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声音:“一考定终身”扼杀了国家与民族创造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37:38
“一考定终身”扼杀了国家与民族创造力

www.jyb.cn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南方网

美国的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后来,爱迪生先后发明了电报机、电话机、留声机和发电机等1099个发明专利。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秘诀”除了他有一颗好奇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外,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前苏联的高尔基,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痛苦的童年,贫困的生活,人间的磨难,成了高尔基文学创作不竭源泉。他因此写出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脍炙人口的小说。

上述两位人物,并非受到正规教育,也非“一考定终身”,而是浓厚的兴趣,勤奋的努力和超常的悟性,促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最终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和大文豪。

而眼下,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和人才观念是很落后的。可是,整个社会对古代落后的“科举制度”津津乐道不说,反而发扬光大,极力鼓吹,大肆推广。看吧,上学要考、工作要考、职称要考、晋升要考,把人考的晕头转向,神经兮兮,呆头呆脑,难成大器,实在是误国误民!“一考定终身”制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背离了人本,丧失了人性,不符合人道;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国家与民族的创造精神与发展动力

华罗庚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数学家,只是个普通的中学教员,可是他发明的“优选法”却广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路遥也没有上过大学,他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不仅轰动了文坛,也让人懂得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以及人生的真谛;还有叶永烈,他小学时作文并不好,《读书》和《作文》两门课均只有40分,可是他后却成为了著名的科普和传记文学作家。可见,人的兴趣、自身的努力以及后天的不断专研,才真正是民族创造和国家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如果把学生们都放在固定的模具里浇铸、锻造、打磨或成型,是不可能打造出大科学家、理论家和大文豪的。

现在,每到高考期间,一些媒体就摇旗呐喊,疯狂炒作。众多的高中、高校都极力的争夺生员,简直把学校变成了“大学生制造工厂”,而非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君不见,有的学生疲惫不堪,痛不欲生,厌学自杀;有的大学生、硕士生毕业后因为专业不对口或适应不了岗位需要,还得回初级技校学习;有的大学生为了一份“安稳”的工作,甘心放弃所学专业等等,严重的贻误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对于“一考定终身”现象,历史学者章立凡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成了生产线,学生就是标准件。这种教育制度没有战略作用。这也是我们坐拥十几亿人口,文化上下5000年,但却出不来当代学术大师的重要原因。(《领导文萃》2009年第五期10页)

笔者不是笼统的反对考试,而是认为教育部门应该探索或创造出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方法。那种“目前只有应试教育才是最合理”的论调,其实是在推卸责任或逃避谴责。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接受网站访谈时说,“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测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不得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南方都市报》425日)

在社会舆论谴责下,教育部总算有了一点动作,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愿这种新的做法与创新不会付之东流。(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