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通马桶一般多少钱: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人物类考题的答题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06:29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人物类考题的答题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和写人叙事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传记类和访谈类文本阅读都会命制一些人物类考题。综观各地高考题,人物类考题题型主要有两种,即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设问的角度很多,但考查的点无非是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鉴赏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探究并解读与人物相关的一些问题。本文仅就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类主观简答题作一些答题指导。
  一、 鉴赏人物形象
  这类试题问法明确,例如2010年全国卷III《保护人》:“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010年安徽卷《碑》:“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一般都需要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描写、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概括形象的特点即可。答案一般包括两个部分:情节(或表现)+特点。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要结合文中的间接描写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要避免以偏概全、不着边际、不符合人物身份等错误。
  二、 分析人物心理
  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有:(1)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2)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3)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4)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5)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
  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有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人物的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都要与其所表现出的心理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三、 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
  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先指出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再分析作用;也有些试题告诉考生写人的方法,让考生直接分析其作用。例如,2009年安徽卷的“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题时要熟悉描写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文学类文本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叙述、评价(包括作者的叙述评价和文中其他人物的叙述评价)来写人。
  三、 探究题
  这类题考查考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除了问“主要人物是哪一个”、“写某人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很多,比如,2009年安徽卷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2009年福建卷问“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答题时要明确以下几点:探究题的答题指向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此类题目在于考查考生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的解读,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精神等;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找到一个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即可;表述要规范——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巩固训练】
                                 儿子开会去了
                                     茅盾
  父亲心里便想到十一年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亲同她的两个女朋友从“包围总商会”立逼“宣布罢市”的群众大示威回到家里时,一把抱住这两岁的孩子,一面兴奋地说:“我们一队里有小学生,马队冲开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几个小学生跌倒了,我看见一个——不过十二三岁,在马蹄下滚过,幸而交通队立刻来救了去。我那时就想到我们的阿向。可是,阿向大了时,世界总该不是现在那样的世界罢?”
  以后每有一次示威运动,每有一次看见小学生们参加而挨着皮鞭马蹄,母亲回家来总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地说了同样的话语。
  最近,她看见了“一二·一六”北平的受伤学生的摄影,她唤着阿向说道:“阿向!你看,这一个臂上绑着纱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几岁呢!唉,他们对于小孩子也下毒手!”
  然而现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参加什么“运动”的时候了呢!十一年前无数的跟阿向同样大小的孩子现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样怀着又好奇又热烈的心情准备去参加第一次示威。
  父亲想着,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又有点快慰。
  儿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饭了。父亲觉得他应该对儿子说几句话,可又觉得要说的太多了,而且儿子也未必全懂,儿子毕竟是太小了一点。
  母亲却先开口了:
  “开过会倘使去游行,阿向,你还是不要去罢。”
  儿子只管扒饭进嘴里。
  “游行可以不去。你的肺病刚好,多走要伤身体的。况且,要是半路里被冲散了呢?你又不认识路,怎么回来呢?”
  父亲也说了。但是儿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饭吃完,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
  “不怕,不怕!不认识路,我会问,会叫车子!”
  他伸出手来,又说:“车钱呢?”
  父亲给他两张角票,他就走了。母亲一直站在后门口看他走出了巷堂门。
  “你不应该先允许他去的!”母亲回到客堂里就抱怨父亲。
  “不许他去么?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
  “可是到底太小了!”母亲叹气说。
  父亲和母亲对面吃午饭,觉得比往常冷静些。
  “我先打算和他同去,倘使要游行了,就带他回来;可是后来一想,一则不免要碰到许多认识的人,二则他也不肯跟我回来的。……”母亲自言自语地说。
  “自然,”父亲笑得很响,“他要跟群众走,怎么肯跟你母亲呢!”
  “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就凭一股血气,胆又大,——你应该教教他。”
  “怎样教?教什么呢?对他说,要避免无谓的牺牲么?他太小了,不能理解的。”
  父亲说着忽然又很响地笑了,脸上的肌肉却是绷紧的。
  直到吃完饭没有再提这件事。
  吸着香烟踱方步的时候,父亲好几次站住了朝母亲瞥一眼,父亲的脸上有一层兴奋的红晕。终于他站在妻的面前说道:
  “恐怕要到阿向的儿子做了小学生,这才群众大会之类是没有危险的。中国革命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阿向将来一定是勇敢的。如果现在他是二十岁了,我一点也不担心。可是他不过十三岁——我巴望着他马上就是二十岁!”
  “放心。日子有时候是过得很快的!”
  整个下午过去得很快。但到六点钟以后,“时光老人”却又变得极古怪了:有时觉得它的脚步太慢,有时又觉得它太快。母亲是已经在考虑,应当到哪几个地方去打听,以及找哪几个人去探询。
  八点钟过后,父亲也着急起来了,然而有一个朋友来了,带着他在当天大会里收集得来的各种传单。问过他,知道当天没有出事情,母亲这才略放了几分心。
  可是她又忧虑到另一方面去了:“迷路了罢?或是给汽车撞了罢?”孩子在母亲心中始终是像刚出世的小羊似的。
  直到九点十五分光景,儿子这才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的大会里的传单。他叫道:
  “这是哪里来的?”
  他赶快从衣袋里摸出他自己带来的一份。
  父亲和母亲都哈哈笑了。
  母亲捉住了儿子问道:
  “怎样游行的?讲给妈妈听。”
  “到了五卅公墓,后来到北车站,有兵拦住了,就散队。脚底一点不痛。”
  儿子一边回答一边就又摸出一张印着红字的小纸来说道:“这是口号。喊得真高兴呀!”
  (选自《茅盾短篇小说欣赏》,有删改)
  1.小说开头的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2.父亲对儿子的了解和关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小说中的父母劝阻儿子参加抗日游行,母亲抱怨父亲同意儿子去游行,有人认为这些情节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小说开头五段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了父亲的心理活动,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五段的人物描写方法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关于心理描写的作用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① 暗示时代背景,② 刻画人物形象,③ 表现小说的主题。
  2.了解儿子的心理成长,如父亲说“不许他去么?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懂得儿子的思想已趋向成熟,如虽担心去开会危险却又支持儿子参加游行;关心儿子的身体状况,如劝阻儿子参加游行,知道儿子身体不好,给车钱让他坐车。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和归纳概括文意的能力。答题时要从父亲的角度入手,要从父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情节来组织答案。
  3. 不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因为:① 小说中的父母亲都曾经经历过革命暴风雨,还是理解、支持儿子参加抗日革命运动的,如小说开头父亲的回忆,就暗示了父母亲曾经经历过革命的风雨,给儿子车费,儿子游行回来父母都很开心;② 父母担心儿子安危是人之常情,儿子的肺病刚好,作为父母肯定会担忧、劝阻,这样的情节设置更真实,作为读者是能够理解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不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这个前提首先要定下来,答题时可以从父母对革命一贯支持的角度和作为父母对儿子怜爱的角度展开论述,还可以有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