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阳光花墅户型图:语文课堂有效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15:12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www.chinaqking.com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7-10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文/张敏娴[导读]有效教学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论述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教学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阅读、鼓励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张敏娴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论述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教学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阅读、鼓励学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环境;方法

作者简介:张敏娴,任教于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让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语文的教学需要花费教师课余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生也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其教学的结果却始终不尽人意,于是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并收获知识,让教师的付出更有价值,让语文的教学更能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这是每个教师的追求。笔者在这一方面有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像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笔者觉得应当用平等的观念关爱学生,以民主的气氛尊重学生。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因此在成绩、课堂反映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定要以生为本,懂得用平等的观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上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提供最鲜活的养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备课,然后将最精华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作教法和学法的研究,让学生通过最有效的途径、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和感悟。所以笔者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如我校就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大家集思广益,使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备课的内容除了课本,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写教后感,作教学反思、更新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才能与时俱进。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作引路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有文化的积淀和哲理性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博学的文明人。我们的教育者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今天的教育不仅仅就局限在眼前的分数和升学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要真正的做到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追求,要真正的让学生受益,让学生的人生从这里起飞。
  四、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去,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提高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去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的思维活动。
  我们要细心处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可以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五、注重阅读,提升能力
  就学生读的方式来看,有默读,有朗读;就组织的形式来看,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有齐读;就读的要求来看,有带表情的读,有轻、重音区别之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指导,并逐步使学生掌握读的有效方法。
  那到底该让学生读哪些呢?首先要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交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独立的“这一个”,其阅读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在阅读中学生会自主地去感悟作品的空间,体验阅读的过程,在体验中提高自我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经常自主阅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而且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起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培养起学生优雅的气质,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那么在读的环节中教师该做哪些工作呢?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可以起到主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那么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能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交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点拨、启发、引导、激励也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只能交于学生自己去完成。
      六、鼓励学生在“问”中创新
     “问”的原因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有一种探究不止的愿望,“问”与“创新”相关。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不断迸发,问题会一个又一个地产生。学生可以考问文本,可以询问同学,更可以质疑老师。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对于一些难度不大中规中矩的问题可通过点拨解决或引导生生对话解决,不赞成问题一提出,老师立即就抛出现成的答案,这样只能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而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开展讨论或辩论。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一直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在语文课堂中作个导航人。我们知道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已的顿悟,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 学生就象工厂加工后的形态单调刻板的相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其实,现在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不错,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有时会令我们成人惊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爱心、执着和睿智来实践,更需要每一位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进取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了让更多的人生闪亮起来,我们要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7-07-0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
邮政编码: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