘托气氛,同时还能省电;

经常清洁冰箱背面,布满灰尘的线圈要多消耗 30 %的能量;

尽量不坐飞机,飞机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是火车的 3 倍;

带个陶瓷或金属杯子到办公室,不要用聚丙乙烯的杯子;

取消昂贵的健身俱乐部计划,每天走着去上班;

少购物,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也挽救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