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只报警不跳闸模块:关于幸福的东西方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8:02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走进积极心理学的论坛。经过昨天一天的讨论,一个陌生的名词已经走进了学界,走进了中国民众的心中,就是积极心理学。在我们以往的认识当中,心理学确实还局限在一部分人的群体当中,比如说需要有心理咨询了,心理有一些问题了找心理师,或者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需要看病了需要心理师。昨天讨论的时候有一个新词流传就是积极心理学,那么,今天有一个分支论坛是对关于幸福的理解进行研讨。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幸福的东西方对话,今天将有八九位重量级的嘉宾发表演讲。

首先一位嘉宾是Dacher Keltner教授,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他有很多贡献,一个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篇著作,其实一部叫《社会心理学》还有一部叫《情绪理解》。有请Dacher Keltner教授!

Dacher Keltner:早上好,非常感谢彭凯平和会议的主办方,我非常容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能够来到中国,感到非常容幸参加这个会议,因为在我的一生当中都是从遥远的地方欣赏老子、孔子这些出色的学者。但是我现在可以思考一下幸福这个重要的话题,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

我要说,同情心实际上是我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我可以讲述一下与同情心有关最新的一些发言。我们从积极心理学当中学到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它传达到你的工作当中,即积极心理学能够使我们重新的思考一下人类的本性。在心理学方面,我觉得积极心理学会有一些理念,大家觉得人性本恶,大家觉得我们的头脑会给我们一些消极的信息,自己的这种兴趣和利益往往会优于对其他人的关心。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实际上人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些积极的情绪的,和消极情绪是并存的,10年大家可以看看当时一些科学的文献,当时有很多关于愤怒的一些研究,关于同情心的一些研究非常少。所以我要研究,在人类的情感当中达尔文有很多贡献,他实际上指出了进化论,指出了作为人类我们进化到了什么程度,这里我也可以给大家讲述一下。

达尔文给人们提出了很多积极的情绪,我在实验室当中开展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利益、兴趣、爱等等,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今天我会给大家集中关注达尔文喜欢关注的情感,即同情。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下我们的这个词,同情心是什么意思?当我们去思考同情心的时候,同情心是指我们非常想关心其他人,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可以听取一下同情心对中国的思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情心和怜悯是不一样的,怜悯只是热爱这种热性,舍身处理为其他人着想。在西方人们并不是特别喜欢同情心,大家可以看看西部的传统,你去看看同情心,就会发现人们对同情心是不喜欢的,甚至是怀疑的。

在美国还有一个有名的哲学家,他100多年前说对于文明要去存在下去,我们必须反对利他主义,所以大家看看这些都是非常误导人的,但是达尔文是一个不同的理念,他指出同情心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一种本能,因为社区、家庭如果有同情心他们会幸存下去,而且繁盛。为什么同情心对于进化是如此重要的?Jennifer Goetz为什么都觉得同情心如此重要,原因非常简单,即我们这些后代、孩子他们出生的时候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的一种哺乳动物都脆弱,大家可以看到左边和右边的图,他们可以马上坐起来,可以吃东西。

动物一生下来的能够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的后代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做这些事情。我们怎么样研究同情心,Jennifer Goetz在此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我们可以看一下。往往在科学方面我们是失败,往往会找不到真正的事实,我和Jennifer Goetz花了多年时间尽量的研究我们面部表情,大家知道我们面部表情也是我们遗传下来的结果,当我们去给日本等人们展示这样表情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什么?他们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同情心。

实际上在人类的语言当中是有一些复杂的表情的,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嗓子可以让我们沟通,我们确实能够沟通,通过语言显示出同情心,我们在美国有一些参与到了我们的研究当中,用一些小的声音,简短的声音表达同情心。同时情况下他们能够表达出来,我可以看看大家,大家是否愿意参加我的测试呢?这是我的女儿,大家准备好了要做这个测试,她说,爸爸我觉得你真是太荒谬了,往往人们会觉得这样的声音会传达出一种情感,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声音来传达同情心。最后我们看看一些实证的数据,有一些理念是涉及同情心重要性的,我们要建立一个合作的关系,合作的团队。方法就是把我们的善良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在这里可以利用另外的一个古老的一种语言,大家知道我们有手,手可以传播很多信息。我们在皮肤当中有三层的皮肤,这个皮肤也可以去传达我们社会当中的一些信息。我们是否能够传播同情心呢?实际上是可以的,你可以摸一下陌生人的胳膊就可以传达。实际上你摸一下他的胳膊他就知道了你传达了什么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研究。这个蓝色柱状图告诉我们同情心会造成8%正确的判断,大家看看蓝色的柱状图,我们可以提及出爱、同情和感激。明天我会跟大家进一步的谈。

最后我来跟大家讲一讲一些我们所需要的关注其他情感,刚才已经跟大家说过我们在同情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信号,我们也可以通过触摸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善良等等。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我们的同情心来自于哪里?表达同情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应该是有反映的,在伯克利大学里面我们展示了很多图片,观察他们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际上在他们大脑皮层里面会产生很多不同,也导致了我们神经系统中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抑郁和压抑,在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这种催产素能够帮助我们对其他人进行关爱。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基因的话,会发现这种基因的变体叫做A/G,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我来总结一下,我知道Jennifer Goetz也会有更多的介绍,在同情心文化角度的问题。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战争的时候人们除了对敌人有仇恨以外会有一种怜悯之心,这个就是同情心。我们如何通过付出获得更大的快感,或者索取来获得快乐,我们也知道同情心不只是进展的一个结果,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发现文化力量能够削弱人们的同情心,尤其是不平等和权利的分歧。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在讨论同情心的时候考虑周边的社会环境和情景,我对这个图片非常感兴趣,因为孩子在他们的同情心方面并不是做的很好。这是最近的一个研究,包括美国21个西方文化中,孩子们是排名倒数第二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美国提升同情心。我希望这样对于同情心的研究,尤其是通过这样的大会我们能够进一步塑造一个合作的社会。

我们有很多的情感机制,现在有越来越的机构开始更具有同情心,如何应对囚犯、孩子,现在已经在对待这些人的时候越来越有同情心了。就像这次大会一样,我们面临各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促进我们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提升我们的成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Dacher Keltner教授,我问您一个问题,我一直特别关心同情心,而且我也感觉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同情心好像是越来越少,今天我学到了一个词后叶催产素,我们一般了解同情心都是提高道德水平、文化水平来提高同情心,以后是不是要产生中一种药物?

Dacher Keltner:这么做的话我就被抓进监狱了,实际上你的问题是很好的观点,当我们在给这种参与者也可以做这样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们获得这种催产素的时候就更愿意帮助别人了。很明显我们在后叶催产素当中有了很多药品,还有很多在治愈孩子沟通方面有困难都很有作用。

提问:我想问的是关于同情心的问题,年轻的医师谈到最初工作的时候接触癌症患者告诉他们一个坏消息的时候他们说心都碎了,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他就发生变化了,经过两三年的时间他就没有感觉了,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同情心会不会随着他接触坏事件的经历改变?有没有相关的研究?

Dacher Keltner: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实际上有很多情感都不是非常了解,或者这种明显的课程中是不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越多就会发生变化。我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的一个研究表明,如果医生能够对病人显示出同情心的话,病人痊愈的可能性更大。

提问:我想请教一下,同情心对一个人来讲是普遍的还是有选择性的?

Dacher Keltner:实际上这也是跟种族的传统相关的,我们了解到很多在快乐方面的挑战,其中的调整就是跟更多的人和种族,我们应该对所有活生生的生命具有同情心,我想你的问题也的确指出了这一点,如果同情心有限,我们的快乐也是有限的。

提问:你说的同情心是不是不应该翻译成同情心?这对我们的理解会有误解。

Dacher Keltner:我想Jennifer Goetz会跟大家详谈的,这些却是跨文化的领域。


主持人:下一位演讲者是徐景安先生,创建中国新文化论坛主席。他是一位官员,官员兼学者怎么看待幸福,有请。

徐景安:非常容幸能够来参加首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我本人并不是研究心理学的,我是研究改革出身的。离开工作岗位以后我开始对中国社会做了反思,认为经济在发展,我们口袋的钱在增多,但是三大矛盾严重恶化,人和自然的恶化,人和人之间的恶化,还有人和自我关系的恶化。

现在人和自然过不去,和别人过不去,和自己也过不去,现在中国人每2分钟就有人自杀。心理障碍有1亿人,严重心理障碍者有1600百万。我们深圳10年间精神障碍增加了100倍,所以这些数据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现代化,是为了人快乐、愉悦和幸福,但是人现在并不快乐、幸福。所以我在2004年写了一本书,就是《你的选择和中国的未来》,写的很简单就是对快乐、愉悦的理解出现的偏差,每一个人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国家的未来。我在北京搞了17次创建新文化研讨会,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比如说人性是恶,不对,人类有恶、善的两方面,人是要追求幸福的,所以幸福是人类的终极需求和目标。

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但是当今世界对于人幸福的知识是最不完备的,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追求幸福。我们政府认为发展GDP了老百姓就会幸福,每个老百姓认为挣钱也会幸福。其实不然,都陷入了认知的误区。所以,我在宣言里面讲,所谓幸福是人类主观产生的愉悦感,幸福在中国是需要启迪的,幸福来源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幸福,第二是情感层面的幸福,第三是精神层面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我们过去社会主义是不允许你爱自己的,要大公无私。我解释了什么叫社会主义,就是爱大家,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的,什么叫资本主义,有资本才也主义。资本的利益分配就要资本主义,马克思说这样不行,穷的穷富的富,所以要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的、大家的。所以我理解为爱大家的意思,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就会实现幸福。这个口号提了5000年的东方文明,也总结了200年的社会主义运动,所以我认为“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成为了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西方文化更多的要求获得,东方文化更多的要求奉献。东西方文化都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我们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既有2000年的传统文化,也有西方的文化,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当今中国全部集中了坏了一面,所以我们现在的文明是最差的。但是正因为这样,中国有可能创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我们的幸福。

幸福问题的功能,积极心理学讲的是对个人修养。但是我认为幸福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幸福得到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迅速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转折,中国需要新的改革需要新的发展。以什么理念能够统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改革呢?幸福最大化。所以我们要提出建立一个幸福的中国、幸福的深圳、幸福的江阴。把幸福放在第一位,民生问题,公共服务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就是迎刃而解。因为幸福中国、幸福深圳、幸福江阴的话就会改变评价目标,首先要改变评价的主体,不能让政府评价政府,而是老百姓自己评价。同时幸福最大化也将改变社会行为,要创造一个幸福的社区、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企业,从而改变我们的社会行为。

第三,创建一个幸福的人生,改变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今天我们的中国政府行为有问题,社会行为有问题,我们个人行为也有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制度改革,同时忽略了制度变革同时也要改变个人的行为。不能为了挣钱给别人下毒,这样的行为能行吗?所以幸福最大化就要改变政治、社会的责任。所以幸福不仅可以心理学,也可以成为幸福的社会学,幸福的管理学,幸福的经济学。

我本人也正在为这个幸福的实践做出努力,一方面我成立了幸福研究院研究,同时也成立的深圳市幸福研究中心,在6个城市做试点。做幸福社区的试点,同时很快要和汕头市委书记合作打造一个幸福的汕头。我们的电话是88851085。

第二,我们很多有利益诉求,但是不是所有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满足的,或者你的诉求本身是不合理、不正当的也不能得到满足,但是我们13亿人口没有一个情感疏导的系统,我们汽车有维修点,需要保养,我们的情感也需要保养,我发现了一个情感护理。情感护理什么意思?一个人有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当他郁闷的时候会打来电话,求助你,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帮助他。我举个例子,一个25岁的女孩子要自杀,她既没有父爱、母爱、也没有爱人,我们这样说的,你今年25岁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你的命运,人的价值不在于使自己快乐,也在于能够使得别人快乐。所以这个人很快从被悲痛欲绝就变成了阳光灿烂。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药,这个比吃的药还管用。

第三,信仰可以成为人生的第六大信仰,幸福。现在我们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家,今天的年轻人不信上帝,不信来世,不信佛祖,不细马克思怎么办?我认为幸福可以成为人类的第六大信仰。你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家,你可以不是为了马克思,为了佛祖,但是你一定要为了自己。幸福是人自己的终极关怀,信仰具有强大的力量,中国人缺乏信仰。基督教人也许不同意,基督教没有上帝,但是人为什么那么相信,就是因为人的传播,我希望在座的所有人都成为幸福的传教士。

主持人:真不一样,请大家提问。

提问:我对你最后讲的一句话,世界上六大信仰,你把幸福定义为第六大信仰。基督教信仰上帝,但是上帝是不存在的,可以追求。是不是幸福、来世都是不存在的?

徐景安:所有的宗教就是追求幸福的,而宗教信仰是需要信它,虔诚信他才会慢慢知道道理,路径是有区别的。而幸福的信仰更多是理性,我也可以冒昧的说一句,宗教是世界的早期因为对世界的恐惧产生的,所以人类更需要创造一个新的信仰,更加理性的信仰,所以我认为幸福信仰可以慢慢扩大的市场,要靠我们的传播。而且幸福信仰的道理像白开水一样简单,但是我们的人并不能认识到这点。所以宗教信仰是存在的,也可以有热情。幸福的信仰同样存在,要诚则灵。

提问:我首先做一下澄清,您刚才讲的积极心理学并不是您主观的幸福感,第二个问题您讲的幸福怎么来界定?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吗?911恐怖分子袭击的时候他是幸福的吗?

徐景安: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但是主观感受是怎么来的?是客观需求得到满足反映出来的,所以幸福可以成为一个学科、一门学问、一门内容。积极心理学比较多的是偏向于个人修养,我现在讲的幸福的功能开始扩大了,扩大到政治、管理,所以创造一个幸福的学校、幸福的人生是积极心理学向外延的扩张,所以积极心理学不等于幸福学,但是幸福学可以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内容。

提问:我有一些个人意见,您主要强调幸福是个人的责任,中国比如说我们为了房贷的问题,在这种缺乏自由的情况下怎么追求幸福,谈到政府、社会的责任肯定更重要。谢谢。

徐景安:这个是具有普遍性的,既然认为中国人不幸福,怎么改变这个现状?首先需要全面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这就要改变政府的行为,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任何制度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改变,这个就是我们个人要接受现实、面对现实、化解现在,这个就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同样这个制度如果去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你就会化解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格决定了一个命运,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决定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幸福和不幸福很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是积极的、消极的、上进的还是抱怨的,所以当今社会、当今中国要推进改革,为民众推进幸福,但是不要推卸个人责任,你自己怎么对待你的父母、同事、朋友、顾客。

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开始自由了,但是没有规范,只有权利没有责任。大家都在争,不知道男的该干什么,女的该干什么,所以很多很多悲剧其实问题是很小很小的,就是因为他不懂得规范、不懂得责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不要推卸自己追求幸福的责任,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寄托于社会,把善作为一种前提就是错了。谢谢。

主持人:也谢谢徐先生,他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在中国社会的一种积极探索充分肯定,尽管我们有很多争议,但是有一条我们毋庸置疑,徐先生走了好几个单位,徐先生已经年近70了,他的幸福观可以使他长寿、年轻,70岁的人还这样有底气。

徐景安:研究幸福、传递幸福你自己就是幸福的。

主持人:下面有请韩国延世大学教授Eunkook Mark Suh。

Eunkook Mark Suh: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我想彭凯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尤其是我们这些同事,非常感谢你们。在这两天当中我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经历,在两周之内我们也会召开一个类似的关于幸福的会议,我想韩国跟中国的心理学家的学者能够有机会进一步进行沟通和交流,就积极心理学进行交流。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化差异,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地图,是英国的一个教授做一个地图,他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绘制了这样一个地图。有深的颜色和浅的颜色,不太幸福的是俄罗斯和非洲,大家快速的看一看这个地图你就可以看到实际上幸福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是不一样的,是有着自己幸福的分布模式的。北美和中美大家可能比较一下他们的经济状况,他们的幸福感是非常强的。有两个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分布呢?很多北美的人他们都非常快乐的,有170多个国家他们的幸福感是非常强的,还有一些国家,根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幸福感是比较低的,中国、日本、韩国做的不是非常好,为什么这样子?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大家现在可能多次都听到经济非常重要,这是经济发展的状况,大家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和幸福感从某种程度上并驾齐驱的,但是你基本的情况都得到了满足,你的经济状况和金钱就不会成为你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了。所以我觉得在这里中国和韩国都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这些亚洲的国家要超过金钱给你带来幸福感的基点,另外我们看看生活方式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

怎么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有很多的可能性的,我们看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总是能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的,对于个人幸福感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这里我对于一些积极心理学的机制是非常感兴趣的,我觉得可以建立比较好的情感。但是有一些文化是比较积极的,有一些比较消极。这里我会给大家谈一谈关于幸福的一些世俗的信念,在很多研究人员当中他们对此不是特别关注,但是我觉得世俗信念对于幸福感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的自然生活是有一些目标的,比如说我相信月亮是圆的,但是我可以说服你说月亮是长方形的或者是正方形的,今天月亮出现了,它是圆形的,但是你可以影响到其他人的信念。实际上对我们的经验、观念可以造成一些影响。我可以给大家共享一下我作出的一些研究,幸福的人是一个好人吗?这里在不同的话中是也不同影响的。我是学生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这里有心理学家问美国的学生,假如说这里有一个幸福的人和一个不幸福的人,他们死了之后大家对他们评论,你觉得幸福的人不幸福的人上天堂和下地狱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认为幸福的人上天堂的比例比较高。这是无法证实的,只是一种信仰。

在西方的文化当中,甚至觉得幸福是一种道德观,是符合道德的,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我们是生活在西方文化当中的,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验证,可以看看这个是否正确。我们从很多国家收集了这些数据,我们就问他们,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情景,进入一个咖啡屋坐下来,其实一个陌生人对他的朋友说,我对我的生活非常满意,我对这个人一点都不了解,他说他非常幸福,你的判断就是这样的。在你看来,这个人说他非常幸福,你觉得他是有道德、傲慢、自私还是无私?看看美国的一个数据,美国人他们的幸福感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幸福感都觉得这样一个幸福的陌生人他是非常有道德、热情、值得尊敬,但是其他一些人会觉得幸福的人有消极的情感的,大部分美国人都会觉得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积极的人。

日本人是怎样看的?和美国不一样,日本觉得这样一个幸福的人更可能会拥有一些消极的特性,比如说不成熟、自私、肤浅,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和日本对于幸福人的不同看法。日本觉得一个幸福的人消极的情感、消极的层面比积极的更多一些。大家可以看看消极的特性和积极的特性的一个比较,可以看到数据上的一个差异,这个意味着文化之间对于幸福的解读差异很大。日本和中国他们分值是非常低的。意味着我们对于这个很快乐的圆形永远很负面的特质,文化对于一个快乐的人的想法是不是有区别呢?数据表明是是的。我们看看这个数据,这个并不仅仅是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觉得月亮是方的,实际上对于月亮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感觉是幸福的,这个对人是会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对于快乐的原形有一个感知。

如果你的文化相信幸福不是好东西的话,你就不太可能在众人面前表现成一个快乐的人,因为我们知道根据文献表明,一个快乐的秘密就是你能够把你的快乐表达出来,渲染周围你就会变得更快乐。另外我们看看还有一个世俗的观点,幸福是一种有限的供应,因为我们现在居住在一个非常具有竞争性的社会,人们会觉得幸福供应是不是有限制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零和的游戏,比如说在这一刻我的快乐就是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快乐,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他就信心快乐是一种零和游戏。还有一种人,他们相信世界上的幸福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具有竞争性,是快乐的杀手,不太相信快乐。他在同行中不是很受欢迎的人,周边的人都不愿意跟他打交道,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观点放在文化中考量。快乐是不是一种零和的游戏,我们也觉得对于那些竞争度更高的社会,他们也认为快乐是一种零和的游戏。

文化和幸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文化世俗信仰是另外一种窗口,最后一点快乐是无限的,希望大家都很快乐。

主持人:咱们有三个提问。

提问: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提问,我们都知道现在合作和竞争是人类,即便他当了总统都会面临合作和竞争两大问题,从人类个体一个组织来说,是采取一种竞争导向的,还是合作导向的,有没有第三种竞合方式来促进幸福?

Eunkook Mark Suh:你的问题非常好,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也面临这个问题,我认为健康形式的竞争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一直都非常钦佩美国社会,尤其是我发现了在这个社会当中总是鼓励积极和健康竞争的,这种竞争促进了国家繁荣和昌盛。竞争是健康的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你如何能够跟你的朋友更好的相处,所以我们需要在竞争和其他美德中达成一种平衡。

提问:非常感谢,谢谢你的发言,你也让我相信我们应该注重这种幸福的调查,因为我一直在过去多年都觉得聪明的成年对对于我们调查会有多严肃的对待。有些人说我们很快乐,我们怎么能够相信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这样的调查,可以相信他们。

提问:幸福的定义是不是应该在西方和东方的定义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Eunkook Mark Suh: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样,是不是有什么样的情景和因素创造了快乐,比如说在中国我们是不是跟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更快乐啊,不同的文化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谈到东西方的文化的区别和差异有一点更重要,就是个人的感官和体验,是一种非常本能的体验,提到幸福和快乐,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是有更多积极的情绪,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更满足、更有成就感,所以这主要取决于在哪个领域能够决定幸福的指标,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分析文化的不同,来确定幸福的领域。

主持人:感谢Eunkook Mark Suh博士。接下来有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健康与卫生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孙立哲先生。

孙立哲:大家好,我是清华园长大的,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学位,所以这个学位可能贯穿了两个角度。第一个我觉得我们要重新思考什么叫经济学,过去认为是一些数量,其实最早的时候经济学产生的是有整体主义的观点,现在我们好像在传统经济学当中更注重他对于经济增长、GDP测量的发展,所以我认为首先要重新考虑经济学是一个背后价值观的学问。

所谓人类的追求,他为什么产生经济学,经济学对它的新鲜性合理配制做研究,大家说了很多都跟它的生存需求以外的多元需求有关。我们看到基本需求以外很快进入一个多元、全面的领域,这个也说了幸福相悖的时候是因为没有发现新的需求。当然,大家也谈到了是不是主观需求的增长也会有抵抗性,比如说有适应效应,虽然他有了一部分快乐,但是不能维持,还有就是社会比较效应,也产生了很多不幸福的效应。

稀缺性问题可以这么理解,和这个特别有关系,这个图他是关于在时间轴上经济学一个稀缺的变化,开始的时候大家要有其他的物质产品,这个时候产生的战略发现客户是稀缺的,服务非常情感化。客户稳定性稀缺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所以说主流经济学的问题比狭隘,对真实问题的考虑的比较缺失,在经济增长中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数量化道理离现实越来越远,所以在知识结构上跟原始的经济学和心理学有一个融合,所以说这个需求的特点,我们看到过去有一个假设是传统心理学的假设,其他很大部分价值实际上没有被看到,增长的动力在这些需求上。我们做情感决策的时候非常多,实际上是四个方面,人的基本困境问题,人是要死的,所产生的情绪压力非常大,孤独的情感化非常强,孤独要靠爱情什么的,这个价值非常大。还有自由,这些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当然还有无意义,我们产生很多问题的时候没有意义,另外从自利主义到利他主义是一个转变,不做这个转变我们对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够不能真正做出来。

因为我是学医学出身,我就想说说,他实际上有很多遗传的因素,遗传是一个人的基因系统。他会有选择性表达,所以说他内在能力是跟基因的表达相关的,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人跟基因整体、文化体系所结合的能力建设。从人类的构成我想讲这个,为什么小孩会杀人,在美国拿枪扫射,所有的小孩往回看都会发现两个问题,一个家庭的问题,一个环境的问题。这个是我们的文化系统,文化系统为什么跟基因有关系,底下实际上是一些基本假设,引发基金的选择性表达,最后长时间的东西会固化在基因里面,所以这样一个体系是完整的文化体系,所以说有人说文化是表观的东西,其实文化是可以内化的,所以大家对文了解的多,对化知道的少。所以人类文化的认识非常重要,这里积极心理学就不讲了。

我现在还是只从基因一个方面,他有很多基因实验,比如说双胞胎幸福感非常接近,和非双胞胎子女不一样,同时这个可以追踪到他的基因。实际上最近已经发现了长寿的基因,其实内部有一个基因,这个基因平常叫沉默基因,在某种程度下可以启动。衰老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是营养限制,第二有积极的情感可以启发基因,换句话说每个人的积极心理是有能力的,通过一些外在的影响和激发因素可以激发出来。这几个案例我们就不具体说了,到海底捞就很快乐,快乐文化在企业管理的时候,快乐员工造就忠诚顾客。

星巴克也是这样的,实际上留住有价值的客户和新的客户,我们都注意到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挽留老客户成本的6倍。幸福型组织看成一个人,他有内部的快乐体系,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员工和客户满意,所以我觉得从追求物质价值实际上是一个追求企业管理方面一个解决方案。

管理到底要什么东西,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必须要创造价值。所以说个是一个服务的金字塔,他是管理非常重视的。这个潜在的需求往往跟情感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关联,这个数据很有意思,客户忠诚度每提高5%,可以让银行利润提升85%。

幸福文化基因在角度的来讲,首先要构建一个比较好的激励系统,数字化的激励、钱的激励比较多。多元的价值观创造整体幸福是非常重要的思路,但是有很多非线性曲线不好捕捉。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四个方面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消费的时候,情感起决定性作用,最终的品牌实际上是客户头脑中的情感结合。

主持人:谢谢孙立哲先生,孙先生作为万国集团的董事长给我们讲了这么多案例,我特别想听的他没有,如何给我们策划富士康14跳,制止连续跳的事件。

主持人:各位来宾我们继续进行下半部分论坛,上半部分也四位学者和专家做了发言,其实我对幸福的理解,本来我还觉挺幸福的,听了四位学者讲的以后就变了模糊起来。

下面有请美国明德大学教授Jennifer Goetz教授作演讲。

Jennifer Goetz:大家好,谢谢大家来到这里,我也非常容幸来到这里。感谢我的导师,我非常容幸成为这次大会的一部分,现在我也成了你们的同事,我也对于到目前为止的讨论感兴趣,希望对此有所贡献。

今天我们已经讨论了相关的主题,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做的研究,为什么有很多人会有同情心?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做的一些研究,我们看看同情在中国文化中的情况,我要说的是这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研究,在这里想说的是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受欢迎。

首先,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同情心,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国不太多说同情心这个词,可能同情心在美国字典里面含有的含义要远远超过同情心这个概念。我们如果看到我们的朋友、家人、或者一个陌生人遭受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一点焦虑,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便是他们在受苦,我们也会跟他们感同身受,会有一种感性油然而生,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里我要跟大家介绍的概念,在做文化工作的时候,我们如何来应对术语,或者是术语的解释。

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在同情心领域我们有很多研究,我想实际上同情心能够带来的好处无所不在。我们会对于周边的人都会有一种利他主义的情感,即便是对于同情心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并没有主观的认为这是一种同情心,只要能够给其他人提供帮助就很好。所以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有相应的表明,那些具有同情心的人,如果你有同情心的话,即便是面对你的敌人你也能够能够宽恕。实际上我们也在对孩子包括小孩子也做了研究,实际上孩子的同情心更大一点,而且我们发现在学校里面那些愿意帮助其他人的孩子自我感觉会好一点,所以我们知道同情心不仅对社会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个人也会有帮助的。

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在这里澄清一下这种观念的展示,如果我感到很痛苦,你会看到我脸上有痛苦的表情。有相应的研究表明,你看到其他人很痛苦,这个时候你大脑里面也会有痛苦的感受。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种概念,就是悲痛、穷困、忧伤,其他人处于痛苦的时候个人也会很痛苦。我们的朋友感到不幸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感到不幸,这种自我导向的忧伤和焦虑就是一种感情,我们自己的痛苦也会让其他人感受到痛苦。从进化论的角度达尔文的观点他是反对同情的,同情应该是进化的一种感觉,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合作、同情、以及类似的东西如何能够从胜利的角度产生。就像达尔文说过,他能够帮助我们的后代,所以我们后代与生俱来就是脆弱的,我们必须要保护我们的孩子,保护他们能够生存下来。

另外在中国社会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互惠,我们可以为其他人做一些好事,但是在另外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自己也会受益。还有像这种集体受益的观念,这种小组的受益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进一步影响同情心。而这种同情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

我要强调的关于进化论的问题就是,同情心是不同的,同情心是不应该应用于所有人的,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要是需要钱的话,我就把所有的钱都给你,如果我要这么做的话就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收回来了,这个是有一点局限性的。

实际上我们应该非常关注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或许他们会遵循他们面临的规则,他们也会进一步遵循我们的文化规则,但是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遵循,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会承受一些痛苦,有一些人如果要做错了事情的话,他们是罪有应得。所有的情感都是应该跟文化相对应的,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幸福还有同情心都是如此,但是到底同情心哪一个部分也文化差异?我有一个假想,根据我的猜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像积极主义还有合作主义的组成部分,都有不同的方面。对于那些在西方家庭中,实际说他们不太愿意做集体主义的事情。

我们发现美国的学生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同情心要高于中国学生,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发现,美国的学生在显示同情心方面要超过中国学生。但是中国的忧伤程度要超过美国学生。这种对于个人主义也是更多的与同情心相关的愿意,另外我们在这里也做了一个研究,我要感谢清华大学,感谢你们对我们这次研究提供帮助,我们问学生,你们觉得同情跟其他情感之间的情感相似度有什么不同?他们说这应该是最重要的正面和负面的情绪。

美国是在左侧、中国在右侧,同情心实际上在美国和中国所看到的这些负面和正面的积极情况。实际上在美国同情心是与尴尬相关的,在美国提到尴尬的境地人们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同情心。

还有另外一点,我要说的是,我提到了同情,主要是看到一些人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这个主要是问一些人,当他们在生活当中感受到同情心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状况,你是为什么样的人拥有这样的情况?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通常有一些是公平的有一些是不公平的。同情心是和一些不公平的、消极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在中国和美国都是不一致的。美国人觉得他们能够应对痛苦的事件,可以帮助他们的,中国人不觉得是这样,他们觉得没有太多能力帮助其他人。

我要告诉大家,从这个研究当中我们看到爱和悲哀在中国、美国的文化当中都是和同情心相关的,同情心在中国、美国都是和一些消极的东西相关的。我对于这样一个痛苦和应对这样不好事件的能力感到非常有意思的,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同情心方面是有一些差异的,中国人的同情心可能和美国相比是少点,中国人更多的觉得遇到这些事是感到痛苦的。

在现在我们做的是去看一看你会对谁有同情心,这也会影响到同情是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说这个人他受到了一些苦痛,如果他是一个陌生人你对他的同情心是不一样的,我们接下来可以做这样的研究。谢谢。

主持人:我觉得Jennifer Goetz博士还是和Dacher Keltner是非常坚定的站在一起的,非常一致。我觉得她提出来同情心在中国和美国,同情心存在巨大的差异,值得我们重视。

提问:因为我觉得在中国文化里面一直强调侧隐之心,所以同情心是比较多的,但是结果看到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相比还是美国的大学生更富有同情心,所以我问一下你对同情心的定义是单一要素吗?这种感受和帮助行为应该是两个不同层面,在这里面中国和美国大学生是一样的吗?同情的对象是谁是不是有关系,社会地位有没有差距。所以我想会不会是下面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谢谢。

Jennifer Goetz:是的,我想你提出的这两点是非常好的,在幸福方面主要是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说的。他们觉得自己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如果说你说你也同情心,你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情感?我觉得确实我们应该看看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有一些文化上的要素也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同情心,我们要去看看自己所说的同情心,美国也许认识到了这种同情心,因为同情心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中国也是有这样一种文化的,但是我们要具体看看。我们也应该看看人们在他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是怎么具体做的,行为也是一个具体的层面。

Jennifer Goetz:我们应该看看怎么鼓励儿童的同情心,其实父母教育方式是比较好的,当你从儿童开始的时候,你就会把这个同情心从孩子的一生当中培养出来,如果父母有同情心的话也会帮助他们的孩子怎么样拥有同情心,就像痛苦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感觉。一些个人可能存在了一些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我觉得怡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别人痛苦的时候你也会痛苦,这样就会有同情心了。主要是取决于你觉得什么是重要的,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别人的痛苦、感受到它的痛苦,但是你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我不愿意伤害你,如果你不能感受到怡情,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当我们和儿童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鼓励儿童在小的时候培养同情心,对于其他的一些群体我们主要看看为什么没有同情心。

主持人:下面有请盛大游戏前CEO、禹容网络CEO兼总裁李瑜女士。

李瑜:各位尊敬的专家、教授老师,各位嘉宾、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会的组委会让我今天有这个机会第二次站在这里。我自己的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隔壁,北大心理系。10个月前我站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敲钟的时候,那是09年全美国无论是纳市还是纽交所最大的一笔融资,也是互联网企业上市最大的一笔融资。站在那里作为一个中国的女性企业家是感到骄傲的,但是今天我们的话题研究的是幸福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什么是幸福?我那时候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也想问问在座的,有几个人能够清楚的计算过自己一生能够活多少天?也就是3万多天。可能我们没有算过,是不是拥有了财富、声誉、媒体下的光环就是幸福。或者是拥有更多的财富是不是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我想昨天都也了深刻的论述,但是我自身深深的体会到了。

当我在汶川的时候,看着他们天真脸上的困惑与恐惧的时候;当我充分自信坐在总裁室为全球一流的专家阐述游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接到父亲的电话母亲被打伤,但是我还必须坚持下去。自己想的很深,剩下的人生下半辈子还有1万多天,怎么样渡过的更加有意义,什么是奉献,于是决定放弃亿元的回报,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今天带来的更多的是禹容网络的方式更规模化的传播我们的积极心理学。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对人的主体性是如何定义的。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跨越时空的效应,如果说我们举例来讲,蝴蝶的效应就是一个信息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快速的传递达到人对社会现实当中的一种影响。近期大家很关注的假文凭的事件,我们可以理解到如果不是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大规模的传播,甚至于一个个体在网络中他们自己都能够成为一个自媒体的情况下是不能产生这么大一个效应的。

甚至说,现实社会的独立存在性是不能脱离于现实世界的。所谓这两边一个沟通关系的不同点,主要是强调于一个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比较。同时对于虚拟世界里面看到的是弱关系,但是在座的有用开心、有用人人这些虚拟的网络,可以感受到虚拟世界带来的现实感。提问:我想知道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否有一些共性,大家知道

社会性和去社会性:网络化生存方式赋予网络人以超越现实社会制度限制的巨大自由,为人的个性伸展与张扬创造了前提。为什么在虚拟世界里,中国的用户会得到,甚至感受到比他在现实社会里更多的现实感?我想他通过网络里面可以达到自己在现实社会里不能达到的梦想,甚至于一个内向的人多虚拟社会里可以变成一个大批量交朋友,能得到一种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我们要更多的去提供给他们一种禹容网络要做的,让大家分清楚,不依赖于网络给他的成就感。只有他在现实当中遇到挫折、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再到网络里面获得一些帮助。

我们讲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和西方应用的一种特性,更多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的用户群体里面得到的一些感受。在网络上有一个比喻,美国人喜欢打桥牌,两个人可以联手进行互动,日本人喜欢下围棋,中国人喜欢打麻将。每个文化追求的不一样,这是一种比较偏激的比喻。我单纯从我的企业招聘员工,在西方的时候我做管理,对员工管理要求的定义就是职业、专业、敬业、乐业,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情感满足方面也具备这样的不同,中国人可能会谈更多的宽容、中庸、灰色、磨砺。当然在亲情的情况下家庭的构成这个主题上我们看的比较多是独生子固定的一种心态。忠孝虽然有个性,但是事实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点的,也不深入的探讨。

根据前面讲的这些文化特征的不同,我们所创建的这个网络是以中国用户规模为基础的,我所知道的其他市场上没有这些服务。它其实整个的基石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适应中国社会娱乐性的体现。但是它真正的灵魂隐藏于后面的是心理学的灵魂。这是我们用户初步上来的时候所看到的,所要采取的心情。进去之后会有很多用户之间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沟通谈话的平台。但是现在在中国已经是最大的一个专家咨询平台,本身永远的咨询师数量是很多的,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各方面的一些咨询。

我们每天可以看到全国的一个气象图,同时个人可以在历史数据上去跟踪他每一天的快乐指数,如果长期记录,我们有过去5年,现在5年的数据的就能够分析他们的快乐感,从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成功。

最后给大家看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幸福指数最高的还是在上海市、北京、山东等等。另外一个就是在地图上面每天能够看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的显示。我希望通过积极心理学在社会的应用,大家传播这样的种子让整个社会理解到,不在于手里握着多少。

平均来讲还是男士的幸福感相对多一些,这是我们用户调研的一个比例,大部分用户还是集中在85年左右。希望我们能够通过禹容网络带动优谈网传播快乐,按摩心灵,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谢谢。

主持人:我想代表80后问题一个问题,您现在有钱、有貌还是CEO,你现在感觉到幸福吗?

李瑜:幸福。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登峰先生。

王登峰: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我感到有点沮丧,因为我们昨天会议的主席我有30分钟,而现在我只有15分钟。因此我必须进中文,因为中文容易的。

我的题目是《幸福着谁的幸福》,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幸福着自己的幸福,不管是要放弃一些东西,还是追求一些东西。我想我们要追求的一定是我们最想要的,而我们放弃的也是我们最想放弃的。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幸福的东西方对话,但是现在东西方关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也差别的,但是搞不清楚。我觉得来自美国的学者关于幸福的理解更偏向于中国的幸福。

首先从一个常识来看,在中国人的眼里什么叫幸福,有一家卷烟厂他们想创造一个牌子,于是就请专家从文献里面研究,看看哪些是让人觉得幸福的。最后他们选出了八种,蓝色的三个,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之、共享天伦这些都是他人指向。第二种金榜题名时、升官由进爵,财源纷纷来等。跟个人有关的是43.75%,跟家庭有关的占31.25%,跟朋友由于的12.50%,跟问题由于的12.50%。跟自我有关的内容都是相互独立的,读一下礼记就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人的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有亲朋好友,这里面我们看到洞房花烛夜、家庭和谐、子孙孝顺。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更多的是带有工具性的,而久旱逢甘霖是一种外控的想法。因此我们看到个人的目标和他人接受的互动,很多人说中国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对于别人看法的关注别并不是整个实现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在对待难题的解决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人面对问题的时候第一也外控的倾向,第二他们随时都在考虑他人对自己是否成功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里面强调的是个人的成功,中间遇到什么困难叫逢山开路。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可能会有别的人觉得不高兴,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就是走你的路,让别人不高兴去吧。当你让第一个不高兴的人高兴起来以后,你很清楚你的目标还在前面,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高兴。中国人实现目标的途径或者模式是自己高兴,别人也要高兴。这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在文化的纬度里面有一个纬度叫男性化和女性化。西方追求成功的特点是男性化的特点,中方就是女性化的特点。

在性善文化里面人也有自私的行为,对于自私的行为如何制约,中国人讲究自律,当别人说你坏的时候你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中国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以调节,没办法的时候才是上法庭。中国人还会讲我赢了,但是输了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收拾我的。所以最好是不要上法庭,这一点已经有很多证明。在香港很多企业家遇到纠纷的时候肯定要通过很多调节,但是西方的企业家遇到问题直接上法庭。

另外,中西方宗教信仰和人神的互动关系也是影响人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中方文化里面人和神不能直接沟通,只能靠祖先的文化。我不能直接跟神进行沟通,在现在当中也是这样的,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跟这个资源掌控者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资源掌控者,让他们觉得我好,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方式。

西方文化跟中国人自宗教信仰有一个最大的区别,西方人可以跟神直接沟通,其他的中介者基本不起作用,这是个人主义的一个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支柱强调阴阳观念、崇高尚群、中和之境,人文精神,整体思维,表现的是思维方式、人生智慧、行为方式。什么叫德?去年胡锦涛讲了一个词叫“不折腾”,到底英文怎么翻译呢,就是不要走到邪路上去的。中国人亲自崇德尚群,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跟西方文化是有着非常大差别的。

最后归结到一个,心理学要实现理论创新现在时机成熟了,心理学成为一个必需品,我们受到系统的西方训练模式,这是科学的内核。如果两种文化的差别非常大,幸福的差别也非常大,我们在研究幸福的时候还是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对此充分信心,因为中国制造已经达到了鼎盛。中国心理学家发表的论文大部分充其量只是“来料加工”、“照猫画虎”。中国创造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人的问题已经被国际广泛关注,西方的学者已经从文化的角度提供解释。如何创新我想应该有一个在模仿中创新,我们所有的心理学的学者要树立文化和民族的自信心,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登峰先生。

提问:非常感谢我有第二次提问的机会,中国现在如果心理学到了一个创造的时代,比如说现在全球化、网络化,我觉得中方和西方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中西方会融合吗?对人心理会不会有新的影响?

王登峰:中国文化性善文化是传统社会的,首先那个黑线已经没有了,韩寒说我不懂,我错了吗?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现在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面,自私是可以登堂入室的。改革开放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自律和制约也已经基本消失了。现在中国社会里面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我们在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无选择的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这个会导致以后在讨论的时候就不是关于幸福的东西方对话的,就是关于幸福的西方跟西方的对话。

我们并不是要排斥外来的文化,到今天你想关闭起来不可能了,但是作为自己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还是需要重新建构。美国文化也在受到包括中国内的其他国家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不可逆的状态。

提问:谢谢,我本人看过很多关于文化方面的书,我想有一个机会,中国的文化本质上还是儒家文化,在中国如果说谈一个比较大的宗教信仰,其实儒家是最大的信仰。在家里我们也强调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实在幸福学里面比较提倡什么?能把自己的不愉快表达出来会比较幸福。想请问王老师,您觉得中国未来的教育,怎么能让我们的孩子活的更幸福?

王登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体现了中国的特点,关心下一代。在中国文化看来,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的很好,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让孩子们培养成将来能够更好获得幸福的能力。我们现在的孩子很可怜,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感到幸福的事情。现在的父母是生而不养,他们没有很多时间陪孩子。现在孩子们幸福感的缺失最大原因来自于父母。第一要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没毕业的不许生孩子,第二在我们学校教育里面应该更多渗透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

主持人:感谢王登峰先生。下面有请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岳晓东先生。

岳晓东:非常感谢,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的会议,我感到非常容幸和激动。我是北京人在香港,在香港工作多年,今年我跟大家交流谈谈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心理学能够研究一些积极的成分,这个是一个潮流。我们确实应该呼应这样的潮流。我接着王登峰讲的,我的题目是《幸福着我的幸福》。

幸福说白了是习惯养成,是你对自己心态的不管修炼。这是一个成长的模式,我们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特质,研究我们怎么样能够达到主观幸福感,这个都是我们乐观状态、心态的指标。几个月前深圳10几跳,这些人为什么在人生环境中感到走道尽头?当你在楼梯口的时候想跳还是不跳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人生还是有其他空间的,2003年4月1日,那天是一个愚人节,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张国荣跳楼了,我不信,第二天看电视果然是张国荣跳楼了。因为当我们仰望张国荣的时候,他要钱有钱要貌有貌。他都死了我们还有什么奔头呢?后来我就带着一个思考继续探索与发现,他得了抑郁症了,我觉得更加不可思议,他这么有钱,他有100个理由会觉得开心。所以我更加不理解,后来我继续发现张国荣背后的原因是可能突发事件造成的,是他的完美主义,放不过自己,放不过别人。他有的时候做事情追求尽善尽美,因为这个性格特点他总是看自己不开心的方面,多过自己开心的方面。日积月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活着没劲,所以关于这点,我们习惯养成,所有的积极心理学原因的结论怎么拓展,是怎么让自己幸福起来。

我在香港开设积极心理学给大家布置作业,让您每天睡觉之前想想今天开心的三件事情。如果一天举三个,三天就是九条,这一个学期就会有100个让你开心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你的开心远远大于你的不开心,最后让你看到你活的意义。我做了一个事情,叫做通俗心理学。我还做了一些事情就是开了一个心理诊所,其中有林黛玉和史湘云,林黛玉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贾府,所以贾宝玉有受虐倾向。我们如果每天都能够选择一点开心的事情,而忽略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一年就也差别,十年、二十年下来就会觉得非常幸福,谢谢各位。

提问:快乐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我的意思是从哈姆雷特的悲剧来讲,我觉得经历悲剧比经历快乐更容易让我成为真正快乐的人。

岳晓东:善恶之间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做善人做到头别人就会欺负你,您说快乐这么重要吗?因为你快乐着,其实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学问,看你怎么面对,怎么提取,其实生活当中更多是不快乐的事情。有些事情让你觉得走不出来,到最后在中文当中危机这个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危,一个是机。痛苦也是一种快乐,看你怎么转换。

主持人:香港的教授就是娱乐化,把学问娱乐化这种程度到一种境界了,我们掌声感谢。下面有请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正教授奚恺元作演讲。

奚恺元:谢谢大家。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讲幸福中间我们碰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持续幸福感,现在财富从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但是怎么样持续幸福,我们多了钱了可能会幸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人都差不多了,比如是在幸福学中间,很多人都会知道,在一个社会中GDP随着时代增长,但是幸福感并没有增长。这个现在也有很多学者对结果有疑义,但是不管怎么样使得幸福能够持续,就是持续幸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本来想讲两个方面,一个叫倡导去发展那些我们叫做内在可评估的消费,第二个就是要发展那些抗适应的。

为什么我们要讲内在可评估性呢?很多事物的好坏是跟别人比的,比如说你结婚的时候拿到了一个钻戒,你开心吗?很开心,为什么呢?这个钻戒很漂亮,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别人拿不到这个2克拉的钻戒,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比较产生的。整个社会都有更多的、更大的钻戒的时候他是一个零和游戏并不能使大家更幸福,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通过比较的,所以这里面我们做出两类评估。A类事物是不通过比较的,B类事物是要通过比较的,我们现在有一套方式来测什么是A类事物,什么是B类事物。我想大家都可以直觉的知道哪类是A类,哪类是B类。

我们看看有两个猴子,这两个猴子今天都结婚了,一个是穷猴子,一个是富猴子,这两个是母猴子,他们分别跟一个公猴子结婚,他们互相不认识,受到的待遇不一样。首先我们看一下他们在婚礼上一个穷猴子拿到一个比较小的钻戒,一个富猴子拿到了一个大的钻戒。如果比较的情况下,他们的幸福程度不会不一样。所以B类变量就是没有社会比较,拿好了钻戒接着吃饭了,我们看下面,穷猴子因为比较穷,吃的东西比较差。我们想想看,在不可比的情况下,你猜猜看他们的开心程度会不一样吗?因为猴子本身就喜欢香蕉,接着他们对带到新房里面去了,这个穷猴子被带到100 平米的新房,富猴子被带到200平米的新房,他们幸福感是没有差别的。冬天的时候要洗澡了,穷猴子家里没有热水,只能洗凉水澡,他们会不会感到不同?会。然后是喝酒,一个喝好的一个喝坏的,这个会有区别吗?没有。最后去睡觉了,穷猴子的老公晚上出去玩了,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在这两个不可比较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感觉到不同。会。

我们看到的是左边的比右边好,但是实际上有的不会有很大的区别,现在我们给大家看一些数据,我们从03年就给中国提倡幸福学,我觉得总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明问题,我们最早发现杭州的幸福感比较高。我们在不同的城市里面,在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里面调查人们对他几类事情的评估,一个是手势,我们在冬天做的是对他的室内温度,最后是对他们自我的性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看前面两个,我们这个理念是这样的,如果说这个事物是不要通过社会比较就会对大家有影响的,我们可以看到平均来讲冬天温度越高的城市,比如说哈尔滨室内温度并不多,要比平均温度低的地方开心。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张图,这张图是人们的首饰,在任何一个城市里面,占有比较富有首饰的人比不占有比较富有收拾的人开心。再看看下面两张图,看看人的身高,大家都喜欢要长的高,特别是男生。其实张的高到底是A类事物其是B类事物?长的高的人要比长的矮的人幸福。有的城市人长的比较高,有的城市南方的平均来讲比较矮,是不是平均高的人要比平均矮的人幸福呢?这个没有关系。说明长的高和长的矮是B类事物,是要靠比较的。性生活,左边这张图蛮有意思的,首先跟大家讲一下X轴是什么呢,是一个月中间性生活的次数,Y轴是幸福程度,我们可以看到是性生活越频繁越幸福,但是太多也不太幸福。这些性生活特别多人不知道是哪些人,说不定是这些人有些问题。但是有这这样的趋势。也的城市来讲性生活多一点,有的少一点。就是说性生活我们并不要看比较产生。

我们总结一下,现在要发展GDP,发展经济,我们怎么样能够把GDP和财富转换为目标,经济学研究怎么样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财富,并不是所有发展经济都能转换为幸福,你要发展B类事物是一个零和游戏。

第二部分是关于适应,人们适应对幸福非常大的一个敌人,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事情,比如说现在两口之家住在100平米的房子里面,后来又换到120平米的房子里面,我们觉得很幸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不幸福,这个就是适应反差。

我在国内享受了国外享受不到的服务,洗脚,我去过几个地方,很舒服,一般洗脚是中间一个桶,我那个洗脚方式要三个桶,左边一桶凉水,右边一桶热水,中间一桶温水。你把左脚放在凉水里头,右脚放在热水里头,然后同时把脚放在中间的桶里面,你会感觉到无比的快乐。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就是适应与反差,事实上一件事情不变化了我们就对它适应了。

但是人们是不是对所有事情都产生适应呢?不见得,对于变化的事情我们是敏感的,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同样在追求一件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要追求一些变化的事情,不要追求一种恒定的好的事情,因为它容易适应。反之你要避免一些坏的事情,不要避免一些变的坏的事情。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被派到长安街上班,你的公司给你钱也比较多,2万块钱你可以租一个很好的房子,现在金融危机了没钱了,你要自己出租金了,怎么办?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把你分子的面积减少,但是照样还是住在王府井,或者你保持你200多平米的面积,但是得住在比较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你要做一个选择,到底我是损失面积还是上班的便利。很多人在这情况下不知道怎么做,如果你就是两口之家应该损失住房面积,因为面积是一个恒定的东西,你虽然开始不开心,但是后面就适应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

产品也有不同的,比如说你非常爱一个狗,你想想看,如果人家送你一个3000块钱的假狗,还有一个送你一个真狗,你开始可能是非常开心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同样的钱的东西,同样开始幸福的东西他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我们同样来发展一个产品,我们要发展那种抗适应的,而不是易适应的东西。我们搞了一个测量产品的方式,发觉不同产品的适应性不一样,发现最低的是,时间越长人们越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朋友、男女朋友、自己的床和枕头,但是很多物质产品,像手机、包这些东西,开始买的时候很贵可是最后就适应了。

我们现在研究幸福学已经到了一个时期,今天我觉得我们现在提的这两个方式是整个幸福学中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就是要发展那些内在可评估的事情,怎么使得人们在冬天感觉到温暖,这些是能够绝对提高幸福,而不是让人家有更大的汽车,更豪华的房子。第二就是怎么抗适应的,房子的大小和路程,真狗还是假狗,我们要发展这些抗适应的。

主持人:谢谢奚恺元摇教授。下面有请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彭凯平先生。

彭凯平:谢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的主题演讲就不多讲了,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个会为什么要开,希望下午还有以后保持联系。这次会是首届,他一定有第二届、第三届,更希望有很多届。我简单给大家看两个内容,第一个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其实大家都知道幸福的一个前提条件,因为我们不太幸福,所以我们要追求幸福。我们做心理学的人不太幸福来自于两个,因为我们做心理学,很多人碰到我都问我,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第二个,他们会问我你觉得我有病吗?所以幸福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大家知道都中国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出现了很多的现象,这些问题出现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他代表什么现象?今天这个日子特别有意义,因为2008年8月8日举行了奥运会。 2010年的8月8日我们清华大学有幸的承担了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所以现在社会有心理问题,不难说明心理学很重要。中国心理学永远是一个最小的学科,北京大学成立了30年也是最小的,相对于很多其他的专家我们很小,我们的管理层、教育界还很土。

我们应该做到企业的老总、国家的领导人骄傲的说我们在学心理学,他们现在不敢。这就是我们办这个会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幸福科学如何做研究,幸福有没有差异?绝对的有文化差异。国外的科学家要谈的研究就是尼姑的研究,在文化历史上作出一个很伟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顺便说一句清华大学国学院三位都是学心理学的,赵先生曾经在我执教的学校教过心理学的境界我们一定要求知,一定要寻找。谢谢大家。

主持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一个记者的。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您讲了很多有关幸福的讲述,当下的大学校园都在讨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去行政化。我想问,您认为你专注于研究学问研究幸福呢?还是站在领导岗位上感到幸福?

彭凯平:我当然相信学校不应该行政化,这个是很主要的问题,他代表了一个社会的信仰,代表了社会的一些理念,我个人赞成大学不要行政化。校长这些级别真的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概念。

做学问肯定是快乐,我们选择这个学业、专业是很快乐的,我们这些人待在学校里面做学问肯定是我们选择的。所以做学问是我们衷心的快乐,所以学者追求的是理想,行政追求的妥协,妥协是很痛苦的。但是行政后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资源和可以产生的影响力,这个可能利用它为人类、社会、老百姓做学问,首先做学问,最后去当官,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彭凯平教授,感谢大家!我们要树立以学心理学为荣,以不学也不为耻的思想。向关于幸福的东西方对话延伸、再延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