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408手动2.0:《“母爱”真可怕》,《中毒的父母》和《家庭会伤人》的平行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52:44

《“母爱”真可怕》,《中毒的父母》和《家庭会伤人》的平行阅读

2011-06-27 17:58:06
      文字很长,我花了整整一天写的,如有不客观的地方,请包涵。【 】部分为书中原文摘录,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更关心父母,分析两代间情绪形成的原因,找到一个合适的相处模式,或是至少获得内心的平衡。       小学的时候有一首歌《可爱的家》,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有多少人自觉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优越或普通的物质环境,自由放松或刻板压抑的精神环境。当然我们没有选择余地。许是幸运许是不幸。我们中的人是否会常常沉默或愤怒,面对父母对别人的夸赞引发的自卑,过度保护找不到自我的焦虑或是姊妹间有所偏袒的不平衡,或是没有家,憧憬却得不到的怅然若失......       这些都是现象,一切事物皆有因果。如果你压抑,内疚,痛苦,沉默,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对不起父母的付出,总觉得他们操纵或干涉你的人生过多,不如选择先平静下来。许常德先生写的《“母爱”真可怕》让我第一次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这种复杂的情感。每份工作都有假期,而母爱不同,甚至比医护或警务等特殊职业人员保持24小时开机承受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 妈妈的状况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她们的工作总是超时,她们的风险总是最大,她们的脑袋还被塞满社会对她们不人性的期待,她们的身份总是多重,她们的爱不知节制,她们像是万能,什么事都要她扛下,她们很苦,很容易很苦,苦久了就会变成长途赛跑的选手,终点是孩子的长大成人】 显然社会过渡“神化“了母爱而忽略了母亲本身作为一个人的生理特征。是人都有欲念,都有弱点,都需要休息,都需要娱乐。可是母亲们怕,不管教孩子长大被别人嫌,被嘲笑没有家教,落伍,无法融入社会,最后被淘汰,碌碌无为惨兮兮终了一生。她们无法停止爱,并且心甘情愿没有假期。 【 在某些沉默里,在某些咆哮中,在某些过度压抑又过度沉重的时刻,她们在不知不觉中会怕失衡而抓得更紧,一手抓着爱,一手抓着孩子,慌慌张张地走在心灵的钢索上,这个时候你还期望她身心平衡吗……在新时代与旧时代交界的母亲,她们随时都可能做出可怕又危险的情绪反弹 我们眼睁睁看妈妈们坠入骡子拖磨的轮回,我们也深知改善这问题最大的难处在妈妈本身,这是一场千古以来陈旧的恶习,让女人心甘情愿变奴仆的思想延续,只为别人活,美其名叫牺牲叫奉献 】 家务应该合理分工,没有母亲天生喜欢不停劳作。记得之前的同事是个新妈妈,笑起来很好看。只有在中午吃饭的短暂片刻,她眼里含着泪,为了孩子一直隐忍,忙碌的工作,巨大的职场压力,回到家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矛盾重重的婆媳关系一度让她内心沮丧,婚前觉得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后才明白: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哪里是两个红本,一句承诺那么简单。 【爱这个武器有一种特色,她的杀伤力是一种压力的合成,让人接受了之后,不敢放掉又非常难受,不愿明白又感受清楚 ” 或许叛逆的是妈妈她,背叛了她也曾经叛逆的青春,她怎能忘记 那时的叛逆 是多么需要家人体谅并被带领的展翼期,第一次将翅膀展,难免碰撞 木偶奇遇记的故事,鼻子变长是一个卖点,它告诉我们人会因说谎而受罚,同时也提醒大家真实的人生没那么简单,就算是妈妈用母爱来说谎,鼻子也不一定变长 输在起跑点,又会怎样呢? 大器晚成的人没听过吗,少年得志后来了了的故事多得很,没有累积足够的失败经验,成功很容易泡沫化 】 有些搞不懂为什么大多数家长都有明确的期望值,对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存在清晰的判断和评估值。他们中总是有太多的假想,来自不明未来的恐惧,来自同辈间比较的恐惧。于是出现了很多“隔壁的”“某某家的”天才楷模精英孩子,出现了啼笑皆非的虚构成绩攀比。他们是那样想的,那样无奈和不平衡,这样长久下来就容易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 【长久站在第一名位置的人,即使是大人 ,都有可能上瘾 走一条你意想不到的路,一直是我的希望,我一定要从你的错误里找出问题的根源,不然我势必会跟你一样 ,不懂得爱跟压力有时是同样的包装 ” 一个及格的老师,是应该常提醒孩子人人各有专长,不该让孩子误以为学校的成绩单就是人生的高低,学习之前若没有了解学习真义的认知,学习就可能是走火入魔的一条路 】 我很少有第一名的时刻,我对这个高度的心境了解甚少。只知道当我跑在前面,四周空无人的时候,一种悲凉和迷茫从脚踝漫上来。大多数母亲都爱第一名,事实上哪来的第一名?学业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短暂的输赢虽然说明不了什么,却可以影响你一生的心境。是主宰者管理者的心态,还是看客或是落魄者,这取决于你对这场游戏的在意程度。仅仅当成一场游戏,匀出一些空间给音乐,给电影,给远方的神秘事物,给料理,给爱情。把生命应有的快乐浪费在无止境的追名逐利中,赢了金钱和地位,输了健康和活力。所以奖状们,奖杯们,退下吧。 【 就算是大人,很多都是爱听好话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很多大人物和大老板甚至是一国之君 ” 母爱总是给人绝对的尊贵,不能怀疑,不能批评,不能放下,所以导致很多妈妈以为越用力爱越伟大,分寸的拿捏,高高在上的嘴脸如何调到温和的平等,真正的教育是引发受教育者的兴趣而非强压,多了解孩子的动机比对孩子的行为批判来得重要 】 我的母亲对我的生活可以说无微不至。只是极少夸我,我总是怀疑自己不够好。长期压抑导致的结果就是发现自己很难取悦自己,患得患失。如果说来自母亲的赞美是一颗糖果,我永不担心会蛀牙。我的赞美更多来自朋友的鼓励,这也是我如此重视友情的原因。当然,我能理解母亲对于成功的理解,对于精英的理解。理解并尊重,尊重却不认同。 【 教育的最后旅程,会回到你跟孩子学习才真的圆满,这表示他因你而成熟了,你因他的成熟而回春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观,而非一个不合时宜的纸糊的堡垒,没有,就不用假装有,对所有人都要以公平性看待,是妈妈给孩子最起码的身教与思想 】 要得到平等对话的机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并不像家长觉得那样,我们无意愿挑战他们的威信。我们只是很困惑,为什么不可以质疑传统和权威?为什么我们的想法总是不成熟和错误? 【想要过度占有一个人 ,不自觉地包庇和说慌 ,不自觉地依赖和冲突 ,仗着人们对爱的盲目好感,以爱之名 ,侵汝之心 ,不知悔恨 ,形同毒虫 背叛同类,背叛自己,可见我们还是在心灵很落后的年代,没有同情心,不知照顾和尊重弱势群体,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羞耻心,她们通常都是心慌意乱地遮掩自己的不安,羞耻孩子的功课比人差,羞耻孩子长得没人好看,羞耻孩子上台不得体,羞耻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嫁不出去,羞耻啊,她们不知道这羞耻才是真的羞耻 ” 谁都无法让世界配合我们的需求而改变,但忍耐会带来思考,痛苦会挖出感受的深度,一帆风顺的命运带来的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肤浅】 溺爱和嫌弃有时候会并存,你的态度关乎孩子的信心,对于尊卑荣辱的认知。这里奉劝各位,在被溺爱的时候,懂得感恩和保持理智,衣食无忧不代表你有资格无病呻吟;被嫌弃的时候,懂得自我勉励,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教官跟菩萨 最大的差别是,教官以为重罚才能取得高分,菩萨在乎别让学习变成痛苦 ” 菩萨的沉默反而让信徒开始自省,教官的威严再怎么说都像是责骂】 就我个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大学以后,念大学意味着什么,除了好的前途也许没有多少人真的发自内心的清楚。念完以后也只是换个校门宿舍继续苦行僧的日子或是走入职场。假设:学=实力=钱=地位=美好的未来,是否可以以此得出 学=美好的未来?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当你大彻大悟,高声呐喊,却发现声音被淹没在城市的噪音中,消散在闪烁的霓虹中。 【 这世界所有歌颂母亲的电影都是苦到爆、忍到死的角色 老公要不是重病,不成材,不然就是死掉,总是生了一堆长大就不合的孩子,命苦的一定难逃婆婆的恶整命惨的一定历经天灾人祸夫离子散,她们的伟大靠的是咬紧牙根以德服人,再痛再心碎最后都不会忘记笑着流泪。这样一致的样板说明了普世价值只认定这种标准 ” 她们会不自觉把自己的生命掏空,全塞进孩子的所有行程 】 我一直不喜欢那种哭的惨兮兮的电视剧,我妈常说的是流泪就代表懦弱无能。不过我也会哭,一个人默默流泪,我会告诉自己你暂时失败了,可是你下次会站起来。你的眼泪是为付出的努力委屈宣泄。流泪,未必要别人看到,一直笑着的人,不代表她不在乎,不会受伤,不会流泪。我理解的伟大母爱,也不是牺牲和经历苦难,而在乎每一次鼓励,每一次同情,每一次倾听,每天每个平凡的生命时刻。 欧美研究报告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倘若未能学到以爱心对待动物的观念,将来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为发展的偏差。下面聊聊《中毒的父母》,这本书是苏珊·福沃德写的,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探讨了家庭各种不良影响给孩子造成的长久的心理创伤。渐渐体会到中西方的问题家庭所具有的相似的模式。

【我们的文化和宗教在维护父母权威至高无上方面几乎是一致的。对丈夫、妻子、恋人、兄弟姐妹、上司和朋友发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父母直言相抗却几乎是禁忌 在每一个曾经受过虐待的成年人的内心深处—甚至具有很高成就的成年人的内心深处—他依然是个虚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孩子 墙的心理构件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桑迪的这堵墙中最普遍的、最主要的材料是一种特别坚硬的砖,叫做'否认’ 否认既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力的心理防卫形式。它运用虚拟的现实尽可能缩小,甚至否定某些痛苦的生活经历带来的影响。它甚至能使我们中的某些人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使我们继续对其顶礼膜拜。否认最多只能带来暂时的宽慰,而代价却是高昂的。否认是我们情感高压锅上的锅盖,锅盖在高压锅上放得越久,积聚的压力便越大。迟早,那压力会将锅盖砰然顶起,我们便会经历情感危机 】 伴随着成长和社会大环境,父母一辈逐渐无法适应,新的聊天工具,新的思维,新的价值观,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比我们更忐忑不安。吃力地跑在我们后面,感叹着自己老了的同时,还是不放心意气奋发的我们。帮助我们选择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的选择权,选择内心的独立和成熟,从而造成“心理断乳期”的一再延后。父母不是神明,只是比我们早一些来到世间的大孩子而已。 【念研究生时,我读过的一本心理学书里有几幅插图形象地说明了人是怎样置换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愤怒的。第一幅画中画了一个人正遭到老板的破口大骂。显然跟老板顶嘴是有危险的,所以第二幅画画的是他回家后对妻子咆哮,发泄自己的怒气。在第三幅画里,妻子对孩子们咆哮,孩子们踢了狗,狗又咬了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系列的图画形象,尽管看似简单,却惊人准确地刻画出了我们是怎样将怒火从应接受的对象身上移开,发泄到弱者的身上】 情绪的转嫁几乎是教育问题中发生的最惯常的冲突之一。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八面玲珑,一方面又表现地很失控,让孩子误以为发表观点的方式一定要这么情绪化。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讨论过脏话的问题。要怎样发泄情绪,这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大体上,不能伤害到无关的人。假如我们每个人都长期压抑情感,最后还会有人真挚的笑或在乎别人么?那么这个世界如同僵尸丛林。将会多么可怕?!我认为情绪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宣泄,而在于怎样宣泄,在哪里宣泄,代价是如何。 【伤痕是看得见的,所以至少人们还会同情你,而责骂只能让你发疯。那伤口是无形的,没有人在意。真正的伤痛比侮辱好起来要快得多 我真是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差不多快50了,却对人家对我讲的几乎任何事都神经过敏。我不能按别人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人家的话,总觉得他在嘲弄我。我觉得妻子在嘲弄我……觉得病人在嘲弄我。夜里我躺着不睡,想白天大家都对我说了些什么……我在什么事情中都想找到恶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与同子女竞争的父母宣称的要为孩子着想相反,他们隐秘的目的是保证孩子不超过自己。那无意识中表露的信息是强有力的:'你不能比我更成功',或者'你不能比我更有魅力',或者'你不能比我更幸福'。换句话说,'我们都有自己的极限,我就是你的极限' 有些在言辞上虐待子女的父母不屑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饰自己。相反,他们用残忍的侮辱、训斥、谴责以及贬损的绰号痛骂孩子。这类父母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痛苦以及永久性的损害极其麻木不仁。这类露骨的言语虐待会像牲口身上的烙印一样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心理伤痕,伤害孩子的自尊 】 请不要笑,我真的接触过这样神经过敏的人,有个在法国留学的女生,因为受不了她受到的所谓歧视,将别人的夸赞理解为讽刺挖苦。有些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幻听”,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心理症状。我不知道她究竟遭遇了怎样的不平等,总之,要融入别人的文化的确很难,但你至少要有宽容平和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显然将影响她今后的人际交往。来自家人的挖苦,则会比这些不相干的人更深刻。他们通常自卑,怯弱,默默承受不平等,很不幸这好像正是我们的传统所神化和信奉的“隐忍”。每个人终其一生一定会经历挖苦嘲弄,你会被打败,也会获得重生。用更灿烂的人生去面对所有的嘲笑鄙夷和挖苦吧。 【 应当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并且让他们体验到犯错误不是世界末日。他们原本就是这样获得在生活中做出新的尝试的信心的。中毒的父母强加给孩子的是无法达到的目标、不可企及的期望,以及朝令夕改的规矩。他们期望孩子对此做出反应时表现出的成熟程度所需要的生活阅历,是孩子力所不及的。孩子不是小大人,但中毒的父母期望他们的所作所为像小大人一样 我们都害怕面对在父母问题上的现实,都害怕承认以前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现在也不会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现实。但除对峙外的选择就是伴随着这些恐惧生活下去。如果你回避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那么就只能使自己的无助感和无能感根深蒂固,就会伤害自己的自尊心 】 原谅总是比厌恶要难,我暂时没有为讨厌的人祈祷的内在动力。交到不好的朋友,给你一种参考和判断的依据。自此你懂得适时远离,知进退取舍。不过是人,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刻,只是错误的大小和程度的区别。不要总是提醒你的孩子以前的过错,没有人有义务为了一些并不是太严重的小事背上沉重的忏悔录。更何况动机只是单纯的相信人性本善。如果一个人放不下过错,就不可能平静走向未来。更何况不经历过错,人格要如何建立,心智要如何成熟? 【正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船员们将其绑在桅杆上,使其在听到海妖的歌声时不致抵御不住那令人神魂颠倒,但致命的歌声一样,你的朋友、心理医师、配偶或这些人合在一起,也可以将你绑到自己那救命的情感桅杆上去。他或她可以给你关爱和肯定,这种关爱和肯定对维持你对自己和自己做出的重要抉择的信心来讲是必要的 年迈多病未必能使中毒的父母更乐于接受事实。有些父母晚年会失去锋芒,面对自身的末日可能会使他们更易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有些父母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便越加死抱着原有的观念、虐待子女、无端发火这些行径不放。对你实施攻击或许是他们知道的排解自身消沉和恐惧情绪的惟一手段。这些父母也许会带着愤怒和仇视的心理走进坟墓,甚至连承认都不会承认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把必须讲的话讲出来】 与父母对峙,不得不说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丝怯懦。对话需要勇气开始,需要时间平复。但是的确是一种改善双方关系的最佳途径。问题总是得面对,这个社会也是这样,总是一堆指手画脚的提建议者,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却寥寥无几。在我面对父母提出的担忧的时候,常常说的是:如果我们不去解决问题,那么它永远是问题。 书中提到的关于特殊家庭状况问题的章节,由于笔者对此了解甚少,故在此不展开讨论。 最后聊的是约翰.布雷萧写的《家庭会伤人》。我和酗酒家庭的孩子有过对话,感觉得到她们对于家长的仇恨和愤怒,这样的家庭通常配有一个懦弱的母亲。她们得同时扛起父亲的责任。她们的童年伴随着家暴,争吵和无数打骂眼泪度过。这些都是惊恐的回忆,如同恐怖片一样的童年阴影,伴随着她的人生,直接影响着价值观,家庭观念。

【成熟的人能区分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个体,能建立清楚的自我界限(self-boundary),有良好的自我概念,也能够和自己的家庭系统建立良好而有意义的关系,但是又不会过度融入家人的生活里而迷失自己,这表示他一自由运用情绪,不会满腹怨愤,也不会爱某个人太深切,可以在恰当的时候选择不带罪恶感的离开 不健全的家庭来自不健全的婚姻,而不健全的婚姻是由两个受内心空虚所驱策的人建筑起来的。悲哀的是,不健康的人往往会被那些跟他们一样,或者比他们更不健康的人所吸引,他们的再度结合,使家庭的不健全具有了代代相传的特性 没有完整的自我和自尊,一个人很难真正去爱别人,任何生物在不完整的状况下,都有一种动力去趋向完整。 一旦接受了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存有无限的距离时,而且更爱那存于彼此之间的距离时,美妙的共同生活才能发生,婚姻要求双方守住寂寞与尊重独特 高度分化的人才是真正自主和独立的,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别人的爱和关怀,而是渴望爱和被爱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也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都知道要为自己的认识、感觉、观念及幻想负责,也知道要为自己的生命以及快乐负责,因为别人不会比自己更能带来快乐。分化良好的伴侣各自有能力化解自己在爱的关系中幻想不实的部分。因此,他们能真实而成熟地彼此相爱 两个期待借由婚姻使自己完整的人,结果会比婚前更不完整。这或许可以说明众多怨偶的由来及离婚率逐渐上升的原因 许多相互依存问题的特质都被文化所包容而视为正常,而我们明白所谓的正常不过是约定俗成或心照不宣而已。然而,众人的共识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似乎尚有待商榷 】 所以说结婚不能盲目,不存在“大家都买盐我不买就是异类”这样的集体心理暗示怪圈。这是一种选择,只要出于自我意愿,并且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都应该被尊重。否则你只是不小心扯开了另一场悲剧的序幕。在家庭中,保持独立人格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家有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捆绑,利益和子女抚养权的捆绑,倘若引发战争,很直接的结果就是争夺抚养权和财产。也有的家庭成员,为了下一代的幸福选择勉强凑合地过日子。这样的逃避显然只能自己为后半生的痛苦买单。 【自我接纳是导向完整人格的大道,当一个人无法接触他真正的感觉、需求及想法时,他就跟自己分裂了,那些所谓的“应该”、“必须”,“绝不能”等,都是导致个人跟自己分裂及疏离的内在枷锁。人常常在心里跟自己交谈,由内在自我的交谈中所引发的交战,造成不断的冲突及内心的挣扎,这使为什么的存在产生困难,陷入不确定的状态,什么事情都要在心中斟酌一番,“我应该”或者“我不应该”,像破唱片一样在心中重复播放,自我因而迷失在内在的对话中,跟真我越离越远,这会消耗我们的精力,降低我们的功能 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能力是基于个人的独立程度,两个能够独立的人才能悦纳异己 我们是否会一直瞧不起自己,与内在的自我形象有关,如果我们的自我形象充满缺陷,而且有过许多被羞辱的记忆,那么羞愧便深深地刻印在脑海,因为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使自己在治疗后,不会再度掉入自贬的陷阱 】 前阵子看了“普罗特斯综合症”的相关报道,这绝对比看《家畜人鸦俘》还要震惊,毕竟后者只是沼正三构筑的一部重口味猎奇小说。前者则是真实存在的一起罕见病例。我看到有的患者面带微笑,被他们不可思议的顽强所打动,在心底掠过一丝深深的敬畏。也更觉得拥有年轻和健康的我们,没有资格抱怨。应该竭尽所能地快乐地生活,从帮助他人的行动中感受爱,学会尊重和包容,这对人格的健全是多么重要。 【只有在为人父母后,才会发现自己早年的脆弱。多年来,那些脆弱的感觉已经被自我防卫系统深锁,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又控制了孩子,使孩子重新经历我们幼时的遭遇时,其实是想要赢回当年被父母夺去的力量和尊严 在不健全的家庭里,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寻觅失去的乐园,周而复始,循环不休,人们常会发现自己找到的满足需求的替代品,只不过是另外一个幻象而已——名望、地位、新的性伴侣等等,都无法补足随着童年真我消失而逝去的内在整合感,心灵空虚是一种内在的状况,外在的事物无法唤回已逝的童年,发掘小时候的原始痛苦,表示我们打算放弃某些心理防卫,不再在幻想中美化父母,这并不表示要批判父母,只是为了找回自己当年不敢承认的痛苦,并彻底释放它们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指责;生活在敌意中的孩子——学会争战;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学会自贬 没有受过伤的心是空洞的。你的悲伤越深刻,你的喜悦就越丰富 伯恩的人格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成人、父母和小孩。其中成人的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是指目前的理智生活,能够选择并与现实生活保持接触;父母的自我状(parent ego state)是指撷取父母的价值观,态度而未经省察,筛选;孩子的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则涉及我们丰富的情感生活和童年的感觉。许多人都同意,我们曾走过的童年至今仍在内心深处保有完整的感觉、思考和欲望的能量,儿时心灵的创伤或需求未得到满足,某些能量会收到阻塞,大部分受阻的能量成为被压抑的情绪 所谓“修正经验”(corrective experience)是回到过去,及释放受阻的能量,而且打通受阻的能量,使其产生建设性的运用 ” 】 在反省父母行为的同时,也试着想想,我们是否能平静地接受他们的意见,是否能对对方有客观评价,是否还能平静地聊天。有人说:孤独是一辈子的习惯。也许是吧,只是我们要试着冷静,试着透过诸多现象挖掘本质,也许你会豁然开朗,至少不让痛苦无休止地折磨,影响你今后的人生 【 年龄会带来智慧,在我们一步步度过生命的关卡,克服重重危机后,智慧的最佳定义是在事物中分辨轻重的能力,在智慧中我们能看见事物的全貌,因此智慧需要足够的时间的孕育才能累积而成 以前我们的自我意义取决于行为好坏与成就高低,而现今,我们将超越自我及自我层面的着眼的意义,我们不再完全注重“做什么”,而将关心的焦点放在“是什么”,它让我们开始了解自己存在的本质——我们的真我,这种了解不是历史性,也没有时间性,却是出自于我们恒久的内在 马斯洛形容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喜欢倾听别人对他们的一件,但很少受其影响,他们的意识是和谐一致的,对他们来说,工作和游戏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越是天真而有赤子之心,也越发成熟,越是独立自主,也就越发合群 寻找一个地方,比家更温暖,比地球更宽大,永不被遗弃,永不再孤单,且不被完美主义驱策的地方】 这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所涉及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具体的概不赘述。我想说的正是很多人拼命努力,走在看似成功的阳关道,却内心空洞茫然。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各种收入男人的幸福程度,年收入3万的男子满足于小情小爱,还没有太多的责任感,因为短暂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也就安于现状。10万的考虑着结婚,疲累于房贷,再到20万,100万,压力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扩大,到了一亿的收入,此人整天开着豪车寻死,因为该有的他都有了,不知道以后的目标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只是麻木地活着,麻木地等死。这里不是鼓励大家消极怠慢,而是至少你得建立一种内心的价值,是在金钱和地位之外的,真正支撑心灵的东西,也就是生命的意义。 三本书讨论了很多,涉及到生活的诸多方面,挑开了很多家庭的问题,很多人的心理疾病。看完以后,相信你们定会有所触动。但愿是变得更勇敢吧。 ------------------------------------------------------------------------------------------------------------------------------------ 以下摘自新浪网《性格特点起源于生命头五年》(参考《精神分析引论》中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为: 口欲期(0-1.5岁) 他认为这一时期人主要的需求是获取口唇的满足感,即婴儿通过吸吮母乳而获得口唇的愉快感。他认为当环境满足了人的口欲需要,婴儿就会顺利地建立起正常的母婴或亲子关系,获得安全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信任感,从而发展出自信的性格。口欲需求受挫,表现为冲满不安全感,影响今后的人格成长,人将会出现自卑,自恋的性格缺陷。如果口欲需求过度满足,会出现“口腔性格”,即表现为过度依赖、嫉妒等性格特征。部分孩子在出现不安全感时就会产生咬手指的现象,即可解释为他们由于环境改变而出现了不安全感,从而利用满足口欲的需求来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肛预期(1.5-3岁) 肛预期是指这一阶段的幼儿通过训练,能正常排便而满足舒适的欲望。二岁左右的儿童与父母间的关系开始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自主意识大为增强,出现“第一次逆反期”。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成长需求就会得到满足,他们会继续建立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能够在今后发展与同伴和他人的社会关系。但如果父母过于放任不给予正确的训练,或施以过于强硬的压抑,都会使儿童发展欲望受挫,则会固结为“肛门性格”:或表现为某种迂腐、偏执的性格特征,如: A.特别遵守秩序,爱清洁,过分认真; B.吝啬,节俭,爱钱; C.固执,不灵活。 或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与攻击性(施虐)、报复性。 性蕾(俄底普斯情节)期(3-6岁) 3-6岁指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会转向异性器官,爱恋异性父母,并由此使儿童学会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从而具有对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适应性。三岁后的儿童开始了他们的社会性的发展,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儿童从自以为是母亲与家庭的“共生物”,开始真正向一个“社会的人”转变。他们开始向家庭以外去寻找情感的寄托、生活的内容,于是,他们也开始了对“人”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了 。对“人”深入认识的表现是孩子发现两性父母的爱恋,即恋母情节的出现,这时期儿童的发展需要表现为:男孩需要向父亲仿同;女孩需要向母亲仿同。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儿童相应的发展需求的满足,一是会令“俄底普斯情节”压抑在人的潜意识,从而变成成年后神经症及其他心理障碍的根源;另一是儿童会缺乏人际关系的正常学习,成年后表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无能感。 潜伏期(6-10岁) 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冬眠),儿童的兴趣投向外界,与同伴的社会关系发展迅速,并奠定一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青春期(10-20岁) 儿童进入躯体成熟,并且完成在家庭以外的亲密客体关系的建立过程,并使自己的观念与社会文化价值同化及适应,达到人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