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用铝塑复合管接头: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11、12、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03:11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11.--重视孩子的需要
 
 
爸爸妈妈不爱我
 
我是河北农村的,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完全控制在父母手里(我家是君主制度)。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我显得很沉默,不爱说话,所有的悲伤与快乐都是一个人独自承受。
 
很小的时候我就令所有的人不喜欢,长辈们对我失望到极点,经常无缘无故或是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让我爱尽屈辱、嘲笑和讥讽。这一点让我心痛无比。我的自尊心很强,最怕的是父母一次次的辱骂我,所以经常夜里独自流泪,痛哭失声,他们不理解我让我非常痛心。这个倒也算不得什么,可是今天他们开始狠狠地指责我的性格,经常因一件小事就拿我的性格不好、不适应社会来强迫我,如果我不高兴他们就说都是在教育我,为我好。他们总拿我和别的女孩相比,当然对比的主要是开朗的、会说话的,总说我怎么怎么不行,他们为有我这样一个性格的女儿经常觉得苦不堪言,甚至会说因为造孽才生下我。他们要求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社会交方面也要拿得出去。
 
其实我不是那种软弱的人,我只是什么都很信赖别人,没有主见,但是我总觉得世界上再没有谁比我更失败了。面对父母的这种爱,他们所给予我的评价,我觉得非常无助,经常做噩梦,请老师帮一帮我!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比较纠结,孩子太在意爸爸妈妈的看法,爸爸妈妈太卷入孩子的行为。实际上,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家庭,每个人都有独自的个性,并不那么追求一致,但发展不好的家庭因为都缺乏独立的个性,就会高度追求一致性,要求大家都一样,彼此没有界限才会让人感觉亲密。这个家庭的父母希望彼此一样,大家都纠结在一块儿,不要有区别,不要有差异。所以孩子表现内向爸爸妈妈就不认同,觉得孩子应该开朗些好,殊不知越希望孩子外向,就越对孩子内向行为敏感。其实孩子在某一年龄,内向和外向是同时存在的,父母关注内向,孩子的内向就被稳定地发展了。父母内向,感觉内向不好,对孩子的内向就更敏感,结果会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还在于父母,他们不知道每个人都会慢慢地选择自己怎么生活,以什么方式来生活,父母的介入干扰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并削弱了孩子作决定的心理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个性作评价要非常小心,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中存在一种双重束缚。什么叫双重束缚呢?比如爸爸妈妈批评孩子不开朗,会导致孩子更不开朗,由于孩子更不开朗,父母就更批评她。所以孩子怎么做都不行,如果努力地表现开朗那一面,爸爸妈妈又会说他不够或者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开朗。父母不明白,正是他们过多的要求,才使孩子变得不开朗和内向。在这样的批评中,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感觉被伤害,在观念上是为孩子好,在心理层面却挫伤孩子,就像是一种悖论。这就是亲子教育的陷阱,这样的陷阱是掩藏着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上孩子时时刻刻能体会到挫败。
 
很多学者强调要夸孩子,但不能胡夸,让孩子觉得夸奖不那么“值钱”。夸奖孩子是一个心理技术,夸奖不只是语言的夸奖,更多的是表现出美好的态度——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认同态度,比如信任,对他充满着兴趣,而且对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如果父母喜欢说“不管你怎么样,只要你健康快乐的活着,我们就觉得很满足”,孩子就会无意识地想让父母满足,会有事没事也喜滋滋的,凡事都愿意往好的方面想。父母喜欢说“孩子你必须好好学习”,虽然是表达关心和督促,态度上却让孩子读到“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那么,学习在本身的意义之外,有了更多的意义与压力,孩子对学习厌烦就会是早晚的事。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管他聪明也好,愚笨也罢,都无条件接纳,孩子就会按照天赋的能力顺利发展,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和自我感。即使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能干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就需要把自己割裂,分出什么是好的,父母喜欢的,什么是坏的,不被喜欢的。他要花出精力来处理,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成长与学习。那么,是不是可以老夸孩子?不!孩子不能无条件地夸,夸也会夸出毛病来。夸什么往往也意味着在否定孩子另外的什么。所以,接纳、欣赏孩子比语言的夸要好,夸是寻求孩子与父母价值观念的一致,接纳、欣赏可以存在双方的价值差异。语言上的表达会给孩子误解与错觉,接纳他、信任他的态度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信中这个孩子说了很多父母如何不喜欢自己,其实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父母总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样子去塑造她,实际上是父母太喜欢她而失去了理智。其实,爸爸妈妈拼命地批评她,从内心来说是焦急,他们觉得孩子内向不符合社会要求和人际原则,担心孩子的竞争力会比较弱,实际是在担心孩子,只是爱得过度了。他们无意识地想替代孩子去生活,希望孩子像自己这样,或者像他们心中想象的那样去生活,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权利。从动机来讲是非常好的,是爱孩子。女儿一定要觉察到爸爸妈妈不是讨厌她,不喜欢她,恰恰是太喜欢她才会变得焦躁不安,没有办法。
 
 
这个女孩真正的问题是过度认同父母,试图让父母满足,忽视了自己的需要,也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来抱怨父母是缺少对自己的觉察,其实只是她一直在让权,让父母对自己的介入太多,现在她又把全部的责任推给父母。心理医生可能会引导她意识到要摆脱困境,需要重建一种观念系统,看到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并把这封信看成自我觉察与分析,与过去告别,重新发展和评价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可以在父母亲面前表现得更加主动一些,让爸爸妈妈的担心减弱,给他们传递与以往不一样的信息,表现出认为爸爸妈妈说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态度。比如,主动和爸爸妈妈交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现出有些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决断,让父母听从自己的安排,让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是可以信赖的。信中谈到爸爸妈妈越批评她,她就越弱,这是一种让权,她放弃了自我的决策能力,转而依赖父母,以为这样会好,结果却更糟。她表面上一直在服从,内心却在不满、痛苦,结果是更有压力、更弱、更内向、更不能作决定。她什么都让爸爸妈妈来决定,什么都不说,等爸爸妈妈说了她才动。这种做法看起来是顺从父母,实际上却让自己与父母卷入一种循环关系,越来越糟糕。结果爸爸妈妈还认为自己预见对了,孩子真的被她的内向给害了,甚至为了帮助她再加一把劲,反而火上浇油。其实孩子不是被内向害了,而是被父母执著的观念害了。<<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12--.创造独立空间
 
男孩和继母的冲突
 
有一个男孩在节目组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他说我的问题不是跟亲生父母的关系,而是跟继母的关系。他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由于生病过早地就离开了他,爸爸其实很爱他,继母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自己缺失太多,爸爸既当爸爸又当妈妈,很多需要都可以满足他,爸爸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事业不错,他觉得挺幸福的。可是爸爸肯定不能一直这样,后来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性出现在爸爸的生活里,爸爸就跟他说,我可不可以再婚?男孩说,当时我非常开明,我说爸爸也要有自己的幸福,没有关系,可以。我很痛快,爸爸于是很感激我。我原以为跟这个陌生的女人相处挺简单,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很年轻的女性以前没有做过妈妈,进入到我的家庭之后,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脾气,所以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冲突。比如说有的时候,可能餐桌上有一盘两个人都喜欢吃的菜,就会出现一些挺尴尬的局面。爸爸就像带着两个孩子,这个儿子一方面就觉得这个女性怎么可以这么像小孩?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长辈。另外一方面就觉得爸爸太累了,太辛苦了,凭什么要找这样的女性?爸爸好像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更加累了。
 
除此之外,这个男孩还说,跟继母相处的确不太容易,不是简单地以心换心就能够相处好。他说他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去接近继母,关心她,尊敬她,但得到的结果并不好。他说是不是继母的人格有问题?个性有问题?还是和继母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呢?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里面住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密的人。相对而言,继父、继母则像家庭的一个闯入者,是陌生人。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首先会使家庭的亲密关系发生变化。本来在母亲离开后,爸爸和儿子慢慢会建立一种亲密核心,维系家庭内部的稳定。继母来了以后,爸爸和儿子就得分开一些,总得有一个空间让继母进来。孩子因此必须放弃一些权利,他要意识到继母来了以后生活是会变化的,假如他希望继母来了不变化,还像过去跟爸爸那样好,这个想法显然不成熟。实际上,一旦继母来了以后,这个孩子就应该退出来,让爸爸和继母有足够的空间来过他们的爱情生活。
 
电话里讲到继母比这个男孩大不了多少,她跟男孩的爸爸在一起,容易在男孩心中引起混乱。十七岁的男孩正处于内心很复杂的时期,性的好奇与冲动常常会被激发。一方面他要维系对母亲的尊重,不会那么快地接受继母;另一方面需要感觉安全,压抑对继母的好感。这些都是伦理焦虑,为了平息这些焦虑,与继母保持边界就很重要。对继母的不喜欢,攻击或贬低,都可以获得边界感。
 
加上继母跟男孩差不多是同龄人,男孩要叫她阿姨,这也会引起男孩的愤怒。继母作为妻子来讲,会跟男孩的爸爸开玩笑,疯、闹、撒娇、调情等等,本身是夫妻间的正常行为,但在男孩看起来则不正常。如果是爸爸和自己的妈妈这样闹,他也许能接受,但是跟另外的女性,他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角色混乱,男孩不容易把继母看成长辈,他的内心就会分裂成两面——接受或否认,这样他的视觉就会受内心影响,特别在意继母的行为。假如继母的行为不像长辈,那么她作为长辈的角色就更加不能建立起来,混乱就会继续。因此男孩对继母很挑剔,把愤怒投给她,看到她很多缺点,都非常自然。通过攻击来表达态度,设立边界,男孩就会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
 
继母走进家庭后,父亲应该和她有独自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和继母的情感生活不会受到儿子的影响,也不会被儿子感觉到。同时儿子也要有空间,可以不受继母存在的干扰。父亲要把握好这两个空间,不能让它们过多交融在一块儿,交融会有象征意义,即家庭中的两个男人需要娶一个女人回家,父亲需要爱与性,儿子需要照顾关心。父亲要学会在跟这两个人同时交往的时候,设立边界,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太太打情骂俏。当然继母也要学会有孩子在的时候,要像成年人一样生活,继母要矜持、庄重一些,避免让男孩受诱惑,产生反感。当然,在他们夫妻自己的空间里,想怎么疯怎么闹都可以。孩子与父亲和继母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摆出小辈的身份。单独和继母在一起时,要有分寸与节制,不要希望继母来讨好自己,也不要去讨好她,平等对待就可以。单独跟爸爸在一起时则还可以像哥们儿一样很亲密,这样的话这个家庭就容易和谐。
 
父亲要做到这些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实际上在很多家庭里,父亲在工作、挣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娶来一个太太放到家里,儿子只能和继母作伴,他们不是做朋友就是做敌人。但是做朋友会有伦理问题,比如说,十七八岁的男孩有性意识了,而继母常常是一个年轻、漂亮、有情感的女性,他跟继母太近会不太好。因为他跟继母很近,就会产生焦虑,担心自己会不会产生坏念头、坏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男孩会有罪恶感,害怕这些本能意识。同样,继母也要考虑这样的禁忌,实际上这是一种乱伦禁忌。一般来说如果男孩大了,就不会鼓励他和年轻继母有特别亲近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距离。
 
大概在半年前,节目组还接到过女孩的来信,也是类似的问题,说和继母相处不好。她说,开始,表面上两个人处得都挺好,继母愿意对她好,她也愿意对继母好,可是后来她就发现继母总是在邻居面前说她坏话,有时还会在父亲面前说自己如何不好。她听到后觉得继母很虚伪,从前对她好都是假的,那以后两个人就很难再相处了。
 
其实女孩和继母的关系和男孩的不一样,女孩的爸爸带来另一个女孩,家庭关系更加混乱。为什么?由于这里没有伦理的禁忌,竞争和控制父亲会更加白热化。同样,父亲对女孩的情感和对继母的情感有时也很难分清楚。有时,父亲也是因为分不清对女儿的感情,才匆匆地娶个女人回家。继母来了竞争自然开始,基本上没有协同的地方。如果两个女人年龄差距大还好平衡,差距不大的话,父亲自己有时也会混乱,仿佛两个都是女儿。有些时候他会不清楚对妻子的爱和对女儿的亲密感。因此有时父亲会对女儿很厉害,这并不是不爱女儿,而是要澄清自己。
 
对女儿来讲,天生和妈妈有对父亲控制的竞争,妈妈要是离开了,她失去了对手,继母会成为新对手。对男孩来讲,和继母的关系会与女孩稍稍不同,男孩都渴望女性的温暖,希望得到女性的照料,这种渴望会比对父爱的渴望高得多。所以,如果继母像妈妈,男孩很容易和她搞好关系。
 
一般来说,男孩容易和继母搞好关系,尤其是继母主动接近他的时候。男孩都比较宽容,容易接纳,除非继母完全无视他,在父亲面前撒娇,或者干一些孩子气的事情,男孩才会瞧不起她,会因为瞧不起而不愿意接受她。如果继母的行为很大方、得体,对男孩关心也很得当,既不过分,也不疏远,那么男孩就比较容易和继母相处。尤其是继母关心照料孩子的生活,比如帮他做饭、买衣服,点点滴滴的很多方面都照顾到,男孩就容易和她很亲。女孩就不容易和继母相处好,因为女孩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很多女孩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不好,就是因为妈妈管得过多,所以反感妈妈。女孩从小就会管理自己,继母来了以后,对她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从文化角度来看,女性的内心和男性也不一样,虽然表面上看女性是弱者,但实际上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女性其实是强者,她的内心就是一个家。
 
但不能因此就说女孩和继父的关系一定容易相处,为什么呢?因为继父带有危险性。每一个有性觉醒的女孩,在有性意识的时候,任何男人对她而言都有危险性。一个陌生男人走进她的家,本身的危险就非常高,女孩为了使危险等级降低,常常对继父产生攻击性的欲望。比如,对自己说“我讨厌这个人”,内心就能安定下来,会觉得不那么危险,也会认为继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尤其是青春后期的女孩,十六七岁到十八岁,还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性意识的时候,和继父的关系容易出现混乱。如果她和继父太亲密了,也会产生伦理焦虑,减低焦虑的心理策略就是把继父当作敌人。
 
跳出这个家庭,从普通意义说,父亲也不能够希望继母爱自家的孩子像亲身的孩子一样。尽管很多道学家都认为,继母应该比对亲生孩子还要好地对待过继来的孩子。但站在人性立场上,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实上,自己生的孩子和别人生的孩子,内心感觉肯定不一样,所以不能够强调继母一定要对孩子好到像他爸爸一样,这样做其实对继母不公平。
 
 
李子勋支招:如何与继父继母相处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跟继父继母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尊重。要尊重这个人,接纳他(她)的身份。第二,善待。除了竞争之外还要学会关心他(她)。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有距离。因为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应该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是为了减轻内心焦虑,和继父或继母过度紧密会使问题出现更大的麻烦,保持一定的距离很重要。总之,善待他(她),关心他(她),知道分寸,明白他们和亲生父母不一样。
 
对孩子来讲,心里难免会失落,没有陌生人的时候,跟自己亲生父母的关系很密切,继父继母来了,好像有一部分
 
爱就失落掉了,这是必然的。建议孩子在父亲或母亲再婚以后,学习放弃一些权利,更加独立自主,更懂事,替自己的亲人争争面子。在继父继母面前有礼有节,父亲或母亲一定很高兴,很感激。当他们在一块儿有些显得亲密的时候,就找个合适的理由回到自己的房间。肯定要有一段时间感到失落,普通的孩子一般要经过三到六个月,自己就处理好了,新的家庭生活也变得自由和满足。如果三到六个月以后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跟自己的亲人谈一谈,看看怎样来解决。孩子也可以逐渐寻找社会情感,学习过积极的自我管理的生活,把亲人托付给继父继母,加快自己的社会化。
 
实际上,单亲家庭有一个“纠结”的危险,如果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害怕失去亲人就会牢牢地控制亲人。孩子会放弃很多东西来讨好亲人,这种纠结会使他完全失去社会化的动力,不愿意和人交朋友,总是回家看爸爸回来了没有,妈妈回来了没有。父亲或母亲重新结婚,则可以破坏这样的纠结,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立的,最终还是要和爸爸、妈妈分开,单独生活。来了新的家庭成员以后,“纠结”自然松开,对孩子是好事。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13 ---无条件地接纳
 
我在伯父家长大
 
    我是一个人前活泼、人后流泪的女孩,在家里是老大。因为我不是男孩,所以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为了生男孩,让奶奶带着我到处躲,结果后边几个也都是女孩,后来为了保住父亲的工作,他们把我送到了伯父家,这样我就一直喊着伯父爸爸,喊伯母妈妈。
 
    伯父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而我就成了第三个孩子,他们非常宠我、疼我、珍惜我,以至于养成我现在很霸道的性格。在那里我生活了六年,可以说这六年是我人生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光。七岁的时候我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他们告诉我这才是你的爸爸妈妈时,天真幼稚的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叫他们爸爸妈妈,不过,我还是得生活在他们身边。在六年级时,我告诉他们想回到伯父家,但是被他们说服了,又不情愿地留在了他们家里。后来有好几次我想偷偷回去,都被他们阻止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去年,我又说出了这种想法,结果挨了一巴掌,还被踹了一脚。但是当时我非常坚持,气得他们要跟我脱离关系,那时我想无论怎么样,都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感觉,就算伯父不要我,我也一定要脱离他们。我以此相逼,最后他们才将我送到了伯父家。虽然说现在回到伯父家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痛苦,因为伯父每天都劝我,让我回去,所以我现在整天都哭。
 
    我想问一问李老师,像我这种情况的孩子多吗?我该怎么面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冲突呢?
 
 
    其实,她的亲生父母应该能理解,这个孩子生下后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她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和伯父伯母在一起,自然会和伯父伯母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
 
    孩子在两岁或者五岁以前,和谁接触,就最容易和谁形成亲密依恋,这个亲密依恋在自然界有一种“印刻”作用。比如,经常看到电视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只小鸭子或一只小鸡,它孵出来,睁开眼睛看到是人,就会把人当妈妈,会跟人走,闻人的气味,跟着人就像跟着妈妈一样。孩子在两岁以前也会有心理印刻的效应,一些孩子一岁前就请保姆,被保姆天天带着,以后他会离不开保姆,保姆走了孩子就变得很沉闷,很痛苦,甚至没有活的欲望。
 
    这个女孩的伯父伯母一直带着她到六七岁,陪她度过了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她所有的亲密依恋和她所形成的情感对象,都指向伯父伯母。突然让她转到父母亲身边,任何人都不容易做到,除非她没心没肺。她和爸爸妈妈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样,只能在以后的生活里慢慢培养。随着她一天一天慢慢长大,明事理了,会懂得尽管在伯父伯母家长大,但是爸爸妈妈一直爱着她,思念着她,也给她抚养费。现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对她很好,这时候她慢慢会把一些情感投到父母身上。但伯父伯母依然是她心里的父母。在关键时刻,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伯父伯母。孩子小时候不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要真正和爸爸妈妈产生亲密会在十六岁以后,度过逆反期,爸爸妈妈仍然温柔坚定的爱她,她会慢慢表现出一些深层次的亲密与依恋。
 
    孩子在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心理发展是比较安定的,没有很大的起落。六岁以前很多东西都已经完成了,包括决定他终身的个性、行为色彩、情感模式、亲密需求等。七岁以后,即便她和亲身父母发展一点情感,那种亲情并不深刻。爸爸妈妈要认同孩子,必须明白孩子有困难,不能要求孩子在身边就一定要依恋自己,就要跟自己亲密。要学会等待,最好的等待就是让孩子慢慢地度过心理认同期,等他慢慢把父母亲认同为自己的父母。
 
    比如说,写信的这个女孩首先要和伯父伯母产生距离,虽然现实距离已经产生了,女孩走开了,但心理方面还要接受分离。伯父伯母不能像以前那样关心她,她内心会很困难,也许还会不停打电话联系,无意识地想保持亲密感。要应对类似的情况,爸爸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对伯父伯母的感情,甚至鼓励孩子去那个城市看望伯父伯母,放假的时候给她机会,让她满足亲密的需求。他们要明白孩子见伯父伯母不等于不爱亲生父母,见伯父伯母是因为她有亲密需求,这个亲密需求决定她内心的完整与安全感,周期性地回到伯父伯母身边黏一阵子,内心可以得到满足。如果父母完全拒绝她跟伯父家来往,封锁伯父家的消息,反而会使孩子不安,她会慌乱,不能踏踏实实地,有可能每一天都过得不好。爸爸妈妈一方面鼓励孩子和伯父伯母保持亲密,另一方面还要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给她很多关爱,尤其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她。这样,孩子的情感就会慢慢重建与回归。真正的回归有一个前提:孩子没有与父母产生隔阂。如果她回到家的这段时间跟爸爸妈妈不亲近,爸爸妈妈就伤害她,比如像刚才说的爸爸妈妈踢她打她,再想回归就会很难。孩子的内心永远会有孤独感。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有个妈妈因为“文化大革命”必须到山西劳动,就把孩子寄养在姥姥家,孩子当时还不满一岁,在姥姥家一直待到十三岁,要读中学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在山西劳动时还生了一个女儿,妹妹从生下来跟爸爸妈妈一直没有分开,和父母特别黏糊,感情非常好。姐姐十三岁回到北京读初中,感觉跟他们三个人不是一家人,自己像个外人,从来不叫爸爸妈妈,一直到她二十五岁结婚都没有叫过。女儿在外面说“妈”说得很自然,一见了面,“妈”字就吐不出来,莫名其妙地内心特别紧张,非常焦虑。每到放假她就跑去看姥姥,叫姥姥叫得很亲,一直到姥姥去世。
 
    这个个案中的那位妈妈后来对两个孩子非常平等,给妹妹买什么就给姐姐买什么,而且还更关注姐姐。否则姐姐永远会觉得不平等,认为爸爸妈妈就是爱妹妹,不爱她。
 
    写这封信的女孩处在“双向情感”里,当她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会想亲生父母,觉得这样做 对亲生父母有点残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又觉得对伯父伯母不公平,没有报答养育的恩情,孩子内心希望对两方面都好。如果她真的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也不一定还会那么安定,因为她已经知道真相,不可能像过去那么坦诚与简单。孩子在把亲密感分给爸爸妈妈和伯父伯母的过程中,会有摇摆,一会儿会这样,一会儿会那样,父母得允许她摇摆,给她支持。实际上,这个女孩并不是完全排斥父母的,她只是需要时间。她现在摇摆在两对亲人之间,但这种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她会慢慢选择主导,在那个地方待下来。一方面,会保留对伯父伯母的情感,关心他们,报答他们。另一方面,她会稳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结成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不要着急,也不要沮丧,往往越想努力改善关系,孩子回归的时间越延长。换一个角度想,有两对父母在疼爱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这种幸福感建立起来,女孩就可以接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学着把两边的父母都当亲人,人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李子勋支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的,如果小时候知道被爸爸妈妈遗弃,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放在另外一个亲人甚至陌生人那儿,在他慢慢懂事的时候,就会有自我挫败感。孩子会对亲近关系不信任,不信任爸爸妈妈,埋怨爸爸妈妈不能够保护他,把他扔给陌生人或者年老的亲人。这种感觉是对亲密关系的怀疑与否定。一个孩子缺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就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不信任亲人,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自己,或在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紧张,甚至出现社交的恐惧。
 
    当然,成长的选择是多种的,尽管早年生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亲密需求发展的弱点,但是人总是有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早年的生活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一生。童年只是给孩子一个基础,就跟小学是中学的基础一样,但是小学学习不好不意味着中学就学习不好。所以如果孩子五岁以前没有建立起来亲密感,或者安全感不够,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可以慢慢重获安全感,青春期,青春后期还有成年期,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面临重要的选择。孩子觉得以前对爸爸妈妈亲密感不够,就会更多地投情,更多地关心父母,内心就不再茫然了。慢慢地,他会发现在社会中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那么焦虑了。在心理治疗中,许多与家人处理不好关系的根子,就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现与家庭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时间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给孩子稳定的关怀、更多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接纳。时间可以帮助孩子觉察、感悟,并做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