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花园: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29:05

三、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特点       

     地震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它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甚至是区别于其他灾害旅游资源的属性。认识地震旅游资源特点,是进行地震旅游资源分类、规划开发的基础。

(一)地震灾害的特殊性

地震属于一种特殊灾害,与其他灾害比较,其特点有突发性、毁灭性、影响广的特点:

1、突发性强,随机性很大。

从地震灾害产生的时间上看,第一,地震形成是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灾害往往是突然的。突发性瞬间改变山河面。由于地震的不像有的自然灾害那样有明显前兆,如水灾有一定的降雨过程,台风也有一个形成、移动的过程等,所以给人一种避之不及、防不胜防的灾害。人们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震,故很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慌。第二,地震灾害什么时候发生,目前预测技术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地震发生时间上随机性大。

从地震灾害产生的空间生看,构造地震的形成于地下,虽然有老断层可以参考,但在断裂带上什么地点产生,断裂带水平发展是横向移动还是纵向延展,随机性很大,因此,地震发生空间上随机性大。

 

2、毁灭性强,损失巨大。

第一,由于地震突然,无法准备预防,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损失巨大。一场大的地震往往是玉石俱焚,人们把逃生的希望只能寄予侥幸。据联合国统计,近70年来,全世界死于各种自然灾害的人大约有458万人,其中死于地震灾害的约265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8%;估计全世界各类灾害年平均损失约850—1200亿美元,其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几十亿美元。

第二,由于地震是能量强度大,人力无法抗拒,其主震过后余震反复发生、地震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共同作用,破坏力极大,毁灭性强,损失巨大。在震区范围内都要受到灾害。地震造成的灾害严重,同时有大批伤员,多发伤多见。地震造成的伤害主要由房屋倒塌造、压伤。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均可受伤。

 

3、影响广泛,冲击政局。

地震灾害除了会造成大范围的社会恐惧心理,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不安,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仅日本历史上因灾害导致改换年号的就有15次,其中大雷雨1次,台风7次,地震7次。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发生了“龟田事件”和“大杉事件”,一些人趁震后混乱之机杀戮旅日朝鲜人。与此同时,震灾引起的金融恐慌愈演愈烈,迫使日本内阁于1927年辞职。

灾难除了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起社会相当程度的混乱。公元前464年,希腊科尼亚州斯巴达发生10度地震,希洛人乘斯巴达大地震引起的混乱发动了起义。1980年意大利南部严重震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社会秩序混乱,内政部长被迫辞职。我国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甘肃省长被迫辞职。山西平陆1815年地震,死伤惨重,平陆知县陆樟自缢身亡。1976年夏的唐山地震振惊全国,大半个中国有4亿人住进了防震棚,人心惶惶,社会秩序一度陷入半混乱状态。

   

(二)我国地震灾害的突出特点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2004年印尼大地震后,2008年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发生台湾  地震,2010年3月4日发生高雄6.7级地震。我国地震和地震灾害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强度大。二是伤亡重。三是分布广。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强烈地震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危及社会稳定。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8次,7-7.9级地震66次,6-6.9级地震近400次。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但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4。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等,给震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二是伤亡重。三是分布广。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约占40%。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占了28万,超过一半。人类历史记载,死亡超20万人的地震共有6次,中国就有4次,而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

三是分布广。中国有四大地震带,地震几乎遍及全国各省。我国是地震多发性国家。历史上,每个省均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其中,29个省(浙江和贵州两省除外)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个省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全国超过四成的国土和七成左右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

图1-1   中国地震分布图

(三)川西(汶川)地震特点

关于5.12汶川地震特点,陈顒院士、马宗晋院士、地震专家张培震、冯锐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等从不同层面作了系统解析。陈勇《汶川地震灾害特点及灾区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张加桂等《汶川地震震害特点及成因探讨》;李忠权等《龙门山汶川地震特征及构造运动学初析》等论文专门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强度大、波及面广、破坏力强、无明显震前征兆等四点:

1、强度大

第一,5.12汶川地震确定为Ms8.0级,又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一个大陆地区发生这样以逆冲断层为主的地震,在全世界是十分罕见的。”陈顒院士2008年6月24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协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上,从地震波、能量和烈度三个角度描述了它的“大”。首先,越大的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越强,从震后地震台网监测的情况看,汶川地震波在20分钟之内传遍了全世界,地震波非常强。从能量的角度来说,汶川地震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原子弹,而每一颗原子弹的当量是2000万吨标准炸药。而烈度是形容地震破坏程度的名词,IX度、X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道路变形,无法通行。汶汶川地震IX度以上的地区将近300公里

第二,余震频度高,反复破坏。余震多、强度高,汶川映秀形成多地震中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至6月27日12时,中国地震灾区累计发生余震14325次,平均每日余震达300多次。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截止到22日12时00分,汶川地区共发生M4.0级以上余震167次,其中M4.0-4.9级地震137次,M5.0~5.9级地震26次,M6.0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余震震级为M6.1。汶川8.0级地震序列余震分布在汶川、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茂县、安县、北川、江油、平武至青川一带,即沿“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展布的长约300公里狭长区域。

第三,诱发的地质灾害极为严重。地震专家张培震介绍:“地震还引发数以万计的山崩、滑坡、塌方、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毁坏了交通、通信等生命线系统,还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对下游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威胁。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陈顒院士认为,强烈的震动加上山高、谷深,地形陡峭,造成了严重的诱发灾害,很多情况都是“没有听说过的”。汶川地震在山区引发的地质灾害分布在长400公里、宽100公里大的面积上,滑坡至少有1000处,小则几十万立方米、大则上千万立方米。他表示,世界上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的例子不少,但是像这次地震这样集中确实不多见。

第四、能量大,512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是唐山7.8级地震的2倍。地震专家张培震介绍:“地震主要能量的释放是在一分多钟内完成”。“这次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弹性波的形式传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地球,地震波引起强烈地面震动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近7万人的死亡”。

2、波及面广

多裂带——三条主要带。第一,波及全国,除吉林、黑龙江、新疆无震感报告外,其他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震感。地震专家张培震介绍:“强震能量传遍整个地球,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第二,地震重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汶川、茂县、都江堰、彭州市、绵竹市、什邡县、北川县、平武县、安县、青川县10个极重灾区县(区、市)和41个重灾区县(区),受灾人口超过、市2000万人。

3、破坏力强

第一,能量大破坏力大, 512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发生突然,无明显强震前兆;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巨大。

第二,震中位于地震高发区,此次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地震位于人口相对密集地区,龙门山以东山麓和平原地区是成-德-绵高新技术区,我国航天、重机、重汽基地和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区。。

第三、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震中汶川县羌族人口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羌族房屋结构为石砌墙体或夯土板筑墙体,防震性能差。

第四,发震时间正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学校、机关上课上班时段,因此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人员伤亡情况严重。

第四,震区地形复杂,抗震救灾难度大。龙门山及其以西地区,疏远川西山地,震中汶川县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道路、通讯中断,灾区近日又多阵雨天气,给灾区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第五、损失巨大。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今天在北京公布,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达8451亿元,其中四川最严重,占91.3%,甘肃占5.8%,陕西占2.9%。死亡的69,000多人和失踪的18,000多人,加在一起是87,000多人。

4、无明显震前征兆。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通过龙门山地区地震台站观测资料介绍认为:汶川地震特点并无明显强震前征兆。2008年9月4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介绍,从龙门山及其外围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

民政部5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资料: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特点(中国地震信息网www.csi.ac.cn)

①多发生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造成比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汶川8.0级地震外,西藏当雄县6.6级地震、四川攀枝花市—凉山州交界6.1级地震、新疆于田县7.3级地震、云南盈江县5.0、5.9级地震等,都发生在人口较为稠密的西部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导致了较严重的地震灾害;

②强震次数明显增多,震级较大。2008年的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次数多于过去5年,而且6.0级以上地震带来的地震灾害也多于过去5年,2008年6.0级以上地震致灾次数为6次,而过去5年这个数字平均为2.2次;

③地震灾害损失严重。除汶川地震外,全年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值为71.87亿元,而过去5年直接经济损失总值为110.59亿元,平均每年22.12亿元。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西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次生灾害频发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直接原因。

 

图1-3  汶川地震重灾区人口分布图

 

(四)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特点

    地震旅游资源特点是与一般旅游资源得比较差异。

1、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

     综合主要旅游资源学著作,本研究认为旅游资源与其它产业资源比较,特别是同传统的物产资源相比较,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上的吸引向性(独特性)。第一,包括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等等,其核心价值是具有吸引力。第二,吸引力定向性是指不同旅游资源吸引不同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市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

(2)系统组成的多样性。是指旅游系统资源要素组成和构景上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从旅游资源的定义可以得知,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在表现形式上也可反映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第一,与其他产业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事物,可以是人文事物,还可以是社会事物;可以是历史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以是当代人造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是无形的事物,多种多样。

(3)空间上的地域性。 第一,地域差异性集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游景观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是否有成就。第二,空间上不可移动。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无论是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莫不如此。这也是国际上的很多旅游学者往往称旅游资源为垄断性资源的原因。

(4)时间上的季节性。主要指自然景观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的最佳观赏季节。

(5)使用上的持续性。 第一,主要指旅游资源只供观赏不能带走,因此可以长期供游人使用。前提是保护和管理得好。第二,旅游资源也具有易损性,管理和利用不得当,很容易使其遭到破坏的。无形资源一旦遭到破坏也是短期内难以恢复的。第三,可创新。一是同一资源的主题创新;二是资源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文化挖掘创新;三是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

旅游资源吸引力定向性,多样性,地域性 季节性、持续利用等特点的存在,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更是与人们旅游动机的多样性分不开的。

 

2、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特点分析文献

(1)任葆德《震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震迹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一是分布上的同震性,空问分布格局与地震一致。

二是景观上的多样性,可以以不同的形貌出现。

三是功能上的特殊性,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有科考意义。

四是成因上的突发性,瞬问即改变山河面貌;

五是区位塑性,不能用上有非人工手段调控。

震记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一是具有历史文物性质,其历史研究价值更加突出和重要;

二是区位上虽与地震有同域性,但可人工塑造;

三是种类多种多样。(任葆德:对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灾害学.1993年04期)

 

(2)典型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

地震遗址遗迹评估标准——震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应包括典型性、代表性、民族性、科学价值、纪念意义和综合效益6大原则。设计的评价模式是:

表1-1   汶川地震典型遗址遗迹量化综合评估评分汇总表

地震遗址遗迹

名称

典型性40分

代表性10分

民族性10分

科学价值20分

纪念意义

10分

综合效益

10分

综合得分

综合排名

地震地质

震害

次生灾害

原貌保存

地震科学

其他科学

 

 

 

 

 

 

 

 

 

 

 

 

 

 

 

 

 

 

 

 

 

 

 

 

 

 

填表

说明

①本表总分为100分,每格最高分为lO分,可以保留1位小数:

②若专家认为还有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值得推荐,可以在最后二行空格中填写。

 

(3)文化内涵深厚

综合新闻报道文献,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一,生命文化。保护开发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昭示着对生命的尊重。地震遗址资源承载生命成千上万的生命的信息,消逝的生命值得人们永世铭记。汶川地震资源承载着对公民生命的尊重,汶川大地震从发生的第一时刻起,捍卫生命尊严就成为鲜明特色。地震遗址将永远触发地震回忆,从救援人员舍生忘死抢救生命,到国旗半垂,13亿华夏儿女为死难苍生举行国葬,无不彰显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共和国对公民生命的高度重视将彪炳千古。

第二,抗震救灾文化。这是地震文化的核心。地震遗址将成为后人牢记灾难的最生动最直观的第一现场。吞噬生命的灾难是不能被忘却的,留住灾难的记忆,靠文字、图片、影视声像,远不如灾难发生地的残垣断壁、废墟瓦砾更令人触目惊心,扣人心弦。建地震遗址,必将促使今人及子孙后代永世记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的撕心裂肺的一幕,以及抗震救灾悲壮而又震撼人心的壮举。

第三,地震科学文化。地震遗址承载丰富的地震科学文化内涵。这里是最好的感悟和学习地震知识的课堂,是最形象的防震减灾的实习基地。牢记灾难是为了防范和减少灾难,防止悲剧重演。笔者建议北川遗址除完整保留地震“原生态”外,还需要建一个模拟汶川大地震的实验场馆,采用声、光、电高科技真实再现地震时山崩地裂的惊人一幕,组织参观者演练在地震环境中如何避难,学习掌握逃生的技巧和本领。不忘灾难也是为了激发人们被地震唤醒的同情、良知和公民责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4)多样性、复杂性。吴肖淮(2009)“由于地震原因的多样性,使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的形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吴肖淮:《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1)。

 

 

3、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的特点

——以川西地震遗迹旅游资源为例

 

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川西地震灾害所产生的破坏程度、波及范围、余震频次、救助难度、伴生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关注人口、影响程度、国内外人性重视程度、政府反映快捷程度、动用军队数量、救灾感人程度、灾后疫情防治等诸多方面均为世界之最。灾情发生后,所有这些特点早已通过人们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让国内外广为知晓,为灾后遗迹向旅游资源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清这些资源的特点有助于科学、高效的规划、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1)宏大的规模与形态特征。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具有旅游景观构景意义上独特的规模和形态特征,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次地震的成因为构造地震,三个因素造就了其宏大的规模与形态: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是中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形成了长300公里、宽达50~60公里的巨大地震断裂带,其上分布着坍陷、滑坡、堰塞湖、建筑废墟等各种形态的灾后遗迹,对旅游者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独特的旅游观赏性

旅游观赏性是旅游资源的科学性、文化艺术性和娱乐性等的总和,是指旅游资源经开发利用之后,可成为旅游者综合感受旅游美感的对象的特性。与一般旅游资源相比,特大地震灾后遗迹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性。主要表现在:

①独特的外表地貌特征。从观光旅游来看,地震灾害遗址遗迹往往更具有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景观空间特征,从而带给观光旅游者独特的空间形态美感。

德阳市绵竹汉旺镇震前是一座依山傍水、车水马龙的秀美繁荣的城镇,可是“5.12特大地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这样的一座城市:有的房屋被破坏得只剩下几根柱子,顶上早已没有了遮盖物;有的楼房一半陷进了地里,一半还摇摇欲坠的站立着,我们甚至都能清楚的看见房屋里的一些物件;有的就只能看见地上堆砌的小山似的砖头和水泥板了;连接河两岸的桥梁也断成了两截,阻碍着两岸的交通;通往山顶的盘山水泥公路也被活活的拉开, 地震时强大的地震波将公路拧为“麻花”状,不少地方露出粗壮的钢筋;路面有的裂开,有的错落开来又重叠在一起, 形成长达4、5百米的公路破损遗迹,其上钢筋断裂、路基错落、路面坍陷、水泥块滑落等外表特征随处可见(图1)。这些反映着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的展现,都会给旅游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②惊心动魄的灾害史。作为特大自然灾害的地震的发生,伴随了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发生过程(灾害史),从对人文景观的旅游感受来说,同样对旅游者心理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从而构成地震灾害遗址遗迹的旅游吸引力。

不少幸存者都对发生灾难那一刻记忆犹新:群山在抖动中形成一波波绿浪,随后不断垮塌,原来绿树荫荫的山峰,瞬间像蜕皮一样被剥离了植被,顿时黄沙弥漫,腾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而周围的农房如流水一般纷纷坍塌,巨大的岩石轰轰隆隆滚下山坡;在德阳市什邡红白镇多处山体大面积滑坡,数万方的土石从山上滑落到低洼深沟,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形态,阻塞了河道,使原有河道分隔,形成了多处堰塞“悬湖”。其中,位于松林村六组的悬湖,近2公里长,最深处30余米。许多“悬湖”下面都淹没着曾经鲜活秀美的村庄……这个灾难过程对灾民来说不堪回首,但对没有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来说却不可思议,一种由好奇到关注、由关注到产生希望前往的愿望便是旅游行为发生的最基本动因。

丰富生动的地震灾害科学教育内容。地震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演进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地壳运动的必然结果,地震灾害的发生、发展都蕴含着复杂的科学成因原理,对地震灾害的认识、研究、预防以及灾后重建等,无不蕴涵着奇妙的科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地震灾害遗址遗迹旅游,宣传地震灾害科学知识,不仅增加了旅游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而且也是进行灾害科普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社会举措之一。

 

3)灾区遗迹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易于空间组织旅游线路。汶川“5.12特大地震”后,留下了很多已发现和待发现的遗址遗迹,便于转化成为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既有反映地震重要参数的事物,也有反映受灾、救灾重要典型情况的事物,还有反映地震、抗灾等基础科学知识的各类事物。对这些事物的科学遴选整理分类,有利于高效的转化、规划灾后遗迹旅游资源。同时,广泛分布的遗迹旅游资源也为空间上的合理规划组织旅游线路提供了多种可能。

①反映地震重要参数的事物丰富;一是反映发生时间的各种事物:例如,德阳市绵竹汉旺镇的钟楼由于地震后四面大钟都无一例外地永久停留在14:28的特殊位置,绵竹汉旺镇的钟楼成为了极具意义的建筑。二是反映地震空间属性的遗迹:例如震中位置、影响范围等;三是反映地震强度和地震烈度的遗迹;四是地震特征:余震分布范围;五是反映地震规律的事物等等,这些事物在灾区应有尽有。

②反映受灾、救灾重要典型情况的事件事物层出不穷。一是反映灾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机制的事物。二是反映灾害后果的典型遗迹。三是反映抗灾自强不息、科学抗灾、团结抗灾的英雄精神的事物、故事,如“敬礼小男孩”被营救的场地、各国营救队员、国家领导等到达的场所、小朋友写的抗灾文章图画、公众反映地震的日记、堰塞湖大坝本身和下游干旱河谷的照片、地裂裂缝照片、地震视频、灾民、救援队伍生活相关资料等等。

③反映地震、抗灾等基础科学知识的各类事物。例如人们对绵竹在灾前出现的蟾蜍大规模迁徙现象的讨论,永久性建筑抗震差别性遗留下的不同废墟,救灾行动的策划、组织,救灾过程中的现代科技的应用,灾后重建等资源。

④空间组合特点。第一,地震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与地震同震关系,空间分布沿地震破裂带展布。汶川地震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以龙门山地震破裂带分布,内部利于组织旅游环线。第二,地震旅游资源分布在四川西部生态旅游区,有利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区设施和市场。第三,地震旅游资源与巴蜀古文化遗产、三国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区与共生,有利于整合开发。

 

4)现有灾区不适于重建永久性家园,但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汶川为核心的地震区域为川西高山峡谷地貌,为地震多发区和山地灾害频发区,虽区域辽阔,但用地面和条件差,多为不适人居的自然环境。大震相伴的滑坡、滚石、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造成这些地区地表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山体垮塌、沟谷消失,河流改道甚至消失,伴生许多堰塞湖,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摧残,相当一段时期内很难得到恢复。地表地貌生态和自然生态得不到恢复,自然灾害将无法阻止,将不具备构建家园的前提条件。由于受灾地区属于龙门山地震带纵深,山高谷深,经过近50年打造的交通为主的基础服务设施,在严重地震中遭受严重损毁,消失殆尽。加之由于地震和自然灾害影响,山河沟谷换位,基地松动,此种情况下,要在原址基础上进行家园重建,困难无比,投资巨大,得不偿失,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而在这些地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恢复重建旅游产业,使灾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得以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5 灾后非物质文化景观丰富。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是构成物质文化景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这便是非物质文化景观。“5.12特大地震”虽然给灾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但灾后的救灾过程却彰显了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博大精深的大爱精神。在救灾过程呈现出的中华魂:党魂、政魂、军魂、师魂、警魂、医魂、民魂等无时不刻的涌现在各地的救灾现场。我们在灾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些“非物质”的“中华魂”进行“物化”,让这些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因此,川西地震灾后遗址遗迹丰富多样,开发得当完全可以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的核心就是分析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确定旅游开发的主题形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重建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开发的原则,把川西地区地震灾害遗迹统一调查、统一遴选、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就能实现趋利避害,变害为宝的目标,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以地震旅游为特色的新的川西旅游胜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