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柏庄镇轻纺城:繁简字知识问答(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50:26
繁简字知识问答(三) 

55、“厄、戹、阨”三字有区别吗?
此三字读音相同,大部分义项也相同,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此三字在“狭隘、险要”等义项上可以通用。如:“厄”古代字书《广韵》、《集韵》皆注:“同戹。”“戹”《说文解字》释义为“隘也”。“阨”,字书《正韵》注:“狭也。”《现代汉语词典》在“险要的地方”这一义项上,三字也是相同的。但“厄、戹”二字还有“灾难、受困”等义项,这些义项都是“阨”所不具有的。如:“厄运”、“厄难”不能写作“阨運”、“阨難”。汉字简化时废止了“阨”和“戹”,它们的义项均由“厄”所代替。

56、“範”和“范”能相通吗?
“範”和“范”不能相通。在繁体字中,“範”和“范”虽然读音相同,但含义绝对不同,不仅“範”不能通“范”,“范”也不能通“範”。“範”的本义是“模子、好榜样、限制”等。“范”的本义是“草”。《说文解字》:“范,草也。”同时,“范”又是古时的地名、宫名、门名、台名。《战国策》:“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範”和“范”又是两个不同的姓氏。汉朝有範依,宋朝有範昱。春秋时越国有范蠡,秦末项羽有谋臣范增,宋朝有范仲淹,诗人范成大。繁体字“模範”、“典範”、“師範”、“範圍”诸词中的“範”均不能写作“范”。

57、“泛、汎、氾”三字相同吗?
“泛、汎、氾”三字在“流、溢”等义项上可以通用。如:“泛滥”可以写作“汎滥”,也可写作“氾滥”。在其他义项上三字不能通用,如:“泛舟”可写作“汎舟”,但不能写作“氾舟”。“脸上泛红”不能写作“脸上氾红”。另外,“氾”又读“fán”,是一个姓,不能与“泛、汎”二字相混。

58、“复”和“復、複、覆”有何关系?
“复”是“復”结构省略的简化字,再以同音代替法代替了“複”。“覆”没有简化,只是字义与“复”(復)有所交叉。“復”的含义有“转回、再、报复”等。“複”的含义有“重复、复杂”等。“覆”的含义有“盖住、歪倒、翻转”等。在“翻转”这一义项上,“覆”和“復”是相通的。如“翻覆、答覆、覆函”也可写作“翻復、答復、復函”。“復仇、復辟、復查”里的“復”既不能用“複”,也不能用“覆”。“複寫”不能写作“復寫”或“覆寫”。

59、“俯、、俛”三字相同吗?
“俯首”可写作“俛首”或“■首”,人们便以为“俯、■、俛”三字相同。这三个字除了在“低下”这个义项上相同之外,还有其他义项,“俛”和“■”还另有读音。“■”除了读“fǔ”,古时还读“tiào”,义近“聘”。“俛”除了读“fǔ”,还读“miǎn”,义为“努力”,如“■俛”(也作“黾勉”)。

60、“芶”是“苟”的异体字吗?
  “芶”不是“苟”的异体字。“苟”和“芶”古为二字,字音相同,字义略有差别。《说文解字》释“苟”义为:“草也”,古代字书《篇海》释“芶”义为:“菜也”。“苟”又是姓氏,《广韵》注:“汉有苟参”。后世在姓氏中也有将“苟”写作“芶”的。故今在姓氏中“苟、芶”便通用了。“苟”在其他义项上不与“芶”通。如“苟且、苟安、苟合、苟延残喘”中的“苟”均不能用“芶”。

61、“澒”与“汞”是同字吗?
“汞”的篆书作“澒”,有人便以为二字相同,其实不然。“汞”和“澒”虽有相通之处,但不完全相同。“澒”是“汞”的本字。“汞”是“澒”演化出的新字,除了在“丹沙所化为水银”这一义项外,均不能与“澒”通用。“澒”的义项较多,如“濛澒”表示“元气未分貌”,“澒溶”表示“水深广貌”,“澒洞”表示“相连貌”等。另“澒”古时又读“fū”,是古代的一个姓,也不能写作“汞”。

62、“冈”和“岗”的音义是怎样交叉的?
“冈”繁体字为“岡”,读“gāng”,又读“gǎng”,其义为“较低而平的山脊”。“岗”繁体字为“崗”,读“gǎng”,其义为“不高的山或高起的土坡”,一为不高的山,一为较低而平的山,此二义基本相同,二字在读“gāng”时可通用。“山岡”也写作“山崗”。但“岗”在读“gǎng”时,不与“冈”通,因为“冈”没有“gǎng”的读音。如“崗位、崗哨”不能写作“岡位、岡哨”。

63、“拐杖”能写作“柺杖”吗?
“拐杖”可以写作“柺杖”。“柺”本身就有“拐杖”之义,古字书《类篇》注:“柺,老人杖也”。“拐”本身也有“拐杖”之义,《唐韵》注:“拐,手脚物枝也”。两书所注字义皆是人们所拄之杖。但“拐”另有含义。如“拐弯、拐角、拐骗”中的“拐”均不能用“柺”。

64、“酒”能写作“氿”吗?
有人将“酒”写作“氿”,这是错误的,“酒”不能写作“氿”。“氿”是一个古字,读音为“guǐ”,《说文解字》释为:“水厓枯土也”。又音“qiú”,《集韵》释为:“水厓也,或作■”。“酒”并没有简化字,“氿”也在一些古典书籍中经常使用,所以不能将“酒”写作“氿”。

65、“洁、潔、絜”三字相同吗?
“洁”的繁体字为“潔”,本字为“絜”。“洁”的本音并不读“jié”,而读“jī”,其义为“河水”。“洁”是一个会意字,引申义为“水清”,宋以后借为“潔”的俗字。“潔、絜”字义和读音均相同。《千字文》:“紈扇員潔,銀燭煒煌”、“女慕貞絜,男效才良”中“潔”和“絜”本为同字,因《千字文》中不能出现重字,故写为两个字。繁体字“清潔”一般不写作“清洁”,因为“洁”是一个不规范的“潔”字。(

66、改写的地名是简化字吗?
  我们国家有些县区的地名不仅笔画繁琐,而且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对这些地名作了改写。这些更改的地名虽然都是原名的同音字,但并不能认为是原名的简化字。如四川省的“酆都县”改为“丰都县”,“酆”改为“丰”,并不是以“丰”代“酆”。从繁简字的角度看,两个字互不相干,而“酆都”却不能写作“丰都”。文学作品中形容阴曹地府的“酆都城”不能写作“丰都城”。新疆的“于阗县”改为“于田县”,也不能认为“田”可以代替“阗”。“于田”也只能作为一个县名,不能作为其它和“于阗”有关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于阗”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在古籍中不能写作“于田”。毛泽东“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中的“于阗”也不能写作“于田”。因为所指的不只是“于阗县”,而是代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且当时的地名也没有改写。类似“酆都”、“于阗”的地名还有很多,都属于这种情况。如陕西的“鄜县”(已改为“富县”),古为“鄜州”。新疆的“婼羌县”(已改为“若羌县”)古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史记•西域传》:“婼羌,国王号。”贵州的“婺川县”(已改为“务川县”),古时为“婺州”。以上改写的地名原字均没有简化,改写后的地名不是原名的简化字。
      67、“尝、会、层、动、运、酝、坛”等字中的“云”从何而来?
  “尝、会、层、动、运、酝、坛”的繁体字分别为“嘗、會、層、動、運、醖、壇”,这些字中不同的偏旁怎么都简化成了“云”呢?其实,这些字中的“云”有不同的来历。“尝、会、层、动”四字中的“云”是草书楷化的。《王羲之草书诀歌》:“惧怀容易失,会念等闲并。”中的“会”和“念”草书笔画基本相同,下部结构都近似“云”字。又“旧说唐同雁,尝思孝似存。”中“尝”的下部结构也似“云”字。“层”中的“云”是根据“会”的繁体结构类推的,也属草书楷化。“酝、运”二字中的“云”属于声旁更换。“醖”右边的“昷”(jǔ),因表音不准,故更换作“云”。“運”因右边笔画太多,也更换作了“云”。“坛”是近代产生的俗字,其中的“云”属于群众创造的一个结构符号。
      68、“回”和“迴”有何不同?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刻画孔乙己的迂腐形象,让他写了“回”字的四种写法。其实,“回”字除了四种写法之外,还通“迴”。“回”字有10个义项,其中只有一个“回旋”之义与“迴”相通,其余的均不能相通。“迴”是一个后出字,它是从“回”中演生出来的字,专门用来表示“曲折回环”之义。繁体字“迂迴”、“巡迴”、“迴旋”、“峰迴路轉”等词语中的“迴”也可以用“回”。但“回頭”、“回家”、“回禀”、“回絕”、“一回事”、“第二回”等词语中的“回”,一律不能用“迴”。
  69、“划”与“劃”有别吗?
  “划”与“劃”古为二字,汉字简化时废止了“劃”,其义由“划”代替。“划”与“劃”的不同有两点:一是读音有差别。“划”古时又读“guò”和“guǒ”;“劃”古时又读“huò”。二是含义也不尽相同。“划”在读“huá”时,义为“小船,拨水前进。”如“划子”、“划船”不能与“劃”通。也就是说“划子”、“划船”不能写作“劃子”、“劃船”。在读音为“huà”时,义为“刻、擦”,可以与“劃”通,如“划玻璃”可写作“劃玻璃”。
  70、“汇”和“彙”相同吗?
  “汇”的繁体字为“滙”,本义是“汇合”,即多条河水交流在一起,如“百川汇流”。“彙”的本义是“聚集”,如“彙报”。一是多条河流在一起,一是多种事物聚集在一起,这就给人一种概念相同之感。其实不然,繁体字“滙”与“彙”在运用中是有明显区别的,如“百川滙流、滙款”不能写作“百川彙流、彙款”,“彙编、彙總”不能写作“滙编、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