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卡可以坐京急线吗:[古典文学]观照山水,诗情画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6:20

『国学论道』[古典文学]观照山水,诗情画意

作者:姚旗  发表日期:2011-10-30 19:19:08
  
  安史之乱之前的十年里,王维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此时大唐的朝廷里,两个宰相,一个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一个是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哪一个都不好惹。此时,充分领略了官场斗争残酷与世态炎凉的王维,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对于李杨二人,他是惹不起,但还躲得起,于是,官场上,他收敛锋芒,明哲保身;官场外,他优游山水,坐观风云——在业余生活中,奉佛虔诚,以禅诵为事,于佛理禅性中别有精神寄托;购得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吟啸终日”,于观照山水中领悟诗情画意。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被后世誉为唐诗七律压卷之作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雨后静谧安详而又生机勃勃的山居风景图。可要想见,此前的这场夏雨,一定是场绵绵的霖雨,润物无声,又无淋漓之苦。雨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留给诗人一个“空”的印象。熟读王维诗的人都知道,他的诗中“空”字是富有禅意的,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诗句中都以“空”字展现了山水自然中蕴涵的活力与意趣,此处亦然。苍翠的林木掩映着竹篱茅舍,缕缕炊烟缓缓地升起,又消散在雨后澄澈的天空中,暗示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尘世的舒缓安闲的生活节奏,令人回味陶渊明的“依依墟里烟”的韵致。第二句用了“蒸”“炊”“饷”三个动词,点染了空境:原来那青烟顶出处是古朴的农家,村民们有条不紊地烧饭做菜,为田间地头的家人送饭送菜,他们在承受劳作之苦的同时,享受天伦之乐。作为一个旁观者,王维被吸引,被感动,于是,他笔下阒寂的自然,因为有了纯朴的农人,而显得和谐温馨。   
 
  • 网上春熙路网上春熙路,实体商誉保证,数万货品任您挑
  • 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绿色引领时尚!
  • 鑫万福珠宝香港品牌 国际品质 珠宝定制专家
更多品牌专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2011-11-2 6:14:00   平心而论,王维所描绘的画面是山中习见,人间常有,简朴甚至寒伧,它之所以成为美境,正是因为它契合了诗人渴望宁静淡泊的心。“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维心如止水,心无尘滓,心无旁骛,才能于此境界中感受到鸢飞鱼跃、气韵生动,赋予寻常景象以绘画之美。
   苏轼评价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赞扬他的画有诗情,诗有画意,这一点也不为过。“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就像是诗人挥洒丹青笔墨描摹出的山水画:广漠无际的水田上,翩翩飞舞着白鹭,幽暗茂密的树林里,婉转啼叫着黄鹂。色彩上,明暗对比,浓淡相宜,白鹭之白,纯净高雅,黄鹂之黄,秾艳灼目 ;距离上,有远有近,远到视野尽头的渺茫山水,旷远开阔;近在眼前的苍松翠柏,清幽深秀;构图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水田广阔,夏木葱茏,是为面,为背景;白鹭天空飞舞,黄鹂枝头鸣唱,是为点,为画龙点睛。在创造出强烈的空间感的同时,又传送出黄鹂婉转鸣啼的画外音,动静结合,让读者在沉静中感受热烈欢快,在热烈欢快中体会清爽宜人。景中看似无我,实则跳动着一颗欢快的心灵,怡然自得的心。
   前两联作为本诗的第一部分,重在写景,但这景绝不是独立于诗人的“他者”,而是王维生活的一部分,是诗人暂时摆脱喧嚣浑浊的官场后心灵的避难所,是他的快乐之源。
   能油然而生出如此美妙的感受,绝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能获得,是长期修炼的结果。“豪华落尽见真纯”,诗人在山中佳境中,静心坐禅,观赏“荣落在朝昏”木槿,体悟人生的短暂,在松林下采摘露葵清斋素食,品味清淡生活中深意。生活虽然简朴,人也看似清心寡欲,无欲无求,枯若槁木,但这恰恰表现了诗人的大彻大悟后精神的升华。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诗人在尾联用两个典故做了回答。
   前一个典故来自《庄子》:杨朱去向老子学道,老子说:“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于是,杨朱就用心修行,他原来的情况是“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客舍主人欢迎他,客人给他让座,恭敬有加,可是彼此心灵却有隔膜;后来则是“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达到了互相抢座,互无猜疑的的境界。后一个典故出自《列子》:人与海鸥亲近嬉戏,互不猜忌,其父想要让他捉海鸥回家,于是,当此人在此接近,海鸥就远远地飞走了,因为它预知此人有了机巧之心。
   王维用这两个体现老庄思想的典故表明,自己经过山中“习静”“清斋”的苦修,已祛除杂念,净化心灵,顺应天性,消除了与自然与他人的隔膜,完成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历练进程,融入到静谧的大自然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真正实现了诗意地栖居,所以能在静默观照辋川山水中,体会人在画中游的闲适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