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边缘漏水怎么办:个性倾向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47:41

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

——个性的动力系统

教学目的:

1.识记个性、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动机的功能

2.了解青少年动机、兴趣的特点;兴趣的品质;需要的特点

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个性的特征。

4、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概念、层次理论、动机的激发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内容如下:

在个性的整体心理结构中,个性倾向性是一个动力系统,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人的个体意识的积极性的表现,能充分反映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这一章将首先对个性作以综述,然后对需要、动机和兴趣作以比较详尽的介绍。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与结构

(一)个性的定义

在心理学中,个性是个分歧最大的概念。个性(或人格)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德国唯心主义心理学家斯特恩首先创造出来的,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具有体验的个人的科学,其中,每一体验都有相应的模式,即有目的性的人格。”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格?它的性质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在心理学上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综合国内对个性的不同理解,我们把个性概念解释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完整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其表现形式、基本品质、发展水平都呈现着个人的特点,这种在个人身上具有独特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的个性。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它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子系统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泉和基础;动机是个性发展的内驱力;兴趣是认识倾向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意识到的需要系统,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指导着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个性倾向性中各种心理成分从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共同决定个人行为的动力。因此,个性倾向性也叫个性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它们最直接地表现了人们之间差异的具体内容,因而也叫个性的特征系统。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关系的意识,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它是个性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控制、调节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和促进着个性的发展、完善与成熟。因此,自我意识也称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

二、个性的特征

(一)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的统一

人具有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人既是一个自然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因此,人的个性必然要受其生物性因素的制约,也要受其社会性因素的制约。

作为一个自然实体,人通过遗传所获得的先天素质,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例如:一个人的神经类型的特点灵活性好,但忍受性较弱,那么这个人的自制力性格特点的形成就较困难。可见,生物因素为某些个性特点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并影响着某些个性特点形成的快慢难易。

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总是通过接受各种社会影响来协调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逐步形成了一个人的个性。理想、信念、世界观是如此,性格特点也是如此。即使是一个人的能力,也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因此,形成什么样的个性不取决于遗传素质本身,而决定于社会环境。人的生物性因素和人的社会性因素虽然对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共同起作用,但二者比较起来,生物性因素属于次要地位。正因为如此,人的个性是人社会化的产物,个性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的,而不是自然的。

(二)个别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个性的个别性,是指人的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个性不论从其结构还是从内容上衡量,都具有独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

个性的共同性,是指人的个性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的个性特征,是由于人们受共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如民族性、阶级性等。在阶级社会中,由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之下,因而就使得人的个性总是在体现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同时,又体现出本阶级、本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精神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个性是个别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个性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它是个体在家庭、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在学校教育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塑造而成的。因此,个性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那些暂时的行为、偶而的心理表现,则不能构成个性的组成部分。只有那些经常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心理因素才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种特点从入学到毕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个性具有稳定性,并不表明人的个性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人生下来只是一个自然实体,并不具备什么个性。人的个性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发展变化。教育和环境的要求、生活中重大变化,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可见,个性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第二节  需要、动机

 

一、需要

(一)需要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取得某些东西,当有机体缺乏某种重要刺激时,就会引起有机体的紧张,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不平衡状态。有机体所缺乏的某种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需要。需要常常在主观上以一种不满足感被人们感受和体验,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特点

需要是在个体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界生活条件的要求时产生的,并为自己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内心状态。这种内心状态常常通过外观方式被人间接认识。需要有四个特点:

(1)对象性。需要总是指向某种对象,追求某种对象,并从对象得到需要的满足。没有对象的需要是没有的。例如,饿了有进食的需要,其对象是食品;渴了有解渴的需要,其对象是水。可见,需要总是对一定对象的需求。

(2)紧张性。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一种需要的出现会使人产生某种“欠缺感”。人在力求获得满足而又未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常会体验到一种特有的紧张感、不适感或无法实现的苦恼感等。例如,儿童因饥饿而啼哭,成人因工作受挫而烦恼、焦虑等,都是这种紧张性的表现。

(3)动力性。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各种活动,从饥择食、渴择饮,到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等,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一旦出现,就会成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推动人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动力就越大。

(4)起伏性。已经形成的需要通常不会立即消失,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量总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呈活跃的动态,有时转入潜伏的静态。需要的这种起伏性在生理需要方面表现得最明显。例如,人饿的时候会寻找食物充饥,饱食之后,纵然有美味佳肴也难以引起食欲。

(二)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1.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包括对饮食、休息、运动、避痛、排泄、繁衍后代等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但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有本质不同。动物直接从自然界摄取物质满足需要,而人则使用工具改变自然物品的形式,并创造新的物品满足需要。

社会需要是维持社会生活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对交往、劳动、认识等的需要都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是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当个人认识到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要求就转化为个人的社会需要。。

2.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对象的欲求,如对衣食住行的需要,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既包括维持生命机体的自然需要,也包括人的高级的社会物质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个体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如认识的需要、交往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劳动的需要、美的需要等等。精神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上面所说的这些不同类型的需要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扼要地说,这就是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的意义。例如人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就属于这类需要。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具有最强的优势,如果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它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2.安全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们喜欢一个安全的、有秩序的、可以预测、有组织的世界,在那里他有所依靠,不会发生意外的、难以控制的或其他危险的事情。安全需要的涵意是广泛的,从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直至个人的安全。

3.爱与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个人在生活中感到需要朋友、爱人、孩子,渴望与同事之间有着深厚情谊。爱应该包括两方面,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现实社会中,要搞好人际关系,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组织服从,而应该有感情与爱的因素

4.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尊重需要包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表现得非常自重、自尊。尊重需要分为二类:一类是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另一类是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为此,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这两类需要的关系表现为:①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②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③同一时期内,可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但是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是占支配地位的。④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育工作者要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只有在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要后,他们才会发奋学习。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高级需要,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感、荣誉感得到相应的满足,促使学生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他只强调个人的需要,没有考虑到社会实践对人的需要的制约性以及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其次,他过于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他的自我实现论并没有突破西方个人本位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再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统统说成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模糊了人的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差别,降低了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动机与兴趣

 

二、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要研究人的行为,必须揭示其行为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某人某种行为是偶然的,还是合乎规律的,并对活动作出预测或控制。

2.动机的形成

人的绝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因此,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需要的强度。只有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转变为动机引起活动。萌芽状态的需要,能够使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随着强度的增加,人就会很快地明确是什么使他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去满足需要。

(2)诱因。凡是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为诱因。人有了明确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还不等于就能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只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客体出现时,才能形成活动动机。

当然,由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两个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当其中一项达到足够强度时,另一条件即使不具备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们的动机行为。所以,一般认为人的动机行为既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外界事物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3.动机的功能

(1)始发功能。人的活动总是由-定的动机引起的,有动机才能唤起活动,它对活动起着启动的作用。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不同,引起和推动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样。

(2)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人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如在交往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看望老朋友,也可去结交新朋友。

(3)强化功能。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相应的动机便到得强化,个体的活动也会坚持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相应的活动动机就不断减弱,活动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甚至使活动完全停止。将活动的结果和个体原有目标进行对照,是实现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

(二)动机的种类

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动机进行分类

1.根据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生理性动机

生理性的动机是以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天生的、比较低级的动机。这类动机的内驱力包括:饥饿、口渴、缺氧、性欲、排泄、回避痛苦等等。

社会性动机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文化生活中,在生理性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推动人们从事各种社会行为的高级动机。社会性动机的内驱力有:在人与人和睦相处中,求得安定生活和相互依赖;希望得到社会承认与赞扬;要求独立自主,期望获得成就等等。研究证明,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动机的力量最大。

社会动机又可分为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2.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自身激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是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活动本身就能引起人的兴趣,是活动者追求的目的。例如,学生认真学习是因为学习本身能给他带来满足和愉快,而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扬,可见,内部动机中的成功感或兴趣比外部动机中的单纯为了金钱或物质利益既经济又更富有积极作用。

外部动机是指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工人为了获得奖金而工作,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而学习。这些活动的推动力均来自活动外部的剌激,都是外部动机。一般情况下,外部动机的内驱力较小,维持时间也不长;激发起某种动机的外在条件一旦“消失”,被激发起来的外部动机也就较难维持了。但是,在学习过程,人们单靠外部动机或单靠内部动机都不行,而应适当地交替使用这两种动机。教育实践证明,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必须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让学生从学习中产生学习兴趣,力求不断深入地探索事物的奥秘。

3.根据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时间,可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与学习活动直接关联的动机,它可能出自对学习的直接兴趣,觉得学的内容有趣、好玩,能训练人多动脑子;也可能出自应付教师的测验,为了博得教师的赞扬、避免责备等等,这类动机比较具体,与学习活动本身有较切近的关系,实际效能明显,但是它不如已形成的间接动机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易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它是社会要求在人们活动中的反映,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在活动中的体现。如我国大部分学生能把学习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这类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为情境中的偶然因素所改变,能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但是,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一种广义的、概括的动机。一般来说,它与当前进行的活动没有过多的直接联系,所以对当前活动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尤其对年幼儿童来说,“将来”是一个遥远的时间概念,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只能起比较间接的推动作用。

上述两类动机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机。另外,根据动机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分为高级动机和低级动机。

(三)学习动机

1.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讲,学习目的指学生为学习而设的结果,学习动机则是促进学生达到结果的动因。动机和目的的这种区别又不是绝对的,正如因果关系可以转化一样,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也可以互相转化。当学生把学习目的当成一种动力,用来指引、调节和推动学生学习活动时,学习目的就成了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常常把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作为同义语来使用。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的性质影响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的主、客观条件,只有与学习动机的性质基本上相适应,才会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保持一致。即一个学生在好的动机激励下,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采用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学习活动中的主、客观条件与学习动机的性质不相适应,那么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就不一致。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学习动机很强,但成绩却不好,而有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但学习成绩不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是学习动机变化的一条规律。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的充分条件,还应该尽可能改善制约学习活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诸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辅导,等等。

(2)学习动机的强度影响学习效果

美国的尤克罗格卢等人考察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估计平均相关系数为+0.34)。这个调查意味着高的动机水平导致高的成就,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该调查覆盖面为1-12年级的学生共637,000人,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动机强弱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还可从美国洛厄尔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洛厄尔选择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而其它条件相同的大学生作被试,比较他们的学习效果。实验任务是要求他们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去构成普通的词(比如,打乱了的W、T、S和E去构成west)。以19名成就动机强的学生和21名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成绩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成就动机较强的被试在这项学习任务中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而成就动机不强的学生则没有取得明显进步。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动机影响效果,效果又反过来影响动机。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活动的结果可以影响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好,满足了原有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进一步加强;反之,学习成绩不好,原有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削弱原有的动机。二是学习结果可以修正学习动机。当学习结果符合社会和自己的主观需要时,就会巩固加强原有的学习动机;当学习活动的结果不符合预期目的和要求时。就会修正调整原有的动机,确立新的动机。

(四)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发展

1.由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支配地位,向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支配地位过渡。

在少年初期,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起主要作用,他们努力学习往往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为了得到好分数等。而在正确的教育下,少年后期的学生,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日益发展起来。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祖国建设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意义,从而加强学习的责任感。进入青年期,其学习动机则更加远大、深刻和稳定,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成为了青年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

2.由不很自觉和稳定的学习动机,向自觉和稳定的学习动机的转变。

在少年初期,学习动机还不很自觉和稳定。但随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改变,少年后期的学习动机的自觉性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够主动自觉地去钻研教材和独立思考。不过,这种自觉性还不很稳定,还容易动摇和变化。到了青年期,他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顽强地学习,并且这种自觉性已相当稳定。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而激发是利用一定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人活动状态,使它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1.学习动机的培养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目的的教育要与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使远景的与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一个班上往往有一些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注意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利用这些积极因素,使之得到发扬并与学习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教学中的启发式就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智力水平,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③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各个教程之间和一个教程的开始、进行中或结束时都要注意贯彻。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业的形式提出,即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日常经验引进。④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亦可以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应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使其求知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新知识的动机。

(2)及时反馈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所学知识的意义,这种反馈信息,能够提高学生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运用反馈时应注意:①反馈有课堂质疑的反馈,课后练习的反馈,也有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反馈。反馈内容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矫正、学生的自我检查及学生间的互相检查。②不仅使学生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而且使其了解离目标还差多远或在多大程度上是偏离了目标。③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反应,比使其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反应更重要。④尽可能早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对低年级儿童尤其如此。⑤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单纯看其分数的高低,还要从学习环节的不同层次上,去发现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

(3)科学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实验证明,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当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但一般来讲,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表扬起加强行为的作用,能给学生以“好”、“对”、“应该这样做”等信息,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其巩固自己的行为;而批评起削弱行为的作用,给学生以“不好”、“不对”、“不能这样做”等信息,会使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好。批评过于严厉,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与不安全感,从而对学习发生阻碍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又应带有鼓励。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应注重奖励而不去注意惩罚,因为这样可以减弱失败给人带来的恐惧心理。但是,否认惩罚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也是不现实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考试不及格去体验惩罚。

(4)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习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提高。但是,对于能否运用竞赛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也是有益的。为了保证竞赛的适度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竞赛内容应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②应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竞赛题目的难易程度。③竞赛的要求必须具体、合理。④可以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竞赛,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⑤竞赛活动要适量。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产生一定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宜过于频繁。

(5)使学生获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

教学实验表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对知识技能的顺利掌握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渴求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的愿望;屡次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感、兴趣低落、丧失信心,甚至逃避学习以致减低学习的效果。学生既需要有足够的成功体验,也要有学会克服各种障碍和控制失败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使之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失败成为激发学习动机的积极诱因。

第四节  兴趣

 

一、兴趣的一般概念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而且,他在满足某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就使原来的兴趣也得到丰富和发展。

兴趣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起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但是,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动机,还不一定能发展为兴趣,若一旦成为兴趣,则必然有与之相伴随的动机。兴趣以行动结果获得的满足感而巩固、加深,一个人虽有学习动机,若无学习行动,是不会产生兴趣的;如果有动机也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获得满足感,也难产生兴趣;只有行动结果反馈回来获得满足感后,才会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并使学习兴趣随之而生。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动机—学习行动—结果满足—兴趣”的模式。

兴趣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例如,拉扎勒斯曾在语文教学中做过实验,他将高中生按照智能和兴趣分为两组,一为智能组,一为兴趣组,智能组学生的平均智商(IQ)为120,但对于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兴趣组的学生的平均智商只有107,但是很喜欢阅读与写作。这两组学生都必修阅读和写作这一课程。在一学期内两组同学接受同样的测验,到学期结束时,两组的总成绩相比较,兴趣组成绩要好于智能组。

二、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倾向性,人的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如对看电视、小说等的兴趣;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人对学习活动没有兴趣,但对学习结果(成绩、毕业证)非常感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般说来,在学习过程,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是由物质需要所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为人对某些物品的渴望和追求,如追求舒适的生活,时髦的衣饰等;精神兴趣是由精神需要所引起的兴趣,具体表现为人对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兴趣。

根据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可把兴趣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是兴趣的低水平阶段。这是指学生容易被一时的新异现象和新颖对象所吸引,从而对它们发生兴趣。这种兴趣为时短暂,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特点。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即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操作活动产生了比较持久、稳定的兴趣。乐趣具有三个特点,即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志趣是发展到高水平的兴趣。它与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相联系,和坚强的意志分不开,由乐趣经过实践和锻炼发展而来。人的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等三个特点。这是一种高尚的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有巨大的推动力。

根据兴趣维持时间的久暂,人的兴趣又可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稳定的兴趣是指对某种学习具有持久性的喜爱,不因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短暂的兴趣一般指偶而或一时为某种事物或活动所吸引,随着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三、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品质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一般说来,兴趣的品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人的兴趣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每个人的兴趣指向于什么事物,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如有人喜欢音乐,有人爱好美术,有人对文学情有独钟。

(二)兴趣的广阔性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人的兴趣范围的大小而言。人的兴趣越广泛,知识也就越丰富,工作、学习上的造诣也会越深。优良的兴趣品质不仅应该是广阔的,而且应该在广博的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心兴趣,只有在众多的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心兴趣,一个人学识才能达到广博而精深的程度。

(三)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是指人的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人有持久而稳定的兴趣,才能推动人们去深入地研究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从而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兴趣的持久性,朝三暮四,那么这种暂时性的兴趣纵使表现得很强烈,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兴趣的效能性

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人的活动的推动作用的大小。兴趣效能大的人一旦对某事或某种活动感兴趣就积极行动去满足自己的兴趣,这种人的兴趣对他的活动的推动作用大,兴趣效能小的人对某事或某种活动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向往的水平上,他们是“临渊羡鱼”、“心向往之”,这种人的兴趣对他们的活动的推动力量小,是低效能的兴趣。

四、学习兴趣的发展

(一)兴趣更加广泛

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青少年学生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关心课外学习,对非学习内容的报纸杂志也很感兴趣。他们不仅喜欢文学艺术读物,而且喜欢科学技术读物及其科学技术活动,并喜欢探讨其中的理论问题。他们不仅关心周围的生活,而且关心国内外大事,喜欢深入探讨和思考社会问题。教师应在发展学生兴趣广泛性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展其中心兴趣。

(二)兴趣更加分化,更具选择性

少年学生对各种学科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兴趣,他们开始特别喜欢某一(些)学科或特别不喜欢某一(些)学科,特别喜欢某一(些)活动或特别不喜欢某一(些)活动。不过,他们的学科兴趣受教师的教育质量和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不太稳定。到青年期,兴趣的选择性则更加明显,并且这种选择性常常和自己未来的志愿相联系,此时他们一般对抽象程度高、需要多动脑筋的学科比较感兴趣。

(三)兴趣更加深刻

小学生一般只对具体材料比较感兴趣,而青少年学生逐渐开始对理论性问题、对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材料比较感兴趣。他们不仅对文艺作品中的叙述感兴趣,而且对人物的内心变化有兴趣。不过,少年期学习兴趣的实用性和肤浅性仍占重要地位。

五、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丰富的内容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习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所谓有趣,就是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兴致勃勃地去学;所谓有味,就是指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内容精深,值得品味,甚至回味无穷;所谓有奇,是指教师的教学新颖有创见,每每使学生感到新奇,觉得出乎意外,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所谓有惑,就是教师讲解既有启迪又留有余地,使学生听讲之后,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望。教学中的启发性,不只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还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使他们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面前的问题,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需要。

(二)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把注意吸引到学习上来,对少数毫无学习兴趣,懒于学习的学生特别重要。有经验的教师认为,对这类学生,只要设法使他对学习稍微提高一点兴趣,从内心产生改进学习的需要,其学习态度就会逐渐转变。前苏联学者西·索洛维契克曾对有这类情况的三千多名小学生进行过“满怀兴趣地学习”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实验很简单。主要指示被试:①学习前做好充分准备,对自己一再说:“我喜欢你,植物学(原来最不感兴趣的学科)!我将高兴地去学习!”②一定要努力去学习,要比平时更细心一些,要花更多的时间,因为,细心就是热爱学习的主要源泉。实验进行了几个星期以后,主试陆续收到实验的学生充满兴奋情绪的报喜信。绝大多数学生实验成功了,开始对原来最感头痛的课程产生兴趣了,而报告实验失败的信件只有十二封。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表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课外小组的活动不仅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朝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

(四)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有许多学科,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很难产生直接兴趣,据此必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社会意义,培养其间接兴趣。当学生明确了学习某一学科的重要意义之后,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第五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动物也能反映它周围的客观环境,可是当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类意识的阶段,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功能,即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实世界,而且能反映主体自身。人类个体能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把自己也作为反映活动的客体。这是心理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飞跃。自我意识能反映个体自身的意愿、态度和能力的倾向,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大大发展了他的反映活动的能动性质,改善了他在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增强了他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从而使人类有可能成为现实世界的主人。

自我意识是同人的注意力的状态密切相关的。动物的注意只能指向其周围的环境,充其量只能指向于自身躯体的某些有限的部位。而人的注意却有可能把注意指向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杜瓦尔曾把人类注意分为环境聚焦和自我聚焦两类。虽然这种二分法不尽完善,但的确只有注意处于自我聚焦状态时,人才能产生自我意识。无论是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还是自觉的自我调节,只有把注意指向自己时才能实现。在人群中,环境聚焦和自我聚焦这二者分别出现的相对频度和方式有着个体差异,因而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程度的表现也各不同。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同对客体的意识一样,自我意识也可从知、情、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知指自我认识,情指自我体验,意指自我调节。自我意识正是通过这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人对自己的身体面貌、个性品质、自身社会价值与周围世界关系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人的自我评价尽管是发展变化的,但自我评价毕竟是个体在一定时刻对自身作自我感觉、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结果,集中体现着自我认知的一般状况和发展水平,它是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的基础。目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大量地集中在自我评价方面。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成分。它其实就是人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体验。如果说,对客体的情绪体验是他对客体的认知同其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那么自我体验就是他对自身的认知同其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一个人若希望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功,但他实际上失败了;他认识到行动的失败同他成功的需要相悖,他就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的情绪体验。自我体验可表现为自尊、自豪、自爱、自卑、自怜等情绪状态。人的自尊程度直接维系于他的自我评价状况,通常同自我评价成正比关系。如果个体自我评价越积极、越肯定,它就越能接受自己、尊重自己、从而促使个体自我积极进取、不断更新。在自我体验中,自尊和自信是最重要的成分。自尊、自信的程度也会影响个体自我调节的方向和力度。

(三)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这里的自我调节指的是个体自觉的过程。人的某些能力,尤其是某些简单行为可实现无意识的自动调节,不在此处讨论的自我调节之列。自觉的自我调节是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包括自己的行为、心理活动、个性品质及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调节。正常的人都是凭着自我意识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适宜恰当。如在课堂上教师不会讲与教授内容不相干的东西,学生不会随便大声喧哗、打闹、开玩笑。自我调节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奋斗、自我暗示、自我教育等形式。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控制是个体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标对自身和行为的主动掌握、约束和控制。体现了意志力量的“自制力”。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人格品质的过程。自我教育作为自我调节的最高级形式,集中体现了意志品质中的自我激励力量。

自我调节的实现受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制约。生活中可以看到,某些人自我评价甚高,而他心中理想自我的标准又甚低,于是这种人“自我感觉”特好、自得自傲,他们在自我调节方面往往不大在意,表现在行动上是纵容自己、我行我素,难以做到严格律己、审慎待人。当然,个体自我调节的状况也可以反转来通过心理和行为的调节而影响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过程。既然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就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集中表现。

由上所述,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个性心理面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认识,使人明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自我体验,可以解决“我这个人怎样”?“我是否接受自己?”;通过自我调节,特别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可以最终解决“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作用十分巨大。从种系发展看,人类的心理具有自我意识,大大地优越于任何高等动物;从个体发展看,人类个体进入青年期,其自我意识发展成熟,才脱离少年儿童的幼稚,进入成人阶段,真正具有了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一)自我意识大大地提高了人的认识功能

自我意识使人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当作客体加以反映,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效能。人的认识活动不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都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而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近年心理学界对于元认知的研究日益关注。简单说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人不仅能对外部世界的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人还能对自己的这些认识过程本身进行认知,即对这些过程加以分析、监督和调整。通过对自身认识过程的认知,人就有可能发现原有认识活动的不足,可能选择和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不难看出,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和改善,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可以改造他的主观世界。

(二)自我意识使人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

高等动物如猫、狗等当然已具有某些原始的情绪反应,但那只是动物对外部刺激(如危险)所做出的直接的生物学意义的反应(如恐惧反应在生理上有利于动物的逃跑或自卫),它们不可能体验自身的情绪。对于人类的儿童来说,他们所意识到的现实只是外部世界,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进入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逐渐成熟,心中“自我”概念逐渐明晰和稳定,青年人才发现自己的新的情感世界。他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才会逐渐产生“孤独”之感;他们体验到自尊的需要,才会产生与自尊感相联系的“羞赧感”和“腼腆感”。由于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才时常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种种不符或冲突,从而产生“苦闷”、“彷徨”等新的情感。青年人能把感情世界作为自己意识的客体,才得以忽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发现人类创造的艺术品(音乐、绘画等)的美丽,从而体验种种美感。总之,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才使得人的情绪生活变得日益丰富、细致而复杂。

(三)自我意识大大地促进人的意志的发展

意志以人确定自觉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任何自觉行为总有自觉的主体,那就是“自我”。自我的自主性的实现需要个人监督,需要意志的力量,无论其表现形式是施力于外部,促使环境服从主体的要求,还是施力于内部,促使自身特性与需求适应环境,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作用,离不开在意识中对自我和环境的明确的区分。

个体意志力的表现同动机的性质和力量密切相关。诸多动机之中,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水平及其发展,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水平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之一。谈到动机的性质,心理学早已指明,社会意义丰富的动机通常比社会意义贫乏的动机更能支持人的意志行为。但社会意义的丰富与否,是要通过行为者的个体意识从主观上加以认定的。个人主观上如何判断他的“自我”同客观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涉及个体的价值取向,涉及他的道德面貌。

(四)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

康德曾经指出,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和道德义务的必要前提。他说:“人能拥有自己的自我表象这一点,使人大大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因此人才是人,又由于意识在人可能发生种种变化的情况下具有统一性,人才始终是个人,亦即有身份和尊严的、不同于物一一例如无理性的、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动物的存在物。”这里说的自我表象,就是个体心中的“自我”概念。人的“自我”概念不仅包含现实的自我,还包含着理想的自我的方面。亦当个体被问到“我是谁”时,不仅要回答“我现在是谁”,还要回答:“我将是谁”和“我应当是谁”的问题。由于人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就不能不受到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规范的制约。每个个体都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社会对他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这些角色期望承载着社会规范,去要求、约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社会道德就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找到了可以存在的处所,也找到了可以调节、激发(或抑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杠杆。就个体方面来说,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里,就包容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诸如责任、义务、使命、荣誉等价值观念的内容。由此看来,自我意识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个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且使人成为拥有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个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自我意识不仅提高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效率,而且开拓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人的意识的反映层次。

 

四、   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不仅是种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到了人类阶段才形成的,而且在人类个体发展中,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婴儿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同社会的人的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形成起自我意识的能力。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尔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出生2个半月至3个月的婴儿,已可辨认面前物体的大小和距离;4个月时,能辨别呈现给他们的正常人脸图形和嘴鼻错置的人脸图形。但此时的婴儿却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把手指伸进嘴里吮吸,并不知道那就是他“自己的”手指。

1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但这种意识仅同个别的活动相联系,尚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同外部事物区分开来,故还不能称作明确的自我意识。

1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当成人问他“这是谁的布娃娃?”他能回答:“敏敏的。”表明他能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相互区分。当成人指着他的鼻子问:“这是谁?”他能回答:“是敏敏。”表明他能把自己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他们似乎已把自己当作一个固定的整体了。

2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就实现了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他们能够用“我”字(概念)来代替自己的名字以指称他自己,把自己同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他物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自己当作不同于他人与他物的“我”,标志着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于是,儿童的独立性渐渐增强,开始喜欢说“我自己来”,表现出一定的反抗性。随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和影响下继续发展。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形式

自我意识发生之后,一直持续地发展着。但在整个儿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平缓的、渐进的、自我上是一个笼统的整体,自我意识的内容是反映自我的外部行为特征以及外部周围世界,很少或没有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进入少年期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出现了分裂一一矛盾一一统一的基本形式。

(1).自我意识的分裂

进入少年期,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起来,认识能力大大地提高。同时,生理方面出现了第二个发育高峰,促使少年增强了自我存在的意识。据调查研究,12-14岁是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少年象哥白尼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好象突然发现了自己,令其激动、兴奋,同时又紧张、焦虑。他们热衷于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理奥秘,逐渐在头脑中窥视到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于是,自我意识发生了裂变,打破了惯有的笼统和混沌,原有的整体的“我”一分为二,一个是主体的我,观察者、认识者的我;一个是客体的我,即被观察者、被认识者的我。自我意识的分裂,使少年的内心活动日益复杂,他们表现得好反思、内省,常常伴随着困惑和焦虑,喜欢以日记作为自己倾诉衷肠的“伴侣”,他们在日记中表达的往往就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识、观察和评价。自我意识的裂变,使得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使主体改造主观世界成为可能。

(2).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未分裂前,整个自我是笼统的、一体化的,无所谓矛盾产生。儿童很少有激烈的内心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和彷徨等深刻的情绪体验。一旦自我发生裂变,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就要发生矛盾斗争,这种矛盾突出地表现为“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理想的我”,它与主体的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它作为个体奋斗、成才的目标而存在;另外,与客体的我相联系的便是“现实的我”,它反映个体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它作为个体的现实坐标而存在。正由于“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不可能完全吻合、统一,那么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永远存在。在青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的矛盾,个体经常表现出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冲突,内心动荡不安,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

(3).自我意识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而推动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矛盾的存在,使主体的内心产生冲突,主体就要设法寻找某些方法和途径使“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统一,从而清除冲突感、紧张感。自我意识的统一,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环节。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经过不断的分裂——矛盾——统一的螺旋上升过程,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自我形象逐渐树立,自我观念逐渐形成。当然,这是一个充满艰辛、曲折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有一个优良的外部教育环境的引导,更需要个体发挥主观积极性,形成自我教育机制。

2、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内容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各成份的发展,它们分别有着一般的发展过程。

(1).自我意识内容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的内容,即主体从哪些方面观察、认识客观的我,从而形成自我形象。在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前,儿童主要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角色,自己的外部行为特征。自我意识的内容相对来说较贫乏和狭窄。在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分化的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的急剧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少年都会对自己的外貌和身体仪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少年们对自己的容貌仪表的评定非常苛刻,往往依照所崇拜的偶象为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身体外表的关心才渐渐降温,转而热衷于探索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们曾多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环境中让不同年龄的儿童续写尚未完成的故事或照图编故事,结果往往是一致的,儿童和少年初期常常是描写外貌、动作、事件,少年晚期和青年则主要描写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少年的年龄越大,他就越易被故事的心理内容所激动,而“事件”的外部结构就越对他失去意义。由此,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内容有一个从外部到内部的发展过程。自我意识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个体尽管对自己的外貌仪表等还表现出一定的关注,但自我认识的侧重点逐渐转移,个体不再满足于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片面的、零星的、肤浅的了解,而希望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个性品质有一个全方位的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希望以此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获得自尊和自信。随着个体社会生活的深入,他们还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产生完善自我个性的愿望。

(2).自我意识各成份的发展

(1)自我认识的发展。自我认识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其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了自我认识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自我评价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来说,儿童期个体自我评价主要是依据教师、家长等的权威性评价,具有依附性和被动性。之后,渐渐发展到依据周围更多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评价,最后,能够达到依据自己的理想、价值体系等进行主动的、独立的自我评价,而对他人的评价持辩证的、批判的态度

第二,从自我评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来看,儿童只能从片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情境中的某些外部行为现象作出肤浅的、零星的、感性的评价;到少年和青年时期,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个性的自我评价逐渐富有概括性、理论性、整合性和辩证性。

第三,从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来看,儿童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经常从外表、长相、外部行为、与周围人狭隘的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评价,显得空泛、狭窄、片面;到少年和青年时期,自我评价的范围大大拓宽,能从各个角度、从内外各个层次上全面地、广泛地评价自我,使自我形象日益丰富、细腻、立体化。但在少年期仍然表现为对己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别人能力,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高,出现“严于责人,宽于律己”,“明于知人,黯于知己”的现象。

(2)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认识,特别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自我体验日益丰富、细致。儿童的自我体验是粗糙的、贫乏的,而少年和青年时期个体的自我体验却日益丰富细腻,对于自我评价较高的方面,产生喜悦、兴奋、自豪或幸福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苦闷、彷徨、忧郁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日益强烈、突出,成为自我体验中两个最重要的成份。

第二,自我体验日益深刻、稳定。儿童的自我体验较为肤浅、平缓,发展到少年和青年时期,经过最初的矛盾和动荡后,变得稳定、深刻。少年和青年时期自我体验的发展落后于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状态。这是由于理性认识能力发展了,但转化为情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因而造成了二者发展不同步现象。

(3)自我调节的发展。儿童时期,由于缺乏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和制止主要是靠外部环节(如教师、家长、班集体等)的压力和干预而实现的,是被动的自我控制。少年和青年时期,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这种被动的自我控制才发展为主动的自我控制,并且日益经常化、稳定化,进而导致个体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自我教育作为自我调节的最高形式,使学生通过自励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积极统一。

 

五、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与培养

 

(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

自我意识与人的态度、行为选择有密切关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意识,将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具有如下特点:

1、关注“自我形象”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对认识“自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首先集中表现在关注个人的“自我形象”方面。青少年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服饰打扮,喜欢受到别人的好评。有些青少年男女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表现不安,如有些女孩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漂亮而伤感,有些男孩为自己长得太矮而自惭形秽。一些性成熟较晚的男孩心情沉重,时而产生自己生理有缺陷的体验。但是,这些情感体验一般不公平表露,处于秘密状态。对“自我形象”的关注程度会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强。人的爱美之心在青少年时期有着充分的表现。

2、对个性品质的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

在关注“自我形象”的同时,青少年也开始意识到较为内在的“个性品质”的问题,开始自觉地对自己有所要求,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完美纯洁。为此,他们开始学习拿别人和自己作比较。青少年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品质时,不善于把个别行动和个性的整个品质联系起来。如一个具有很多优点的人,会由于一次小的过失而失去青少年的信任;或相反,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会由于一次小的成功而获得青少年的信任。对待自己,可以因一次小的过失而灰心丧气,也可以因一次偶然的小的成功而忘乎所以。

3、自尊心有较大的发展

自尊心是指个体要求人们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倾向。它是人的尊重需要的反映。当一个人的言行受到尊重时,会产生满足感,反之则会产生挫折感。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体现在:不愿别人把他当小孩看待、希望有自己的秘密。对青少年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如不适当地进行责罚、谩骂、讽刺、挖苦甚至体罚,都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和教育者在情感上对立起来,或者干脆“破罐破摔”,以致对他们无法进行教育。

(二)、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1.运用各种途径,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传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

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在智育方面,依然是传统的文、史、地、数、理、化的结构,也就是说,只涉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缺乏对人类自身心理活动的知识。这种状况是应当尽快改变的。在国外,如美国的小学里已设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门课程,值得我们借鉴。眼下我国教育界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开始有所重视,一部分大城市的有些中小学已尝试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值得大力推广。为了使自我意识问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内容,有必要利用心理辅导课或其他场合(哪怕是班会课或周会课),以循序渐进的、各年龄层次都可以接受的深度和方式向学生讲解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并可进行必要的相关训练。

二是帮助青少年正确了解现实的自我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我”的概念,但他们心目中的自我概念,又不同程度地带有朦胧性、散乱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可帮助他们发展其自我概念的明晰性、系统性和确定性。为此,一方面让他们从道理上懂得自我概念的内容组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各种途径来认识自己,包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把自己同别人相比较来认识自己,通过评价自己的活动产品来认识自己,等等。

三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的自我

现实的自我是发展的起点,理想的自我是发展的目标。因此,理想自我的合理确立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重要。所谓合理,其一是理想的目标要高尚而远大,这就要求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社会对未来公民的要求,从而让个人理想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其二是理想的目标要切合实际,要从现实自我的实际状况出发。此外,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或职校)三年级,青少年的知识程度、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很大增长,他们的现实自我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树立理想自我的工作也必须随学生年龄而由浅入深、由简略而至丰富。

四是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认知能力是逐渐提高的。为了使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更高的自觉性,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元认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会他们不仅善于观察客体,也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在要求学生记忆材料时,教会他们也对自己的记忆过程作观察和分析;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时,教会他们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对元认知的动机日益增强,对元认知客体的敏感性日益提高,对认知活动诸多策略也日益熟悉,于是,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调控能力

各科教师在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既要时时强化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多加自我调控的愿望和自觉性,又要创设让学生实现自我调控的机会,还要教会他们自我调控的有关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对教师而言,除了应当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外,还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自我教育中完善自己的自我意识。

(1).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既是评价,自然要求客观、准确、符合实际。乍一看来,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评价,难道还有不正确的吗?其实不然。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能自知而被视为可贵,可见自知之不易。某人如果以为自知甚易而不懂得自知之难,他大约就不属于有“自知之明”者,就难以指望他有什么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价了。

自我评价不正确,表现为不是高估自己就是低估自己。固然,在人群中自我高估和自我低估的现象都存在,但一般说来,人们易于把自己的实际状况高估。库瑞斯密斯做过一项测验来检测人的自尊水平,给定的分数变化范围从40分至100分。如果人们的得分是正态分布的,从理论上说,平均分应为70分,被测者中应有50%的人高于70分,50%的人低于70分。可是实际测量结果,平均分为82.3分,远远高于理论平均分;而且,得分高于70.7分的人多达84%,这就表明,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太好”。

生活实际也是同这项测试结果相吻合的。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容不得别人哪怕是正确的不同意见?为什么那么多人听不得别人哪怕是中肯的批评?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瞧不起别人,或者同行相互嫉妒?为什么那么多人偶获小成就沾沾自喜、孤芳自赏?为什么有人喜欢将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相比,于是比得自己洋洋得意?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总体自我评价偏高,或曰“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总觉得自己行,别人不行,甚至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

许多人有意无意地高估自己,可能是人性弱点的一个显露。了解了这一点后,就应当对此有所警觉。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原则提倡谦逊,是有其实际针对性的。谦逊精神的要义不在口头上的虚伪,而在如实地、恰当地估量自己的成就和长处,并充分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这对防止人们的自我膨胀有积极意义。

其次,宜恰当地运用社会比较方法。人总是在比较中认识事物、认识自己的。身材中等的人,在矮个子人群中会觉得自己高大,在高个子中才会显得自己矮小。为了避免自我高估,心中常悬形象高大的精神榜样是有益的。古今中外,在各个领域都出现过在才华或德行方面都光彩照人的巨人;尽管许多人限于种种条件不可能达到那种高度,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情也是可取的和可贵的。个人在选择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时,常常想起这些巨人,就会使自己心气平和许多;更想到世界之浩大,历史之悠久,不仅前有古人,而且后有来者,个人其实乃沧海之一粟,那么就有利于产生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了。

(2).积极悦纳自我

自我体验是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的,它是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自尊心直接反映一个人自我评价的状况,但它更多地是一种体验形态。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自我体验都与自尊心相关联,并受自尊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个体维持适当的自尊水平是自我体验的核心课题。

自尊水平过低的人,常常焦虑水平高,既不满意自己,又害怕正视现实,对整个心理都会造成弥漫性的不良影响。调整自尊过低,对于非病态的个体而言,可从调节认知结构入手。首先调节注意聚焦的方向。比如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女青年,觉得自己长相丑陋,无颜见人,自惭自卑,怨天尤人,以至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是过于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了。这种人不妨把注意转向自己的内在品质;如果她看到自己虽然其貌不扬,却才气横溢、智慧过人,进而珍视、欣赏自己的才华,并觉察到别人对其才华的赞赏和羡慕,她就有可能悦纳自己,在自己的才能的基础上重建自尊。

倘若她恰恰又能力平平,她还可把注意更多聚焦于个人的德行上;如果她充分意识到自己心地善良,为人宽厚,生性温柔,勤劳贤惠,并觉察到周围人的由衷赞美和亲近态度,她也可以此为基点重树她的自尊。如果说,外貌的美丑由不得当事人的选择,才情的高下也不全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优良的德行却是人人都可通过努力而达到的。而优良的德行从来就是社会所公认的具有充分价值的人生品质,个人完全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价值,从而积极地悦纳自己。

(3).学会完善自我

作为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认清自我、悦纳自我,还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因为,前者只能让人维持原样,后者才催人奋进。自我完善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执行方面自我调节来完成,离开了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都将流于自发状态,最终将导致整个自我意识的弱化。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做到:

首先,要激发个体自我调节的动机,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我调节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巨大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坚信自我调节是可以学会并养成习惯的,从而产生进行自我调节的愿望。

其次,要保证自我调节的经常性。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不仅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是有益的,而且从心理发展的角度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经常反省使人随时了解自己,发现问题,认清差距,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经常有效的反省,必将促进个体心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自我调节的目标要注意水涨船高。调节的方向总是指向所欲达到的目标的。每次具体的自我调节的目标固然不宜订得过高,但随着每次调节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调节目标。而最终的远期目标应是相当高远的,否则就不足以使自己持续不断地进步并达到日臻完善的境地。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年轻时即为自己定出多达13项的美德作为自我完善的奋斗目标:节制、恬默、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正、稳健、整洁、宁静、坚贞和谦虚。其中包含有道德修养的内容,也包括涉及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如果断、节制、勤勉、宁静等)。要达到这么全面的目标,他必定得高度发挥他的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这可算作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一个范例。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正是促使富兰克林达到学识丰富、事业辉煌、德行高尚的境界的不可缺少的条。

 

本章小结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具有对象性、紧张性、动力性、起伏性的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它具有始动、指向、强化的功能。教师应根据学生动机发展的特点去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的品质有兴趣的倾向性、广阔性、稳定性与效能性。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及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大方面。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使人的个性的自我完善成为可能。从结构上说,自我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有,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一般的发展形式是分裂——矛盾——统一。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对个性的发展与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青少年又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自我意识的完善是青少年修养的重要内容。完善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本章作业

一、概念解释

1.个性  2.需要  3.动机  4.兴趣5、自我意识

二、填空

1.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                   

2.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体系,它主要由    、个性心理特征和        三个因素构成。

3.需要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需要的起源把需要分为              ,根据需要的对象性质把需要分为          

4.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把动机分为            。根据动机所起的作用把动机分为              

5.按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               。

三、判断

1.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稳定的成份,个性心理特征则是十分活跃的因素。(  )

2.动机与效果关系是一致的,有好的动机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

3.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

四、问答题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试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3.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应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6.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完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