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高铁站点规划图:红楼别样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7:31
本书是周汝昌重读重读曹雪芹书的新感受、新思量,十二个小章节分别为《何处红楼别样红》《怡红浊玉绛芸轩》《群芳榜首黛和钗》《红粉朱楼春色阑》等。之所以取名为“别样红”,周汝昌解释说,源自杨万里的名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周汝昌看来,《红楼梦》之红,即她的真美,就真是“别样”的红,简直无法形容,没有一个恰当的字眼可以用得上。
作 者: 周汝昌
出 版:作家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8年04月14日
类 型: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定 价:免费
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1序
《红楼夺目红》问世之后不太久,就已有续集的成稿,就是说,《夺目红》在印制工序运转之中,我不是无所事事,还是照常逐日执笔,乘兴研《红》,积累到适宜的篇幅时,即可集为一帙,以续前文--所以这儿就又有了一百三十篇拙作要献与读者。在推敲书名之时,作家出版社的王宝生先生早就有了高见,他说,建议题为《红楼别样红》。我觉得此议不俗,而且自然浑成,无雕琢之习气,有深厚的意味,就立即采用他的嘉言美意。
第1节:丙戌中秋自题新书
第2节:自序(1)
第3节:自序(2)
第4节:自序(3)
2壹 何处红楼别样红
我写的这个题目似乎多馀无味,谁不知道这部书写的是荣、宁二府,是特定的主题内容,二府是"大家风范",非"小门小户"所能比拟……这都说得对。只是我要问一句:什么是"大家"?够个"大家"的因素、特征又是什么?是否人人会答,是否一句话简单可了?恐怕就不一定敢保了。有人说,族大人众,故称大家。有人说,世代仕宦,生活富厚,是为大家。这也都是不错的。可是只是缺漏了一个更重要的内核没说清楚--即:文化教养,诗礼熏陶。看看《红楼梦》,族大人众,似乎如此,其实真正的"人众"不过赦、政、琏、玉、珍、蓉屈指可数而已,其他芸、蔷、菖、葛等等,实皆配角,不占主位。故贾府之为"大家"者,并不在此。
第5节:《红楼》写"大家"
第6节:《红楼梦》题名揣义
第7节:《红楼梦》--唯人主义
第8节:《红楼梦》之思(1)
第9节:《红楼梦》之思(2)
第10节:《红楼梦》的伟大--"拿证据来"
第11节:《红楼》与"十三"(1)
第12节:《红楼》与"十三"(2)
第13节:《红楼》与朱门
第14节:《红楼》四季
第15节:红楼·朱楼·绛楼
第16节:《红楼》之情(1)
第17节:《红楼》之情(2)
第18节:《红楼》之情(3)
第19节:莫以"算式"读《红楼》
3贰 怡红浊玉绛芸轩
曹雪芹给自己设下的巧妙:将书中人物的取名移借于唐诗,即宝玉与钗、黛、湘为香菱学诗而谈论时说的,"宝钗无日不生尘"、"此乡多宝玉"二例,"原来咱们的名字都在唐诗上"。这种笔法实在有趣。但稍一沉思,便又生"疑":他只举了宝钗、宝玉,连"黛玉"是否也见于唐诗,就不言不语了--由此可窥,那"黛玉"一词,纯出"生造",找不到出处来历。如今还说宝玉即是宝,二者本不可分,"宝"的原字、简字,都十分清楚。原字"宝",此造字组构是屋内存有玉,"缶"是个音符(古音fǒu pǎu不分)。至于"贝",那是后加的"构件"。是以"宝玉"原是一物、整体,并不存在"非宝之玉"或"非玉之宝"也。
第20节:"贾宝玉"解
第21节:贾宝玉--新型"圣人"(上)(1)
第22节:贾宝玉--新型"圣人"(上)(2)
第23节:贾宝玉--新型圣人(下)
第24节:贾宝玉的别号
第25节:宝玉的自愧(1)
第26节:宝玉的自愧(2)
第27节:宝玉的"思想"是自由、平等、博爱吗
第28节:宝玉续《庄》(1)
第29节:宝玉续《庄》(2)
第30节:押韵就好(1)
第31节:押韵就好(2)
第32节:大荒不荒(1)
第33节:大荒不荒(2)
4叁 群芳榜首黛和钗
林姑娘芳名黛玉,从字面解,古诗词早有"粉白黛绿"之语,黛者,画眉之色也,黛为深绿色,深极则转为黑,故"黛"从"黑"而造字。中华古来黑、青、绿往往互代不分,如"青布"即黑布。小时候习闻此称。"青鞋布袜",即黑鞋白袜。至于"眉黛",那不烦再举,老杜诗:"越女红裙湿,燕(yān)姬翠黛愁",更是佳例。所以,宝玉初见林妹妹,即赠以"颦颦"的表字。
第34节:"林黛玉"解
第35节:怜她寂寞(1)
第36节:怜她寂寞(2)
第37节:黛玉与王维
第38节:葬花
第39节:葬花词之思(1)
第40节:葬花词之思(2)
第41节:五美何人
第42节:"宝钗"的联想(1)
第43节:"宝钗"的联想(2)
第44节:宝钗"待选"
5肆 谁是红楼梦里人
喜读《红楼》之人甚多,喜读而读不全懂的人更多,我自己就是这样,时以为"乐中有苦"。如今我拿雪芹给书中人物取名作一例,就是我总想做努力读懂的尝试。我以黛、钗、湘三位作"攻坚目标",写了这三篇短文,次序也是按照她们在书中出场先后而执笔的,所以讲完黛、钗,方解湘云。"湘云"一名,在我的有限的知识圈内,最早看见唐诗名家张籍就用过"湘水湘云"字句,后来又于宋朝人史达祖的一首小令中遇到此二字,就已经是个真实的女流芳名了。词人访她不见,很想念她。
第45节:"史湘云"解(1)
第46节:"史湘云"解(2)
第47节:"史湘云"解(3)
第48节:人比黄花瘦(1)
第49节:人比黄花瘦(2)
第50节:人比黄花瘦(3)
第51节:不知谁是梦中人(1)
第52节:不知谁是梦中人(2)
第53节:菊谱--湘史(一)
第54节:菊谱--湘史(二)
第55节:菊谱--湘史(三)
第56节:菊谱--湘史(四)
第57节:菊谱--湘史(五)(1)
第58节:菊谱--湘史(五)(2)
第59节:菊谱--湘史(六)(1)
第60节:菊谱--湘史(六)(2)
第61节:还泪的史湘云
第62节:立松轩·鹤·湘云
第63节:"散"与"云散"
6伍 红粉朱楼春色阑
妙玉其人其事,尚未得到"解读",姑借"新闻炒作"术语谓之"谜",亦随俗之道也。妙玉是为某一势家所逼,因而避难变装--带发修行。她并非看破红尘,了悟人生式的出了家,嫉世愤俗,倒是有的。她信不信佛?还不能武断,书里说她进京是为了寻访观音遗迹。这一特笔值得研究,是访古?还是虔诚供奉慈悲大士?总不敢妄言。说起这儿,我还真得向熟悉老北京的专家请教,到底这处遗迹究在今日之何处?可惜尚未能答。如若此语不是雪芹虚设,那就表明妙玉是面冷心热之有情人,异于所谓"槁木死灰"。然而她又大赞范石湖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不又是"看破"与"了悟"了吗?
第64节:妙玉是"谜"
第65节:妙玉续诗--新境
第66节:过洁世同嫌(1)
第67节:过洁世同嫌(2)
第68节:树倒与长棚
第69节:红楼百姓见三周
第70节:"分定""情悟"(1)
第71节:"分定""情悟"(2)
第72节:三名一人·九谜一底(1)
第73节:三名一人·九谜一底(2)
第74节:三名一人·九谜一底(3)
第75节:三名一人·九谜一底(4)
第76节:三名一人·九谜一底(5)
第77节:水·女儿·红楼智慧(1)
第78节:水·女儿·红楼智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