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阳长汀花园好吗: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胡士平、王锡仁《珊瑚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02:35
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胡士平、王锡仁《珊瑚颂》(2011-02-18 21:51:29)转载 标签:

杂谈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里浪里把花开。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九场歌剧《红珊瑚》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王锡仁、胡士平曲,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编剧。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初演于北京,获得成功。其中《珊瑚颂》一曲甜美动听,脍炙人口,至今为人们传唱。

     歌剧《红珊瑚》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剧团集体创作的一部民族音乐作品,作曲:王锡仁、胡士平;指挥:朱连东;主唱:赵云卿;伴奏: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歌剧团乐队;录音于1961年。《红珊瑚》,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人民受封建地主的欺压,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同时反映了劳苦大众盼解放、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坚强信心和决心。

    《红珊瑚》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王锡仁、胡士平曲,赵忠、钟立兵、林荫语、单文编剧。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初演于北京,获得成功。

    1950年秋,侦察参谋王永刚受命率领战士阿青等人去敌岛牛头岙和珊瑚岛侦察,不料从牛头岙返航时与敌船遭遇。王永刚和阿青泅渡至荒岛鼓浪岗,巧遇珊瑚岛渔家女珊妹(阿青的未婚妻)因渔霸迫害,被逼租身,押解途中纵海脱身,也逃上鼓浪岗。三人相遇后,决定由阿青回去送情报,珊妹与王永刚上珊瑚岛。当他们获悉敌人打算甩掉珊瑚岛,绑走岛上渔民,固守牛头岙时,便及时发动全岛渔民占领了渔霸的巢穴――万利渔行,配合解放军渡海,解放了牛头岙。

     《红珊瑚》故事是围绕解放军夺取蒋占区江山岛、大陈岛为主线展开的。
     故事发生在解放初期的珊瑚岛(即浙江台州的江山岛、大陈岛)上,渔霸七奶奶为巴结国民党军官窦司令帮助她守岛,将渔家女珊妹租给窦司令为妾。珊妹为还债给重病的爹爹治病,被逼答应。途中珊妹跳海逃到一个岛上,遇到解放军王永刚和疑似恋人的阿青而得救。后来又掩护王永刚躲避敌人的搜捕。为迎接解放军解放珊瑚岛,珊妹不顾身体受伤以及个人安危高举红灯为信号(《红灯颂》即此场景下的歌曲)。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将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迎来了珊瑚岛的解放。

    此剧选曲《珊瑚颂》、《红灯颂》、《海风阵阵愁煞人》等唱段脍炙人口,至今仍深受广泛的喜爱。但非常有趣的是这部以浙江台州为背景的歌剧作品,它的音乐居然完全采用了河南地区的民歌元素!这很有意思。据个人乱猜想:大概是这歌剧的作曲是山东或河南人氏吧。否则为什么会只以河南梆子为基调来写?从地理位置上看,用越剧甚至福建的音乐来做基调会更适合。不过尽管如此,也无法掩盖这部作品的光彩。

    另一个引起关注的是主唱赵云卿。她的水晶般透明的嗓音、完全的天然的唱法,根本没有经过科班的雕琢。后来听过彭丽媛等歌唱家的演唱,很难再听到那份纯真的气息。真可惜了那时的录音技术!如果放在今天来录音该多好。也许有人会说:我听过西方的很多60年代的录音,也非常棒。你怎么说那时的录音不行?确实,其实当时西方的录音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了,但由于国际上政治气候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种先进的录音设备是进不来的,只能使用比较原始的设备来录音,可以说是一大遗憾。不过这录音也算差强人意了。

    《红珊瑚》 - 创作根源
    1959年,海军参加一次文艺会演,打了大败仗,什么奖也没拿。照说这不算什么,毕竟不是真打仗。但军人的性格就是:不服输!打了文艺大败仗的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上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奋发图强,遂决定要搞一部歌剧,还是一部民族化的歌剧。

    歌剧怎么民族化呢?谁也没个准数。干脆采取极端作法:首先从剧作,表演,舞美,服装,音乐,全面戏曲化;接着编剧没写完本子,作曲就先出发采风去了;再接着,本子也还没有呢,演员先发出去学习;演员也不是学歌剧,而是学戏,黄梅戏、梆子、昆曲等等,什么剧种都学!

    就这样,为了争口气,一群学习中国戏曲的海军文工团员创造了中国民族歌剧的传奇《红珊瑚》。

    《红珊瑚》歌剧《红珊瑚》的曲作者之一、海政文工团著名作曲家王锡仁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创作《红珊瑚》时,非常明确要“全面继承民族戏曲,发展新歌剧”,向民族戏曲学习,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沿着这条中国歌剧民族化线路,出现《江姐》、《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优秀作品。
    王锡仁说,当年,他为创作《红珊瑚》的音乐,特地到河南学习当地的梆子、曲子等民族音乐。后来创作时,将民族戏曲音乐中的板式、音调甚至锣鼓糅合进去,借用西方音乐的手段,赋予《红珊瑚》新的生命。

    王锡仁说,《红珊瑚》的音乐由他和胡士平共同创作,可是,最初的歌剧创作中并没有这首曲子。196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歌剧改编电影时,《红珊瑚》剧组提出要增加一首短小、易于传唱的新歌,这首歌就是《珊瑚颂》。《珊瑚颂》的创作采用他们为珊妹谱写的主旋律音调,然后通过精心结构、剪裁、编辑而成,之后,《珊瑚颂》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使它后来作为歌剧的主题歌流传至今。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1960年首演于北京的九场歌剧《红珊瑚》,以其,很高的艺术成就载入歌剧史册,成为中国歌剧经典之一文革期间曾红遍祖国大地,被认为在歌剧民族化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出写部队写渔民的歌剧比较戏曲化,在音乐、台词、表演上都运用了大量戏剧的程式.为此担任作曲的胡士平和王锡仁在创作前各自深入民间采风,当时创作《红珊瑚》时非常明确要“全面继承民族戏曲发展新歌剧”,向民族戏曲学习,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大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对他们创作《红珊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地到河南学习当地的梆子、曲子等民族音乐,后来创作时,将民族戏曲音乐中的板式、音调甚至锣鼓糅合进去,借用西方音乐的手段,赋予《红珊瑚》新的生命,《红珊瑚》首演获得极大的成功。196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歌剧改编电影时,导演提出影片应该有首片头歌,一定要短小、易于传唱的,这就有了一曲甜美动听脍炙人口的歌曲《珊瑚颂》。最初的歌剧创作中并没有这首曲子,《珊瑚颂》的创作采用他们为珊妹谱写的主旋律音调,然后通过精心结构、剪裁、编辑而成,之后《珊瑚颂》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使之后来作为歌剧和电影的主题歌流传至今。

    王锡仁的老家住在天府之国川南内江的沱江边,他是喝着甜蜜蜜的沱江水长大的。小时候,纤夫高吭嘹亮的号子,江水唏唏哗哗的呜咽,与《伏尔加船夫曲》大同小异,异曲同工,给他的印象特别的深。内江,是川剧“资阳河”流派的发源地。天生就有文艺细胞的王锡仁,一有时间,就爱去泡书场,听戏文。那质朴的土生音乐,繁多的川剧唱腔,为其日后进入民族声乐艺术殿堂奠定了潜移默化的基础。
    王锡仁说,他吃上音乐这碗饭,完全是“半路出家做和尚”。1949年冬,当刘邓大军解放国民党的陪都之时,王锡仁正在重庆敦义工学院上学。当时,他背着两把小提琴投笔从戎,一下子就穿上绿军装。革命的大潮,急需一大批文艺骨干。一两次文娱联欢,部队首长就认定“这个小鬼有两把刷子,是块唱歌的料。好好练,今后一定会有大出息。”他,好比鸭子被赶上了架,怀揣路条,肩扛背包,便踏上去民间采风的旅途。

    1950年,王锡仁创编的第一部歌剧《打水枪》成功面世。后来,他奔赴首都,接受李国荃、罗忠镛等名家指导,乡土音乐家如虎添翼。1959年秋天,海政文工团一负责人拿出反映渔家儿女投身解放战争壮烈史实的大型歌剧《红珊瑚》初稿,委派王锡仁去河南体验生活,谱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