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考相关专业:舊上海的教堂(一)【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2:40
 舊上海的教堂(一)       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今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

    天主教传入上海是在明末的万历年间,1608年,徐光启邀请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来到上海传教,建立了上海第一座教堂。崇祯年间,潘国光在豫园建立了上海第一座公共教堂。清雍正年间,上海的天主教活动被取缔,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宗教活动得到了外国领事的庇护。

    1851年,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徐家汇建设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西方式样的教堂建筑。耶稣会成立于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ce de Loyola)在巴黎创立,是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该会成立的目的是从内部改革教会,同时修会成员希望能够以此获得一个更加靠近耶稣的地位。1540年,教皇保禄三世认可其合法地位。耶稣会仿效军队制定严格的会规,组织严密,纪律森严,会长驻罗马,为终身制。耶稣会的成员均为神父,该会取消了专门的会服制度,不住修道院。耶稣会的信条是AMDG——“Ad Majorem Dei Gloriam”愈显主荣,要求会士无条件的绝对效忠教皇。耶稣会的神父和修士的使命是努力成为一个为别人生活的人,将天主带给人类,并设法减轻他们的痛苦,消除社会的不正义。耶稣会反对马丁·路德派的新教,在18世纪,该会遭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猛烈抨击,1773年被教皇克莱蒙十四世解散,仅仅在不承认教皇统治的俄罗斯和普鲁士活动。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重新恢复了耶稣会。耶稣会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播,在欧洲兴办了很多大学。1583年,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南方辗转后于1601年来到北京,并以其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才学另中国人折服。清朝入关后,耶稣会的德国籍传教士汤若望、比利时籍传教士南怀仁相继出任钦天监正,得到了顺治和康熙的信任。雍正年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查禁天主教。不过在宫内却留用了一批耶稣会士,其中有意大利籍画师郎世宁,曾参与圆明园设计和绘制地图的蒋友仁。1842年7月11日,耶稣会三名传教士南格禄、李秀芳、艾方济来到中国,并在上海设堂,并从上海逐渐传播到江南地区,形成了江南牧区。除了在上海设堂外,还分别于1847年建徐家汇藏书楼,1850年创徐汇公学,1864年创办土山湾孤儿院,1867年创立博物院,1870年建天文台,1904年建启明女中,为上海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修会还培养出了众多中国籍神父,其中以马相伯最为著名。

    1906年,徐家汇天主堂新的大堂开始修建,到1910年竣工,1910年10月22日举行落成典礼。因耶稣会奉“圣依纳爵”为主保,这座教堂也被称为圣依纳爵堂。原来的老堂改奉“无原罪始胎圣母”为主保,称“无原罪始胎堂”。教堂由陶特凡建筑师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施工。建成时,号称“远东第一大堂”。建筑为砖木结构,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为“T”字型,占地6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90平方米。

    教堂外墙用红砖砌筑,细部用青石砌成,正门朝东,面宽28米,进深79米,连同两个侧厅总宽44米,堂高5层。正门开三间,上方立尖拱,层层叠叠,底部有倚柱装饰。正中入口檐墙的顶部立一尊巨大的浮雕圣像,圣像背后向内收缩,正中是巨大的玫瑰花瓣样式的圆窗,上方建有三角形大山墙,墙中央分别开叶片状和圆形的窗户,墙上立有十字架,造型颇似轮盘状。两侧旁门的壁柱顶端还立有小神像,神像头顶位置罩尖拱样式的山花。屋顶铺设石墨瓦。教堂两侧的钟楼南北对称,高达60米,尖顶就高达31米,直插云霄,上立有十字架。尖顶铺淡紫灰色石片瓦,钟楼从窗户的造型到锥顶的样式无不体现了哥特式升腾向上的感觉。

    教堂内部采用大方砖铺地,中部的走廊用花磁砖铺筑,室内的屋脊采用十字形拱顶,脊顶距地面有25米,堂中央共有立柱64根,每一根都是用10根小圆柱拼合而成,使用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立柱之间开尖拱,内有小型的祈祷室。大堂内可容纳2500人做弥撒,堂内共有21座祭台,大祭台位于后端中央,有耶稣、圣母像,雕像是1919年复活节在巴黎制作后运回上海,雕刻的精美绝伦,色彩亮丽鲜艳。教堂内设有耶稣会修院、圣母圣心修院、圣衣院、圣母院等,是上海天主教的中心。

    1924年,中国天主教第一次全国主教会议就是在徐家汇天主堂举行。抗战时期,徐家汇天主堂办起了难民所,收容了大批的难民。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当年4月27日,上海教区的祝圣主教典礼在这里举行,同时定徐家汇天主堂为主教座堂,并改依纳爵堂名为圣母主堂,并在教堂东北边建立了主教府。文革时期,教堂钟楼的尖顶被毁,彩色玻璃也被砸毁,教堂内的管风琴也未能幸免,天主教的活动陷入停滞,教堂被用作仓库。1979年,徐家汇天主堂被重新修复,同年11月,举行弥撒,宣告了天主教活动的恢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徐家汇教堂成为我国宗教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每年全世界都有众多的天主教人士来此参加宗教活动并进行访问。如今,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佘山圣母堂:

    佘山位于上海西郊的松江区,是上海自然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国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圣地佘山圣母堂就位于佘山山顶。1863年,耶稣会江南教区会长鄂尔璧在佘山山腰建立传教士疗养所。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在山顶建了一座六角亭,亭里供奉“进教之佑圣母像”。1867年,江南教区主教郎怀仁祝圣,奉为佘山主保。“天津教案”发生后,上海的传教士人心惶惶,耶稣会会长谷振声到佘山祈祷,并向众教徒宣称,圣母如保佑江南教区的教民,“教难”平息,就向教徒募捐在佘山顶建一座教堂。巧合的是,教难并未波及到南方,于是众教徒认为圣母显灵,纷纷捐资筹建教堂。谷振声委托建筑师、修士马里耀主持建堂工程。由于教堂建在山顶上,因而工程十分艰巨。教堂为巴西利卡十字形,中西合璧风格,堂内供奉“圣母进教之圣像”,故教堂名称“圣母进教之佑堂”。梵蒂冈教皇庇护九世专门颁赐“凡五月上佘山朝圣可得全大赦”之令,这让佘山成为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许多教徒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朝圣。1893年,教会又增建了可容纳500人的中山教堂,后来又陆续建了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合称“三圣亭”,此外还建了山园祈祷像和14处苦路像。

    民国年间,山顶的老堂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教徒,于是在1920年,拆除了老堂,并在原址上新建了大堂。由于佘山地形险峻,新圣母堂历经十余年的修建,才于1935年正式竣工。教堂由葡萄牙神父叶肇昌设计,平面呈长方形,钢混结构,红砖外墙,墙基勒角采用金山石砌筑,周围的彩色玻璃上镶嵌着彩色圣像图案,窗顶为尖拱型,体现了哥特建筑的风格。大堂边的钟楼高38米,其内按一定音律排列着八只大钟,钟楼上为带拜占庭风格的穹顶,上面立着“圣母抱小耶稣像”一座。姚主教曾这样描写佘山圣殿说:“在远处平地遥望佘山,宛如一道长而明丽的背景,被高高的钟楼压住。钟楼的顶端屹立着全身的圣母像,双手捧着圣婴耶稣,高举在她的头顶,圣婴耶稣伸开他的双手作十字形,似乎在召唤我们,接纳我们,圣母的足下踏着毒蛇,是因着圣子的功勋,而战胜了魔鬼的象征。”

    大堂内饰大理石地坪,方形石柱用金山石或錾假石砌成,大方柱上贴饰了圆形的小壁柱,做科林斯式柱头,屋顶为十字交叉拱顶。大堂长56米,宽25米,顶高17米,总面积1400平方米,南西北三面均设有入口,南向西向大门的尽端,各有祭台一座。背后有半圆龛。祭台用镶金嵌碧玉的大理石雕成,祭台与座堂间用低矮的汉白玉栏杆分隔,主祭台供奉圣母玛利亚。主屋东侧有方形翼部,楼下为圣衣间,楼上是主教卧室。整座大堂除天主堂所代表性的哥特式风格外,还融合了罗马古典主义的风格,高耸的地势,更加增添了教堂本身的神秘感和神圣感。

    教堂建成后,于1937年5月在这里举行“圣母抱小耶稣像”的加冕典礼。1942年在中国抗战进行到最艰苦的时期,梵蒂冈的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敕封”佘山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在远东这还是宗座首次敕封的圣殿。1946年,上海主教惠济良给佘山圣母举行加冕大礼。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宗教活动有所减少,到文革时期陷入最低谷,宗教设施也损毁严重,大堂改由佘山天文台使用。1981年,佘山圣母堂开始修复,到1984年焕然一新。1989年,教堂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天主教人士来此交流访问,佘山圣母堂以其独特的宗教地位,吸引着全国大批的天主教徒来此朝圣。 

 
    董家渡天主堂: 

    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潘国光购得豫园潘家旧宅中最精致的院落第世春堂,并于1640年改建为天主教堂,以“崇敬一主”之意取名为“敬一堂”。雍正年间在全国性的禁教活动中,敬一堂礼拜堂被清政府没收,改建为关帝庙。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了外国传教士可在五口通商口岸设立教堂的条款后,道光皇帝于1846年发布上谕,命令所有被没收和改作它用的的各省天主堂,一律还给奉教之人。已被改建为关帝庙的敬一堂,一时无法归还(1861年归还教会,旧址现由福佑路第一小学使用,主体部分历经三百余年依然保存,敬一堂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也是上海地区现存唯一的中式风格教堂),无奈之下上海道只好将董家渡大悲阁的庙产买下,交给天主教去重建教堂。后来,为救护法国水兵,上海道宫慕久答应扩大董家渡教堂的地皮,为这些水兵提供居留地。水兵回国后,所有地皮都成为教堂的产业。

    1847年,董家渡教堂开始建设,经费由赵方济主教从欧洲募得。教堂奉圣方济各·沙勿略(San Francois Xavier)为主保。沙勿略1906年出生在西班牙纳瓦拉省。1540年,沙勿略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并被派往东方的印度、日本传教。1552年在前往中国传教的途中,在距离广州30海里的上川岛染上疟疾,不治身亡。1662年,沙勿略被奉为圣徒。圣方济各·沙勿略与徐家汇教堂奉为主保的依纳爵·罗耀拉是耶稣会创会的六位伙伴,沙勿略是其中最执着和勇敢的一位,他也被天主教誉为“最英雄的先锋战士和最伟大的传教士”。

    董家渡天主堂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座堂,旧址位于今黄浦区董家渡路185号。举行落成典礼时法国驻上海的领事敏体尼和武官都赶来参加。董家渡天主堂由西班牙艺术家、耶稣会辅理修士范廷佐设计,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罗礼思负责建造工程。外形仿照罗马耶稣会大学圣依纳爵大教堂,后因经费不足而放弃了原来宏伟的方案,取消了上层一排玻璃窗和中央的大圆顶,在原设计三分之二的高度上装饰一个山墙,就结了顶成为扁平的建筑造型。长方形变成“T”字形布局。建筑为砖木结构,高二层,外观为巴洛克风格,细部的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元素。教堂大门朝南,由两道腰线做三段式划分,底层设三个入口,主入口两侧装饰有中国传统形式的楹联,墙壁上饰以爱奥尼克式壁柱,外端的两对柱间饰有神龛。山墙两端为曲线形涡卷状,正中设置一座大圆钟,顶部上书竖体的天主堂字样,顶端建有铁质十字架。两侧的钟楼顶端设有漂亮的倒钟型穹顶,钟楼内的铜钟据说还是一百多年前的老钟。

    教堂内部地坪铺大方砖,可容纳2000人做弥撒。教堂采用方形石柱承重,中间4根砖柱,柱边各设1座小祭台。正对中央大门的尽端设大祭台1座,祭台内有壁完、供桌、烛台,两面亦有对联,前行花式栏杆。两旁亦有壁龛,中有神像。祭台与座堂间用矮栏杆分隔。内墙面和弧形平顶用石灰粉饰,教堂中部有四个十字拱顶,天花板上绘有上部有青绿藻井图案,堂内墙面高处塑有精致的浮雕,浮雕的内容为中式风格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进门上方的夹层内建有唱经楼。

    1851年,在董家渡的主教公署内举行了中国东部地区主教会议。1853年4月4日,董家渡天主堂正式开堂。后来上海的天主教中心转移到了徐家汇,但董家渡教堂仍是教徒活动的集中地之一。董家渡教堂还曾是江南教区“账房”和修道院所在地。1913年上海天主教公教进行会总部设于此。1933年起,由中国的神父管理,各堂口教区的神父冬天的“避静”,夏天的“歇夏”和老病疗养都在董家渡天主教堂。新中国成立后,教堂的宗教活动仍然照常进行,文革时期停止,教堂改由上海无线十七厂电厂使用,1985年复堂。1993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国际礼拜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位于徐汇区衡山路53号,这所教堂是上海最大的不分教派和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1920年,美国旅沪的基督教徒在上海杜美路(今东湖路)租用房屋,开设协和礼拜堂,取“协和万邦”的意思。1923年,购得贝当路(今衡山路)美童公学的十余亩土地,1924年开始动工,1925年3月落成,总造价7万美元。教堂建成后,因参加礼拜的多为美国教徒,故教堂又被称为美国礼拜堂。抗战时期,许多欧洲人和上流社会的中国人也前来做礼拜,国际化倾向日益加深,教堂遂更名为“国际礼拜堂”(Shanghai Community Church,)。

    国际礼拜堂为砖木结构建筑,由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占地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教堂外墙用红砖砌筑,平面呈“L”型,双面陡坡屋顶,上面铺设石板瓦,内部是尖拱型长廊,采用了巴西利卡式格局,屋顶内部采用交叉形木屋架。外墙上的窗框为弧形,上面镶嵌着花纹形的玻璃。主入口上方的玻璃窗气势恢宏,内部的雕花复杂华丽。大堂内刻同时容纳700人进行礼拜,水磨石子地坪,中央设有祭台,两侧是二层廊式楼厅。1931年又建造了三层侧楼,内设小礼堂、牧师住房、办公室、活动室,后来又购进了管风琴,建造了400平方米交谊厅。

    新中国成立后,教堂由中国牧师主持教务。文革时期,礼拜堂被革命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剧团使用,内部设施破坏严重。1981年复堂。国际礼拜堂散居海外的堂友很多,复堂以来,每年都有很多国家的基督教徒来此访问或礼拜。国际礼拜堂是上海专门举行英语礼拜的教堂,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國教堂巡禮【35P】   ★★★還舊樓主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