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卷材复试低温柔性吗:悲喜“石库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4:59

悲喜“石库门”

薛理勇

▲ 虹口大名路的老式石库门街面房子(摄于1905年)清代上海的新北门外,老式石库门的街面大多作为商铺使用高墙库门也是当铺理想用房▲ 穿街走巷的商贩是弄堂的常客▲ 湖北路203弄迎春坊石库门弄堂,上海许多公司、旅馆、作坊开在这样的弄堂里▲ 黄陂路树德里是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诞生▲ 石库门客堂是搓麻将的好地方

  在上海,“石库门”是一种住宅的名称。据不完全估算,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石库门约占上海市区住宅总量的60%左右,长期或曾经长期居住在石库门的人数约占城市人口的70%左右。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上海城市建设的加快,有相当多的石库门里弄和住宅被拆除,还有许多石库门也将会被拆除。石库门在许多上海市民中留有深刻的记忆,有的人希望保护孩提时美好的回忆,保护石库门,而许多人对拥挤不堪的“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库门深恶痛绝之,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政策,拆除或改造石库门。

  壹 初指建筑大门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上海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时事画报,随《申报》发行,图文并茂,石印出版,创刊于1884年,1898年终刊,历时近15年,总共绘有时事、社会、风格、奇闻之类的图约6000帧,其中与上海相关者约占十分之一强,画中绘有上海街道、建筑、里弄、住宅等,但文字中未见有“石库门”,显然,此一时期“石库门”尚未作为一种住宅的名称出现和使用。

  《海上花列传》是上海人韩邦庆用吴语写的描述上海洋场风情的小说,1892年起在新创刊的《海上奇书》杂志连载,以后又以《海上花》《海上花列传》《青楼宝鉴》《花明春秋》等名多次刊印,书中几次提到“石库门”一词。

  如第一回:(赵朴斋)呷一口茶,会账起身,径至咸瓜街中市,寻见永昌参店招牌,踱进石库门,高声问“洪善卿先生”。有小伙计答应,邀进客堂,问明姓字,忙去通报。

  第十六回:实夫收了烟票,随后出了花雨楼,从四马路(即福州路)朝西,一直至大兴里,远远望见老娘姨真个站在弄口等候。比及实夫近前,娘姨方转身进弄,实夫跟着,至弄内转弯处,推开两扇石库门,让实夫进去。实夫看时,是一幢极高爽的楼房。

  从上引的两段文字分析,称“踱进石库门”和“推开两扇石库门”,这“石库门”应该是指建筑的大门,而这两处建筑中,一幢是“永昌参店”,一幢则是四马路的“书寓”(高档妓院),这“石库门”不必是住宅的大门,而是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建筑”的大门。

  上海地处平原,没有石材,所以早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大门也大多以砖木相间门框为主,大概到了近代以后,商店为了使门面更豪华、更牢固,开始使用石条作门框,而汉语中大门被叫作“库门”,这种以石材为门框的门就被叫作“石库门”;另一种理解,沪方言中“库”与“箍”音近——这种以石为“箍”的门被叫作“石箍门”,后讹作“石库门”,亦通。

  贰 演变住宅名称

  “库”字从广从车,原义是泊车的地方,古代豪门的“库”一般设在大门外,所以,“库门”在古代指帝王、豪门之大门,如郑玄注《礼记·郊特牲》:“库门,在雉门之外,入库门,则至庙门外矣。”一直到近代以后,吴方言和沪方言仍把“大宅门”叫作“库门”。孙家振(1862-1939),字玉声,号漱石,别署海上漱石生,退醒庐主人,是上海著名报人、小说家,任《新闻报》《时事新报》主笔,创办《采风报》《笑林报》《新世界报》《大世界》等小报,著作甚丰,代表作有《海上繁华梦》等。其《退醒庐笔记》中讲,他的“先人之敝庐则在沪南里篾竹街,已历二百余年,屋经三次改建,地址虽不甚宽,院落尚多空气”。他则因工作关系,独自住在租界“马立斯马安里”(今重庆北路148弄一带,该地今仍俗称“马立斯”,系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现已拆除),只是逢年过节回家。癸丑(1913年)的小年夜,他回老宅时,邻居因火烛不慎而失火,由于弄堂太窄,“皮带车”(装有消防水龙带的车子)进不去,于是“皮带车”只得借孙家振宅的大门进去,越围墙进入火场。孙家振是这样写的:“余心殊镇定,令具速启大门,延极火会皮带车二辆驻于庭中,射水扑救,又见后户之石库门已遭燃及……”,灾后“余屋未损片瓦,家中亦不失一物,仅毁库门二,及门上石梁一、石柱一。”孙家振仍把自己老宅的大门叫作“库门”,而相邻的弄堂房子叫作“石库门”。

  我手头有份民国元年(1912年)的上海房屋租赁契约,所租房“坐落小东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北首合兴里的南石库门房”,“计楼房三间,前后厢房四幢,年报全间。”这也是我目前见到的最早将这种里弄住宅叫作“石库门”的契约。“石库门”本来是特指一种住宅建筑的大门,大约到清末民初,这种门普遍被用于上海里弄住宅的大门,于是,凡装有这种形式大门的住宅就被叫作“石库门”,而多“石库门”的弄堂就被叫作“石库门弄堂”或“石库门里弄”。

  叁 石库门里弄

  衡量一个城市规模的最主要的参数有二,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到19世纪末,上海城市人口约在80余万人。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外国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从事贸易。1895年后,外商开始在上海投资建厂,早期工厂大多是劳动力密集的纺织厂,大型纱厂拥有职工4000人以上,中型的拥有千人以上,小型的也有几百人,上海亟需大量劳动力,也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吸引周边的农民进上海谋业。有统计,从1900年后,上海城市人口以每年十万之数增长,所增人口大多是“进城务工者”。人口增长又刺激上海房地产业发展,这是一个规律。

  在农耕时代,即使在城市仍保持土地个人所有的状态,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属于自己使用的住宅,一块地、一幢房、一户人家是基本特征;进入商业时代后,房地产商通过各种手段将本来相连而分属多产业主的工地集中起来,开发兴建商品住宅,或对外出售,或提供出租,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房子,多幢房子相连成排,即所谓的“联排式住宅”,多排住宅形成一个弄堂,所以“弄堂房子”是所有城市的特征,只不过北人称之“胡同”,南人称之“弄堂”。在上海,一般一条弄堂是一个房产商开发经营的,小的弄堂占地仅几亩,大的可以有数十亩。一个房地产商可以同时或先后开发多条弄堂。早期的弄堂一般称“里”,如春阳里、宝隆里。当上海有了几百个,甚至上千个“里”后,要寻找“里”就成了麻烦事,于是上海又将“里”编入道路系统,如“渔阳里”就是“霞飞路567弄”(今淮海中路567弄)。于是,原来的弄堂也被叫作“里弄”,成了上海的特色。

  肆 新式里弄兴起

  “租地造房”是昔日上海房地产业的行话,上海城市地价逐年上涨趋势十分明显,所以土地业主不会轻易将土地出售,但他们可能缺少开发、经营的能力;而许多房地产商有开发、经营的能力,就是手头没有土地,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业主将土地出租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就在租来的土地上投资建设,这就是所谓的“租地造房”。

  “租地造房”的合同期大多为25到30年之间,合同期间,房地产商按年支付给业主地税地租,并根据合同建造规定的房子,当合同期满,房地产商无条件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房子、设施归业主。这又决定了上海里弄房子的特点,其一,里弄房子不完全是商品房,只提供长期或中长期租赁,租住户不可能获得产权;其二,房地产商既要考虑经营,又得注重节省成本,设定的房屋使用年代一般为30年左右。但实际上,早期造房的工价并不高,而新式房子容易出租,而且租金高,许多旧式里弄仅使用十几年就被拆除是常见的事。

  上海大批的石库门弄堂出现于民国初,目前还在的如兴业路中共“一大”会址,约建于1919年;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约建于1916年。到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上海市政配套设施的改善和完备,许多地区(主要是沪西的租界)已经配备水、电、煤气以及地下排水排污系统,开始出现石库门的改良型住宅,于是“石库门”又有“老式”与新式之分,一般可以时间为分,早于1928到1930年前的是“老式石库门”,之后就是“新式石库门”;从样式来看,老式石库门较多套用西方建筑中华丽的装饰,而新式石库门删掉了那些非功能性建筑装饰,主面简洁,符合上世纪30年代人们的审美观;而家居配套上,新式石库门一般配备自来水、电灯、煤气、小卫生设施,部分还配有浴间——这也是区分“老式”与“新式”的重要参数。

  房地产商有个通病,就是希望通过楼盘的名称招徕顾客,弄巧成拙者不少,约十几年前,上海亮出了不少称“山庄”的高档楼盘,可能是房地产商想借蒋介石在台湾的住所——阳明山庄为号召,不过,在沪语中“山庄”是坟山之雅称,著名者如联谊山庄、岭南山庄、广肇山庄等,前一阵路过康定路泰兴路,则又见“泰府花园”之石挂在一高档楼盘上,而在汉语中“泰府”是“泰山府君”府邸——是阴宅。敝人的住所号称“秋月枫舍”,文字是挺美丽的,但用上海话念,与“秋月风沙”相近,有点寒丝丝,吓老老格。

  在新式石库门出现仅几年,一大批与传统石库门“离经叛道”的里弄住宅大量出现,由于建筑的样式太多,于是一律称之“新式里弄”,省称“新里”。“旧里”大多以“里”为里弄名,而“新里”就不拘泥于此,使用较多的有:坊、村、新村、别墅、花园等名,仅通过这些名称,也大致能判断这是“旧里”或“新里”。

  石库门住宅建造时设定的使用年限约30年,如按人的年龄作比较,上海的石库门已是耄耋之年或百岁老人,再加上长期使用不当和保养不力,绝大部分老式石库门里弄已经被房屋质监部门裁定为“二级危里”,威胁住户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定。据悉,在近几年内,那些“二级危里”将被拆除或改造,这理所当然是上海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