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先和钮心忻:《赢在执行》观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47:12

《赢在执行》观后感

雷平仿

(2009年7月2日)

 

看完《赢在执行》,收获很大,感触也很多。企业虽然和政府部门在运行机制、服务对象等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在提高执行力这个问题上却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不过,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别的存在,所以不能照搬照套,照搬照套是典型的本本主义。如何提高执行能力,结合学习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来自上级。上级在下达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好两个方面的问题。1、任务的可执行性。下达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下级的执行能力,如果安排的工作超出了下级的执行能力,对下级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即使再跳得高,也是摘不到桃子的,这是强人所难。2、任务的明确性。下达的任务一定要清楚,不能有丝毫含糊。例如,布置一个材料任务,上级一定要把自己的意图讲清楚,要写哪些内容、讲多长时间、需要布置什么工作,否则,就会让下级无所适从。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来自下级,就是具体的执行者。下级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问清楚。这是相对而言的。领导要布置清楚,下级不明白要问清楚。不搞清楚去做,是做无用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只要是和这个工作有关的,不管是哪些方面的问题,不清楚一定要问。2、想清楚。不要急于动手,要事先把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想清楚直接动手,是胡干,是蛮干,往往事倍功半。3、及时回报清楚。就是要勤反馈。执行到了什么程度、执行的结果如何要及时向上级进行回报,要让上级随时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也确保了即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也可以及时纠正。

 

 

执行力建设与完美团队

——观看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有感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华先锋

 

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的讲座,觉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以前工作当中有的一些困惑通过讲座也找到了一些原因和答案。所谓赢在执行,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执行力的建设,关键在于完美团队的建设。

执行力建设我认为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执行的落实,二是执行的偏差。执行的落实是指布置的工作是否已经启动,并且按照正常的程序在运行,各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执行的偏差是指布置的工作是否按照领导的意图在运行,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

企业中存在一种怪圈现象,总裁具有强大的执行力,100分,到下面就逐层递减,变成95分、80分,72分、68分、53、43分……,执行力减弱,不断出现偏差。行政机关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领导班子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到了中层干部执行力开始打折扣,到了普通干部执行力不断减弱,不断出现偏差。因此,要加强执行力的建设,必须加强完美团队建设。只有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执行力都得到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才真正的提高了。完美团队的建设首先要保证执行的落实,并且落实的时效要快节奏。提到这一点,行政机关和企业还有所不同,企业如果发现员工执行力不够,可以辞退换人,而现在行政机关下岗的人是不多的。机关的很多事情执行力不到位就是有的干部把事情忘记了,或者是忙别的事情,没有督办到位,导致事情最后没有办好。这就要求完美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事当事,雷厉风行。完美团队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执行的偏差。这就是考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解码的能力,这里有一个工作熟悉的过程,相处的时间越长,工作交流的越多,团队的解码能力越强。在解码能力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的回报显得非常的重要。对任何事物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事情的发展就像一个有角度的运动,不断地回报可以不断地校正工作运行的方向,保证事情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完美团队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大连的薄熙来,当时朱总理问他能不能去天津,把直辖市管好,他说要带30个人过去,问他能不能再少,他说15个人。朱总理认为还多,于是就没有去天津,而是调到省里当省长。这说明不是一个人有多么多么厉害,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才真正强大。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建设完美团队的重要性,执行力的建设光靠哪一个人是肯定不行的,只有建设完美的团队才可能建设强大的执行力。

 

 

关于提高自身执行力的思考

──《赢在执行》观后感

办公室    杨 娟

 

《赢在执行》发行不是在近几来,实事求是讲我从未听过也从未看过。回想这十年来的工作历程,不论是办事员、还是中层人员,我从来未能很好地把工作任务归类于执行力的哪一流程,也不能把自己做一个很好的定位。总以为事事听上一级,他对也好,错也罢,领导要的是结果,过程往往不太人性化,以至于有些事遗憾终生,周旋于形形色色的人群之中,不太相信身边的人,目标清晰,但不注重讲究方式方法,能走捷径绝不走所谓的弯路。去年下半年到部机关是我人生中的第二道风景线,刚开始是很兴奋,后来慢慢变的不是那么自在,因为到部机关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跟其他同事差距很大,尤其是文字撰写工作,常常焦躁不安,觉得很对不起领导的栽培和提拔,觉得当初的抱负和承诺是那样的渺小和可笑,更谈不上不折不扣的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了。很感谢在这个路口能接受思想的洗礼,重新燃起自信的火花。这段时间也在思考,部领导要我们看一个讲企业执行力的讲座到底是想要求我们怎么做,仅仅是人云亦云,个个都来讲执行力是如何的好,每件事都要想想执行力里面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我们就照着做吗?当然不是,我认为执行力是人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团队精神,是贯彻落实始终。他是想我们从中得到启示,看到教训,总结自己,把握未来,希望我们提高个人素养,端正个人态度,塑造个人品格,从而使部机关整个团队整体素质有一个提高,整体水平有一个飞跃,整体效率有一个提升,要把“模范部门”叫的更加响亮。

贯彻落实始终是我对执行力的理解,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

1、目标明确。没有目标,就会像一只黑夜中找不到灯塔的航船,没有目标,只见忙碌,不见收获,终其一生也就那样碌碌无为,毫无建树,悲凉之极。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与方向,才会促使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成长,才会加深必胜的把握,才能有无穷的力量和信心,哪怕有一时的失败,仍然会信心满怀的继续朝着目标不断前行。

2、忠诚的信念。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社会忠诚,绝对的服从。每个人的分工角色不同,平凡岗位也好,不平凡也罢,都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功需要坚持,坚持需要信念,信念在希望就在。

3、公正用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与被用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不能出尔反尔,让被用者无所适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经验教训来给被用者提醒,未雨绸缪,以公正之心透过现象看本质。

4、细节与态度。细节问题在每个人查找自身问题时总是头头是道。“马虎”二个字总是对所有问题推诿的一干二净的最好理由,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谁都清楚,可是为什么仍然存在错误,有的还是致命的错误,难道在这个致命错误面前就没有细节成败的概念了吗?遇到一些没有预想到的困难,都有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想法,看着错误的发生?因此,是态度,在任何问题面前态度决定一切。

5、善于总结。无论事大或事小,每做完一件都要琢磨琢磨,看自己对在哪,错又在哪,吃一堑长一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步就会慢,要在脑子里想来想去,在原来基础上能不能有所创新,要善于分析、比较、归纳、研究,不要怕领导怀疑你的工作水平,不要怕失去威信,丢了面子,经历是一种财富,要善于总结。

如何提高自身执行力,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我要做到:

1、关起门来当领导。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要求自己有开阔的视野,超前意识,总揽大局的意识,想领导之所想。

2、放下架子当学生。要潜心静气,耐得住寂寞,要驾轻就熟的做事,要求学得广,学得深,学得精,努力钻研和学习,向优秀学习,向经验学习,向一切可以学的东西学习。

3、壮起胆子当参谋。不要因为自己年纪轻,资历浅,没有资格评论、处理事情,但人无完人,领导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计策献的就越多,多总结,勤思考,大胆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好参谋。

 

 

细节影响成败 目标决定一切

干部教育科、人才工作科 赵艳华

2009年7月1日

 

在余世维《赢在执行》讲座中,多次谈到细节决定成败。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戴帽子上写着“态度决定一切”。似乎大家都在强调细节、态度如何如何重要,的确,有时细节处理不够好、态度不够好事关全局。俗话说,大船都怕钉眼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于是乎,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了。举个例子说,假若有个同志想去北京,行前吃、喝、行李等等都备齐了(重视细节),但是,在路上由于对自己所到的目标不清晰,一路上走走停停、边玩边欣赏风景,甚至到北京变成了去广州,我想这时他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因为背道而驰了)。

但是,注重目标却不同了。正如唐僧带领师徒4人到西天取经一样,虽然一路上碰到妖魔鬼怪,有时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路上偶有“调皮”,但不管怎样,唐僧立定决心要到西天取得真经(目标),不管发生多大的事、碰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带领徒弟到西天取得真经,实现他把佛传回大唐、普渡众生的宏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标决定一切。时下,我们许多高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好,但是由于奋斗目标不清晰,所以,也很难考上理想大学。

当然,单单确立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其次是选择工具的问题。从武汉到北京,可以乘飞机、乘火车、骑自行车······假如,乘飞机只需2小时,乘火车需要12小时、骑自行车需要12天。选择工具的条件就是达致目标的时间和条件。第三,行动力的问题(也就是执行力)。从武汉到北京,飞机票买了,吃的、喝的、行李等都带了,但是你不付诸登机这一行为,那也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所以,我认为细节不一定决定成败,细节只能影响成败。正如红金龙广告词中所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而不是说“细节有多好,我们就能走多远”。看看我们周围许多人,细节处理得够好,态度也表现得不错,但最终没有成功是为什么?要么是目标不够不清晰、要么是选择的工具不够好、要么是行动力不够。因此,细节影响成败,目标决定一切。

 

 

 

关于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听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讲座有感

刘云

2009年7月1日

 

    非常感谢部机关组织观看了余世维博士的《赢在执行》讲座,使我有幸接受了一场现代管理思想的洗礼。作为一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力对我本人而言,同样是一个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谈学习体会。

    一、党政机关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就像一根链条一样,有很多环节,缺少了哪一环都会断档。党政机关提高执行力,我认为关键要把握下面五个环节:

1、任务明确。任务明确,工作才有方向。这是个前提,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目标不明确,就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我们平时有些工作干得很累,难道是因为工作量很大吗?我想不是。真正工作量大的事情又有多少呢?之所以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任务不明确,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不知道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结。所以,任务一定要明确,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

2、指导有方。任务明确之后,指导尤为重要。它犹如一把斧子可以削正木材,是保证工作执行不走样的有力一环。领导与下属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思维开阔、全局观念强、看问题透彻,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工作中和下属打成一片,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个公式说:“英明的领导﹢机械的下属有可能使工作到位,但是反过来,机械的领导﹢聪明的下属一定不能使工作到位。”说的就是领导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领导者一要科学决策,二要指导具体,三要善于纳谏。

3、人员得力。人员得力是执行力的关键。这就需要做到八个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才,就是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恰当的岗位,使其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发挥才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正是反映了这个道理。才尽其用,就是要在合适的时候发挥合适的才能。才能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它必须要有一个背景与场合。比方说,要你做信访工作,你却在情绪激动的群众面前发挥写作才能,文绉绉讲话,势必会疏远群众,因为氛围不合适。

4、回报沟通。一是做下属的要多汇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少部分人不喜欢向领导回报,有的怕挨批评,有的怀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还有的得过且过,希望把领导拖忘记,最后大家像没事一样。二是做领导的要及时提醒。提醒是为了更好地督促工作,确保执行,这就要求提醒要心怀善意,点到即止,避免过度批评,给下属留点面子。

5、团结和谐。和谐是一种生产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不会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我们经常强调奉献精神,可是这种奉献精神需要发自肺腑。不和谐的机关,干部的奉献精神要么是装出来的,要么是被强迫的,这不叫奉献,这叫“赶鸭子上架”,动力不会长久。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用好人才,尽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少些以权压人,以势欺人。

二、我今后如何提高执行力

作为组织工作的一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首先,加强学习。要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提高新技能,使自己具备落实执行力的能力。

其次,恪尽职守。要不折不扣,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养成回报的习惯,使自己负责的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出新的佳绩。

第三,遵章守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集中精力在更短的时间内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塑造本领。注重强化岗位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执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往往与自身能力不足有关,所以,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力争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总之,我要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做一位有坚强执行力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对执行力的一点辩证思考

《赢在执行》观后感

干部监督科  朱凯涛

 

执行力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一个企业能够成功,那它的执行力肯定是很强的,但执行力强并不是使这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者说唯一决定因素。余世维先生也认为,目标和方向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成败的基本前提,如果目标或方向本身不正确,执行力越强、执行越到位,反而偏差越大。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执行力应当是达成的必要条件,是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在电视剧《亮剑》中,国民党军官将战败原因时归结为天才制订的作战计划系由一帮蠢才执行所致。执行力不强、执行不到位顾然是影响其战败的原因,但其政治立场恐怕是决定其最终败走台湾的根本原因。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折不扣执行《干部任用条例》难以保证百分之百选准用好干部。本人愚见,《赢在执行》改为《赢之首要在于执行》似乎要更加准确贴切。

应用“扬弃”的方法学习《赢在执行》。余世维先生的观点来自于个人在企业的领导体验,以及对其他企业成败历程的深入体察,对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针对性强。企业特别是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对于其团队执行力是可以用具体标准进行量化的,但对于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就比较难以量化,比如国家权力系统。因此余世维先生所推崇的执行力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企业之外的其他组织中,应有限地吸收,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运用。照搬照抄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譬如,在任务派遣上如与执行者的能力素质不够匹配,怎么评价其执行力?

打造执行力重在培育执行文化。十指有长短,能力有强弱。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执行力的差异。执不执行是态度问题,执不执行得了是能力问题。有一句话说,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有道理。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从观念、行为、习惯上认同并践行执行思想才是重要的。如余世维先生所言,文化是一个团队不竭动力的源泉。我们学习《赢在执行》的目标应当是培育团队执行文化。通过学习,让每一名团队成员充分认同执行思想,牢固树立执行观念,逐步养成执行习惯,最终形成肯于执行、善于执行、能执行到位的团队性格和执行文化。

 

《赢在执行》观后感

组织科  向宇

 

余世维博士的《赢在执行》,常看常新,特别是当前处在抓执行、抓落实的岗位,对如何执行和如何抓执行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1、执行没有任何借口,必须竭尽全力为完成任务找理由。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可以找出100个不做的借口。但是,如果你想做,应该也可以找出100个可行的理由。有些任务可能有困难,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只有你愿意想,总有可以解决的办法。所以说,你能不能执行,首先取决于你想不想执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愚公移山、铁杵成针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只要肯做,天方夜谭的目标也可以实现。

2、落实就是最大的创新,创新要体现在落实工作上。事业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工作难以推进。但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能游离于落实上级政策之外。我理解的创新,是在落实上级部署的相关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或者是有些需要解决,难以解决,还没有找到办法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得到了落实,找到了方法,这就叫创新。创新是在密切联系实际,落实工作中得来的,不是脱离实际,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喊几句口号,写几篇文章就可以的,那样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

3、细节决定成败,更要抓住决定成败的细节。成败可能由一个小的细节而影响,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能影响成败。所以我们要抓影响成败的细节,而不要把细节理解成鸡毛蒜皮、毫无意义的小事。要抓什么样的细节,我觉得要看细节的影响力。一个细节,影响到大问题,那就是必须抓的细节,就必须花大气力来解决;一个细节,只为这个细节而存在,不会影响到全局,花大气力解决,反而会影响做其他细节或大事的精力,那么这个细节大可不必兴师动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降低效率,影响执行。

4、只要结果不要过程,要充分考虑交办任务的可行性。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就是给执行者交时间、交任务,然后由执行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结果。这样的好处在于,让执行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工作,充分增强紧迫感完成工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事,也是执行力高的表现。但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不能理解为毫无根据,毫不结合实际的交任务、要结果,如果硬是要罗马一天建成,我想只有上帝才办得到。所以说我们交任务,要仔细思考,充分考虑到任务的可行性的,只有考虑了这些,才能说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如果经过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办不到,那么执行者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执行力有问题。

 

 

观看《赢在执行》心得体会

组织科  何义

 

按照部机关学习安排,观看了余世维先生《赢在执行》系列讲座,收获很大,感受很深,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余世维先生讲的执行力主要针对企业管理方面,但是我觉得他是讲给所有中国人听的,特别是对我们组工干部提高执行力,提升工作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觉得提高执行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克服弱点抓执行。余世维先生以他多年在国外工作学习经历,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通过对中外国民性格的比较,深刻剖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和鲁迅先生的“国民劣根性批判”有相似之处。他讲的中国人不追求完美,不注重细节,满足于“基本可以差不多、好像大概估计是”,我很认同。德国人的精细、韩国人的坚韧、日本人的敬业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人有很多外国人无法比拟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些确实是弱点,这些问题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特别是像我们出生农村、先天缺乏正规良好教育的人,身上残留着农民与生俱有的劣根性,成为影响我们执行力的重要障碍。先天的差距无法改变,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可以用后天的努力去弥补。正如《人性的弱点》一书所说,每个人都有弱点,但是成功的人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在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打铃就交卷,干今天,想明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力做到最好。

二、端正心态抓执行。心态决定状态,决定执行效果。组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想提高执行力,一是要有吃苦的心态。曾经有人说过:吃不得苦的人,就不要进组织部。我觉得说得很准确,在机关大院里,晚上加班最晚的是组织部,周末节假日休息最少的是组织部,这是组工干部的真实写照。如何看待苦,是苦中怨苦,还是以苦为乐,是只吃一时苦,还是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吃苦。我想,一个吃得苦的人,必定是一个执行力高的人。苦苦苦,吃苦才能通今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是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余世维先生讲的西点军校士兵给长官洗手套的例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们有多少人能达到那种境界,如果换成我们,是不是早就“怨声载道”了。在工作中,领导对我们要求很高、很严,我们没有执行到位的时候,领导会批评我们,对此,不要找借口、寻理由为自己辩护开脱,更不要耿耿于怀,记恨于心,甚至顶撞。领导的批评是从工作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是我们成长的良药。我们要习惯在领导的批评中开展工作,有一种“领导永远是对的,错了也是对的”的绝对服从心态,即使对领导有不同意见的,也要保留意见,先按领导要求执行。

三是提高能力抓执行。光有执行的热情是不够的,执行的效果要靠一定的能力作保障。同样是一件工作,有的人做得又快又好,有的人做得又差又慢,这就是能力的区别。公务员岗位是能力岗位,能者上,庸者下,评工作树权威,靠有为争有位。我们一定要有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的意识,多锻炼,多磨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以提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能力等五种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四是以身示范抓执行。余世维讲,执行力不好,不要总是把责任归咎于下级,中层和高层也有责任。如果一个人要求别人节约,自己却大手大脚,要求别人维护团结,自己却搞窝里斗,这个人的下属一定不会有好的执行力。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我们走出去,别人比较尊敬我们,但是一定不要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对下级单位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工作要求,绝不能只拿手电筒去照别人,要多反思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禁止。只有这样,组工干部才会具有像余世维先生讲的影响力,才会具有人格魅力,才能服众,才会真正受人尊敬,而不是靠权力和部门光环去赢得所谓的尊重。

 

 

《赢在执行》观后感

组织科  别为锋

 

很早就知道余世维博士的《赢在执行》,也稍微知道一点他所倡导的执行力理念,但没有真正的学习思考过。通过参加部机关组织的《赢在执行》的集中学习,使我对执行力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观看《赢在执行》后的几点体会。

一、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

“悬而不决”、“半途而废”、“结果和预期相差很远”等等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现象,而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都是“执行力”差的表现。余世维在讲座中指出,“执行力就是要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应该是自己最起码的工作要求。所以,要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树立这种思想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到按质按量完成单位或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应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标。

二、拒绝任何借口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借口:“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我没学过。”、“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所以,千万别找借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精神。拒绝借口,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是激发出一个人最大限度潜能的最好方法。

三、制定科学合理、易于执行的制度

《赢在执行》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执行是目标和结果之间缺失的一环,是组织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的决定因素,它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整个的流程中,首先是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科学合理并且易于掌握的制度,不能使其成为一句空话,一种空想。要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合理的奖惩机制来激励,要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管理的公平性,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公正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更大程度的激发大家对提高执行力的激情,使其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制度的建立要想不成为一句空话、一件摆设,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更加完善。

四、增强组工干部队伍的凝聚力

没有凝聚力的团队是不会有真正的执行力的。日本松下公司的管理理念就是:“松下的经营是用全体职工的精神、肉体和资本集结为一体的综合力量进行的。”正是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凝聚力,有效提高了公司上下的执行力,才创造出松下公司的长久辉煌。

也许,一味地通过制度约束,在短时间里是能够使团队成员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使执行力有所提高的,但这样的执行力不会久远,因为这不是源于团队成员内心的诉求。要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就必须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具体讲就是要树立团队成员共同的愿景,形成具有持久性、独特性和内化性的团队文化,因为文化是根植于每个成员内心的,具有制度所不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形成这样的凝聚力、这样的愿景、这样的文化的途径不是命令、不是规定、不是管理者的个人意愿,而是在思想引导、行为影响、人文关怀下逐渐形成的团队个体共同的心灵的诉求,是一种“自动自发”的人生态度。

所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做起,提高个人的执行力,这样才能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工作作风最硬、执行能力最强的模范部门。

 

 

要彻头彻尾的改变

——看《赢在执行》心得体会

组织科  徐  涛

(2009年7月)

  

近期,在部机关统一组织下,我们集中观看了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系列讲座光碟。通过观看《赢在执行》,对我思想上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改变,始终牢记“执行”二字,不论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推动作风大改变,工作上水平。具体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1、明确执行要求。方向比速度重要。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搞清楚执行的要求,一味盲目地执行,即便执行的速度再快、工作做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君不见,很多时候,领导要求我们写一篇调研报告,结果我们写成了工作总结;领导要求我们准备一次征求意见会,结果我们却准备成了工作部署会;领导要求我们打电话通知政工科长来开会,结果我们却把分管领导通知来开会,等等。所以,领导将工作部署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搞清“方向”,也就是到底该做什么事,切实把握领导的意图。

2、细化执行步骤。余世维博士在讲座中提到了德国参谋本部,之所以讲这样一个事例,是因为德国参谋本部是极其认真仔细的象征,他们会在作战前,将所有的事情和可能都事先仔细评估好,细化到行军作战的每一步,并做了最坏的打算。因此,我们在明确任务之后,先不要急着去开展工作,而应该首先进行充分思考,紧紧围绕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将领导意图进行解码,仔细考虑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第三步该做什么,再考虑第一步的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一步的第一步的第一步该做什么,把每一个环节都想透,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想到,列在笔记本上,印在脑海中,坚决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打仗,不做无准备之事,按既定步骤执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3、严格执行时限。余世维博士的讲座中讲到了西点军校的一个故事:晚上,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学长来到一个学弟面前,拿出沾满污垢的手套交给学弟,说道:“帮忙洗一下,明天早上我要用。”学弟答道“yes sir!”拿起手套以最快的速度洗干净,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烘干机,所以他只能拿起手套慢慢甩干,甩干后再用毯子压平,就这样花了一整夜的时间,确保第二天早上学长能够用上手套。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一条重要启示,那就是执行任务时没有任何借口,不管有任何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就行了。我们有些干部存在办事拖拉的习惯,做任何事总是能拖就拖,总是明日复明日,最后不了了之。因此,我觉得必须认真学习西点军校的执行理念,执行任务时不要对领导说“我没有时间,我家里有事,我昨天在做另外一件事,我昨天有点不舒服”之类的话,想方设法找借口为自己开托,而是要做到不找任何借口,领导说一天时间就是一天完成,说半天时间就是半天完成,说一个小时时间就是一个小时完成,即便是加班加点,也要严格按领导规定的时限完成任务。

4、创新执行方法。德国参谋本部的认真仔细评估,确实为德国军队的作战提供了重要参考,取得很多重大战役的胜利。然而德国人有守旧的弊病,当条件和现实已经不允许的时候,他们仍然会按既定计划执行,如一战时,德军执行史里芬计划,假道比利时入侵法国北部的愿望被比利时顽强的打破。东线俄国总动员之后占据重大优势,德国前线指挥官又指挥不利,于是调兴登堡元帅和路登道夫将军救援,但是西线陷入拉锯,德军依旧不及时改变战略,与英法展开绞肉大战,丧失了先破俄国,后回西线的良机。直到俄国革命,德军才摆脱西线,当时美国已经参战,德国败局已定,依旧发动亚眠战役,取得了屈辱的大败。我们在执行任务时不能囿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善于变通,也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应该做到对上及时反馈,对下及时督办,对外善于借鉴,对内通力协作。对上及时反馈,就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或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主动向领导反馈情况,让领导知道工作进度,及时处理产生的新问题。对下及时督办,就是要对部署下去的工作抓好检查督办,切实改变虎头蛇尾的做法,防止一件工作“高调开局、低调收场”。对外善于借鉴,就是要“取它山之石,攻己之顽玉”,善于学习借鉴社会各行各业成功的方法,并将它成功嫁接到平时工作当中,提高执行效率。对内通力协作,就是要做到重要任务、紧急任务当前,部机关各科室不要再想这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责,是不是自己该做的,而应学习日本人、韩国人的团队精神,做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好重要、紧急任务。

 

 

观看《赢在执行》心得体会

组织科   蔡永刚

 

通过观看《赢在执行》系列节目,感触很深,使我对执行力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看来,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就如何提高个人执行力方面,谈五点感想:

一是要有认真态度。毛泽东说,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认真态度是一种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完成,克服应付敷衍、马虎从事的思想。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一句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不好不松手,完不成不放手。海尔前总裁张瑞敏在比较中日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这就是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一个人只要有认真精神,就会随时保持紧张感,就会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就会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分内的事情,是否还可以改进.哪些地方还要补强。这样在工作中就不会放松要求,就不会把六次的要求打折成三次、两次甚至一次。

二是没有任何借口。要谨记美国西点军校的三句名言,任何事情不要讲借口。我们在工作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没有完成的任务,总是喜欢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讲借口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一个人完不成任务,讲借口不要紧,如果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工作找借口,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那么整个团队就根本运转不起来。因此,在工作中,对待领导交办的任务,要按时按量、保质保量的完成。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就不能拖到明天,上午要上交的材料不能拖到下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情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把整个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小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做事就好比烧开水,99℃就是99℃,如果不再持续加温,是永远不能成为滚烫的开水。所以我们只有烧好每一个平凡的1℃,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真正达到沸腾的效果。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要心思细腻,从点滴做起,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件小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

四是要及时总结。总结就是对工作的一种反思,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重要过程。正确的、成功的经验会通过总结得到积累,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光大;错误的、失败的教训会通过总结得到吸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在工作中,要及时、认真、准确的做好总结,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为了自己宝贵的经验,成为自己积累的资本。就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

五要开拓创新的办事。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毛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执行力与执行偏差

——观看《赢在执行》有感

陈 学 军

 

执行力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当前正在开展的“能力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实质上就是执行力问题。近期,连续听了几期余世维先生《赢在执行》的讲座,感觉余先生对执行力的认识与见解十分地精辟,的确受益匪浅。其实反向思维,赢在执行,输也在执行,问题的关键就在执行上存在偏差。

个人认为,执行并不是一篙子到底,执行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其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必然导致执行偏差的出现。从简单来讲,执行的偏差应该表现为三种:首先是执行方向发生错误。这可能是最大的偏差。就是说执行的方向与事物运动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是零角度。角度越大,偏差越大,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的力度越大,距离我们的目标就会越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次是执行不到位。方向对了但力度不够,距离目标还差一段。工作中执行力不强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比较少出现的情况,就是过度执行,“过犹不及”。事物都有两面性,过了就是不到位。这其实是最难把握的。

任何一种执行不到位,都有其主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讲,绝大多数人在执行过程中都抱有较为良好的愿望,希望把事情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那些主观上不讲执行力的绝大多数是恶意行为,不足以深入分析。但有一种主观,可能是影响执行力的最大障碍,而且往往不易被人察觉,甚至不被人承认,或被人作为执行不到位的借口,这就是习惯。传统习惯可能是经验的代名词。往往没有养成习惯的,或者说没有经验的,在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大多数可以及时地发现,主动地得到修正;但对长期以来形成习惯的,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更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味依赖于经验,很容量出现方向性偏差;一旦发生很难发现,甚至即使发现,当事人也不能正视,很可能导致严重错误和后果。人在执行过程中依赖于习惯,其实是思想上的“懒汉”行为,缺少根据客观事物运动规律主动思考、主动研究的过程,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就会出现执行偏差。当然,影响执行力还有很多客观原因,如人治制度、客观条件限制等,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真正找准原因。

其实,提升执行力并不是很玄乎,按照余世维先生讲的“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就行了。个人认为就是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处理好方向与细节的关系,在把握方向基础上,注重每一个细节;处理好态度与能力的关系,既要有认真的态度,又要有把事做好做正确的能力;处理好创新与坚持的关系,既要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执行,更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如此,执行力能不得到提高吗?

 

 

执行力决定事业的成败

——观《赢在执行》有感

研究室  李林

 

余世维博士通过丰富的案例、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演示、精辟的讲解对“执行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使我感受颇深,也让我深刻的理解到:执行力决定事业的成败。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因此,抓思想,是“第一道工序”。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只有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思想境界,才能时刻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并以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激励自己,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政策不打折扣,落实部署不走过场,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学习组织人事工作政策法规,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努力成为熟悉党务的“政策通”,清楚人头的“活字典”,掌握各项工作的“多面手”,通过业务上的精通,促进和保证执行上的到位。同时组织干部考察人、识别人,首先要熟悉这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因此,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细节构筑完美。没有细节的完美就没有整体的卓越。只有将每一环节、每一细节进行通盘考虑,周密安排,才能使工作措施务实高效,才能保证执行落到实处。余世维博士讲的三个“有锈”故事,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组织工作程序性强,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程序性规定,这些程序性的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因此,只有牢固树立细节意识,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以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从大处着想,从细节着手,对每项工作的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全而又全、严而又严、细而又细、慎之又慎,才能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不让一粒生锈的螺丝钉破坏了整台机器的运作。

团结成就未来。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搞好团结才能有效提高执行力。组织部门是一个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部门,团队精神是组工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心齐气顺是组织部门工作的坚实基础,只有把“指头”团结成为“拳头”,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首先要强化内部合力,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凝聚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团结一致把工作做好。其次,要加强外部协作与联系,整合资源,发挥部门优势。另外,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可攻玉,别人的教训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所以要主动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执行力的人

——观《赢在执行》有感

胡  俊

 

两个月来,跟同事们一起学习了余世维老师《赢在执行》讲座,包括《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执行力的三个核心》、《国内企业家在人员流程上的缺失》、《决策的首要问题》、《打造执行型企业文化与团队》、《赢得人心与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余老师虽然讲的是如何提高执行力来管理中国企业,但对于党的干部,他的一些观点同样受用无比。结合自身,打算从五个方面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执行力的人。

一、好好学习,常常思考

所谓“学,而后知不足也”,特别是当前知识日新月异,任何学习上的松懈都会导致思想、能力、行为上的落伍。一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提高对大局大势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深刻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一致。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我而言,除了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要加强组工业务方面的学习,争取一专多能。三要多读书,读好书。认真执行个人读书计划,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边学习边思考,把书本上好的思想装入自己的大脑,变成自己的能力;边工作边思考,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对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将思考贯穿始终。事前思考,每项工作执行之前都要认真思考,理清思路,事半功倍;事中思考,根据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事后思考,总结每项工作的得与失。

  二、负责任,扎实把工作做到位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力求完美的人。要积极挖掘自我潜能,更加勇敢、坚忍和执著,充满激情地勤奋工作。对于我来说,我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具体的能力席位,都意味着责任。以后要时时处处牢记责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从而自动自发地扎实完成每一项任务。凡事最怕认真二字,人只要一认真,就什么事情都做出来了,以后要努力改掉不够认真的毛病,以自己突出的敬业精神扎实把每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

三、遵纪守法,保证人格健康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人身自由。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想的也不去想。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做到言行一致,“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到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对上对下一致,人前人后一致,讲的与做的一致;对人坦诚,永远讲真话。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格,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让社会认可。

  四、做最好的自己,融入优秀团队

  优秀团队是由优秀个体组成。只要个人的执行力提高了,团队的执行力自然强。以后要把个人的执行力融入到团队中,执行力才有不绝的动力。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加强沟通和协调,多回报,多请示,对于上级决策和部署的工作,要自觉围绕中心大局来执行,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努力做到不让工作在自己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让组织部形象在自己这里受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融入组织部这个优秀团队。

 

 

以身作则

——观看《赢在执行》有感

胡常伟

 

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证明自己懂得很多东西和研究了很多东西,这是余世维对时下某些教授学者的评价。窃以为余博士的讲座《赢在执行》亦有类似嫌疑。《赢在执行》列举了众多卓越的任务和大量精彩的案例,道出了许多企业管理的精辟道理,无非说明了四个字——以身作则。

“以为执行力只是最底层员工的事,总是指责手下的人执行能力不强,而从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说的是以身作则;“要求手下员工节约,而自己开着奔驰、宝马”,仍然说的是以身作则;讲座的最后谈到领导的影响力问题,还是说的以身作则。

与以身作则相关的词汇和语句很多,比如模范带头、从我做起、上行下效等等,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求每一个人要用正确的、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或是下级。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始终能以身作则,在工作上、学习上要求更加严格,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困难面前能冲锋在前,带领和带动人民群众完成任务战胜困难。组工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要求组工干部带头加强党性锤炼、更加注重品行,在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导向。

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作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作风的形成有时只在朝夕之间,更多时候取决于每一个人能否都做到,尤其是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以身作则。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其言行足以对下级产生直接的影响。你若经常迟到,你的下级不可能按时上班;你对每项工作只布置不督促,久而久之你的下级不可能按时按量完成工作,执行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反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工作、学习和作风上带头,下级则“不敢”落后;制定的每一项制度都认真执行,下级自然会“惧于”制度而不敢违反;你若有“过问”的习惯,下级自然会养成“回报”的习惯。你若以身作则了,则你的下级都能逐渐学会以身作则。而都以身作则了,执行力也就强了。

因此,提高执行力的最有效途径是:以身作则。

 

观看《赢在执行》心得体会

综合干部科  陈锦

 

前段时间,根据部机关集中学习计划的安排,我认真观看了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讲座。余博士的讲座语言幽默,内容丰富,案例实在,分析深刻,时间紧凑,初看令人耳目一新,思之让人回味无穷,有一种“多看几遍”的冲动。但学习不是目的,回味不是终点,“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知识是为了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对照余先生讲座,深感提高自身执行力,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可谓任重而道远。结合自身思考,有几点心得:

1、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执行力有三个核心,即“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所谓“做正确的事”讲的就是方向问题。方向是起点,方向是航标灯,方向是导航仪。方向正确就能不断走向成功,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距离成功越来越远。就拿写材料来说,学习、借鉴他人的文章是对的,但一定要消化、吸收后变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习惯于照抄照搬,习惯于复制、粘贴,“copy”得越多,你的能力提高得越慢。对每个人而言,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就是执行的过程,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能否成功。执行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确人生大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走弯路、邪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有明确的方向,领导的要求是什么,要实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效果?事先一定要弄清楚,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梳理,注意“回报”,随时修正工作方向,把工作不偏不斜落实到位。

2、凡事都要“认真”。对执行的偏差没有感觉,个性上也不追求完美,做错了事请总是觉得无所谓,这是余先生对国人执行态度的概括和总结。归根到底就是缺乏“认真”的精神,所以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做到一时“认真”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首先要想“认真”,虽然任何事都不会“十全十美”,但我们还是要以追求完美的精神,作一条勤奋的“双曲线”,向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奋进,不断靠近“完美”的坐标轴。其次要能“认真”,凡事精益求精,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当作一件“艺术品”,倾注心血,凝聚智慧,极力雕琢。让“认真”成为工作的常态,而不是“咬牙”的结果。最后还要敢“认真”,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揭短,敢于露丑,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3、细节也是一种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若干个细节和小事组成的,做好一个细节,你可能并不一定成功,因为成功需要每一个细节的尽善尽美,但是做不好一个细节,可能就会功败垂成。追求细节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激情与豪迈,更多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简单和细腻,但是就在这种简单,这种细腻中,你的执行力得到提高,你的业绩更加突出。关注细节、考虑细节的人,不会把细节看作一种包袱,而会看作一种财富,善于在细节中找到机会,抓住机会;不重视细节的人只会把工作当作一种差事和苦役,应付了事,毫无乐趣,更谈不上成功。

4、团队就是力量。一根手指拿不了东西,攥成拳头就有了力量,一个筷子轻轻就被折断,十根筷子却能紧紧抱成团。个人的执行力再强毕竟有限度,只有一群有执行力的人团结在一起,才会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提高执行力就要将团队意识贯穿到工作的每个方面,一个科室是一支团队,一个单位是一支团队,一支球队同样是一个团队。作为组工干部,大家为了谋求组织工作发展走到一起,共同奋斗,团队中的每个人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欢乐大家分享,困难一起承担,努力打造坚强的团队执行力,就能够面对任何困难,突破任何障碍,取得更大的成功。

 

立足岗位实际,提高自身执行力

综合干部科  张志薇

(2009年6月29日)

 

近期,部机关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学习了余世维博士《赢在执行》讲座。余世维博士在培训课中讲述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引用各企业高层领导人对执行力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取得效果,其风格生动、幽默,讲解深入浅出,令我受益匪浅。立足工作岗位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着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工作做得好坏或是否偏离标准与我们没有直接责任,我们会找到很多理由和客观条件来为自己的工作失误辩解,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责任感不够,才会使我们的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做任何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在任何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努力、认真地工作。要工作细致,听从安排,肯于协作;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要做到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

第二要学会解码和回报。要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将高端目标解码成每个过程中一步步切实可行的步骤,并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把每一个环节做好,以保证最终能够高质量地实现高端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向领导回报任务完成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纠正错误和让领导了解任务完成进度。

第三要注重细节。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若干细节组成的,只有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才能最终将事情做好。我们在工作中常常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而顾不上细节,认为其无关紧要,可是后来,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牵动了大局。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聚沙成塔,离不开细节的积累,所以在工作中必须克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从小事做起,一丝不苟,善始善终,把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

第四要力求创新。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织工作有很多条条框框,不能够随意有新的创新和举措,但是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创新的空间,我们可以在不违背工作原则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观《赢在执行》有感

综合干部科  何淑红

 

前段时间观看了余世维的《赢在执行》光碟,深受教育,感触很多。平常我们总在问为什么要求二月底完成的年度考核上报工作却还有单位五月份才报呢?为什么有的单位上报的年度考核表里,应参加测评人都填错呢?为什么各单位上交的材料质量如此差呢?我们总说是别人不好,是别人办事不牢。余博士讲:你不要总说底下的人不好,怪他们不会办事,其实真正的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今年二月初,我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于二月二十八日将各单位年度考核结果上报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并附电子版的备案表和年度统计表。文件通知是我下发的,之后的工作就没有后文了,我市市管干部年度考核时至六月底才批。我们在完成年度考核这个工作上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我们疲于这项工作,而且也因考核结果未出影响干部工资的正常调整。

这里面有几个环节没做到位。一是我在下发通知后,未在各单位来拿文件时强调一声,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这项工作。二是通知下发后,没有督促各单位及时上报。三是对上报的材料未仔细核对。由于我们放松要求,工作不严谨、细致,致使我们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

针对这种办事效率底、工作滞后的情况,今后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做事回报的习惯。对领导交办的事,要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安排下去的工作要盯紧,督促各单位按质按量完成。

二、端正态度。做任何事都怕“认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做事严谨、细致、认真、扎实,没有做不好的事。

三、坚持原则,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组工干部形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