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能设区吗:小悦悦事件讨论:如何防范冷漠悲剧再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39:41
小悦悦事件讨论:如何防范冷漠悲剧再发生?2011-10-19 13:24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记者/丁建庭)连日来,两次被碾压、至今仍重伤不醒的小悦悦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近日,围绕“小悦悦事件”,广东省将组织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群团组织代表和法律工作者,抨击和谴责见死不救、人心冷漠的可耻行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扶助弱者的社会风尚,托举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让人心不再冷漠。

在此,我们希望掀起一场“小悦悦事件”大讨论,道德之外挖掘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有效防范下一场悲剧的再发生。

在此,南方报网诚邀各位网友参与到“小悦悦事件”的大讨论中,欢迎各位网友在页面下方跟帖留言,或登录南方日报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frb)留言。网友的代表性意见和建议,我们将选登在南方日报上。

争论一:道德滑坡?

@彭澎:佛山两岁女孩被两车碾压,18路人冷漠路过,最后是一位拾荒阿姨援救!而在不久前中央文明办官员针对老人倒地无从敢救的社会批评宣称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没有下滑,这次事件可以说给了他响亮的耳光,就是中国人道德水准下降的血证!

@林楚方:小悦悦事件,我确实不喜欢往道德滑坡上扯,这种扯省事而无用。道德是由一系列法律和细节和技术保证的。如果法律对撞伤不如撞死有足够的惩罚,那司机道德就不敢轻易滑坡,如果公民急救知识很普及,也会减少冷漠者。但有人偏把彩色世界调成黑白。

@郭珊Shania:我不主张针对“冷血”路人进行个体道德审判,但是对于“冷血”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姑息。麻木、恐惧最多只是原因,不是理由!承认软弱并不等于将之视为理所当然,承认羞耻不等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无所作为——羞耻就是羞耻,如果辩解开脱能将之合理化,那么无耻将成为主宰社会的通行准则。

争论二:谁的责任?

@韩辰锴:目前的媒体导向有点借机发道德义愤了,有可能错过最关键的责任人和问题实质。

@王小山:什么事都扯道德,好像谁比谁强多少,责任都还没厘清……第一责任人是监护人,然后司机,然后法律制定者,然后才是别人……

@鲍小东:作为父亲的我,很想说说另一方面:父母们以及其他监护人,真该把自己的孩子照管好!视频里,2岁的悦悦在街上很慌张,明显是在找妈妈。妈妈去了哪里呢?为什么那么久才出现?有哪些事情重要到令我们可以疏忽孩子?

@小九9:我的孩子是我没有离手过的,也无法理解能离手那么久的父母。这件事父母要付首要责任,这和全责有区别的。

争论三:设立“见死不救罪”?

@李吉明:在全民道德滑坡的危机面前,不能单纯地谈论道德,而应把功夫下在法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建立上,比如让“见死不救罪”入刑,比如把公民的信誉评价、荣誉奖励、社会福利等等和道德表现挂起钩来,从法律的层面来阻止道德滑坡,拯救人心的良善!

@王仲兴:“见死不救”不宜入罪。出现“见死不救”不应从个人身上寻找原因,只是给个人治罪,有失公允。中国出现“见死不救”的情况,实际上是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以及国家相关制度和法律的欠缺。这种恶劣的现象从法律和道德层面迟早要得到解决。

@丁是非:义务协助处于危险中的人是近年来法国和比利时的趋向,并扩展到高度均一的欧洲法律之中。在欧洲不少国家,对于不负法定职责的普通人来说,“见死不救”的确是一种“罪与罚”。

争论四: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

@吴珊_kitti:我不想讨伐别人,只是非常想知道,如果当时真的是你路过那个现场,你会怎么做?

@free-ken:根据常识,不去移动伤者,而是先拦住过往车辆,避免伤者遭到二次伤害,然后打电话叫救护车,最后是报警。

@东莞黄朗2011:现在这个社会好人难做,如果是开车经过的,报警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在走路的话,我会放物体在她前面,不要让车撞到她,然后报警和打120。

@丰泽之大脚板:当我从不同途径,见到人们在谴责司机谴责路人的时候,我不禁在想:其实这件事,只是太多同类事情的一个缩影。冷漠,事不关己,惹祸上身等等想法,早已深刻在我们脑海里。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关我事。

@公益慈善论坛:心痛,但是无能为力;咒骂,然后旋即忘却;指责别人,却放过自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这种事情的心态,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

争论五:如何有效防范下一场悲剧?

@南方日报: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

@南方都市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虽然外界的强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责任感,但绝不可能完全摧毁它。”公民们请行动起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如果你还对社会向善抱有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人们亟须的是整个社会风气由上至下的好转。并且,人们在市场经济的浸淫中能够建立一种大量而优质的社会资本,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有一种社区的亲切感,而不是人口大量流动带来的陌生感与不负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