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产供应商入库:读学《道德经》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42:47
读学《道德经》体会

    众看官(因赞成周汝昌先生新著《红楼十二层》对“看官”一词解义而用):
传说是苍颉创造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字的字形千变万化,字义内涵博大精深,以致于成了世界上最难学、最难懂的文字。所以,要较为准确地理解一个字在某篇著作中的含义,就要从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中尽可能合理地去选取。
近来,在国家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气氛中,鄙人在学读《道德经》的时候,就尽力地去发掘老子在经中所用的字能较为合理地体现《道德经》系统思想的内涵。结果大吃一惊,发现这样理解出来的《道德经》与鄙人所看到的某些现代学者所理解的《道德经》竟然大相径庭。
从对汉字现代常用含义的理解水平上,去分析研究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就会得出老子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是消极的”、有“反辩证法的思想”、“活生生的辩证法,在老子的保守的体系里被扼杀了”、“对待新生事物一律攻击”、“主张愚民”、主张“老百姓保持浑浑沌沌的愚昧状态”、“回到愚昧无知的原始状态”、老子“并不是不想杀人”等等结论。
有的著名人士对《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分章评点中就有近五十章属于贬义,是应该被批判的。果真如此的话,属于世界级宝贵文化财富的中华祖传的《道德经》哪里还能被值得研究二千多年?哪里还能值得被如此众多的名人专家乐此不疲地出数不胜数大同小异的注释?
按照我的学习方法,经过几年的学习,鄙人写了一点一己之见的文字,供众看官批评。因篇幅所限,仅举数例以为佐证,对全书的理解,再另系统行文。
一、先说一说题目《道德经》有什么含义。
“道”字的古字的字形与今相近:左边从“走”,右边从“首”。走者,运动也;首者,头也,乾也,天也。所以,“道”即为运动的天,或者叫做天的运动规律。“德”者,一心为多人也。《道德经》者,即讲述德与道的关系的论述也,也就是一本告诉人们一心为众就是符合道的著作。
鄙人认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把握住了这一点,就能对深入地理解《道德经》的内涵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二、关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现代著名学者的解释(后简称“学者解释”):“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既然说不出、叫不出,还讲什么呢?上面已经说明,道是指天的运动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主旨是什么呢?它的主旨就是一个“可”字,在这里“可”字就不是通常理解的当做“可以”来讲了,而是当做“善”来讲。这种用法在《礼记•檀弓》里就有:“虽欲而不殇也,不亦可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有很想得到它的欲望,然而却不能因为个人的欲望而去提前让它死亡,这不就是一种善吗?“殇”的意思是“不成人也”。年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殇;十二岁至十五岁死亡为中殇;八岁至十一岁死亡为下殇。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讲作:道,善道,不是平常说的道路的道;名,善名,不是平常说的名字的名”。就更能贴近《道德经》从头至尾所贯穿的讲善、讲德的思想了。
三、关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学者的解释:“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这里的“无名”就不能简单地解释成“没有名字”,“有名”也不能简单地讲成是“有了名字”。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名字的时候就是天地的原始;有了名字以后就是万物的母亲。岂不莫明所言?
在《释名释言语》中说,名,明也。在《论语子路》中,“名”这个字还有“分”的意思(“必也正名乎”)。根据这些含义,对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就顺理成章地解释为:在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是没有光明的,是被称作“混沌”状态的,那就是天地的原始状态;在天地分开有了光明以后,万物才有条件开始生成,所以称有名(明)是万物的母亲。

 

 

老子在这句话中讲的“天地”无疑是指地球的天空和大地;“万物”就是指人和万物。有了名(明)才有了人和万物,所以这个名(明)的到来,就是最大的“善”的到来。这才可能是“名,可(善)名,非常名”的真正意思。“名”是能创造出人和万物善莫大焉的明,不是指一般名字的名。
四、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
学者解释:“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强壮人民的筋骨,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鄙人以为老子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虚其心”老子的意思应该是,指心要虚怀若谷,宽宏博大;“实其腹”是指要充实内涵,非酒囊饭袋;“弱其志”的“志”字在这里就不是“志气”、“志向”的意思了,而是“私意”的意思(见《礼记•少仪注》志,私意也)。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要使人民有宽广的胸怀,有充实的内涵,减弱自私的心理,树立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骨气。永远不要使人民知道有等级、有难得之货这些能引起人民私欲的东西,从而使人民永远没有私欲。
   五、关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
学者解释:“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
据学者批老子:“对新生事物一律攻击。他主张回到原始状态”。是耶?非耶?否。“圣”字在这里不做“聪明”讲,而是讲作“名”,名誉的“名”。(见《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注:圣,名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抛弃虚假的名誉和小聪明,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巨大利益。不沽虚假的名誉不正是我们至今仍在提倡的吗?
六、关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六章)
对于这一章,学者说老子在这一章中表达了利用权术的思想,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也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学者对此章的解释:“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大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毁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拿给它。这就叫做深沉的预见,[也就是]柔弱必定战胜刚强[的道理]。[正如]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有效的武器,也不能随便拿出来给人看”。照这样的解释,这几句话就是在向人们传授地地道道的权术伎俩。
    把老子的这一章看成是讲“谋略”、“权术”,明显地与老子全篇文章的一贯思想不相适应。《道德经》全文贯穿了人要消灭私欲、要大公无私、要利万物、要不与天下争利益、人要与万物和谐共生存、要象水一样甘守卑下、要积德、要淳德、要抵制五色五音五味的侵蚀、要不贵难得之货、不积财富、不分等级、要不自贵、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恃、不为主、要功成身退等等等等,突然来了一个讲权术讲阴谋诡计的章节,这明显的与老子的一贯思想、老子的谆谆教导格格不入!还有人以此来与孙子兵法相比,更是荒谬!孙子兵法完全是在讲“争”,老子完全是在讲“不争”,两种思想截然对立。所以,说老子的这一章是讲的“辩证法”也好,是“谋略、权术”也好,都是误解老子本意的。不管是谁给老子的这部著作起的名,它的名字就叫《道德经》,就是讲道德的。谋略、权术恰恰是不道德的。名为《道德经》,里面藏权谋,这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吗?它怎么还能被奉为道德的源头!所以如此的解注明显地是对《道德经》中这一章的误解。
    我认为应该这样讲这一章就比较能讲得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字在这里是“持”、“把”的意思。这一句中的“欲”字,指的是“私欲”。“歙”有“控制”的意思(见《说文》段注:歙歙之言摄也。摄,控制)。“固”在这里是“禁固”的意思(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世,皆属於下”)。“张”读“帐”,去声,膨胀、自大的意思(见《左桓六年传》“随张,必弃小国”)。“之”字在这里有“变”的意思(见《易•系辞》“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老子果真是这种意思吗?且看分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这一句中的“小”有“狭隘”的意思(见《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寡”有“贤良”的意思(见《诗•思齐》“刑于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什伯之器”指家庭生活中最熟悉的家什。
    这句话的意思是:意识狭隘而又善良的国人啊,已经给了你们那么多既熟悉又有用的器具,你们却不去使用它们。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这一句中的“徙”字有“避”的意思(见《家语》“鲁有慎溃氏者,奢侈逾法,及孔子为政,越境而徙”)。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知道怕死(重视死)而不去远远地避开死亡。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给了你们渡过苦海的船和车,你们却不去乘坐它们。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这一句中的“陈”有“施用”的意思(见《汉书•刘向传》“陈漆其间”)。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给了你们战胜死亡的武器,你们却不去施用它们。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一句中的“复”是“恢复”的意思。“结绳”指“结绳记事”(是一种符号语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使民众恢复到能够使用符号语言、信息语言、代码语言的比较发达的智力水平。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一句中“安”字有“止”、“定”的意思(见《尔雅释诂》)。“乐”字在这里有“声色”的意思(见《国语越语》“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人只满足于甜美的饮食、美观的服装、固定的居所,充满声色的习俗。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句中“鸡犬之声”指高昂的光明之声。(鸡,同“隹”见《春秋说题辞》。隹,高大也见《集韵》);犬,阳畜(见《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洒,一犬”按,今人谦称男子曰犬子或曰小犬,殆取其“阳义”)。据此,鸡讲为高昂;取犬有阳的意思讲为光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宣讲道理的)高昂光明之声不绝于耳,普遍而又普通,到处都能听得到,可是世人一直到老到死都不接受道之真理,都不肯与道结缘。
    把这一章连贯地讲一遍大意就是:意识狭隘而又善良的国人啊,已经给了你们那么多既熟悉又有用的(修道的)器具,你们却不去使用它们;你们只知道怕死,而不去想法远远地避开死亡;虽然给了你们渡过人生苦海的船和车,你们却不去乘坐它们;虽然给了你们战胜死亡的武器,你们却不去施用它们。应该使民众恢复到能够使用上古时代的符号语言或叫信息语言、代码语言的比较发达的智力水平。世人只满足于甜美的饮食,美观的服装,固定的居所,充满声色的习俗,然而对于宣传道理的高昂光明之声,它虽然普遍而又普通,到处都能听得到,但是世人们到老到死却都不愿意去接受它,不愿意与它结缘。
    老子在本章中用了形象、生动、又更深刻地比喻,仰天慨叹沉湎于声色犬马、柴米油盐之中的民众对于道之天理的不解、不悟。可悲啊!
 顺便说一句: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其实是一种对代码语言的运用,类似当今的电报,用点点杠杠(••— —)来表示语言内容,决非如有的人认为的它是一种落后的记事方法。看着不同的绳结就能明白其中的不同内容,这正是智力发达的表现。再发达一步,两人对看一眼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连符号都不用,这被称为绝顶聪明,智力极端发达。所以,语言、文字作为思想传播的载体,使用得越细致越繁琐,说明人脑越蠢笨,越退化。
所以,这一章是老子在既将写完《道德经》时的慨叹,慨叹世人的不醒不悟。
结束语
老子是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光辉人物。孔子曾经向自己的学生这样描述过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犹见龙也。
与老子同时代的名著天下的孔圣人犹对老子如此评论,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对老子指手划脚、评三论四呢?对待老子的著作,用列宁的一句话来表达倒非常地恰当,列宁的这句话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