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同安消防器材厂:合并前的芦墟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5:58
 芦墟镇是吴江市的东大门,到市区直线距离 24 . 5 公里;西边与北厍镇交界,北部同莘塔镇接壤,东邻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南缘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陶庄镇,西踞分湖与黎里镇相望。 318 国道和太浦河横贯镇区,建设中的沪青平高速公路穿越北部镇域;北至苏州,南去浙江嘉兴,东到上海市中心,都仅需 1 小时。镇域面积 52 . 78 平方公里,其中河港湖荡面积 25 . 5 平方公里。老镇区西濒“吴根越角”的分湖,向东向北延伸扩展的新镇区位于国道和太浦河两侧。镇区面积 3 . 3 平方公里,其中浦北开发区 1 . 5 平方公里;省级汾湖旅游度假区坐落在镇域东北部。至 2000 年底,落户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 40 家。芦墟被江苏省和苏州市列为外向型经济重镇,是“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百强乡镇”,也是吴江市东部片区的中心镇。近几年,按科学规划的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正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2500 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芦墟和分湖是吴越边境,湖滨驻防吴国水军。三国时期城司古村已有望族居住。南北朝时北顾里、即后来的北芦墟开始兴起,至元朝达到全盛。唐景龙二年 (708 年 ) 建造泗洲寺,是南北芦墟人烟兴旺的标志。南宋初的绍兴三年( 1133 年),建立分湖巡检司,“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镇之名自此始”。巡检司官率兵镇守,管辖今黎里、金家坝至周庄一线以东地区及飞地章练塘。巡检司署在市河十字口的东南角,即今司浜西岸。芦墟从此建镇。宋室南迁,带来了北方移民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技术,分湖地区日渐繁荣,泗洲寺附近成了“商贾货物辐辏之处”,即商贸集市,市即墟,墟即市,由此得名芦墟。明朝后期北芦墟逐渐衰落,南芦墟日益发展。清朝康熙年间( 1662 ~ 1722 年)“居民至千家,货物并集”,“贸易益盛”,芦墟已成大镇。 

    春秋战国时,古芦墟先后属吴、属越、属楚。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 年)起,至唐朝末年,芦墟一直属吴县。后梁开平三年( 909 年)吴江置县后,芦墟属吴江县管辖至今。吴江东部地区为久咏乡。元、明、清三朝,久咏乡辖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3 个都。今芦墟镇域大部分在二十九都境内,仅西边一隅属二十八都。 

    清宣统二年( 1910 年)至民国前期,建立芦墟乡,辖 3 都领 16 图,地域与今相当。民国 18 年( 1929 年) 8 月设区,芦墟所属的第六区后称芦墟区,辖芦墟、莘塔、北厍和南周庄 4 镇及周围农村 42 乡。民国 23 年( 1934 年) 8 月,实行保甲制。抗日战争后期芦墟曾有过日伪政权。 

    民国 38 年 (1949 年 ) 5 月 5 日 芦墟解放后,成立区、乡、镇人民政府,行政区划不变。 1953 年 2 月,芦墟市镇升格为县属镇。今芦墟各村分属东秋、三村、分溪和莘塔等乡。 1957 年 10 月,“撤区并大乡”,农村全在莘塔乡内。 1958 年 9 月底,莘塔公社成立; 1959 年 3 月 5 日 ,市镇和农村皆属莘塔公社。 1962 年 4 月,分置出芦墟公社。 1965 年 9 月,芦墟镇、社分设,市镇恢复为县属镇。 1983 年 8 月,成立芦墟乡政府、村民委员会。

    1985 年 10 月,乡镇合并,新的芦墟镇辖 22 个行政村(含渔业村)、 5 个居委会。 1992 年以来,市镇扩大。增设 6 个居委会,总数 11 个。 2000 年底,全镇 12104 户,其中农村 7367 户,总人口 32310 人,其中非农人口 11951 人。本年度人口出生率 6 . 50 ‰,自然增长率 -0 . 06 ‰,计划生育率 100% 。另有外来人口两三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12 人。 

    芦墟地处太湖下游平原腹地,地势平坦,一般地面高程吴淞基面 3 . 0 ~ 4 . 2 米 ;全镇湖荡连接、河港密布,多数水深 2 ~ 4 米,水位平稳。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 . 7 ℃ ,冰雪不多,全年无霜期 226 天;雨水充沛,日照适中。总面积52. 78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 25 . 5 平方公里;耕地 21 . 16 平方公里(合 31735 亩, 1962 年),以水稻田为主,土质为黄泥土类,土壤肥沃,历来盛产稻麦和油菜籽,是典型的鱼米之乡。长期以来,农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水稻育种、栽培、灌溉、管理方面的生产经验。

    解放前,因受封建生产关系的制约,生产力低下,抗灾能力差,农作物产量低。 1949 年,水稻亩产 226 公斤 ,小麦亩产 52 . 4 公斤 ,油菜籽亩产 21 . 6 公斤 。 

    解放后, 1950 年起,通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依靠集体力量开河修圩堤、平整土地,推广新技术。 1956 年,单季晚稻亩产 265 . 8 公斤,小麦亩产 88 . 6 公斤 ,油菜亩产 25 . 7 公斤 。 60 年代改良品种,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加农药、化肥的计划供应量。 1965 年,水稻亩产 383 . 8 公斤 ,小麦亩产 150 . 5 公斤 ,油菜亩产 42 . 5 公斤 。 70 年代,手扶拖拉机耕作逐渐普及,农用电增加,联圩建闸,实行机电排灌,建成了大片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80 年代初,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结构。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和农业公司,具体指导农副业生产。 1985 年水稻亩产 500 . 7 公斤 ,小麦亩产 207 . 6 公斤 ,油菜籽亩产 122 . 5 公斤 。到 2000 年,水稻亩产增至 567 . 5 公斤,小麦亩产 252 . 0 公斤 ,油菜籽亩产 140 . 0 公斤 。 

    芦墟重视开发水面积“半壁江山”的潜在优势。 70 年代,采取填内荡围外荡的办法养鱼, 1970 ~ 1976 年,外荡成鱼总产量 2098 吨。 80 年代,全面退耕还渔,围荡还渔。 1986 年,芦墟有 3 家镇办(或合营)水产场、 14 个村水产场,水产养殖面积 1.04 万亩,其中外荡养殖面积为 0 . 95 万亩,年水产品总产量为 2000 . 60 吨。 90 年代,水产养殖趋向专业化、规模化。 2000 年,全镇鱼池面积 4266 . 2 亩;养鱼专业 160 余户,养鱼总产量 3543 吨,品种多样化。 1997 年是芦墟农村养猪的“高峰年”, 1408 户养猪,其中高树村全年生猪出栏 10 . 4 万头。《苏州日报》作专题报道。 2000 年出栏 12 万头。 1966 年建立芦墟苗圃场,利用太浦河两岸堆土高地,发展林木瓜果。 2000 年有 6 家林苗圃,林地 960 亩。 

    90 年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2000 年,粮食总产 10365 吨,油菜籽 2236 吨,生产蔬菜 943 吨,水果 95 . 25 吨;出栏家禽 14 . 72 万只,上市鲜蛋 275 吨。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17954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362 元。

    窑业和米业是芦墟近代工商业的支柱产业。清朝光绪年间几座砖窑发端于东栅呼子浜。稍后,今水泥厂十字港口一带砖窑增多,并出现石灰窑。 20 ~ 30 年代试验成功煤炭烧窑技术,降低了成本。市镇北部及农村里亦盘窑,窑墩增加到 43 座。还有人自设工场,雇工掼坯。据民国 24 年( 1935 年) 7 月出版的《吴江县政》记载:“芦墟镇砖瓦、石灰窑等出品,运销沪渎,岁值甚巨。”抗日战争中窑业倒闭、停顿。民国末期,因上海游资到芦墟“藏砖代替存钱”,砖瓦旺销。解放后,窑户们合股联办的几家窑厂和国营建新砖瓦厂并存。 1952 年生产石灰 2 . 31 万吨,八五标准青砖 2146 万块。 70 年代,县属窑厂、镇窑厂、公社窑厂和 19 个大队窑厂的窑墩遍布各处。 1974 年 3 月,水泥厂正式投产。至 80 年代芦墟建材业达到高峰。进入 90 年代由于建筑用材的转移,传统窑业逐渐衰落。 

    芦墟的工业起步较早。清朝同治( 1862 ~ 1874 年)后期,柳氏在南栅市河口开设生记油坊。民国前期,已有米厂采用蒸汽机碾米。抗日战争前有济和盛、张吉泰、裕茂丰、陆泰丰等 10 余家米行机器碾米。黄玉书电厂和陆泰丰先后配备发电机,晚上发电供给商店照明。至解放前夕,芦墟有各类手工作坊 60 余个,工业企业 20 余家。涉及的行业有粮食、建材、铁木竹器、缝纫、钮扣、印刷等,其中窑业、米业、造船业及钮扣厂从业人员较多。 

    解放初,国家鼓励私营厂家恢复生产,并开办国营窑厂。 1956 年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全镇组成 10 个手工业合作社(组), 3 家公私合营和地方国营的工业企业,年产值约 150 万元。 1958 年 7 月,芦墟第一家乡办企业莘塔砖瓦厂在今水泥厂河东开业。 20 世纪 70 年代起,芦墟的工业经历了“调整、转产、合并、扩建”后,市镇先后成立了低压电器厂、灯泡厂等 8 家县属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公社相继创办了农具机械厂、精密铸钢厂、汽车修配厂等 17 家企业。 1978 年底,全镇共有工业企业 63 家(含村办工业),职工人数 3904 人,固定资产 533 万元。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工业发展迅速,行业门类增多。 1978 年创办的公社塑料厂,从 80 年代生产电线、电缆,发展到 90 年代生产光缆。至 2000 年,已成为一个拥有 12 万平方米厂房、 1200 多名员工、 11 亿元总资产的永鼎集团,生产的电缆、光缆产品进入国家通信网一级干线。 1997 年 8 月“永鼎光缆”股票发行,为全国光缆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1989 年,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江苏秀明服装有限公司注册开业并获得成功,以后外商纷纷到汾湖开发区投资办厂。芦墟被誉为“外向之花”。 

    90 年代,浦北工业区、汾湖旅游度假区先后启动并逐步扩大到 18 . 05 平方公里。 90 年代后期,改革经营体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办企业。至 2000 年,已形成以电信电缆、轻纺服装为主柱,扩展到机械、电子、电力、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多门类工业结构。全镇共有工业企业 243 家,其中国营企业 1 家,镇办企业 6 家,村办企业 79 家,民营企业 117 家,外商投资企业 40 家。各类企业职工 8634 人,固定资产总值 124380 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345674 万元,为 1978 年的 186 倍。 

    清康熙年间,商业已成规模,商船云集,市井繁荣。英国人呤唎记述咸丰十年 (1860 年 ) 芦墟的繁荣商贸:“此处,有各色大宗贸易。运丝船、乡下船和上海船都停泊在村外,为数很多,全都满载货物,似乎这里是一个很好的现成市场。人们穿着很好的衣服,商店充塞着货品,处处都显出兴旺景象。”清代至民国时期芦墟是吴江县东部粮油和渔业的集散中心。日军侵入芦墟时,焚毁商店 80 余家,住宅民房数百间,全镇商业惨遭摧残。抗战胜利后,商业渐于复苏,但因通货膨胀纸币贬值,而各业凋敝,市面冷落萧条。 

    以往传统商业中,较大的有贩运原木、毛竹的木行、竹行,分布在东栅、北栅、南栅等。 50 年代,竹木业并入供销社。最大宗的外销货物是砖瓦、石灰和大米。芦墟水稻产量较稳定。水上运输又有地理优势。由此,米业是芦墟历史上传统产业。清乾隆时的《分湖志》 (1747 年 ) 记载:“湖旁居民,或为商贾,贩卖稻粱,不越千里。”光绪中后期,米业界成立同业公会,以后建立米业公所。米商从周围乡村购进糙米,雇工在木臼、瓦臼中加工成白米,运销松江、上海。民国初年,引进蒸汽机, 13 年 (1924 年 ) ,引进内燃机,并配碾米机,大米加工产量翻倍。米行增至 20 多家,年加工运销量 30 多万石 ( 也有米商偏重于长途贩运 ) 。 

    解放前后芦墟主要的店铺有茶馆、酒家、豆腐坊、中西药房、南北果品店、腌鲜肉墩 ( 砧 ) 头、海货鲜鱼行、烟纸杂货铺、棉布绸缎庄等,其中茶馆最多时达 14 家。在多年竞争中产生的名牌商号有:“福、禄、寿”,即懋福和、生禄斋、协隆寿南货店,泰兴协洋货店、洪昌酱园等。其中生禄斋为清乾隆年间开创的百年老店,同治年间已在上海小东门开设分号。 1956 年,这些老字号生意依然兴隆。 60 年代前期,全镇有国营商业 5 家 ( 棉布、酒酱、国药、南货、冰厂 ) ,集体商业 16 家。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商贩,零售商店迅速发展,至 1985 年已达 159 家; 2000 年,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有 500 余户。百货、五金、电器商店和超级市场等在新街区争相迎客。 1986 年后,随着老镇区拓展和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商业网点逐步向新街发展,并朝太浦河北开发区延伸,沿着 318 国道折向芦莘街,与古代集市北芦墟贯通。 2000 年,全镇共有商店 782 个,从业人员 1232 人,为 1949 年的 4 倍。批发零售饮食贸易额达 12000 万元。 

    水上交通历来四通八达。分湖、南栅港自古以来是湖州至上海黄浦港的必经之地,航行业界称“湖申线”;现在从分湖进入太浦河东去上海苏州河,称“湖申乙线”。芦墟塘—芦墟市河 ( 或经分湖 ) —北窑港—三白荡是南北向航道,明清时就被日本人记载为“松江、嘉善至苏州的重要商业水路”。旧时芦墟人凭此有利条件,开展商贸活动。解放前几年,轮船、航船运输并重;解放后,逐渐以轮船为主。现在太浦河里船队成群。 1966 年初,青平(青浦至平望)公路通车,以后,青平公路加宽并改建成一级公路—— 318 国道。 1981 年,芦莘(芦墟至莘塔)公路竣工,通往周庄、北厍、金家坝、吴江、苏州,和国道线共同构成芦墟十字型的对外交通干线。现在有 2 条道路南向可进入浙江。芦墟每天均有去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长途客运班次。镇区太浦河上建有 2 座大型公路桥,沟通环镇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

    2000 年,芦墟电信所拥有 33000 门 AX-10 程控交换机,其中芦墟电话装机 8120 部。全镇 22 个行政村都实现了“电话村”目标,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 22 部。邮政支局全年进出包裹 6670 件,发行报刊 85 . 27 万份,邮电营业总收入 1248 . 58 万元。 

    清末、民国至新中国初期,芦墟市镇面积 0 . 6 ~ 0 . 7 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市河,两里东西长街;从东栅两岸到西栅北街;从东北栅经朝北滩折向西北栅,整个“大”字形的芦墟老街,砖块、条石铺设的街道 3 ~ 4 米宽,上面几乎全是跨街楼、廊棚屋和水阁。以后由于市镇建设的发展,跨街楼拆掉甚多,现存许氏、沈氏、老医院、南袁家浜、司浜、铜匠湾以南等 10 多处。 50 年代,镇区有 12 座桥梁,其中 5 座石环桥。现在还有观音桥、登云桥同北芦墟的嘉泰桥一样,依然保持石拱桥的古朴雄浑。泗洲寺桥、中塘桥(人民桥)早已改建成通行汽车大桥,檀家桥亦已改造成水泥板桥。如今,分湖水依旧流经市河,河水清澈,水泥灌浆石驳岸,整齐的河埠,新老拱桥、平桥和防洪的水闸桥各踞要津,通车,行舟,防洪,仍是水乡特色。

    1985 年乡镇合并后,市镇规模逐步扩大。首先建成新马路——浦南路。镇政府、公安分局、银行、邮电局、镇工会、供销社等先后建成多幢大楼。近年在老镇区四周建成环镇马路,连片的新村和别墅群持续向外发展。 90 年代初,在浦北工业小区的基础上建成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北向的浦北路、浦港路,东西向的东港路等都是 28 米宽的标准主干道。供电大楼、物流中心、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公安局新大楼等一批公共建筑又相继建成,一个现代化城镇正在逐步形成。 

    2000 年,全镇地面水基本控制在三类水标准,开发区内无污染企业,烟尘日均浓度稳定在 0 . 3 毫克 / 升,即二极标准以内,生态环境良好。 1997 年,镇上建成日供水 10000 吨的自来水厂,村村有水厂。城乡自来水普及率 100% 。 1995 年 11 万伏高压变电站建成。 2000 年,全镇工农业用电为 5782 万千瓦时,照明用电 762 万千瓦时。城乡居民住宅总面积 134 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 42 平方米。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芦北村、渔业村已实行银行储蓄卡缴付电费。 

    分湖地区自宋元以来即有士绅、富户举办义学、私塾的传统。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乡绅陆欧安等人在分湖滩三官堂开办新式教育的陶冶学堂。民国 30 年( 1941 年),忠义救国军控制吴江县东部及周边地区后,在镇西栅当栈房(今中心幼儿园南)开办清华中学。民国 36 年秋开办私立分湖中学。 1949 年秋,镇、乡小学生近千名,教师 41 人;初中生 105 人,教师 12 人。 1968 年秋开办高中班。 70 年代 13 个大队小学开办“戴帽”初中班。 80 年代,全日制小学的设施逐渐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 。 1982 年开办现在的第二中学。 1988 年单独设立中心幼儿园。 1998 年建造成人教育中心新校园。各校均通过教育现代化达标验收。 2000 年底,小学生 2674 人,教师 151 名;幼儿园幼儿 682 人,教师 30 名;芦墟二中是初中,学生 931 人,教职工 85 名;芦墟中学为纯高中,学生 582 人,教职工 59 名。 

    芦墟山歌是用芦墟方言演唱的民间歌谣,属吴歌范畴。芦墟是江苏省著名的“吴歌之乡”。它以分湖为核心辐射吴江各个村镇,也流传沪、浙的青浦、嘉善等地,影响极广。芦墟山歌源远流长。清乾隆《吴江县志》称赞它:“其辞语音节尤为独擅。其唱法则高揭其音,而以悠缓收之,清而不靡。” 1953 年,著名歌手陆阿妹在苏州开明剧场参加苏州专区民间文艺会演中,获荣誉奖。汉族最长的民歌《五姑娘》就发源于此, 1982 年完整发掘。 

    1984 ~ 1986 年镇政府申报了芦墟镇 10 处文物保护控制单位:杨公祠、泗洲寺、城隍庙戏台、嘉泰桥、登云桥、观音桥、许氏跨街楼、沈氏跨街楼、陶氏节孝坊和秋甸古银杏。政府拨款对古桥维修加固,在陶冶禅院旧址持续扩建分湖公园,成为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江苏省二级公园, 1999 年在庄稼圩庙佛教活动点建成大雄宝殿;大渠荡景观中心也正在筹建之中。这一切旨在展示芦墟的水乡风貌,弘扬芦墟的古文化底蕴。

    1980 年有 1208 个座位的芦墟影剧院落成。 1988 年,建成吴江县首批万册图书馆。 1989 ~ 1998 年,连续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图书馆”。 1993 年创建芦墟镇有线电视中心, 1996 年向周边农村延伸, 2000 年有线电视用户 3000 余户,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提高到 35% 。 1996 年 12 月,芦墟被省文化厅评为“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1999 年,成功争创省“新型小城镇”、“省民间艺术之乡”。 

    芦墟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之一。解放前的几年中,仅 4 个自然村死于血吸虫病的就有 123 人。解放后领导和群众长期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 1970 年 3 月 14 日《新华日报》发表文章,全面介绍了芦墟公社送“瘟神”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经 30 多年的奋斗,全镇治愈病人 25848 人次,累计河浜灭螺 99 . 95 万平方米,国家耗资 50 余万元,终于在 1988 年消灭了血吸虫病。 

    芦墟中心卫生院成立于 1952 年 3 月 28 日 ,原先在西栅 10 号。 1985 年 8 月 19 日 迁移泗洲寺后面的新址。 1996 年 7 月,又新建四层楼住院部,总投资 250 多万元。住院部面积 2664 平方米 ,床位 100 张。 90 年代初开始,医疗设施更新较快。购置国产和进口的先进医疗器械 12 台 ( 套 ) 。 200

    0 年,门诊、住院、医技三部门共有 16 个科室,日均就诊 220 人次,年收入 600 万元以上。 1996 ~ 1998 年,中心卫生院被评为吴江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

    全镇 8 个中心村全部建成甲级卫生室,持证乡村保健医生 21 人。农村 17127 人参加大额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和逐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1997 年 5 月 23 日 ,芦墟创建为江苏省卫生镇,渔业、中星、秋甸、尖田亦先后在 2000 年前成为省卫生村。芦墟被评为苏州市和江苏省体育先进镇。计划生育率 100% 已达 10 年, 1996 ~ 2000 年为计划生育示范镇。 

    分湖自古是英才辈出之地。西晋大文学家张翰是芦墟二十九都人,其墓址在元荡北滩。来秀里有宋朝儒学提举陆大猷、元代翰林典籍陆行直;陈思(城司)村有宋秘书阁校书顾亨、元儒学世家王原杰王思忠父子;明代北芦墟顾昺、顾大典祖孙俱为进士且皆任官刑部主事;赵田袁氏一门三进士:袁黄与儿子袁俨及其九世孙袁嵩龄,满腹才学的袁黄著作累累,一部《了凡四训》至今仍在广泛传诵,蜚声海内外;青史留名的乾隆朝清官、湖南巡抚陆燿老家东顾(古)村。明末撰写《湖隐外史》的叶绍袁,乾隆年早期编著《分湖志》的沈刚中,道光年间成书印行《分湖小识》的柳树芳等,亦生活在乡村。清代中前期芦墟文人学士渐多,文采照耀江淮间的诗人郭麐是其中代表。缘于地理环境,历代多兵灾匪患,芦墟地区长期“荡阔村稀小市孤”,周边村落名人仕宦多于市镇;或许也由于战乱频仍,分湖地区崇武成风,习武成才者颇多。明清朝芦墟出了五名武进士,数十名武举人,仅清代中前期就有十多人。明代著名武将有洪祖烈、徐有功、徐士英,清代有陈元佐、徐绶等。明末率领义军抗清的英雄吴易、周瑞、朱永祚、李枝芳等都是芦墟人士。分湖也是广揽人才之地。元季杨维桢、明代朱等诗文名 家长期留住,在泗洲寺桥堍英勇殉难的苏州解元杨廷枢则寄家于赵田村。 

    芦墟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嘉靖年间( 1522 ~ 1566 年),倭寇多次骚扰劫掠芦墟和分湖地区,民众纷纷起来,整修河坝,添设水栅,配合巡检司官兵抵抗倭寇。明末 (1644 ~ 1647 年间 ) ,爆发分湖义军武装抗清,杨廷枢大义凛然,在临刑前写下“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的血书,后人在泗洲寺建杨公祠凭吊纪念。咸丰末、同治初 (1860 ~ 1862 年 ) 太平军在芦墟设边防关卡,数次抗击英法炮舰入侵,与清兵展开长达三年多的拉锯战。民国元年( 1912 年)镇团防队击退百余枪匪的袭击。 16 年 3 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在芦墟集结部队,组建第十六师。 26 年 11 月 11 日芦墟壮丁队和县水警队在镇南栅打响了吴江县抗日战争第一仗。 31 年 2 月,日军大扫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芦(墟)、莘(塔)、(北)厍、周(庄)大屠杀”,杀害平民 2373 人。芦墟镇乡民众抗日爱国情绪高昂,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 32 年,中国共产党淀山湖工委在芦墟以开办“汇丰五洋杂货商行”为名,发展党员,扩大组织,领导淀山湖地区的抗日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芦墟地区又在中共吴嘉工委组织指导下,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芦墟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卓著。 80 年代,费孝通、田纪云等国家领导人来芦墟视察。 1995 年 5 月 12 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芦墟。 1998 年 4 月 15 日 ,李鹏委员长视察分湖湾太浦河工程冲泥现场。 90 年代,温家宝、吴阶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视察芦墟。 

    1995 ~ 1996 年,芦墟镇邀请城镇规划专家实地勘察、科学论证编制《芦墟镇总体规划( 1995 ~ 2010 年)》。正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企业规模化参与国际化的经济格局;世纪之交,芦墟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创建具有城市功能的江南水乡的现代化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