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雅苑小区:死之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03:13

死之思

  浩瀚的苍穹,淡漠地面对着人类短暂的生命;灿烂的星光,寂静地注视着人间尘世的变迁。为什么宇宙始终存在着,而人的生命却如此短促呢?每念及此,总会生出莫名的哀伤和迷惘。正如苏轼曾感叹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是每个人历程中最相同、最正常、最可信、最不值得疑惑的事实。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一天的到来,又似乎是遥遥无期,没有人愿意真的相信自己会死。我们平时很少去认真考虑生死的问题,似乎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有当家里人或朋友死了,我们才感受到死神的存在。
  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认识死亡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理智。因为理智从来不是在快乐中得到的,理智的产生总伴随着痛苦。人类通过死亡认识到的痛苦,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总根源。单纯的快乐不会形成人伦。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死亡搏斗的历史。
  死,是人类永恒而沉重的主题。生与死,是生命的过程,是大自然的奥秘。面对死亡,谁也无法逃脱,谁也无法回避。人之所以会畏惧死亡,就是因为人体是生命意志的表现形式。
  我们需要一种关于死亡的哲学,以便我们在生命行将结束时,能够理智而平静地面对死亡,坦然地接受死亡。

  一、
  庄子云:“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是勉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呵,贪生并不是迷误呢?我又哪里知道呵,人之怕死,不像是幼年那样流落在外而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呵,死了的人不会后悔他从前的求生呢?
  曾读到一篇寓言:地球人抱怨人的寿命太短,于是去找分管银河系的太空酋长论理,强烈要求长生不老,永享天年。太空酋长把人类代表带到了天鹅座的Y星球的上空,只见这个巨大的星球拥挤着密密匝匝的白毛生物,已经看不到一点地面,当它们见到太空酋长时,“轰”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喊声,人类代表惊诧不已,酋长解释说,这些白毛生物的文明程度已超过地球人十倍,但吃空了这星球上的一切。它们已经绝育了4500年,可那时的人口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极限!因为它们是永远不死的,连自杀也不可能,所以每次一见到我就强烈要求赐于死亡!
  死,是上帝赐于人类的一种恩典。人若不死,则一切旨在创造的运动便会终止,随即而来的便是永恒的真正的死亡。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某一事物的死换来的。有生就有死,无死即无生。麦种落地死了,才会生出新的生命。花开就有花落时,花开也是为了凋谢。其实,生与死是互为关联的,死早已潜伏在生之中。我们需要认识整个生命系统的循环,孤立地看待死亡,就会觉得是伤害与灾难。
  昔日齐景公巡游公阜,向北看着齐国之国都说:“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假如自古至今人们不死的话,其快乐如何呢?)丞相晏子立即答道:“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上古的帝王认为人死是好事,仁德之人因此得到安息,而凶残之人就会因此消失。)

  二、
  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曾经活过,以及他曾给世界留下的真善美的印迹。罗曼。罗兰说:“创造就是消灭死。”创造使我们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比如,太阳创造了光明,孕育了万物生机;母亲创造了婴儿,繁衍了人类世代。但如果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无意义的,那么,死也将是空虚和无意义的。编撰《向死而生》的德国人贝克勒说:“人虽然作为个体总归走向垂死,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生命死后留下了力的痕迹,而且对后代的生命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变迁,而春天仍在循环不已。
  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相约星期二》中说:衰老并不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22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22岁的那般浅薄。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体验65岁的那份经历。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不是一瞬即逝的浪花,而是全人类的一部分。我就要走了,但我还将继续活着。是作为别的形式?……但我知道我是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
  死,更能显示生命的价值。生命因其短暂,才显得宝贵。如果没有死,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黑暗使我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教会我们领略喧哗的快乐。人们往往对将要失去或已经失去的东西,才会更加珍惜。鲁讯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力。”在死亡的阴影下,我们将更会工作,更会思想,更能发挥生命的潜能。

  三、
  任何时候,人与自然都是一种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在浩瀚宇宙中,人类不过是在地球表面活动着的一些微小物而已。与大自然的无限时间相比,生命只是一个有限的瞬间;与大自然的无限运动形式相比,人只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五种感觉。
  因此,我们不可能感知一切。
  比如,我们对于完全透明之物只能看见它的边界。倘在楼道中安置一块与走廊同样大的玻璃,隐去其边界,而且玻璃表面没有灰尘污渍和反光照影,那么人们经过时都会撞上去。无边无际的空气我们也看不见,能看见的只是水中的气泡――气的边界。谁又见过“时间”呢?我们看见的昼夜交替、春夏秋冬,其实只是地球在宇宙间的移动。倘若一个人居住在漆黑的山洞里,这些周期现象都看不到,你又如何知道今夕是何年?
  我们面对着许多不可超越的极限。
  有人打过一个比喻,生存在二维空间的人,只能看到身边是一些线,没有高度的概念,看不到头上的事物。有一天,那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走来,把这居住在二维空间的人带到了三维空间,那个只有平面概念的人终于看到,原来住在隔壁的女人是三角形的,住在下面的老伯是四方形的,而他的老婆是圆形的。然而,实际情况是二维空间的人没法进入三维空间,也没法想象三维空间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甚至没法知道或证实有这个三维空间的存在。就如我们只能凭理论去推敲,这个世界或许有四维空间的存在一样。
  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可是,那不能证明没有上帝。
  我们看不见灵魂从死后的身体里出来,但不能因此否定灵魂的存在。

  四、
  在雷蒙。牧迪博士《生命之后的生命》的书中,曾对150例频死者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所谓“濒死”,是指心脏已停止过跳动,经医学诊断为死亡后又活过来的人。
  几十年来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这种处于濒死边缘的患者。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大多数经历过死亡的人,都经历过一种像山洞的情景,有令人感动的光,思维出奇地清澈,以及浸浴在一种充满爱和静谧的气氛中。在那瞬间死亡并不痛苦,反而像充满诗境的梦。
  以下是一名女子的《垂死边缘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s):“……就在这一瞬间,我飞到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去了,我向下看,医护人员正在忙着抢救我的身体。一名沮丧地叫了声‘O―Shit!’霎时,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稠密、温暖及半透明的茫雾中,只觉得风在耳边吹,但我没有耳朵,因为我没有身体。我沉浸于灵魂出窍、不再痛苦的温馨中;我感觉到一道金光直泻而下,笼罩着我。在那光里,有一种智慧。片刻间,我的一生作为在眼前全部展现开来……我想永远留在那光里,但却被告知现世责任末了。顷刻间,我又回到了躯壳之中,回到了所有的痛苦里。接下来我听到了一名医生兴奋地尖叫:”她回来了!‘我却对将我从最宁静美好的宇宙中唤回尘世而愤怒不已!“
  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死,是一种解脱。
  《道德经》有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神无肉身,所以神不死。人有肉身,所以人会死,且这驱壳还给人类带来种种痛苦。如果没有肉身,没有这驱壳的束缚,我们哪会再有痛苦呢?有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驱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驱壳又有什么用处?”
  “死亡对死者并非不幸,对于生者才是不幸。”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如是说。
                 
  岁月悠悠。
  一百多年前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生命是一个大神秘,死亡才是揭开这个大神秘的唯一途径。”我不禁悠然冥想,当年诗人在灵魂腾飞之际,已经幡然彻悟了生命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