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牌号及分类:李派太极拳修炼综述2----杜子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3:16

㈢圆活圆活是圆融、圆满功果的自然效应。是内外整体功力的综合展现,即“圆机活法”。身形圆满一身如球,合应太极之象。即球即圆,即圆即转,即转即活,故谓圆活。圆转活机,机即时间,时间就是先天自然。空间中的时间,虽无形无象、行轨无迹、规律无形,但都是圆转。大之绕转,小之滚转,再小也转,而且周行不殆、环环相连、无始无终。它是自然能量的载体,又是先天自然生化万物之机。运化是时间,事物生成的实质也是时间。时间以螺旋式,而且旋旋相套而向前。太极拳借势运化即是仿时间、效天机。太极拳所谓以武演道即演阴阳运变的太极妙道,就是圆转机活的时间。

比如:一年四季一个圆圈,一个周天,而且年复一年。太极运化即时间圆转,即天地自然。即圆即转,即转即活,故有“圆活”。所以说,不圆不转,不转不顺,不顺不通,不通不活。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圆转、圆顺、圆通、圆活的因果关系及其生生不已、勃勃生机。太极拳的圆活之妙,其机极简,就是时间的圆转。有说圆活很难,难就难在“难满”、难在“难圆”。这圆即合即整即一即球。所以,李派太极拳以“身如球、手抱球,一身上下珠连珠”定为诀言,以求圆活之妙机。所谓“上下相随,左右相系”,实际都是以心念之球相互关连。太极拳步动身移、腰拧肩裹、臂滚手缠,无论自滚公绕,也无论其圆转大小、横竖、平斜、正反,都是如球滚转或如抱球绕转,而且连而缠环,环如螺旋,绵绵不断。“反复此乱如麻”之乱环诀,恰是说明一转全转,一变全变,百节活转,一身乱环。说是乱,其实不乱,而是一体浑然,同辐同步,环环相应,沿章合序,圆活周身,密应自然法度。活在圆转,妙在自然。

但是,千变万化不离环中。“环中”者,球径、球心也。径,主宰于腰;心,听命于心。“须向身中求造化,神奇变化意珠圆”。这圆活的内在的核心真机原来在于心意,故说“圆身先圆心”。以上所云,圆活一身只是表象,其实,都是“意珠”活转、丹田活滚、气血周流的自然反映。唯有真正神统意领,以内领外、内外合机,方为真圆活、真圆灵、真灵妙,一身妙机出于自然。如此内外兼练,方养用兼利。养者,陶冶情操,涵养真气,净化心灵,颐养心神,凝练内在真功。用者,圆机活法、灵应妙变、人背我顺,占尽先机。圆机活法,出于自然。自然虽简,妙用无边。

圆满是圆融的提高和精进,圆活是圆满的功能和表现。圆融、圆满、圆活都合归统一于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太极球。圆功,贵在一圆,圆即妙功。内外兼修养用合显。妙养精气神妙用身手步。形神兼备圆变达理,机圆法活,蓄发自然。

空即无,无即空。虚空杳无是混元无极大道的本体。李派太极练命归性,练有归无即练太极归无极,以虚空妙境为归宿。正所谓“阶及神明”、“合道归真”。故说空境是太极修炼的至高境界。

无极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素朴纯粹、恬淡平易、柔弱不争。它无形象、无色味、无征兆、无端倪、无边际、无始终、无限量、无生灭,所以大道无所不容、无所不通、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永恒常存。古往先贤对自然大道有多种描绘。比如老子说,道“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乃一恬淡虚无之态,故概言为“空”。但老子却又直觉到:道空不空。他说:“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只是道之为物极其微小、无限精微,绝非现代物理学概念中的“夸克”所能比拟。传统总习惯将无限精微的物质称之为“气”,所以就称这精微道物为“混元一气”。老子又说,这混元一气乃“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正是这清静的混元无极动以太极的周行运化而生天地、生万物,才有了这大千世界。所以《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就是这清静无为的无极之本生成无不为的太极运化而构成了自然生化大道。这无极静,太极动。这动静恒久,故称“真常”大道。就是这真常的空无大道却“无生万有”,却是天地之本始,万物之宗祖,万象之根源,万妙之总枢。从而超越了一切形象和法式。自然大道“无生有”,太极修炼“有化无”。所以太极修炼决不执于形象法式之有限,而要“练有限归无限”。即从有拳而无拳,从有法而无法,从有意而无意,从有心而无心。但是,无拳无法是大法,无法无意是真意,无意无心是道心。道心空心,唯空是真。正所谓“心死神活,神气全真”。水低注,故常虚怀谦下而广纳,所以太极拳空松用柔以尽道用;气填空,故空心连天而博获,所以太极修炼空无心境以合道体。《内经》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唯至空心之境,方心空天空,空空相通,人天相融,凝练真功。此即太极拳功为何一开始就强调“专心致意”、“用意不用力”而直指心灵处以纯洁心地、净化心灵的原因所在。心空神明,神与道通。所以阔大胸怀、善养心德、涵养心神才是太极修炼的真功精髓。而太极空境实际又包含了空静、空透、空灵等内容。这太极空境的神奇玄妙又非静功所不能。

㈠空静空者虚无,道之本体;静者清静,道之本性。即空即静。空指空心,空心无心。无意挠其心,无心扰其神,一念不生,一心不动,心寂若死,宁之如定,通曰“空静 ”。心空静而气浩然,圆本性而合道性。“天清地静故能长久”(《文子·赞义》),神清心静人可长寿。太极拳“空静”修为即法天地合自然,以循寿道,得其妙机。心空静而神明灵,犹如湛湛青天,太阳当空光满寰宇。《庄子·天道篇》云:“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的确,青天白云、远山近柳、万紫千红、千类万殊尽可明晰倒映一池静水中,既清清在怀又历历在目。反之,风催浪起,水混波乱,则形形无影,象象皆碎,绝难映见真识。这就说明“唯静清明”,所以“太极贵静”。即使行拳走架也是“动中求静”、“虽动犹静”,以聚精固气、安心凝神、灵明觉性。因此李派太极《五行捶》歌曰:“三参固住三元气,开天辟地静在先”。太极拳初练之静是“动中求静”,是以心诚念专促神静,此静为劳形之静。再练之静乃 “静极生动”,是以身静而促神动,此静为劳神之静。此间行功尽其松柔,全其柔绵,轻轻灵灵,得意忘形。再专以恒心静修,由命而性,形意两忘,慢慢而至空静之境。从而渐觉“恍惚”之理、“杳冥”之情。静功越深,而功力越强、功能越真、功用越周。无极静,清静纯真而无为;太极动,生法垂象而无不为。无极一动生太极,无为而又无不为。无极静但静中寓动,静含万象而未显。故说“静定乾坤大,展动万法生”,“无极在心太极身,一身是法妙如神”。动是表现,静是根本。

李派太极修炼,拳讲一体松柔而演道,功讲一心空静而归道。松柔演道合太极,空静合道归无极。从松静到空静是有意(为)到无意(为)的质变,是从练命到练性的升华。空静的着眼点在心性,或说德性,也或说精神。此神指无为的元神,此德指无为的天德。道在人心即是德。德由道生,即德即道,故谓“道德”。李派太极拳功性命双修,动以修命,静以修性,性命互济,身心康泰。其实二者都着力养德涵神。致功于德,因为德即功,功即德,故又谓“功德”。功与德同,德与神通,神与道合。有为之德合人道,无为之德合天道,人道尽而天道成。德从有为而无为是太极功夫进程中的两个里程碑。故说“德为功之魂”。德性是道性的人品化、人格化,而且表现在生活里、人际间、社会中,自然万物间。所谓“功在日常中”,就是要求在日常人间物我活动中磨炼自己,真诚待人,公正做事,谦恭处下,养德悟道,从而中正德行,广结善缘,西山悬磬,应物自然,常应常静,固守真常。唯有“荷出污泥而不染”、“人在闹市不沾尘”,方为死法活练,方为真修为、真空静而又不致死守固执的顽空也。

行拳松静,形随意变而得意忘形;静修空静,形意两忘而真意自生。真意生是成化凡归元、三元归一,心空神明,全尽空静。真意生于空静,大法生于无极。所谓“ 静空大法”或“归根大法”,就是抱元守一,抱一守中。而且,抱,在空中抱;守,在空中守。从而有化无,无生有,实象无象,无为无不为。绍堂先生曰:“空静即无为,空静即无象。万法皆是空,真空化妙有。长养浩然气,空静自然生。悟彻玄中妙,一切法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