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梅事迹展播:运用四诊辨五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54:54

  此明望、闻、问、切为识病之要道也,经曰:望而知之为之神,是以目察五色也;闻而知之谓之圣,是以耳识五音也;问而知之谓之工,是以言审五病也;切而知之谓之巧,是以指别五脉也。神、圣、工、巧四者,乃诊病要道,医者明斯,更能互相参合,则可识万病根源,以之疗治,自万举而万当矣。

  中医眼科将眼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份,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五轮学说源于《内经》有关眼与脏腑关系的论述,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在五轮与五脏的隶属关系中,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在临床上,应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即眼科独特的五轮辨证。它也是—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临证时尚需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结合应用。如睑弦红赤湿烂者,病位在肉轮,应责之于脾和胃,而红赤湿烂系湿热为患,因而证属脾胃湿热。若病变出现于多轮,应考虑为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如胞脸肿硬,并见白睛红赤应属脾肺实热。又若数轮先后发病,则应从相应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失常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先发白睛红赤,继而出现黑睛星翳,当属肺金乘肝木之证。

  《四诊心法要诀》中四诊要诀第26条:“色生于脏,各命其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光晦神短,了了神足。单失久病,双失即故。此以色合二目之神,诊病生死之法也。五色生于五脏,各命其部而见于面。神藏于心,虽不可得而识,然外候在目,视其目光晦暗,此为神短病死之候也。若目睛清莹,了了分明,此为神足不病之候也。单失者,谓或色或神,主久病也。双失者,神色俱失,故主即死也。”这里论述了眼部症状可以反应人的精气神的状态。神藏于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眼睛清莹、了了分明则神足,五脏功能正常,如目光晦暗,则为神衰,五脏功能失调。

  四诊要诀第27条:“面目之色,各有相当,交互错见,皆主身亡,面黄有救,眦红疹疡,眦黄病愈,晴黄发黄。此以色合二目之色,诊病之法也。面目之色,各有相当之色,如面之色,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目之色,如睛瞳黑,乌珠青,白珠白,两眦红也。若目青,目赤,目白,目黑,与面色但有不同,皆为交互错见,病者皆主身亡也。惟面色黄者,为土未败,五行有救,皆不死也。若伤寒两目眦红,则为发疹疡之兆。两目皆黄,则为病将愈之微。若两睛通黄,则为主发黄疸之候也。”中医眼科将眼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份,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本要诀中如睛瞳黑、乌珠青、白珠白、两眦红也反应了眼部的正常状态,则内应于五脏中肾、肝、肺、心的功能正常。在临床中如伤寒两目眦红,则反应为发疹疡之兆,反应肺、心之脏出现病变。若两睛通黄,则为主发黄疸之候也,为肝胆湿热之征候,病位在肝胆。

  《四诊心法要诀》中四诊要诀第28条:“闭目阴病,开目病阳,朦胧热盛,时瞑衄常,阳绝戴眼,阴脱目盲,气脱眶陷,睛定神亡。此诊目阴阳生死之法也。凡病者闭目,则为病在阴也;开目,则为病在阳也。朦胧昏不了了,非开目也,则为热盛伤神也。视而时瞑,非开目也,则为衄血之常候也。目上直视,谓之戴眼,则为阳绝之候也。视不见物,谓之目盲,则为阴脱之候也。目眶忽陷,则为气脱之候也。”睛定不转,则为神亡之候也。要诀中:闭目阴病、阳绝戴眼、阴脱目盲、气脱眶陷、目上直视实为五脏功能严重虚衰之表现,在临床中若出现该症状是反应病情非常严重,治疗多无明显疗效。视不见物谓之目盲,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盲则反应五脏对气血的生成和调畅功能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