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森姆泵业:一化三改 奠定国民经济体系之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7:09
http://www.sjzdaily.com.cn 石家庄新闻网  2009年09月13日 15:34:43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纪念共和国60华诞特别报道

195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视察石家庄钢铁厂。(资料图片)
提起“一化三改”,很多老人都会激动
地忆起那段火热的岁月,“工业化、公私合营、合作社”是那个时代的醒目标签。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放后真正当家做主的石家庄人,在“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拉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帷幕。在三年时间内,石家庄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初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个崭新的石家庄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力开展,筑牢我市纺织医药工业基础
住在谈后小区范振潭老人,当年在石家庄车辆厂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在解放初期,石家庄只有车辆厂、石家庄焦化厂、大兴纺织厂等几个比较大的企业。进入1953年以后,石家庄迈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程,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批国营大厂相继诞生,石家庄的工业也开始真正崛起。
尽管已经过去了50多年,当年25岁的燕风珍,依然对当年国棉三厂建厂、开工的场景记忆犹新。“我是1955年被招工进入国棉三厂的,当时刚开始建厂,厂子周围全是菜地,上班路上都是土。”因为当时招的工人大都不懂技术,燕风珍和别人一样,先被送到其他厂接受培训。1956年,棉三的厂房建设完成,开始全面开工生产。燕风珍老人和其他工人一起,开始了忙碌而幸福的工人生涯。
据燕风珍老人回忆,石家庄几个大的棉纺织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相继建成投产。1954年,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建成投产,第二棉织厂1955年建成投产,第三棉织厂1956年建成投产,第四棉织厂1957年建成投产,当年的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建成投产,这也是如今棉五的“前身”。
“当时石家庄的纺织业是非常有名的,我记得当时棉二、棉三的产品知名度很高,大部分产品主要出口国外。”燕风珍老人说。对她来说,那是一段火热的岁月,充满着当家做主的喜悦和自豪,社会主义经济大建设的热情,洋溢在每个人身上。
“华北制药厂1953年开始兴建,当时建的是抗生素和淀粉厂两个重点项目。”因为华药建设厂房征用的也是谈村的地,所以老谈村人范振潭记得很清楚。华北制药厂1958年全部建成投产,而石家庄热电厂也已在1956年建成投产,这些重点企业的陆续建成,使石家庄这座新兴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和医药工业基地。
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张亚强,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进行过了解和调研。据他介绍,当时,除了华北制药厂、大型纺织联合企业、热电厂等重点工程外,石家庄还兴建了以生产杀虫剂为主的农药厂、生产农机具的动力机械厂、汽车修理厂和卷烟厂等17个中小型企业。
“当时的石家庄,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医药、纺织、机械、化工四大工业门类,这些工业门类的崛起,奠定了石家庄的工业基础,也带动了石家庄市的发展。”张亚强说。
公私合营使生产出现新气象,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说起公私合营,很多老人都还记得当时的大企业——大兴纱厂。“现在的人可能对大兴纱厂有些陌生,其实就是现在棉七的前身。“张亚强说。1954年4月1日,“资本家企业”大兴纱厂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河北省公私合营石家庄大兴纺织厂”。合营后的大兴纺织厂,由于企业性质的转变,职工开始当家做主,生产上出现了新气象。
在当年整理的史料中,市工商局有一份记录,证明公私合营后的大兴纱厂,生产力得到大发展。“1954年与1950年相比较,名牌‘山鹿’布产量增加361%,棉纱产量增加了363%,赢利增加554%。”
1955年,石家庄市工业局组成专门班子来推动公私合营。市工商联引导工商用户通过加工订货、收购包销和商业的经销代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为争取走向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创造条件。机械工业作为石家庄市重点改造发展行业之一,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当时手工作坊和简单维修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实行公私合营,使机械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赵县的李新生老人,是当年石家庄印刷行业有影响的人物,也积极推动了当时印刷行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1月9日,李新生老人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天气很冷,雪花纷飞,全市一万多名私营工商业和企业职工,从四面八方列队执旗,齐聚在石家庄人民体育场,举行私营工商业全部公私合营庆祝大会,庆祝全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退休前一直在我市从事商贸业工作的王进贤老人,还清楚地记得,1956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商业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一条鞭”式的商品分配体制逐步形成,即商品按生产厂家——一级批发站——二级批发站——三级批发站——零售企业的顺序进行调拨。
“公私合营后,由于生产关系起了很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生产经营出现了新的气象,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张亚强说。
石家庄市在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中,出现了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在较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但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中,顺利完成了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农业合作化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得以兴建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民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农业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引导我国亿万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53年,石家庄地区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被提到议事日程。
新乐市的东王庄是毛主席亲自批示的全国办社典范。“刚刚解放后的小农经济,落后生产方式的存在,使两极分化在农村逐步发展,大多数农民又开始走向贫困。当时的农村互助组,在东王庄发展起来。”张亚强介绍说,到1953年底,东王村的互助组发展到80个,其中常年互助组14个,解决了一家一户生产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此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石家庄地区形成高潮。到1955年底,全区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合作化,1956年1月全区实现了高级合作化,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统一经营管理”的原则。晋州市周家庄,当时也走过了从互助合作到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路子。虽然几经变革,但周家庄合作社形式一直坚持至今。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量,避免了农村重新出现的两极分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当初农业合作化的积极作用,张亚强予以肯定。对于合作化后期由于急躁情绪造成的遗留问题,他说,不能因为问题的出现就否定农业合作化,没有当时的经验教训,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农业合作化的实行,推动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石家庄地区兴建的行唐红领巾水库、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横山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都是当时留下的丰厚“财产”。“由于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能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大面积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整修渠道,防洪救灾,改造土壤,修造水库、塘坝等大型工程,个体经营的农民是办不到的。”正对那段历史进行研究的张亚强说。
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大改造,给石家庄留下了丰厚的“资产”,开启了石家庄的发展之门。五十多年后,当年的小年轻们都已经成了耄耋老人,过着幸福生活的老人们,依然会忆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那段岁月,记录了年轻的石家庄和年轻的他们携手奋斗的激情,记忆也因此历久弥新,永不磨灭。本报记者 刘宝芝  实习生 郭子源
(稿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