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46号抗磨液压油:李派太极拳修炼综述3----杜子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9:26

㈡空透传统讲,空透是空静的提高和精进。而其实质即生命能量的再精练、再精纯。唐李道子《太极授秘歌》“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句是对道体虚无自然,道质纯粹素朴,道性清静无为等等大道特征的总透彻、总证觉,是对空透真境最贴切最简明的直觉描绘,以至成为后人修炼空透心境的重要标度。传统说,空者大悟,透者大彻,大彻大悟而大通大明。大明,“性理明时天理现”,从而明奥达理、诠真释秘,故又谓“灵明”。大通,“神机达理万法生”,从而通晓玄机,妙达神奇,故又称“神通”。对此灵明天理、神通天机之能传统惯称“大智慧”。如此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真机也就自然得到正解而占尽先机。空透心境,心无情意,身无形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无物无我,浩如太空。心境空透而气满神全,觉性灵明而特具融通致化的良知良能。正是这良知良能才自然妙成“身随性变、形随境化、阴质化尽、灵净通体”的神效。从而功成最透彻、最精到的益生益寿功用和忽隐忽现、隐显莫测的化境之妙。正是这空透化境,才是身心最精练、最纯真、最完美的再造,才是道德智慧、心理生理的完美新生。功家曰“反朴归真”。道法自然,生万妙而成万物,即生即杀,无情无意,其规律威力为人力望尘莫及,故人称这奥妙曰“玄”,正是这“玄之又玄”,才是“众妙之门”。而人和动植物就出生和生存于这玄妙的自然大道之中,犹如鱼在水中。自然大道是生命生存的、须臾莫离的必须条件,但又是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客观存在。古往先贤为破释大道玄机、人天奥秘而全身心投入、前仆后继,成就了灿烂的练养文化:亲和自然,大道为尊。这合和自然大道的空透之功既非梦念中的“空中楼阁”,也不是幻想中的 “一步登天”,而是血(悟)汗(练)加时间、踏踏实实的精诚功果。它就好比九层塔顶,是层层立基的制高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就是太极拳功大家强调“练己筑基”的重要理由。太极拳为入道之基,人本身为入道之本,这人心乃入道之源。这千里之行就始于足下,起于自身。恰是《行道歌》“道在眼前莫远求,须知此处是源头。”唯有坚实的练己筑基功夫基础才有练命归性、练性合神、练有归无的空透真境。故诀曰:“先天八卦后天运,后天八卦护道根。”“练尽有意化无意,接连后天即先天”。练后天的要点是心意,根本要法即心法。抓住心法就抓住了修炼的总纲要。所以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是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理通法遂,道理在于悟化,机法都由心出。心静涵神,心动生意,法由心生又随心灭。大道本无法,无法乃大法;大道本无为,无为无不为;大道本无心,无心即道心。但无心源于有心,此有心即诚其道、信其真、笃其行、致其精的向道之心,合和自然之心。就是这向道的敬笃之心恰是抵达“空透”彼岸的渡船。即所谓“人心灭处道心生”。所谓人心,是指一切有为心,更指贪婪心、妄欲心、嗔忿心、邪恶心等等不道的缺德心。道心指慈悲心、公正心、亲和心、平静心等,更指无为的真常心。“人心灭处道心生”的真情说明,灭此后天人心谈何容易。走走倒倒,反反复复,比登荒山难万千。实际上,这空透真境恰是以大道理性来挑战自我而又征服自我、成全真我的胜利功果。这完全针对自我人心的主动出击就在于遏止后天末性“顺流而下”、“背道而驰”及其加速能量消耗的生命沦沉,从而激发先天本性“逆流而上”、“ 返朴归真”及其加大能量积蓄的生命生发。此即李派太极的“知顺图返”。的确,顺水容易逆水难。难与不难是不同人的对待态度。说其“难”,但知难而进,太极代代出高贤,说明并非难不可行。说“不难”,有成者凤毛麟角,真者多少?故说“难”不对,说“不难”也不对。人的心性不一,难于同日而语。只能说:一人一个心性,一人一个心志,一人一条道路,一人一个路标,一人一个终点。也只能说,大成者大益大用,小成者小益小用,练就有益有用。“十年太极不出门”,说是夸张又非夸张,但终可说明真功不易。如前所述,这难点主要不是客观而是主观,就是人心。这种全力挑战自我,修炼空透心境,激活玄同于道的潜在元神,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朝夕之功,而是要经历“脱胎换骨”、“步履险关”,犹如西天取经路的艰难刻苦历程。正所谓“功夫功夫,一路辛苦”。可这空透真功又恰恰是“苦尽甘来,难尽功成。甘苦等同,乐在其中”。从此角度可以说,诚之以心是其志,矢志不渝是其恒,“有志者事竟成”。

㈢空灵

道体虚无。空则虚,虚则灵,至虚至灵,故谓“空灵”,或谓“虚灵”。空灵是空透的功能效应。

空透的的心境物我皆空,浩然一气,如痴如醉,恍惚杳冥之间,全其真虚,灵在其中。空者无为,灵则无不为,故说“灵”是玄妙功能的总代称。它是慧通而深达的,玄妙而莫测的,神速而准确的,无意而自然的应对能力。这种自动谓之“灵动”。“灵”这一先天自然之能绝对地超出了后天的神经反应,故又称“灵”为非凡机敏。“灵”包含了灵明、灵通、灵察、灵知等灵感和灵机、灵对、灵动、灵变、灵换等灵应。正是这灵感灵应才全面体证了“真空化妙有”的灵机妙用。也就自然应验了“蝇虫不能落,一羽不能加”,“风吹草动,有感即应”的灵应之能。这种超凡的灵应妙对是先天自然的良知良能而绝非反应的后天所知所能所能及。庄子“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这人不知其然而然就是空灵的无为无不为之妙道。灵妙是空透道境功能的自然灵现,非有意使然。

空透大定,心死神活,心空神灵。故说“机到神知,含神以至灵”。不神不灵,不灵不神。灵是神的良能,二者本末相依。神凝丹成,神的能量大小决定了场能大小、念力强弱、灵度高低。在李派太极不少歌诀中不乏“开合神功太极门”、“详推太极运神功”一类诀词。动静两盘的整体修炼,都在突出“太极神功”的道性理念,犹如灯塔,导引着修炼的航程。以壮大精气神生命能量为根本的总体修炼,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还道的大流程。唯元神为一身之真而与道合真,成为归真合道的总头领。壮大生命三元、提炼元神即李派太极的精功所在。那么这“神”是什么东西呢?
《周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此乃以玄灵神妙的功能而说神。神,“阴阳不测”、“混元一气”,此乃以道品而说神。“道德在心即是神”,是以道性而说神。在天曰道在人即神。神是道在人心的另一命名。综合而通俗的讲,神是无形无象,虚空杳冥而与无极大道同品式同体性的生命高能量体,统驭一身的无极场。正是元神场能的神秘存在才有心脏跳动、血液循环、呼吸吐纳、肠胃蠕动的生机节律和自然灵动,这就好比日月星辰的规律运转,也是自然。“混元一气”,贵在此一,老子曰:“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神得一则灵,……”即得之于道则天清地宁,唯神是灵。太极神功至空即神,至神即灵。如此,自然灵慧开、灵察明、灵知清、灵觉通、灵通变、灵应妙,从而即可悟解、正觉“神奇变化”、“出神入化”、“机到神知”、“神机莫测”等先天本性的灵妙玄机。神之为灵是因神能无限精微。不精不奇,不微不妙,“微妙”“精奇”,神灵之能。神与灵是静动一体,即无极而太极,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剪头去尾单以无为解无为,不是片面就是歪曲而摧残一个完整真义。
阴阳合德、心气交感产灵神。灵神之功的精密犹如现代高科技。但高科技和精神的精微度却相差太远太远,所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仍不能扑捉到神质进行科学研究,揭开神的神秘面纱给以科学结论,提供精炼方法,生产精神产品,造福人类。不过,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的贡献和验证的部分事实,即足可反映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大启迪、大超前。相信未来科学一定会证实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玄奥实质,虽然还很遥远遥远。那么,在全面认识精神这一高级生命能源及其神奇功用而要练神的现在,也只能仍沿用祖先流传的方法,在自身安炉立鼎凝炼真神,这是唯一的选择。修炼元神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程序。但《灵根歌》“不灵只为结成形,放下依然彻底轻”,已经告知了一个根本要点,即是“放下”。其实,拳论“舍己从人”的一个“舍”字,更加简明地暗示了空透灵神的机要。基于“真中大公 ”的道性理念和练神之功练有化无的总规程,太极修炼就是在不断地“舍”,即“舍己”。而这“空透神满”之功又恰恰是:不舍不得,即舍即得,舍尽丢光,大功垂成。所以说神功不属于“痴物迷财”的贪婪者和“骄奢极欲”的狂放人,还有期望值极高的贪功者。真情说明:真真相成,大道酬勤,无求则应,有求则沉。一句话,不可执我。如此空境,功到自然成。空境之功“化有归无”空而神,神功之用“无生妙有”神而灵。无为无不为,神灵无不灵。 人们所敬祷的神实际就是自然大道及其奇妙的总代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源。自然大道是人和万物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可喜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破坏自然必受自然惩罚”这一道理。就是这自然大道及其无情的生杀规律的无穷威力是人力无法左右、无法相比、无法逃避而又无法抗拒的,于是人们为避灾祁福而敬道曰“神”。甚至,出于念祖尚义之情而对利人济世的历史大德也供奉为神。直到现在,人们仍习惯对一些人的高妙技能表现也状之以神。大道自然无时无处不在作用。那么,“既然道无处不在而神也就无处不有”。或许此即中国“泛神论”的根由。那么人为地将无形象、无情意的自然大道拟人化、人格化、人情化,这就是迷信的由来。以人格化的“神迷信”(实质是“个人迷信”)诱导“人可成神”是纯粹的“魔道”,是要精神俘虏、精神麻醉、精神控制,是软刀杀人。人在三界内,身在五行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意,因而也就休想“肉体成神”。即便他有绝妙身手,超凡功能,只要他吃喝拉尿睡,就有生死,就足可判明他仍是一个人而绝对不是神。喧嚷“肉体成神”者都是鬼骗人,叫喊“是佛是神”者都是人装神。凡装神弄鬼者,不是心术不正就是别有用心。是图谋不轨,是要借神谋私,借神作恶。但是道德之义,至善至美,安守中正,济人利世。大道规律,善恶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总之,空功神功,神功德功,德功心功。空功就是空心之功。修心之功即正心之功、净心之功、公心之功。心空神明,灵妙自生。但是道高无上,空无尽头,所以功也没有止境。功,没有“登峰造极”之说。
中、松、圆、空,是李派太极拳修炼的四大纲要,也可谓四大层次。工夫确实有高低深浅之分,可明显的界限又在哪里?太极修炼本是中和之理、圆融之理、混一之理,层次何以界定?而且角度不同,划分也就不同,何以为准?强行划分,似是发难于人。就说这“中、松、圆、空”,本来就不是孤立的逻辑发展程式而是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浑然混一的,也只是修炼过程中各有突出罢了。层次的划分与界定,都是后天有为所然而有失自然,到头来,也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但笔述起来往往顾此失彼,反使一个完整的混一之理弄得支离破碎、酿成谬误。又往往在此说此,在彼又说此,重重复复,杂而无序。太极之理博大精深,而修炼机要精细奥秘,正如李瑞东老先师所云:“浩如海、细如发,奥妙难穷。”想李派太极拳功之相融,察其谱录之浩繁,确实令人望洋兴叹。想我浅薄之底,微薄之力,何以能尽李派太极之精奥而又详其周全?在此,弟子只能敬期师尊和同仁给予斧正,详其精奥,全其真谛,永葆祖传,更好地为全民健身献力,发挥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