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灯上面有开关吗:曾仕强:第七期商务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50:54

[转帖]在全球通VIP大讲堂第七期商务论坛上的讲话
曾仕强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对西方的理论不能全盘接收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要是相信“知识就是力量”,那就错了。你有知识,你有什么力量?外国的话不一定是对的。外国人告诉你,少数要服从多数,你相信吗?我不相信。 只要用脑想一想,世上只有少数人是聪明的,大多数人是庸碌的。少数聪明人服从多数凡人?人类社会还有希望吗?社会是由少数人决定的,全世界所有的公司都是专制的,都是多数人服从少数人。企业管理民主化,完全是骗人的。

   

   所以,我们对西方的一些话要重新去借鉴,否则容易上当,有一本书叫《不明智时代》,作为一个人,知识不是很重要,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的智慧没有开,知识再多有什么用?智慧才是我们追求的。西方科学家花了30多年时间,想把物理学的定律归纳起来,结果没能做到。但一千多年前,我们老祖宗两句话就说明了:阴、阳变化构成了世间万象。这与010101构成了浩瀚无穷的互联网世界,道理是一样的。


   大家现在很习惯听西方的话,说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以为制度制定好了,员工就一切按制度去做。如果是这样做的干部,那他就不配做干部,只配做基层的员工。我们管理工作中太多这种观念,正确的做法是不管老板怎么说,员工就是要把工作做对。       


中国人是三分法思维

    美国有一条规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是非分明。中国人却不是这样。世界上思维习惯大致有三种,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美国人思维是二分法,中国人多是三分法,日本人大部分是一分法。

    喝茶还是咖啡?美国人要么选咖啡,要么选茶。中国人喜欢说,随便,其实不是真叫你随便端茶或咖啡,而是要你帮忙选最好的。这表明了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不喜欢什么事都说得太明白。

   日本人看问题是一分法,司令官发令走,部下全部走,他们的团队精神很强。美国人看问题是二分法,不是yes就是no,所以他们适合制度化管理。中国人与以上两者不同,习惯三分法思维,中国人在表达自己意思时,更加倾向于含蓄、内敛和注重情感。


中式管理寓人治于法治

   美国人管理讲“法”,法是死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凡事讲理,口头上说依法办事,心里想的是合理处置。法是死的,理是活的,理是活的,法是死的。所以,公司只有总经理,没有总经法。我们是依理来决定,不是依法来办事。因为人是讲理的,在中国要法治真的很难。讲理管理叫管理人性化,法治管理叫管理制度化。

   中国式管理深究的不是“人治”与“法治”,而是“寓人治于法治”。不能一切照搬制度,而是在许可的范围内,一切尽可能地衡情论理,追求合理处置。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外国人的不同。中国人看自己和看别人,双重标准。自己升官,认为是自己奋斗努力的结果;他人升官,统统是拍马屁得来的。中国社会没有人际关系,西方有人际关系。中国只有人伦关系,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西方认为,人生而平等。中国人认为,人一出生就不平等的,人生是不平等的。所以中式管理不能照搬西方。


   中国人会同时讲两句矛盾的话,如一边说“事无不可对人言”,一边却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话里有话,告诉你随便,实则不能随便,自己要考虑清楚。会听话的人会把握“看不见的一把尺”。美国人有意见就提,没意见就说没有。中国人不同,说没有意见的,大多是很有意见的。中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我们管理的难度。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国社会没有一定的标准。古埃及、马比伦、罗马、古希腊等有固定象特的文化都死掉了。一个文化要是固定下来,它就死掉了。文化就是要在不停地变化,这种文化才有生命力。中华文化就是一直在发展变化中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表中华文化。


“无为而治”的管理

    你要了解自己,你一定要从《易经》着手。《易经》里面的“变易、不易”是相通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原则不变而形式万变。

    所以,中国人讲究以不变应万变。原则是不能变的,所有表现都需要变。原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别人都不知道。我问过很多成功的老总:你怎么能做得这么好?他说,我就是很有原则。我问他的干部,干部说老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原则。

    没有一个中国人没有原则,但你看别人都没有原则。因为我们都是内刚外圆。

   孙悟空的本事最高,但跟着他的人却是猪八戒这类没才能的人,只有唐三藏才能把他们都团结在一起。因此,在中国凡事亲力亲为的不一定就是好老板,这样只会培养出懒惰无能的下属。相反,看似无为而治,让很多有用的人去帮一个“无用”的人,放手让下属各自发挥所长,最后却得了好的结果,这就叫中国式管理。

   我在大学当校长时,学生可以给我发电子邮件信,我是不会给他们回信的。我会把信分到各个单位去处理。我当老板很久,从来不管下属。


管理方式要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西方式沟通与中国式不同,西方人不在乎你怎么说,只在乎你说什么;中国人不在乎你说什么,而在乎你怎么说。我们很在乎别人怎么说,外国人却不这样。

   中国式沟通特征概括为三句话:我告诉你,你就不要告诉别人;你如果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你如果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会说,我没说。外国人沟通与此不同。

   看西方的书要经过过滤,他们管理理念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是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神本位的文化。我们学管理最好是用个案检讨,但你引用的个案应是中国的,而不能引用美国的。美国人是有话直接讲出来,中国人却相反。我们是重理,西方是重法。

  

    各位记住,老总少说话,对你是有利的。因为一讲话,就把原则暴露出来了,是没有什么用的。制度只能管好人,永远管不了坏人。中国人不解决问题,西方人一定要解决问题。中国人喜欢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小事一过就没了。


对内要竞争,对外要联合

   管理是一门艺术,不完全是一门科学,只有生产才是科学。管理方式诸如沟通、奖励都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在管理的过程中,技术与人文都是以人为核心和坐标的。因而,管理在本质上是文化运作的过程。大家都有不公平,我们的公平概念跟西方的公平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公司出现的问题,有些干部为了表示自己聪明,反应很快,还没有搞清楚就抢先表明看法,自告奋勇承担责任。这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是鲁莽的。就管理的角度看,老板最不喜欢这种随便开口要承担责任,夸夸其谈的干部,老板最喜欢的是能真正承担责任的人。


   佛山的瓷器是很有名的,中国历史上就是靠丝、茶、瓷器赚外国人的钱。历史上,面对英国对我国蚕丝的掠夺,胡雪岩奋起抵抗,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胡雪岩虽败犹荣。但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在外面,却是自相残杀,最后导致了产品贱卖。实际上,业内要竞争,对外却要联合。


管理重要的是过程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不过是“好死而已”。无论你是否有钱,人生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管理最重要的也是过程。人生并不需要过分重视结果,人生要享受过程,而不是仅看结果。你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生;你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会当什么样的领导。你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会经营什么的企业。我们要记住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做自己,不要跟人家相比,人生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胡雪岩生前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风水宝地,死后却不敢葬在那里。这样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没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有钱或是无钱。历史的经验是“功劳易没,过失易存”。最有价值的,就是把一生的过程做好,在盖棺定论后,能求得好死。


   管理可归纳为如下三点:管理有没有效,看它能不能跟自己的文化相结合,这是全世界相通的,管理一定要和当地文化相结合才有效;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等外来的管理不是不好,而是水土不服,要调整变成适合自己的;中国人态度是变化的,不是固定的,最好就是给他面子,中国人最讨厌拍马屁,也最喜欢拍马屁。

  

(在论坛上,曾仕强一一解答了现场听众通过手机短信提出的问题。)


   问:您说的中国人的传统特点很有道理,但我觉得有点消极。美国人的二分法自有他的优势,比如说效率方面。我觉得三分法很消耗时间比较没效率。

   答:美国人的效率绝对比我们低。我儿子在美国,我在美国时送给他一套家具,之后我就回国了。半年后,那套家具还没送达。其实中国人是最勤劳的,只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我愿意”。比如傍晚6点下班了,美国人立即停止营业。但中国人不同,只要他愿意,下班时来了客人他照样做业务。

    效率低的问题不在“三分法”,关键要使你的员工“愿意”。怎么使你的员工愿意奉献呢?就是给他面子。


    问:如何判断二分法,三分法思维人才如何被发现被认可?

    答:只要做到三点,“三分法”罹人才同样容易被发现被认可。即对老板的话有意见的,不要立刻反驳,迟些时候或等与其单独相处时提出来,老板可能更容易接受;表达反对意见或提建议时,不要有旁人在,否则可能让老板没面子;老板给予好处时,不要立刻接受而要先推托几番。比如我认为我的老板永远是对的,但这不等于拍马屁。有旁人时可适当“拍马屁”,但和老板单独相处时,要实话实说,做“硬汉”。

  

   问:你不觉得中国人的这种处世态度让人很累吗?能不能简要谈谈中国社会发展与这种处世态度的关系?

   答: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形成了就不会觉得累。有话直说的人就是目中无人,这种处世态度在中国会四处碰壁。只要站得住,就不要坐下,只要能坐得住,就不要躺下,不要让自己养成懒惰的习惯。


   问:怎么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呢?

   答:有时候当你变的时候,你老板不变;当你不变的时候,你老板始终在变。那你怎么办?你应该变就要变,不应该变就不能变。

   人生修炼的目标是可以有话直说,但当你功夫、本领不够的时候,千万不要有话直说,要拐弯抹角使人家受得了。一个人不得不求人,做人最好是一定不求人,实际上没有人做得到。

 

   问:您觉得人性化管理如何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答:管理一定要制度化,制度化不是好的管理。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要衡情论理,合理处置。


   问:你的讲话是否存在误导别人狡猾、奸诈、不正直的意思?

   答: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狡猾、奸诈、不正直,我以上所说的理论是对的,使人变得奸诈,还是使人做好管理工作,关键是实践的人怎么应用。正如,我一生不讲笑话,我只是把话讲得很好笑而已。


    问:你所说的先说先“死”,是不是不该说呢?是不是太不求上进了?

    答:道理永远是对的,只是你不会用而已。


   问:中国人智慧并不比日本人低,而为什么日本企业在全球大行其道,而中国企业难有作为?是不是中国式管理不行?

   答:中国式管理不是不行 。日本人也有他们的长处,我们中国人有些做不到。我在日本就看得清清楚楚,日本人早晚摸黑上下班,中国人做得到吗?日本女人不仅嫁给先生,还嫁给了先生的公司。日本人做事拼命,爱动动脑,从早到晚工作态度都很好,一件事情都想得很仔细。


    问:西方管理和中方管理各有长处?有没有一种中西结合的管理方式呢?

    答:中华文化复兴,看来不能完全靠中国人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对自己没有信心。中华文化复兴,一部分靠西方。德国人正在全心全意引入我们的中药,美国用很大面积的土地在培养我们的中药材,美国人知道今后只有中医才能救得了人命,西药统统都有毒。你在美国感冒等普通疾病,医生不会给你西药吃,而叫你回家休息养病。管理方式为什么相信外国人的,不相信中国人的?


   问: 你有没有用录音或出书的形式把你的智慧固定下来?

   答:我有灌讲课录音也有出书,我会把我的观点里摘录进录音或书里,大家关键是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我觉得人生只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你要知道你这辈子是要干什么的?你的人生规划是怎么样的?二是你要知道怎么去完成。三是你要不断改善,求进步。              

    问:有一个下属,有时候给他任务,他说那不是他的职责,怎么办呢?

    答:这在西方无可奈何,但在中国却不是难题。因为国内签的工作合同一般比国外的合同多出一条,即是“其他”。有了这一条,下属就不能说不是他的职责。


    问:请您讲讲如何处理好情、理、法。

    答:法是规矩,理是脸,情是面子。一个人只要你给他面子,他就会很讲理,如果不给他面子,他就会蛮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