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鸟设备代码表: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_砂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47:51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_砂仁 [复制链接]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海南砂仁和绿壳砂仁的成熟果实或种子。

砂仁也是比较高大的一种姜科植物,主要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用砂仁,都是进口的,又叫缩砂蜜。后来国内广东海南一带也有广泛种植了,国产砂仁中,以阳春砂的质量为优。


砂仁是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长得跟白蔻有些相似之处,茎圆而直立,能长到2米高。砂仁的叶子也是几乎无柄,直接从茎上直直地斜向上长出来,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分列在茎的两侧,两排整齐的叶子精神抖擞地向外伸着,透出一股通达之势。

砂仁种植后2-3年才会开花结果。砂仁的花不是长在地上茎上,而是长在根茎上。砂仁的根茎匍匐在地面上,到了春天,穗状花序就从根茎上长出来,由于砂仁花序的花梗只有几厘米长,所以砂仁的花看起来就像开在地面一样。砂仁的穗状花序到了秋天就成长为一穗果实。砂仁的果实是椭圆形,直径大约有1.5厘米,浑身长满了细细的软刺。没有成熟的砂仁是绿色的,成熟之后就是红色的。每年7月底8月初,当砂仁的果实由鲜红色转变成深红色时,就可以采收了。这时一串串艳红的砂仁簇拥在地上茎周围的地面上,就像杨梅一样,看起来非常漂亮。把砂仁的果穗剪下来,晒干或烘干之后,就是我们药用的砂仁。

晒干之后的砂仁,果壳呈棕褐色,表面密布残留的刺状突起。砂仁的果壳比较结实,比较厚而有韧性,把果壳撕开之后,里面有三室种子团。种子结合紧密,一团种子大约有十几粒。种子形状是不规则的多角形,深棕色至紫黑色。把砂仁的种子咬碎了尝一尝,会感觉到一股非常浓郁的香味,微微带着一点苦味,带着一股气势缓缓下行进入体内。

砂仁也是喜欢生长在热带雨林温暖潮湿的阴湿之处,这种湿气弥漫的环境,也练就了砂仁芳香化湿的本领。砂仁与白蔻都是辛香走窜的种子类药物,药性功效都很相似。但是白蔻高高长在枝头,果壳薄而脆,所以香气更清透,更偏于走散而入上焦。砂仁则是贴着地面长出来的,感受地气更多一些,果壳较厚而坚韧,所以气味更浓郁而微有浊意,更偏于敛藏而入中下焦。《本经疏证》言豆蔻主通,砂仁主摄,亦是此意。

砂仁这股浓郁的辛香之气,可以直入中焦,运转中土。辛香能行,微苦可降,中焦得运,则湿浊郁滞自除,而砂仁下行收敛之力,又可带领右路敛降之气,从中焦一路直下,直入下焦而封藏收固起来。所以砂仁不仅有很好的运化中焦的作用,同时也是一味敛藏补肾的好药。临床上对砂仁的应用,大多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砂仁芳香直入中土,凡中土为病,或吐或利,皆可用之。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可以用微量砂仁来运转中焦。湿郁呕吐者可以用砂仁温中化湿,下行以止呕。腹泻下痢寒滑不止者,可以用砂仁温运能藏以止泻止痢。慢性肠炎多年不愈者,重用砂仁至30g以上,温补能行,而不伤正,往往可取佳效。

肾气收藏,必经中土,砂仁运中而能藏,一物两能,中土虚弱而欲收藏补肾时,用之尤宜。郑钦安创制潜阳丹、封髓丹,皆重用砂仁,是谓善用砂仁者。

砂仁与熟地配合使用,则将砂仁运中而补肾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砂仁芳香运转中焦,可以有效地避免熟地滋腻导致的中焦郁滞,而砂仁收敛直入下焦的补肾之功,则加强了熟地敛聚补肾之力。

砂仁由于气味芳香,药气易于走散,所以临床上使用时,要现用现打碎。打碎至香味四溢,效果最佳。平时保存,则以带壳的果实为佳,药气不易散失。

最后以《本草纲目》引用韩《医通》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砂仁的药性:

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

 附录: 崇景 :“中医更多的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不是在有形的层次上。砂仁固然辛香之气胜于微苦之气,然而砂仁整体的药气,还是偏于收藏,而不是发散。”------既然辛散强于苦降,却偏偏的得出的结论是偏于收藏。这样似乎从文字上不易服人。

——收藏与发散,皆是一气周流的形式,本质上都是流通,砂仁的辛香通行之力,偏于走向收藏的方向,故言砂仁偏于收藏。所以砂仁辛散之性与收藏之功并不矛盾。

------既是辛香,按照药理就是偏向开散。所以这样讲药理,还是觉得服人不足。(崇景再补)


“先生谈论的问题,多为有形层次上的问题,中医并非不能解释这个层次上的问题,而是中医对无形之气的把握,就已经可以统括有形层次的问题,所以没有必要去下而求道。”------是否这种可以明说的理论解释起来貌似矛盾的地方,最后都可以归之为不可说的无形层次而不了了之呢?

——中医理论中没有矛盾的地方,在一气的层次上,中医理论非常得圆融。但如果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也难免矛盾百出。

------先生何妨在不矛盾的层次多多发扬?(崇景再补)

窃以为,先生既然书写药象,当发别人之未发才更能饶益后学。如果都是前人、别人说过的,又何必费神重写一遍呢?

——末学浅见,感谢先生指点,以后自当更加努力,以不辜负先生期望。


------从先生文字获益良多,只是希望先生不要微露深藏。(崇景再补)

      根尘不偶:一个人对药物的认识体会,毕竟是有限的,把药象体会贴出来,请大家指教,就是为了听到大家的直言指正。观点不一的地方,愿意与大家讨论,但是对大家的指教,只有感谢!
感谢jytdh先生和崇景先生的不吝赐教!
根尘不偶:辛香确实偏于开散的,但砂仁辛香之气过于浓厚,内经言,气味薄为阳,厚为阴。砂仁这股辛香之气实际上是辛散而下行,不会完全散开的,所以才有收敛补肾之功。
又比如,麻黄苦温,黄连苦寒,苦味皆收敛,而麻黄善通,黄连善固,完全不同,不能因麻黄味苦理解为麻黄不可升散。同样的道理,薄荷辛香轻灵而偏于升散,砂仁辛香浓郁而偏于收藏,不能因砂仁辛香而否认其敛藏之功。
言拙不善表达,请崇景老师再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