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泰和 就中国网:解读自主、合作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46:36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

—— 苏霍姆林斯基

 

纵观这一年的课程改革,每一位课程的实施者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贯穿整个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随着新教材的试验与推广,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心的转移,它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重新的确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的心声。那么,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怎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呢?在此,我想谈谈本人的思考与探索。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如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教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知识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主体自主发展的最基本形式。这是为什么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重视学生参与的最基本的理论根据。下面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积极“引路”下,可以做到“六自主”:

(1)自己读通课文。就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拼音、字典等工具,自己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义,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自己提出问题,参与教学目标设计。即改变以往一味由老师提问,学生“习惯于按老师思路思考问题”的做法,为由学生作学习的主人,与老师一起参与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读懂一篇课文的主问题和提出疑难。从学习心理倾向来说,学生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3)自己找到语文凭借。即根据学习目标,在课文中划出回答问题的语言凭借,细细品味,组织内部语言。

(4)自己“读文说理”。即回答问题的思路是,针对学习目标,先读出课文的有关语言,再说出这些语言的“理”。

(5)自己总结和鉴赏。读文说理后,具体地概括地回答“主问题”,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多维性。欣赏、背诵佳句、好段,积累语言。

(6)自己悟出“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某一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出或迁移某一学法。

以上“六自主”可以变式为:“读—思—议—导—练—引”。当然,语文课堂可以如此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其他课堂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了。有句话说的好:“教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何课堂,教学都没有固定模式,这一点大家都是再清楚不过了,我之所以还把它提出来,仅作为参考之用。

二、什么是合作学习?为什么要合作学习?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课堂内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取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那么,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本人在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以“初读—精读—感情读—复读”四步走为基本框架模式的学生自学方法,并从中渗透“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现将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内容。(合作方法:独立思索概括,组内探讨交流)

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独立思考课文写什么,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并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如何分段及交流归纳的段意,在互相修正后再在班内汇报交流。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尤其是能消除后进生的依赖性,并使他们从中学习到其他同学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

第二步,精读,理解课文重点。(合作方法:组内合作质疑,组间合作释疑)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理清了叙述顺序,进入段的学习时,可直接进入重点段落的学习,也可逐段学习。具体学法是:先用指名读、分组读等形式朗读每一段;然后利用组内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学习这一段时弄不懂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小组长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后面向全班提出。经各组相互补充、讨论解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通过第一步初读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急切想知道借箭的经过如何。这时应顺应学生心理,直奔“借箭经过”这一段进行学习。在指名朗读这一段后,即进行组内合作学习,经过讨论交流,将疑难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为什么不敢轻易派兵出来?诸葛亮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准?”向全班提出,再通过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适当点拨。如在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准”时,小组间发生了争论。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之所以算得准是因为他的脑子聪明,有的则认为是巧合。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再次阅读这一段后稍作点拨:“‘大雾漫天’、顺风顺水’这都相关到哪一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从哪里来的?”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体会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与他广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他“神机妙算”的原因。对段落较多的课文,可按段分组,每一小组对具体一段进行质疑,然后组间合作释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巡视中发现共性的、能突出课文重难点而学生没有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在班内提出,让学生反复阅读相关内容,老师再精讲点拨或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

这一步是学生主动性发挥得最充分的一步。通过“自能提问,自主释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维被不断引向深入,尤其是在组间合作释疑时,连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愿望,课堂上时常出现争论、辩论等高潮场面,极大地激活了学生思维。但教师也要注意宏观调控,能放能收,使课堂秩序活而不乱。

第三步,感情读,感悟文章中心。(合作方法:同桌合作品读,全班交流体会)

在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质疑、释疑的深入理解后,学生的兴趣已高度集中。这时趁热打铁,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最受感动的地方,或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或景物特点的描写,或文章的中心句、过渡段等,然后让同桌互读互评,最后再在班内指名朗读并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使文章中心在感情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会出来,内化吸收。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学生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法庭上的表现、语言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既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沉着冷静的斗争精神,也使革命理想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当中。

第四步,复读,学习写作方法。(合作方法:小组讨论小结,师生合作归纳)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在深入理解了教材内容后,让小组成员再次速读课文,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然后进行小结、归纳,在班内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共同归纳出课文的典型写作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练习应用。如学习《桂林山水》后,可当堂安排一个小练笔《黑河的水》,让学生仿写;也可以采取课后练习的形式。从而做到“读写不分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样,既创设了一个非常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又使学生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地开阔,从而为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什么是探究学习?如何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提出的,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有些学校和老师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著。因此在一些学校里,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却把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这种现象应该扭转。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下面我就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谈谈本人的理解。

一般地说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1.选择学习的内容

应根据以下两条原则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1)内容应该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2)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确定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国外的研究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3.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来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讲解+讨论+练习);

(2)分层(工)的探究性学习;

(3)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4)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4.活动设计和材料准备

探究性学习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活动类型:

(1)观察;

(2)从报纸、刊物或互联网上查找信息;

(3)设计调研方案;

(4)讨论;

(5)做实验;

(6)搜集、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数据;

(7)表达和交流。

对于某一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来说,应根据探究性学习的性质设计活动,将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阶段进行恰当的排列,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那么,课堂教学应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建设合作学

习的依据,而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中“专家”答案。

其次,设置的基本问题应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应是开放性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以期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

再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这种问题能够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学习风格,使学生可以得出连老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四、“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及价值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是就教学全过程而言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合作在自主与探究的基础上形成,是途径,探究是目的,也是过程,应该把三者联系起来考虑。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给予学生独立阅读和小组交流的时空;从实质上看,是凭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成为一个人的生活。课程改革对自主等学习方式的强调更主要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而言的。改革不能走极端,强调自主性是针对学生过去过分被动的学习而言的,是为了取得一种平衡。再如接受学习也是一样,它对知识的积累是重要的,但是过去过分强调接受,而学生的探究精神不够重视。当然,接受学习并不一定就不好,也不能说探究就一定好,有时探究只是一种形式。同时,合作学习应建立在一种独立的基础上,合作是完成个人不能完成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五、我对“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合作·探究”需要组织者、带路人,老师要把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的讨论探究,优生要做带路人,起示范、榜样作用,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体现。

2.“自主·合作·探究”不能仅仅做到表面,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不能说明什么,这种学习方式更讲究学得深度、广度、速度。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创新能力真正得到训练。

3.“自主·合作·探究”需要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参与交流,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但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后进生,很难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一直鼓励他们,但效果不佳。

4.“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需要合适的座位来支持,方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现在的课桌安排以大组为单位,不方便学生学习交流,如果将三张课桌合并,以小组为单位,能暂时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有些学生需要侧身坐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何况会影响其他老师的上课。

总之,要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与交流,在探究中快乐地成长。

如果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如果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那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