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修电脑哪家好:神奇宁乡:潇湘崛起旅游新高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8:21
神奇宁乡:潇湘崛起旅游新高地班若川

□本报记者班若川

2011年8月23日,全国第十一届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揭晓,湖南省宁乡县的排名再次被刷新,居第68位。不少熟悉宁乡情况的人都说,宁乡的崛起,旅游业功不可没。在宁乡,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宁乡地处湘中腹地,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东临长沙,西濒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接韶山毛泽东故里,北望洞庭湖风光,是长沙通往湘西北旅游区的必经之道。这里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故乡,这里有与西藏羊八井、台湾北投并称我国三大高温温泉的灰汤温泉,这里曾出土国宝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2000多件青铜器……

自2005年宁乡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纳入全县八大产业之一,并成功举办“中国宁乡首届国际佛文化节”以来,全县旅游业迅猛发展,奠定了旅游“支柱产业”地位,打造了“神奇宁乡”品牌,形成了以沩山为龙头、花明楼为依托、灰汤为枢纽、玉潭为集散地的四大板块,构建了红色经典游为主体、休闲度假游为主导、祈福养生游和生态体验游为特色的旅游格局。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502.4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77亿元,旅游总收入平均占GDP的7.81%,旅游行业的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约5万人。2010年,宁乡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11%和41%,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8.3%。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宁乡旅游崛起成为潇湘旅游新的高地。宁乡旅游业的崛起,受到外界关注。

从无到有,一个贫困乡的旅游致富路

也许,我们从沩山旅游业开发的例子,可以探寻宁乡旅游神奇发展的奥秘和宁乡旅游业成长发展的脉络。

2005年9月20日,中国宁乡首届国际佛文化节在沩山密印寺举办,吸引了海内外高僧、商贾名流、各界人士等1万多人出席,这也是宁乡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主管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宁乡县旅游局党组书记王东波回忆说,在一个山区小乡镇举办这样的盛会,如果时间往前推几年,沩山的老百姓想都不敢想。

海拔800余米的沩山风光虽美,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沩山乡一直处于贫穷与落后的状态,沩山、祖塔、崔坪一带曾是宁乡连续五任县委书记的扶贫点。

“输血式”的扶贫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为把“输血”变成“造血”,宁乡的决策者们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业。因为,沩山不光自然风光秀美,还有历史文化的遗存,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2004年,宁乡县委书记黎石秋(时任县长)在沩山、黄材等西部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后,高瞻远瞩地提出:“立足资源优势,以沩山为中心,把发展旅游作为西部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当年,宁乡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了密印寺周边的拆迁工作,修缮密印寺,重建了钟楼、鼓楼,维修了选佛堂、山门、祖堂、万佛殿、警策殿、五观堂等景点,恢复了油盐石、千年百果树等数十个古迹景点;向上争取资金4000万元,建设了黄祖沩公路,并进行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000万元,拓宽硬化宁横公路,全面提质沩山与外界联络的大动脉。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何将养在深闺的沩山景区推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呢?2005年首届国际佛文化节成功举办,使密印寺成为当年乃至以后几年长沙地区重磅推出的景点之一。从此,沩山景区有了第一件拿得出手、上得台面的“作品”。

秀美的沩山逐渐成为众多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长沙玉兴实业认准沩山佛教文化品牌,建设万佛灵山景区;湖南田汉大剧院相中千佛洞,签约承包经营权;岳阳天马公司慧眼独具,在双龙潭村与八角溪村打造了远近闻名的沩山漂流;沩山天紫漂流有限公司在崔坪村建设了沩山天紫漂流;黄材的三关门被建设成为一个集攀岩、探险、漂流于一体的户外运动基地。与此同时,一条将密印寺、沩山漂流、三关门等景区景点连接在一起的环线公路也已正式竣工。2011年,宁乡再次大手笔运作,投入1.5亿元全面拓宽提质沩山旅游干线,一个集观光、朝圣、休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基本形成。

沩山景区的旅游产业链也逐步延长。黄祖沩公路沿线、沩山、黄材集镇、景点所在地以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的农家乐,目前已达1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近2000人。原有的土特产品经过重新设计包装后,成为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沩山茶叶、祖塔七星椒、腐乳、沩山腊肉、沩山豆腐等土特产产品名扬省内外,进入了各大超市、连锁店。

据统计,这些年来,沩山乡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由2005年的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增至2010年的6000元。银行储蓄总额也是一路飙升,由2005年的不到3000万元增至2010年的8000万元。在第一届佛文化节举办前,沩山乡仅乡政府有一辆老式的桑塔纳,现在村民购车就有100多辆。

宁乡县旅游局局长丁健表示,旅游业已成为宁乡西部乡镇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沩山成为宁乡旅游快速发展的龙头。

思路清晰,科学廓清产业布局

如果说沩山的发展是宁乡旅游业发展的缩影的话,那么宁乡从沩山旅游开发当中,真切感受和享受到了旅游业这个“无烟工业”的无穷魅力和成果,也由此更加坚定了宁乡县委政府把旅游业当做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宁乡提出了依托资源禀赋,廓清产业布局,突出“一山、一泉、一馆、一址、一城”五个重点,致力构建“沩山拜观音、灰汤泡温泉、圣地瞻伟人、炭河里品历史、玉潭听小城故事”的黄金旅游线路构想。

所谓“一山”,即沩山密印景区开发建设。密印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807年,由唐宰相裴休奏请、皇帝宪宗御批、高僧灵佑创建,唐、宋、清历代皇帝多有敕赐加封,至今仍保存有御赐牌匾、袈裟、经书及“大小文武官员至此止步下车”石碑等文物古迹;密印寺是佛教禅宗沩仰宗祖庭,全国佛教协会历任会长中寄禅、太虚、虚云曾任该寺住持,一诚和传印为沩仰宗第十代和第九代传人,密印寺建筑独特,寺中万佛殿镶嵌佛像12988尊,世界独一无二;密印寺缘结名人,1917年青年毛泽东游学至此留宿两天三晚,1956年回家乡时曾嘱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和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应该好好保护起来!”

为此,宁乡以“盛世禅都、天下福地”为目标定位,致力打造“和谐家国兴、沩山拜观音”的沩山旅游形象品牌,强力推进沩山景区开发,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沩山打造成与南岳媲美的宗教文化圣地。

“一泉”即灰汤温泉景区开发建设。灰汤温泉水温奇高,常年水温达摄氏90度;水质奇特,富含29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疗养作用,水体清澈可以直接饮用。为此,宁乡把灰汤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战场和旅游产业的主引擎,把灰汤开发作为检验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予以强力推进,致力打造“温泉之都、休闲胜地”。

按照立足湖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放眼全球的现代温泉城和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定位,宁乡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造省内第一、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休闲度假和会议商务品牌,力争实现年游客400万人以上,年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上,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一馆”即刘少奇故里景区开发建设。宁乡县依托红色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在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留住游客、激活消费上下工夫,致力把每年250万的游客资源转化为推进发展的经济资源。

“一址”即炭河里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保护开发建设。炭河里西周大禾方国古城遗址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四羊方尊等大批青铜文物就出土于此。近年来,宁乡一直致力于把炭河里遗址保护开发作为县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点来打造,致力打造以西周古城为载体、青铜文化为核心、古典演艺为衬托的特色历史人文景区,该项目已经纳入省部共建计划,并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积极运作、筹划建设当中。

“一城”即县城山水洲城开发建设。按照省会新区、山水洲城总体定位,宁乡将致力打造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区,提升城市品质。为此,规划设计提出了“青山环抱,绿水润城”的思路,就是环大玉潭地区进行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宁乡的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健身长廊、景观长廊,增加城市的活力。通俗地讲,就是城在山水里,山水在城里,让玉潭古镇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滨水山城”,青山掩映的彩蝶之城。

政府主导,五年成就大产业

宁乡旅游起步并不算迟。上个世纪60年代,灰汤温泉开始开发利用。1980年,刘少奇故居恢复开放,1988年刘少奇纪念馆开馆。1996年,成立湖南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及灰汤管理局。1998年,宁乡县委、县政府将旅游列入县域经济“三个主攻点”之一,并成立宁乡县旅游局。但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宁乡的旅游业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沩山旅游发展之路成为宁乡旅游一个经典案例,也让决策者看到了旅游业给宁乡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宁乡县及时修编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全县《“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并先后编制了沩山旅游区、迴龙山旅游区、灰汤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重点编制了青羊湖—祖塔和密印寺两个中心景点、青羊湖水上项目、千佛洞、万佛灵山、湘电温泉山庄、沩江两岸三洲等项目的建设规划,建立了以旅游业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旅游区(点)详细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体系,确保了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宁乡始终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作为带动西部山区脱贫致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坚持政府主导战略,落实管理推进措施,形成了旅游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成立、调整、充实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旅游产业成为“一把手工程”。相继出台了《宁乡县旅游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宁乡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旅行社奖励暂行办法》、《宁乡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激励措施。

宁乡建立了“政府投入为引导、招商引资为主导、社会资金为辅导”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了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特别是西部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基金会的成立,畅通了宁乡旅游开发的融资渠道。近五年来,宁乡县政府组织资金16亿元,拓宽硬化、改造升级黄祖沩、侯老、灰老、宁灰、宁横等旅游公路550公里,使县城至景区、景区至景区串珠成线。投入60亿元,县城北拓南连,框架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10.2平方公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面升级。

宁乡在重大机遇面前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在2007年,宁乡抢抓创建“中国旅游强县”机遇,进一步提出“资源大县变旅游强县,基础产业变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成立以时任县委书记虢正贵任顾问、县长黎石秋任组长的全县“创强”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心”,创建中国首批旅游强县一举成功。同时,密印寺、千佛洞、沩山漂流、迴龙山成功创评3A级景区,沩山风景名胜区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青岛啤酒宁乡基地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随着“中国旅游强县”牌子的落定,宁乡县委、县政府提出“将宁乡打造成省内及周边省市知名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定位为以观光、休闲、体验、文化型旅游产品为开发方向”、“市场发展定位为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移,一日游向两日游、三日游产品转移,门票型经济向旅游产品型经济转移”,“激活消费,实现第三产业与GDP同步增长,使其与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等系列发展旅游思路。

主管旅游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亮表示,五年来,宁乡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以节会打造品牌”的基本思路,以汇集佛教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考古旅游、红色旅游的沩山风景名胜区为突破口,举办系列旅游推广活动,成功推介了“密印禅寺万佛之奇、千佛溶洞造化之奇、四羊方尊国宝之奇、灰汤神水养生之奇、少奇故里伟人之奇”的“五奇”产品,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形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