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平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傳記.歷史-馮家昇小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7:11
馮家昇(1904-1970)        
「禹貢」半月刊主編
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員

馮家昇,字伯平,山西孝義人,漢族,清光緒三十年七月十六日(一九○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此據任一飛「馮家昇」;吳豐培「馮家昇傳略」作:「滿族,一九○四年八月十六日。」)生於孝義縣石像村。七歲,入本村私塾,同年喪母。民國四年,入讀小學。九年,於高小畢業後考入汾陽縣河汾中學,旋因家貧輟學,任國民小學教員。十年,獲舅父資助,考入汾陽教會學校銘義中學二年級。十一年,以「記名領洗」,獲得學校津貼,得以維持生活。十二年,受洗為基督徒。十四年五月,上海「五卅慘案」起,任「銘義中學滬案學生後援會」委員,稍後參與銘義中學共青團之活動。十五年夏,中學畢業;秋,因需養家,留校任註冊課長,兼教一年級英文。十六年九月,考入北京燕京大學史學系,「一次,陳垣教授講『史學名著選讀』時說,二十四史中遼史最不為人所注意。馮家昇聽講後,抱著『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態度,開始鑽研遼史、金史。為了研究這部分歷史,他專門攻讀了滿文、蒙古文」(「馮家昇」)。十九年九月,隨顧頡剛(誠吾)讀「中國上古史研究」課,顧師指導諸生作「史記」本紀、世家之研究實習。

二十年夏,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八月,在「史學年報」第三期發表「太陽契丹考」;九月,獲得「哈佛燕京學社」獎金,升讀燕京大學研究院,修讀顧頡剛之「尚書研究」課。二十一年六月,在「史學年報」第四期發表「契丹祀天之俗與其宗教神話風俗之關係」。二十二年六月,在「燕京學報」第十三期發表「契丹名號考釋」;九月,在「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十七號發表「滿洲名稱之種種推測」;同年開始匯校「遼史」,兼考「遼史」之纂修經過與取材。二十三年二月初,顧頡剛、譚其驤(季龍)商定編輯出版「禹貢」半月刊〔「禹貢」乃「書經」夏書中之一篇,夏禹制九州貢法,而詳其山川道里之遠近,物產之所宜,故曰「禹貢」,「因為『禹貢』是我國最早一篇系統地描述全國自然、人文地理概貌的傑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二千多年來地理學者無不奉為不祧之祖,所以我們這個專以研究歷史地理與有關學科為宗旨的學會和專發表這方面文字的刊物,即以『禹貢』命名」(「譚其驤自傳」)〕,四日,懸掛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歷史地理學之學術團體「禹貢學會籌備處」木牌於北平東門外成府蔣家胡同三號顧宅門口,發起人除顧頡剛、譚其驤外,尚有馮家昇、鄭德坤、錢穆(賓四)、王庸(以中)、朱士嘉(蓉江)、張維華(西山)、顧廷龍(起潛)等人;三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發表「洪水傳說之推測」;四月,續在第一卷第四期發表「遼金史地理志互校」(後收入「遼史彙編」第四冊);夏,以畢業論文「遼史與金史新舊五代史互證舉例」(後收入「遼史彙編」第三冊)獲燕大碩士學位,畢業後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東北大學歷史系講師;七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一卷第九期發表「介紹『到西北去的兩部書』」,在第一卷第十期發表「我的研究東北史地的計劃」;八月,在第二卷第二期發表「再介紹『到西北去』的一部書」;十二月,在第二卷第七期發表「東北史中諸名稱之解釋」;同年出版「遼史源流與遼史初校」(或作出版於二十二年,「哈佛燕京社」版),是為我國全面研究「遼史」,並且從校勘入手之第一部著作,受到學術界重視,「遼史源流考」(後收入「遼史彙編」第三冊)分上、下兩篇,「上篇專敘歷代修遼史之經過,與夫未成之原因。下編專述遼史之取材,儼陳二家之舊本,與夫元人增改之痕跡,藉以覘其材料、估其價值,而為疏證遼史進一步之途徑也」,「遼史初校」(後收入「遼史彙編」第三冊)共用二十三種不同版本,分為五個步驟:「(1)各書互校,百衲本、南監本、北監本、同文本。(2)本證,紀、志、傳互校。(3)以史之用書而今存者,校之。(4)遼、金、宋、五代、高麗史互證。(5)匯考,仿王先謙『水經注校注』例,將前人論遼史者,雖隻句片語亦抄入,後加按語。五步既完,然後排比成篇」(「馮家昇傳略」)。二十四年一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二卷第十期發表「東北史地研究之已有成績」;二月,在第二卷第十一期發表「周秦時代中國經營東北考略」;四月,在第三卷第三期發表「漢魏時代東北之文化」;六月,在第三卷第七期發表「述肅慎系之民族」,第八期發表「述東胡系之民族」;七月,任北平研究院〔簡稱「平研院」,院長李煜瀛(石曾)〕史學研究會〔二十五年易名為史學研究所,所長徐炳昶(旭生)〕歷史組(組長顧頡剛)名譽編輯,又繼離平赴穗任教之譚其驤為「禹貢」半月刊主編(另一主編顧頡剛);八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發表「慕容氏建國始末」。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禹貢學會」假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成立大會,由李書華(潤章)任大會主席,與顧頡剛、譚其驤、錢穆、王庸、徐炳昶、唐蘭(立庵)六人當選為理事(八月舉行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推舉顧頡剛為理事長),同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六期發表「日人對於我東北的研究近狀」;六月,在「燕京學報」第十九期發表「日人在東北的考古」,在「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七期發表譯文「西遼建國始末及其紀年」(日本羽田亨著);七月,編輯「禹貢」半月刊「西北研究專號」(第五卷第七、八期合刊),發表「大月氏民族及其研究之結論」;九月二日,與顧頡剛出席「燕京大學學生自治會」舉行之綏東問題第二次座談會,因綏東事態日趨嚴重,故講述綏東之地理形勢及歷來在軍事上之重要性,當場與顧頡剛發起成立「邊疆問題研究會」,任籌備委員,二十一日,「邊疆問題研究會」在燕大舉行成立大會,通過簡單,選出顧頡剛、馮家昇、梁思懿等五人為理事,分主研究、調查、宣傳、交際、總務,由是月起,請人到會講演邊疆問題,至年底先後有:段承澤(繩武)講「綏東問題及移民屯墾」,唐柯三講「西藏問題近二、三十年情況」,薛文波講「回漢問題及其應有之覺悟」,敖景文講「一年來百靈廟之見聞」,暴步雲講「漢蒙合作」,徐炳昶講「研究邊疆問題應有之態度」,王守真講「新疆民族問題」,趙振武講「哈薩克人的生活」,白寶瑾講「西北四省現狀」;十月,編輯「禹貢」半月刊「東北研究專號」(第六卷第三、四卷合刊),發表「原始時代之東北」;十一月,「禹貢學會」組織馮家昇、張維華、侯仁之、陳增敏赴察哈爾省調查蔚縣古石刻,及至察省教育廳(廳長柯昌泗),始知石刻散在各處,即改道赴懷安觀賞漢代漆器;同年在「史學消息」第一卷第二期發表「現代日本東洋史學家的介紹(一)那珂通世」。

二十六年二月,在「禹貢」半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發表譯文「契丹可敦城考」(日本松井著);四月,在第七卷第一至三期合刊發表「豆莫婁國考」;五月,在第七卷第五期發表「匈奴民族及其文化」;七月,抗戰軍興,原擬由「中美基金委員會」資助,前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滿蒙問題之計劃告吹,同月在「禹貢」半月刊第七卷第八、九期合刊發表「蠕蠕國號考」;同年在「史學消息」第一卷第六期發表「現代日本東洋史學家的介紹(二)內藤虎次郎 白鳥庫吉」,應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之邀,為所藏之漢文書籍進行編目,並編寫清代名人傳記(赴美年份據「馮家昇」,「馮家昇傳略」作二十八年)。二十八年,任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編纂處,其後任哥大中國歷史研究室研究員,研究遼史,並至人類學系進修,修讀回鶻文、突厥文。

三十四年八月,抗戰勝利,第二次大戰結束。三十六年春,離美返國,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十二月,在「史學集刊」第五期發表「火藥的發現及其傳布」、「讀西洋的幾種火器史後」兩文。三十七年三月,在「美國東方學雜誌」發表「契丹文字」(英文);五月,在「宗教評論」發表與美國人魏特夫(Karl A. Wittfogel)合撰之「遼代的宗教」(英文)。

三十八年一月,北平淪共;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成立於北京;冬,任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院長郭沫若(鼎堂)〕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同年出版與魏特夫合著之"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中國社會史--遼」,英文,美國費城版,後編入「遼史彙編」第十冊),「這部專著的第一部分為通論,由魏特夫執筆;第二部分為資料匯編,主要由馮家昇搜集、輯錄、甄選,並加以註釋。這是世界上第一本用英文撰寫的中國斷代史,該書出版後,引起世界學術界的矚目,備受稱讚」(「馮家昇」)。三十九年三月,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十二月,結業離校;同年加入九三學社〔簡稱「九三」,主席許德珩(楚生)〕,在「史學集刊」第六期發表「回教國為火藥由中國傳入歐洲的橋樑」。

四十年,返回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回鶻文和回鶻文的玄奘傳」(續刊於四月三日);六月七日,在北京「光明日報」發表「火藥的發明及其傳入歐洲的經過」;同年調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教授,在「歷史教學」第三期發表「蒙古西征用過火藥嗎?」四十二年(一 九五三,年五十,在「考古學集刊」丙種第一號發表「回鶻文寫本『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研究報告」,在「科學通報」第十二期發表「駁斥歐美人的『火藥是歐美所發明的』謬論」。四十三年,在「歷史教學」第四期發表「我國紡織家黃道婆對於棉紡業的偉大貢獻」,在「歷史研究」第一期發表「元代畏兀兒契約二種」,在「化學通報」第十一期發表「火藥的發明發展及西傳」,出版「火藥的發明和西傳」(張秀齡插圖,「上海人民出版社」)。四十四年二月,「禹貢學會」正式結束,將房屋獻與政府,圖書贈予中央民族學院,刊物分送各大學及圖書館,現金慰勞中國人民解放軍;九月二十九日,在「光明日報」發表「對於樊嘯同志『維吾爾族居新疆考』的幾點意見」;十月,在「新華月報」十月號發表「從歷史上看阿拉伯和中國的友好關係」;同年在「考古學報」第九期發表「刻本回鶻文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研究--兼論回鶻人對於大藏經的貢獻」。四十五年十月,在「歷史研究」第十期發表與包爾漢合撰之「『西伯利亞』名稱的由來」;十二月,在「中國民族問題研究集刊」第五輯發表「維吾爾族歷史分期問題(第一章):由原始公社過渡到封建社會(公元七世紀以後)」(該文與程溯洛、穆廣文合寫,馮家昇乃第一章之執筆者);同年第一次遠赴新疆,「在當時交通和生活等方面有許多不便,但他能克服困難,不畏險阻,與青年研究人員一起,長途跋涉,深入到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墨玉縣的一個農村進行調查,與維吾爾族農民吃、住在一起,獲得了極為重要的第一手資料」(「馮家昇」)。四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在「新疆日報」發表「關於維吾爾族歷史的幾個問題」。四十七年春,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格平)組織新疆少數民族社會調查組,任為副組長,第二次遠赴新疆,指導編寫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錫伯族、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等民族之簡史、簡志合編工作,並親自參加編寫維吾爾族歷史;五月,根據中國科學院、蘇聯科學院之合作計劃,奉派參加由蘇聯科學院組織之「中亞調查隊」,前往考察蘇聯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土庫曼五個加盟 共和國和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此行往返行程二萬六千五百公里;七月,返抵新疆;同年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任二級研究員,馮家昇通曉英、日、法、德、俄文、滿文、蒙古文、回鶻文、突厥文,後兼民族研究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研究室副主任,在「民族研究」第二期發表「民族研究的中蘇合作--中亞調查三月紀略」,在「文物參考資料」第六期發表「評向達的『新疆考古概況』」,在「考古學報」第二期發表與蘇聯捷尼舍夫合撰之「回鶻文斌通(善斌)賣身契三種--附控訴主人書」,出版與程溯洛、穆廣文編著之「維吾爾族史料簡編」上、下冊(「民族出版社」版),是為當代研究維吾爾族史之著名資料書籍。四十八年,在「蘇聯民族學」第一期發表「東蒙古發現的如尼文字」,將舊著「遼史源流與遼史初校」一書整理、補充,易名為「遼史證誤三種」出版(北京「中華書局」版)。四十九年二月,與郭沫若、茅盾(沈雁冰)、夏鼐(作銘)等五百四十五人署名發表「對美帝國主義劫奪台灣珍貴文物的抗議書」;同年在「文物」第六期發表「回鶻文契約二種」,在蘇聯「東方學問題」第三期發表「在吐魯番獲得的三個新的回鶻文件」。

五十一年,任修訂本「辭海」歷代西北民族詞目主編,在「文物」第七、八期合刊發表「一九五九年哈密新發現的回鶻文佛經」。五十二年十月,在「文史」第三輯發表「一九六○年吐魯番新發現的古突厥文」。五十三年九月,任出席三屆「人大」山西省代表〔「人大」委員長朱德(玉階)〕;同年主持「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譚其驤)西北部分之編稿、考訂工作。五十五年五月,「文化大革命」起,旋受到衝擊,被迫中斷「遼史」之點校工作,仍帶病留京為「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稿。五十九年(一九七○)四月四日,因心臟病猝發在北京去世,年六十七歲。六十二年十月,台北「鼎文書店」出版楊家駱主編之「國學名著珍本彙刊」正史彙編之一「遼史彙編」十冊,第三冊收馮家昇「遼史源流考」一卷、「遼史初校」一卷、「遼史與金史新舊五代史互證舉例」一卷,第四冊收馮家昇「遼金史地理志互校」一卷,第十冊收Karl A. Wittfogel (魏特夫)、Feng Chia-Sheng(馮家昇)合著之英文"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一書。七十六年十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馮家昇論著輯粹」〔許德珩(楚生)題簽,內收「契丹名號考釋」、「太陽契丹考釋」等二十一篇〕。〔關志昌稿。參考:吳豐培「馮家昇傳略」(載「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七輯,七十四年九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版)、任一飛「馮家昇」(載「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名家」,七十八年六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