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开车门工具视频:吃海鲜不中毒:不吃内脏只吃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9:49
前不久,一则报告显示海水污染导致贝类重金属严重超标,从而导致长期食用贝类的人身体出现损害。海鲜有毒,喜欢吃海鲜的人该如何办?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新快报记者 陈艳 通讯员 王敏
慢性中毒后会出现痛痛病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表示,“就金属中毒来说,最常见的是铅、镉、汞、锰、铬等慢性中毒。”刘移民告诉记者,以此次报道的镉超标90倍来看,当镉慢性中毒之后,会出现“痛痛病”,因为病人患病后全身肌肉、骨骼非常疼痛,终日喊痛不止。原来,镉进入人体,使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
重金属中毒还会导致人们患癌症的几率增加,如砷暴露与肺癌、皮肤癌、膀胱癌及肾癌的发生存在着关联;铅中毒会直接损伤睾丸,导致怎么努力都怀不上孩子;铝中毒可造成严重的记忆力丧失,整天丢三落四;不锈钢餐具、办公设备里隐藏着的六价铬化合物等,如果中毒或刺激可引起皮肤敏感,出现红斑、脱皮甚至引起肺癌等。
支招:吃贝类去内脏只吃肌肉
海水受污染后,鱼类容易聚集铅和汞,甲壳动物富集镉和汞,软体动物中富集铅。当然少吃为妙是最安全的,但对海鲜贝类欲罢不能的“爱好者”该如何是好呢?专家称,首先要选择污染较小的水域出产的鱼类,但这很难做到。专家称,每次吃的海鲜中的重金属含量究竟多少很难界定,加上个体的代谢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只要不是天天吃,一周一两次影响也不会太大。
建议:吃海鲜不要超过每天一种,数量不要超过100克;尽量食用体积小的海鲜,体积大的海鲜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油脂、内脏、鱼卵、鱼翅。
最后,吃的时候也有技巧。专家称,“贝壳类均是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而内脏(含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的重金属含量高,也就是说,食用贝类时选食肌肉部分是最安全的。”国人食用双壳类的贝类时,很多(如牡蛎、蛤、蛏、蚶、贻贝等)都是食用整个软体部,这大大增加了摄入重金属的风险。
诊治:一旦发现用解毒剂
要知道自己有没有重金属中毒可以通过血液、尿液的重金属检测。刘移民表示,这个检测在职业病防治院(如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理化实验室都可以做,所以如果检测出重金属超过正常限值,先不要急,等过几天再复查看看。通过检查就能发现体内究竟是哪种金属元素超标。要是两次检测都有问题,就必须找原因。
“体内的重金属超标并非不可解,只要尽早使用特效解毒剂就可。”刘移民告诉记者,任何重金属中毒都有其相应的有效解毒剂,可促进重金属排泄,使其达到正常水平。然而,由此产生的损伤是不可以逆转的,因此,早发现和早治疗更加重要。
陈艳、王敏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