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代雅阁排气管煮水声: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2:17:14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
——太乙哼哈力功第一部:太乙返还功
洗髓功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和贯充内力。
人的正常体温是36℃左右,在低于此温度的自然环境中,人便须加衣 御寒。可是,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小伙子在10摄氏度左右时仍然一 袭单衣,这是因为年轻人热
力大,体能机能强壮,所以不畏寒。但是温 度再低,到0度以下,甚至到零下一10度时,
普通人就不能再凭本能的体热 来抵御严寒了。而我们太乙门的"洗髓功"却能通过练功来
增大体内的热 量,可以轻易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寒冷。
下面具体介绍功法内容一.贯气式:如图1之预备势。故腹贯气咽气,使气充小腹内。
贯气是“寒暑铁布衣”的关键,从八脉锤到遇见寒暑都要需要操作好贯气式,只有气贯好
打锤才不会受伤,御寒时才会有效。
1) 由图1预备势不动,深呼吸三次,即吸气时尽力鼓小腹,呼气时小腹 凹进去,尽量把
腹中气呼出。
(2) 三次深呼吸后,第四次不吸不呼时,将小腹先尽力鼓起,然后闭住 气,再深吸一
口气,入腹,然后喉中吞咽一次。注意,吸气不可太急,要慢慢 吸入充入小腹中,另外
吞咽时只是干咽,口中没有口水也没有气,只是好象 咽食物一样的于咽。
(3) 吞咽后向下压住腹中气,小腹一直鼓着不放,口鼻恢复自然呼吸。然 后双脚分开
如图2所示,身地微微下坐,膝微屈,似自然站立。
(4) 尽量鼓腹,待实在忍不住时,可放开小腹,长呼气,张嘴念"哈"字,将 小腹中气
用口呼出,连呼三次,念"哈"字三次,呼吸恢复自然。
从(1)至(4)算一次,每天早晨空腹练六次,连练三天,再接练下一步。
注意:一定要先鼓腹,然后再吸气入腹,然后咽气阔气再自然呼吸,腹 中一直充盈气团
,次序决不可错,否则无益而有损。
(5) 上接(3),鼓腹站桩,将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托至胸前,掌 心向上曲肘
相对,如图22。
随双手上托同时,将小腹中之气团上升至胸膈处,使胸腔隆起,口鼻仍 自然呼吸,凝住
不动,尽力忍耐憋气不泄'。
(6) 至忍无可忍时再呼出胸中气,同时张嘴念"哈",连续三次,呼尽胸中余气。呼气时
不可太快速,也要缓缓呼出。 以上再连续练三天;
注意:贯气法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要操作熟练才可打锤,而且在以后 应敌之时,需要
随时贯气,既可抗击又可充盈拳脚之内力,练其他拳掌功夫 及腿脚功夫时自可事半功倍
。二单展翅
1. 抱气式
左脚向身体左侧跨一大步,正低马步然后双手相叠左内右外抚盖基 于肚脐外面,贯气不
放,目视前方.如图2所示。
2 采气式:
原势不动,右手 横掌于腹前,掌心向上,掌指朝 左,目视前方,如图3所示。 上动不停
,右掌由下向左向上 伸,伸到与胸部平齐时,翻掌内旋 掌心向外,横置于胸前,如图4
所示。 上动不停,右臂仍然由左向 右缓缓横拖过胸前,右掌向右前 伸开,掌指朝上,
掌心向前,目视 右掌,如图5所示。
3 收气式:
上动不停,右掌以 腕为轴向右向下旋转,变成掌心朝 上掌指朝左,慢慢向下左收回于腹
前右掌外。
5 升气势:右掌由腹外向上慢慢 端起,同时小腹中气团随右掌上
升至"膻中穴"处,如图6所示。
6降气式:右掌由“膻中穴”处慢慢内旋变为掌心向内轻抚于“膻中穴”外,然后慢慢下
降,气团也随掌势下降到小腹中,右掌到达左掌上时,左掌外开一道缝,容右掌进入左掌
内,变成右内左外相叠于肚脐外的姿势,如图7所示。
7松气揉腹:松开腹中气团,呼气念“哈”字三遍,然后双掌稍用力沿逆时针方向揉腹九
圈,即可接练左势。
此势又名“右单展翅”,“左单展翅”动作姿势与此相同,不过右臂换为左臂,方向相反
而已。(揉腹转圈为顺时针九圈)。此势的关键内容在于意与气的配合。贯气后,运臂一
定要慢,要臂中贯注真力,由图4开始,意想采集大自然中真气,到图 5时想回臂抱气,
右掌托一大气团,缓缓收回于腹前与腹内气团相合。升气时手托此大气团一起上升,降气
时,外气团已全部溶于内气团中,此时开始换气,练“左单展翅“,注意事项与此相同。一右一左为一遍,共做三遍即可。
三双展翅
由图1的预备式起,贯气入腹,双手缓缓由身体两侧抬起,手心斜向前下方,同时意念腹
中气团向下由“会阴穴”处向后到“尾闾骨”,再沿脊椎骨向上升起到“命门穴”,如图
8。上动不停,双手继续上抬,意念由双手小指领先上行到大椎骨处,此时双手高与肩平,手
心朝下。如图9上动不停,双手继续高抬领气上行,过后脑之“玉枕穴”上升至头顶“百会穴”处,此时双手已升上至头顶,双手相叠左下右上照于“百会穴”。如图10接上动,双手由左向后向右向前连续转三圈,然后再反方向转三圈,此时腹中气团实际已
升入“膻中穴”处,把气团提住。双手向前沿前额下降,到双目前时双手分开并行,掌心照于双目外,如图11。双手继续下行经吼到胸,下行到腹,同时降气归入腹中,松气念“哈”,呵气三口,双手
左内右外相叠贴于肚脐外面,再如“单展翅”顺逆揉腹各九圈为一遍。
以上“单展翅”主要练“采抱收提‘使腹中气团沿壬脉升降,而”双展翅“则将腹中气团
向下向后再向上沿脊椎中之督脉上升入上丹田”泥丸宫“中(泥丸宫位于由双目之间向脑
内三寸处,即脑海所居,丹家练气士称为”上丹田“),然后再向前下行沿壬脉归入小腹
,此为小周天之循环。
此为强运周天,而于练气士之自然周天不同,必须接练后面之“贯三田“功以疏导真气,
免除由此引起的影响。一般来说,练三遍”单展翅“,再接练三遍”双展翅“即可。
四.贯三田(1) 由预备式之自然站立,将双手轻握拳于腰处,双拳背面分贴于左右腰腿外面”肾俞穴”
处.
微闭双眼,用意念凝注于双眉之间向内一寸处,意念注之约三分钟,即可感觉该处有微跳动
之感,同时感觉闪闪放白光.
待白光出现时,全身方松,用鼻发声,张口发”哼”,声音短促洪亮清脆,但不能大声喊.发声
时,同时意念脑中白光突然一亮如太阳之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大脑,重复六次.(2) 声停,白光仍回复原来,然后意念下注于腹内”黄庭”处,该处位于肚脐向内三寸处,为
一空窍.双目内照此处,意念该处黄光闪烁,口发”哈”声,但不可大声喊.发声时,意念该处
黄光大亮,腹内部黄光笼罩,重复六次,声停光息仍回复原状(3) 意念下行,双目内视于”会阴穴”处,该穴位与前后阴之间,向上约半寸处为一空窍.意
念内视此窍,其处会发出深蓝色的暗光,然后张口发”嘿”声,意念该处随声蓝光大盛,将整
个下阴部照亮,双腿双脚也隐于蓝光之中,重复六次,声停光息,回复原状.双掌放下恢复预备式,再向前分别捂于小腹外侧.(4) 在重复1.2.3.发声次序,但此时不再发短促清脆之声,而是缓缓发声,把声音拖长,每个
声音长约五秒,同时意念光亮时间也较长,声音也不如前面大.如此先发上丹田”哼”,接发
”中丹田”哈”,接发下丹田”嘿”为一遍,重复六-----三十六遍,即将双手放松恢复预备
式.
注意:发声时中间间隔时间不可太长,初练时可稍长,把所内视的穴位处守到有光出现在发
声,熟练后即不须再等,意念一到,即有光芒,即可发声.太乙返还功主要练任督二脉及中脉的贯通,此三脉一通则周身气血全部畅通无阻,为以后的
受力发力做准备
武当太乙哼哈力(九九和合凝第二)
武当太乙隐仙派密传
----太乙哼哈力(原著:郭浩然先生)第二部分:九九和合凝
“和合凝集”是隐仙派道法中一项最重要的武火呼吸法,也是调动体内气团的捷径秘要.古
人说”传药不传火”,意思是练气士只传授内丹的说明,但却不传授练丹的火侯.通常修道
练气的初学者,为使体内真气迅速凝集,有两条捷径,第一是迅速逼求真气,其二是使真气和
合凝集,对于练武的人来说,,凡我门中弟子只要苦修”太乙混元桩”和”贯气法”,一般会
很快产生真气.因此只需在长练此”九九和合凝”即可.“九九和合凝”是一种纯粹的呼吸方法,修炼此功时,并没有绝对的姿势限定,可以说随时
随地,行,站,坐,卧均可.但对练武的人来说,应以站势为主.1,预备式站立,自然放松,意注于丹田穴中双手轻捂于小腹两侧.
调平呼吸,闭口开始用鼻吸气,吸气要缓慢伸长,小腹缓缓凹进去,愈凹愈深,仿佛肚皮已贴
在脊椎上,吸气的同时心中默数:1.2.3.4.5.6.7.8.9.;2.2.3.4.5.6.7.8.9;直到9.2.3.4.5
.6.7.8.9.0.
数的要快,数完9.2.3.4.5.6.7.8.9时,正是吸气凹腹已到了不能忍受时,然后开始缓缓用鼻
呼气,愈慢愈好.同时肚皮缓缓放松复原,同时心中默数1.2.3.4.5.6.;2.2.3.4.5.6.;直到6
.2.3.4.5.6.,正好将气呼尽.此为一遍,即吸数九九,呼数六六,每次共重复四遍为一个单元.2结束一个单元后,调平呼吸,意想”会阴穴”处,想该处发热,有微跳之意,然后深呼吸,吸
时意想将”会阴穴”处的精气上提到丹田中,同时心中默数1.2.3.4.5.6.7.8.9.此时数的
要慢,数到九时恰好吸气到头无法再吸.然后开始呼气,呼时也要同时心中默数1.2.3.4.5.6
.慢呼慢数,数完也正好呼完为一遍,重复四遍为一个单元.更注意的是,做第一单元时,因为共要吸数九九八十一数,呼数六六三十六数,所以吸呼一定
要慢,而默数一定要快,要极快,要象鸟语那样快,一般三秒钟数一遍九,九遍九约需二十七
秒钟,呼气也是如此,六遍六约需十八秒钟.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呼吸虽然缓慢悠长,但要轻
要极轻柔,如鼻前放置一张薄纸片,而呼吸的气流不能吹动纸片丝毫,功夫深时呼吸愈来愈
细,即使一根发丝也不会吹动,此为胎息功的速成之法.而第二个单元则不要求呼吸轻柔,鼻中可以随意呼吸,恢复自然状态.以上两步各作四个单元为一组,初学者每日两组即可(可功前功后各一组),一定要空腹进行
,切记!武当太乙哼哈力功(丹元哼第三)
武当太乙隐仙派密传
-------太乙哼哈力(原著:郭浩然先生)丹元哼武当派拳术均重内力,即重视丹田真气的修习,打“丹元哼”是最重要的修习方法。通过
自打“丹元哼”,可使小腹中内气鼓荡并因而产生弹力,真气周流胸背使周身都产生弹力
。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周身可在受到外力击打时,可不须思考自然产生弹力将外力弹回,
最后使周身无处不弹簧,碰到休息均可反击。由于弹力来源于丹田中的元气,因此称之为
“丹元哼”,可称之为武当拳术的秘中之秘,其法简单易修,一劳永逸,对于健康强壮腰
腹之力有不可思议之奇效。
1、 预备势自然站立。2、 双手松松握拳,身微下蹲,膝盖弯曲,同时身稍左转,右手向正前方伸出,虎口向腹
部,高与肚脐平,左手向后扬起,虎口向后背高与腰齐,目视左前方,鼻长吸气,小腹略
内收。 3、 双手同时以虎口部位向腹腰处击打,右手击在肚脐下约一寸处,左手击在“命门穴”
处;双手着身的一瞬间小腹自然一鼓,以弹力迎击双手。同时闭口鼻中发“哼”声,声音
短促清脆,一发即停,短促呼气。注意:双臂一定要放松,双腕双手都要有松劲,以两肘为轴两小臂及双手如两条鞭子般击
在腹腰上,万不可用拙力,两手的手型为“虎抓手”,呼吸要长吸短呼用鼻进行以呼吸配
合动作,有节奏进行,此为一次。 4、 接上势,身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同时双手左前右后伸开与前势相同,鼻中吸气接着
鼓腹,双手以“虎抓手”合击腰腹,鼻中闭口发“哼”声,声音短促清脆,短促呼气。注意:双手击腰腹,小腹鼓弹呼气及鼻中发音一定要同步进行,不可有先后。
如此一左一右最少打击四八三十二次为一组,多打不限。
击打时全身都要放松,身体始终保持微弹的姿势,可以随着伸臂和击打的节奏略有起伏,
但双腿决不可站直,上身则始终自然挺直,一般每两秒钟击打一次。
击打进一步要空腹时行,一般每日早餐前练习一次即可。5、 上式击打完毕后身体站直恢复自然站立的预备势,准备下述动作。接上势身微下蹲双
膝弯曲,双手松握拳成“虎抓手”形,分别抚于小腹两侧,拳心朝上准备以小接下的拳缘
部位击打,鼻中吸气目视前方。 6、 双手同时前扬,再双手小指下掌沿部同时击打小腹两侧,小腹同时鼓荡鼻发“哼”音
为一次。此步呼吸为短促,基本上可不计呼吸,只是短促连击八次,连呼八次。击打速度
约为每秒两次。 7、 将前身两侧分为四级,即下由小腹两侧起为第一级,肚脐两侧为第二级,两软肋部为
第三级,腑下硬肋部(乳房边)为第四级。以双手同时击打两侧部,同时小腹鼓弹,鼻发
“哼”音,双手发鞭劲。
每级击打八次,四级共三十二次为一组。 8、 前身四级打完后,将双手向两侧伸,手心朝前,双膝弯曲准备击打,鼻中长吸气。接着以两手掌根部位,击打左右两肋部,同时小腹弹鼓,短促呼气,鼻发“哼”声。共击
八次为度。 9、 接着双手后伸,然后同前以虎口部位击打后腰部两侧,小腹弹鼓,短促呼气,鼻发“
哼”音,此为一次。 再将后身按上中下分为三级,腰部两侧为一级,两软肋后侧部位为第二级,再向上一寸处
为第三级,每级击打八次即可。此时的节奏与前腰腹同击时相同。
以上由1—9为“丹元哼”的全套功法. 太乙洗髓功2010-10-25 17:12
(1) 由图1预备势不动,深呼吸三次,即吸气时尽力鼓小腹,呼气时小腹 凹进去,尽量把腹中气呼出。
(2) 三次深呼吸后,第四次不吸不呼时,将小腹先尽力鼓起,然后闭住 气,再深吸一口气,入腹,然后喉中吞咽一次。注意,吸气不可太急,要慢慢 吸入充入小腹中,另外吞咽时只是干咽,口中没有口水也没有气,只是好象 咽食物一样的于咽。
(3) 吞咽后向下压住腹中气,小腹一直鼓着不放,口鼻恢复自然呼吸。然 后双脚分开如图2所示,身地微微下坐,膝微屈,似自然站立。
(4) 尽量鼓腹,待实在忍不住时,可放开小腹,长呼气,张嘴念"哈"字,将 小腹中气用口呼出,连呼三次,念"哈"字三次,呼吸恢复自然。
从(1)至(4)算一次,每天早晨空腹练六次,连练三天,再接练下一步。
注意:一定要先鼓腹,然后再吸气入腹,然后咽气阔气再自然呼吸,腹 中一直充盈气团,次序决不可错,否则无益而有损。
(5) 上接(3),鼓腹站桩,将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托至胸前,掌 心向上曲肘相对。
随双手上托同时,将小腹中之气团上升至胸膈处,使胸腔隆起,口鼻仍 自然呼吸,凝住不动,尽力忍耐憋气不泄。
(6) 至忍无可忍时再呼出胸中气,同时张嘴念"哈",连续三次,呼尽胸中余气。呼气时不可太快速,也要缓缓呼出。 以上再连续练三天,便可打锤了。
注意:贯气法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要操作熟练才可打锤,而且在以后 应敌之时,需要随时贯气,既可抗击又可充盈拳脚之内力,练其他拳掌功夫 及腿脚功夫时自可事半功倍。 /u4 | _kF
辟谷法:辟谷不食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不可轻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尤其练武之人,每日消耗体力过大,必须保持正常的营养和补给 如果遇特 殊情况,需断食时,则每日只练"太乙混元桩"和此"贯气势",一般一感到饥饿,即贯气三口。然后休息片刻喝几口水即可。 通常断食时,第一天只吃一顿饭(早饭),晚上喝点水,加练桩功和贯气。第二天只吃一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饮水练功。 第三天则只饮水练功。如果想恢复吃饭,则第一天只喝一顿稀粥,第二天 可以吃较稠的粥或面条,水果蔬菜,第三天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     四太乙八脉锤
    一、 任督锤 _
    1、 预备式:姿势同于图1之预备势,不过手持太乙盘龙双棒,如图23所示。
    2、 击腹势:由图23起先鼓腹贯气,将气充于腹中, 然后先左后右以双棒击打小腹,所击处在脐下一寸处,口中默数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直数到四、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共四九三十六棒。其间口鼻自然呼吸,但腹中一直充气不泄,如图 24所示。
    3、 击尾势(1): 接上势击腹完成后, 右脚右摆身右转90 度弓身,把左手反转 以棒头击打尾闾骨处八次,右手持棒横 置于头前,口中默数 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即可结束, 如图25所示。
    4、 击尾势(2):身再左转90度, 右脚里扣,左脚外摆,左手持棒横置于头前,右手持棒以棒头击打尾闾骨处,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然后将身转正站直,如图 26所示。
    5、身向前微躬,双手反转以 棒头轮流击打脊椎骨,由尾闾骨 向上,先左后右口中默数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数到八时, 正好右手击到脖子后大椎骨处, 如图27、28及总示意图脊椎骨击 打处所示。
    6、 击颈势:由上势,左手把棒 头朝上贴于脊椎上,棒头贴在大椎 骨上,右手持棒以棒头击打大椎骨, 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即可,如图表29所示。
p; 7、 击颈上头:接上势,将左手 棒放下,用右手棒由大椎处起向 上轻击,边击边上移,经"风府", "玉枕"至"百会"而止,同时口中 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共击八次。
    8、 躬身击顶(1):接上势,上身向前弯 ,低头由腿中间向后看,以双 棒轮流击打"百会穴"八次,先右后左。
    9、 躬身击顶(2):定击"百会穴" 后,再由该穴向前到发际(头发边 际,前额上)双棒轮击八次边打边 走,同时缓缓起身站直。
    此时放松小腹出气念"哈"字,呵气三口,然后在贯气入小腹。
    10、 抹鼻下喉:把右手棒由发际向下过额头沿鼻根眼内角再顺鼻右侧拖下,再向下过喉结右侧到“天突穴”处停止,两棒汇齐。
    11、 定击天突:将左棒开向左 平伸,高与肩齐,同时仰头望天,以 右手棒头击打"天突穴"三次。
    12、 顺下到中:由"天突穴"向 下双棒轮击,边击边走到"膻中穴" 中止,其间共击四次。
    13、 将小腹中气团提到胸膈处,双棒轮流击打"膻中"八次。
    14、 顺下到腹:由"膻中穴"向下,便打边走,双棒轮击八次到小腹处为止, 同时将胸膈处气团下降到小腹中。
    注意:此时胸腹中气团虽然下 移在移动过程中还要承受棒击,必 然鼓而不泄。 出气松开小腹,口中念"哈"三次。此为"任督锤",专为震开督任二脉, 初学者学完以上锤法后,可暂停,打此"任督锤"七天,七天后再接打后面的 全锤。
    二、 带脉锤    1、 由图23所示 预备势起,鼓腹贯气,然后右脚向右横开一步,前脚掌 点地,上身向左转,左手棒向上扬起,横棒于头前上方,右手棒横置于左肋 部的带脉上,如图43所示。然后开始击打八次,八次完毕再上移一寸,再击 打八次,再上移一寸,击打八次,再上移一寸,击打八次停上。共打四处三十 二次,如图44所示。
    2、 将双棒放下,右脚放平,身向右转左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落到右脚上,右棒 上扬以左棒击打右肋四处共计四八三十二次。
    3、 将身转正放松,放下双棒, 松腹出气念"哈"三次停止,如图47所示。     三、 头臂锤    1. 此后不再贯气, 只须精神集中于棒所击打处即可, 凝神于头部右侧之"太阳穴",用右 手棒轻击八次,左棒不动
    2. 由"太阳穴"向后经耳朵上 方,后上方,后方,用棒轻击共八次, 边击边走。
    3. 放下右棒,以左棒轻击左 "太阳穴"八次,如图50所示。
    4. 再以左棒边打边走经左耳上方,后上方,后方,共击八次停 止如图51所示。
    以上击打"太阳穴"时,击打 一定要轻,稍有重量即可,即使熟 练以后也要轻打,因为此处为头 部血管所汇集处,轻打可以通血 脉,以预防中风脑血栓等病,重打 则有血管破裂之患,非常危险,慎 之!慎之!
    5. 将右手伸直向右,以左手 棒击打右肩部八次,击打时可用意 将右肩部肌肉隆起,初时要轻,以 后逐渐加重,如图52所示。
    6、左手棒顺右臂向下便打边走到右肘外侧停止,共打八次,如图53所示。然后击打 右小臂外侧八次,击打部位在距右肘尖两寸以下处。
    7、 右肘部向下到右腕外侧 处,左棒边打边走共计八次,到"神 门穴"处停止,如图54所示。此时 右臂已经内旋,右手棒头朝下,"神 门穴"朝上,此处位于腕根与小臂 头"阳谷穴"之间凹陷处。
    8.击打该处八次停止。
    9.将右臂外翻,右棒头朝右, 以左棒击打右腕内侧"神门穴"八次。
    10.由"神门穴"顺臂内侧 向上边打边走至距肘际纹(屈 臂时中问凹陷纹)二寸处停 止。其间共击打八次。然后再 击打该处八次停止,如图56所示。
    以上为右臂锤,左臂锤与右臂锤击打方式相同,不过只是改为以右棒击左肩左臂而已,如图57……61所示。    四、臀锤    1. 由图47之姿势开始,左脚 收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身向左侧 弯,突出右臀部,右腿伸直不可弯, 左棒横置于右腹前,以右棒击打右 臀部"环跳穴"处八次,目视右棒,如图62所示。    2. 左腿蹬直,右脚前掌点 地,身向右侧弯,突出左臀,右 棒横于左腹前,以左棒击打左 臀部"环跳穴"八次停止,如图63所示,回到预备势。    四、 腿脚锤    1. 由预备势,双脚并立,向 前弯腰躬身双手持棒由两大腿根部外侧开始击打,边打边向下走 到膝盖上侧,共打八次,如图64所示。2、 上势不动,再由膝盖下侧 有肌肉处开始击打,边打边向下走, 直到脚踝骨上方停,共打八次。3.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前脚掌 着地,脚跟向右外撇,以右手棒击打 右脚根部外侧八次,如图67所示。4、由脚根部右棒前移至脚外 侧中部击打八次,再向前移到脚 掌前部,脚小趾外侧处再击打八 次,具体部位详见总示意图。5.将右脚根向内撇,亮出右 脚内侧,以右棒击打脚前掌内侧 大脚趾根部八次,如图68所示。6.然后将右棒后移,击打右 脚内侧中部八次.再向后移,击打 内踝骨后下处脚根处八次,具体 部位详见总示意图。7、 棒向上移,击打脚背内侧向上到脚腕 沟处(勾起脚中间最凹处)八次,如图69所示 。8.棒向上移,由右脚腕沟部 向上沿迎面骨直到膝盖下部,边 打边走共打八次,击打要轻,如图70所示。9.棒再向上移,过膝盖骨, 沿右大腿内侧向上边打边走,直 到大腿根部共打八次,如图71所示。如此右腿便已打完,然后换左 腿打,击打部位及次数都与右腿右 脚相同。至此,"太乙八脉锤" 已全部打完,由腹部开始至大腿内侧结束,全身共打531锤(棒)。炼功计划是,先打任督锤七天,然后打带脉锤七天,然后加打头臂 三天,然后加打臀锤及腿脚锤。打全锤其间开头第-个月一定要轻,尤其 头部、背椎骨、大椎骨、后脑、迎面骨等脆弱部位要倍加注意,只可逐步慢慢加重,打完锤后,必须接着练后面的"沐浴透拍功"以活平气血经脉。打 任督锤及带脉锤必须贯气换气,其它部位无须贯气即可。另有三处未打锤的部分为肘部、膝部和裆部,都另有特殊练法。此处 作一简单介绍。 膝部练法:用厚帆布或牛皮作一布袋,袋为长方形.内装绿豆。袋平宽 三寸长一尺,绿豆只可装一半,然后用绳将袋从中间扎紧。手持未装豆的部分,用装豆部分击打双膝。击打时一定要盘坐姿势 。每逢击打四八三十二次后站起,再提膝击打,每膝再击打三十二次。 如此打完后再用右手打左肘,左肘屈肘前挺。右手持打肘尖部三十二次,然后换左手持袋打右肘三十二次,打毕停止。 先用双手揉膝盖,揉到不觉 痛再用右手揉左肘,左手揉右肘即可。 铁裆功是隐仙派丹法秘传,又分清修练法与双修练法,较为复杂此处 不做介绍了。另外背部左右肩后、左右腰背部分,可请人代为拍打,但必须 先贯足气,令人先轻打再逐步加重即可。 具体打锤部位有不清楚者,可参照全身示意图即可清楚。五沐浴透拍功此功为打完"太乙八脉锤"后必须练的功法,主要目的是活血化瘀,消除打锤后受锤击部位的胀疼感。
1. 头部法;双手各以四指按住头皮中间,拇指随扶在旁,如图77所示, 然各以四指用力按点"百会穴"前后头皮,边按边向前移动,到发际处停止 ,然后再回到"百会穴"处,如此按三遍;然后各以四指前后擦头皮三……六次即可。
2、双手分开向下移,先按在左右的"太阳穴"处,然后边按边向后移动,经耳上、耳后上、耳后到后发际停止,共按三遍,然后再各以四指并列由"太阳穴"向后梳头皮三遍即可,如图79所示。此法以预防中风及脑血栓 有奇效。
3、 左手盖于肚脐上,仰头 以右手拇、食两指轻抓喉结两 侧,然后向下捋喉管到"天突穴" 处止,共三遍,如图80所示。
4、 双手右内左外相叠于"天 突穴"下部,然后逆时 针揉动边揉边向下走,一直到小腹 胶处止,共揉三遍。
5.揉完三遍后,再双手定于 "膻中穴"处逆时针方向揉九圈;再向下双手抚于肚脐上,逆时针、顺时针各揉九圈即可。
6、 手分抚于小腹两侧, 如图84所示。然后由后向前揉 九圈,然后逐寸上移,每移一寸 即揉九圈,再上一寸再揉九 圈,直到乳下肋部处揉九圈后即停,如图85所示。
7.双手松握拳分置于小腹两 侧,拳心向上,然后开始轻打小腹两 侧,打时要配合鼓腹,一打一鼓。然后边打边向上走,到 乳下肋部处停止,共打八次,共三遍 即可。
8、 手松握拳分置于后腰部下侧,拳心朝外,便打边向上走, 上移到不能再移时停止,共打八次走三遍。
9、 左臂向左伸出,左肩臂都放松,手心向内,目视手心,然后以右手松拍左肩,共拍八次,然后右肩而下沿左臂内侧边边走一直拍到手腕部,然后将左臂内旋,再拍左臂腕部“阳谷穴”处,边拍边向上走到肩部停止,次数不拘多少,共拍三遍即可。
10、 右臂右伸出,目视右手心,肩臂放松,左手松拍右肩八次即止,然后再以左手拍右臂内外三遍。
11、 正身直立,提起右膝,以左腿独立,右腿放松双手松握拳分置与右腕部两侧,以左右拳之虎口部位松松击打腿腕两侧,边打边向上走,到膝部停止,次数不拘,如图91所视。
12.接上动,双拳继续向上,沿 大腿两侧边打边走,到大腿根部停止。
13.左腿击打与右腿相同。
14.正身直立,重心移至左腿, 右脚尖点地,目视右足,以右脚尖为 轴转动右脚腕部,向前后各转八圈。
15.重心移到右腿,以左脚 尖地为轴,转动左脚腕部前后 各八圈。
16.自由转动双手腕部十几 次,主要为活动腕部关节经脉,为 下面的洗髓功动作准备。
17.正身直立,把身体向上拔 起,以双脚尖着地,双掌同时下撑, 掌心向下,闭目咬牙吸气到胸部, 如图 97所示。然后突然放松身体 下落,呼呼气松牙口中念"哈"以双脚 跟顿地,全身放松,双手松垂身体 两侧,恢复预备式,如此三遍。    六太乙洗髓功    洗髓功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和贯充内力。
    人的正常体温是36℃左右,在低于此温度的自然环境中,人便须加衣 御寒。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小伙子在10摄氏度左右时仍然一 袭单衣,这是因为年轻人热力大,体能机能强壮,所以不畏寒。但是温 度再低,到0度以下,甚至到零下一10度时,普通人就不能再凭本能的体热 来抵御严寒了。而我们太乙门的"洗髓功"却能通过练功来增大体内的热量,可以轻易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寒冷。
    下面具体介绍功法内容:    一单展翅    1、贯气式:故腹贯气咽气,使气充小腹内。
    2、左脚向身体左侧跨一大步,正低马步然后双手相叠左内右外抚盖基 于肚脐外面,贯气不放,目视前方。
    3、采气式:原势不动,右手 横掌于腹前,掌心向上,掌指朝 左,目视前方,如图99所示。 上动不停,右掌由下向左向上 伸,伸到与胸部平齐时,翻掌内旋 掌心向外,横置于胸前。上动不停,右臂仍然由左向 右缓缓横拖过胸前,右掌向右前伸开,掌指朝上,掌心向前,目视右掌。
    4、收气式:上动不停,右掌以 腕为轴向右向下旋转,变成掌心朝 上掌指朝左,慢慢向下左收回于腹前右掌外。
    5、升气势:右掌由腹外向上慢慢 端起,同时小腹中气团随右掌上 升至"膻中穴"处,
    6、降气式:右掌由“膻中穴”处慢慢内旋变为掌心向内轻抚于“膻中穴”外,然后慢慢下降,气团也随掌势下降到小腹中,右掌到达左掌上时,左掌外开一道缝,容右掌进入左掌内,变成右内左外相叠于肚脐外的姿势,松气揉腹:松开腹中气团,呼气念“哈”字三遍,然后双掌稍用力沿逆时针方向揉腹九圈,即可接练左势。
    此势又名“右单展翅”,“左单展翅”动作姿势与此相同,不过右臂换为左臂,方向相反而已。(揉腹转圈为顺时针九圈)。此势的关键内容在于意与气的配合。贯气后,运臂一定要慢,要臂中贯注真力,意想采集大自然中真气,到时想回臂抱气,右掌托一大气团,缓缓收回于腹前与腹内气团相合。升气时手托此大气团一起上升,降气时,外气团已全部溶于内气团中,此时开始换气,练“左单展翅“,注意事项与此相同。一右一左为一遍,共做三遍即可。    二黑熊晃膀    前三遍结束后,可起身散步调匀气息,然后再做此势。仍由预备势,左脚向左方横开一大步,成低马步,双掌向左右膝外下撑,虎口撑开,另四指微分,然后贯气入腹。片刻后,右掌慢慢用力下撑,目视右掌,意念腹中气团与右臂右腿相通,右脚稍用力。然后右掌放松,转由左掌用力下撑,左脚用力,目视左掌,意念腹中气团与左掌左腿相通,如此左右各三遍后,呼气念“哈”三遍起身。    三顶天立地    由预备式,双脚 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由下向两侧分开,掌心向上,继续向上与肩平齐时鼓腹贯气。然后双掌继续上托,至头顶时翻掌变为掌心向上,双掌虎口相对,仰头目视双掌中间。此时双脚用力蹬地,双掌用力托天,我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腹中气团与双掌双脚相通。心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二二三四五六,一直到六二三四五六即收掌低头松气念“哈”。    四、排山运掌    由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由体侧缓缓向前抬起,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与肩平齐时停,双手立掌,掌心向前,开始鼓腹贯气,如图106所示。由上动贯气后,双掌慢慢收回到胸前,同时小腹气团提到胸隔处,提住不放,双掌慢慢前推,如推泰山,意念胸中气团与双掌相通。共推六遍,松气念“哈”。
    五、二郎担山    由预备式双掌向两侧平伸立掌,如图108所示。然后开始鼓腹贯气,贯气后缓缓收掌于左右两肩处,提气团于胸间,再缓缓推出,如推泰山,意念胸中真气与双掌相通,共推六遍,松气念“哈”即可。    以上即为“洗髓功”的全套功法,全部动作都要掌臂贯气用力,慢慢运行,切忌快!一定要意念腹中气团与全身贯通,即丹田中的热量散发于全身,方可抵御严寒。每日打完“太乙八脉锤”后,练此功一遍,一般三日后可不畏严寒。但此功最忌酒,练此功前绝不可饮酒,否则有害无益。练此功后,中午晚上也不可饮酒,否则酒最窜皮,伤体表之“卫气;,便不能再单衣御寒了。而且一旦饮酒后出门,被寒风一吹,寒气最易入骨,。因此,假如实在无奈晚上小饮几杯酒,便不可在出门,而且必须加衣,明早练功后可恢复御寒功能。另据本人经验,在冬季,北方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家中暖气较足,练功后虽然在室内活动自如,但到室外长时间活动仍有不便。因此,建议出门时,在衬衣外加一件单外套,或西服或夹克衫均可,如寒风太烈,则可随时随地贯气御寒无须姿势,坚持二分钟即可行动自如。而南方冬季不取暖,则可不必加衣。戒酒时间一般由每年中秋节开始至来年春分后停止。
    御暑功    御暑比御寒为易。在夏季如初伏天后,便不可在打锤和练洗隋功,因这两种功夫内热太大,内外热交加大不利于身体,切记!而“太乙混元桩“无碍,因此,伏天练功以站桩和练太乙五行拳为主,多练静功。在练完后如出汗,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每日洗脸,洗澡一定要用温水,热水最好。准备一条吸水性较好的纯棉粗长毛巾,每日练功功完毕后,用另一条干毛巾擦干体汗,然后将此粗长毛巾浸湿在绞干,将此毛巾两头对折,用单手握住两头,然后用另一端抽打全身,胸背臂腿裆全要打到,打阴部时要轻,逐步加重。抽打时最好将衣服脱光,如不方便可只穿一条短裤,女性可不抽打阴部,但胸部可轻抽,增加弹性。从初伏到末伏一个月每日练功后全身抽打一遍,抽时不要用蛮力,而要用鞭子劲。抽完后换上单衣,可在40度以内行动自如。虽然有御暑之功,但也切忌暴晒,游泳后一定要洗热水澡为好。末伏后可不在行此功,但仍不可打锤御寒,打锤御寒应由每年之”白露节“开始,暑期为保持身体的内气贯通和弹性,每日只用拳周身击打即可。学过”太乙哼哈力‘的人,则每天打一便“丹元哼”便可保不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