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春天西安:章草名实考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49:32
章草名实考略
赵彦国

    摘要:本文通过查考历史文献及书学界对章草之名的由来及其含义的不同说法,以及对由此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考证,从而廓清了章草一体,其得名缘于今草的产生之后,世人为了区别作为古体的章草和今草这两种不同形态体系的草书而作出的称谓上的区别。而章草之实则具体表现为其外部的书体特征:用笔多隶法,点画多波磔,结体多变化,字间不连属,草法有来历。 关键词:章草;名实;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34文献标识码:A一、章草之名        由于相关文献史料的不确定因素,使得自古至今对章草名称出现的时间和具体含义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故尔在书学界和文字学界出现了几种解释并存的现象。      关于“草书”的“草”字之由来,南朝庾肩吾《书品》云:     “草势起于汉时,解散隶法,用以赴急,因草创之意,故曰草书。”(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86页。)         “草”,本是草创、草率、起草、简略等义,含有初步、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启功先生则认为:“在字体方面,“草书”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狭义的,即作为一种专门字体名称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注:参见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启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汉代形成的草书,当属狭义概念的一种草书。        “章草”的名称,在汉代并不确切。汉代人把那些“解散隶法,用以赴急”书写简易急速的字皆称为草书,就连当时成熟草书,都称“草书”而并不称之“章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赵壹的《非草书》、崔瑗的《草书势》,直到西晋时卫恒的《四体书势》、杨泉的《草书赋》等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侯开嘉先生指出:即便在汉代后期已出现了杜操、崔瑗、崔寔、张芝、姜孟颖、梁孔达、田彦、韦诞、罗叔景、赵元嗣、张超、卫瓘等众多章草书家,所写的草书在名称上也并无章草、今草之分。(注:参见侯开嘉《隶草派生章草今草说》一文,《书法研究》,2002年第4期。)可见,章草字体本身的产生与其得名是先有实而后有名的异步出现。        目前能于文献所见“章草”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唐人记载的东晋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的对话中。张怀瓘《书断》上: “献之尝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64页。)         由于是唐人对前人的转述,且张氏对所引文字存有窜改的行为,如改崔瑗《草书势》中“草书”作“章草”,改《吕氏春秋》“仓颉造书”为“仓颉造大篆”。因此我们还不能据此把章草名称出现的时间定在东晋。对于章草名称大致出现的时间,华人德先生认为:“‘章草’这一名称是从刘宋、南齐时才有的。因为到了南朝宋虞龢《论书表》、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等著述渐次使用章草一名。”(注:参见华人德《章草辨》一文,《书法研究》,1998年第5期。)而葛鸿桢先生认为:“‘今草’之名,始见于南朝宋明帝刘彧所说:‘羲献之书,谓之今草。’”(注:参见葛鸿桢《张芝今草考》,《书学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页。)因此,唐兰先生说:“因为把王氏弟兄的新体称为今草,所以把张、索旧体称为章草。”(注:参见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5页。)在对该名称出现的具体时间尚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章草名称的出现缘于今草的成熟之后,后人为了区分作为古体的章草和今草这两种不同形态体系的草书而作出的称谓上的区别。 关于章草“章”字之由来,历来有种种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史游说。史游作《急就章》草法,章草之“章”系从《急就章》之章得来。唐张怀瓘《书断上•章草》:“案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做也。”(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页。)从此说者有今人高二适等。 (2)汉章帝说。汉章帝好杜操草书,因章帝之“章”而得名。唐代韦续《五十六种书》:“章草书,齐相杜伯度援稿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05页。) (3)章奏说。汉代书家杜度用草书写章表,故名为章草。张怀瓘《书断》卷上:“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从此说者有唐窦蒙、宋黄庭坚、黄伯思、清刘熙载、现代胡小石、徐邦达等。 (4)“章”谓章法、条理、法度。此种解释乃从“章”字解释入手,认为“《广雅》:‘章,程也。’义解为法,含有法度意。元人郝经的《叙书》就有言:“以草为楷,则又谓之章草。”(注:参见崔尔平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从此说者有现代的王秋湄、范祥雍、裘锡圭等。 (5)“章”得名于《急就章》之章。宋罗愿《罗鄂州小集》,卷四,《书急就篇后》:“自东汉杜度、张芝善稿法,始用以写此章,号章草。”(注:参见[宋]罗愿《罗鄂州小集》,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明孙矿书画跋跋,卷二上,《淳化阁帖十跋》:“章草名,当即由托始《急就章》耳。”(注:参见崔尔平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页。)从此说者有侯开嘉、华人德等。 (6)与“章楷”的“章”同义,即“章程书”的“章”。唐兰《中国文字学》:“章楷与章草,意义完全相同。”(注:参见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页,。)从此说者有寇克让《章程即章草说》等。 (7)“章”即张,章草即张芝草。卓定谋《章草考》林志钧序文:“以章草为张草,谓即张伯英书者,此则以章、张音近致误,尤无足论耳。”(注:参见卓定谋撰《章草考》,京华印书局,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初版。) 以上解说虽能言之成理,然各说间也难免抵牾之处。对于字体命名的复杂性,丛文俊先生就说:“字体的命名,往往不是在它产生的当时,而是属于后人做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要带有后人的主观色彩。”(注:参见丛文俊着《丛文俊书法研究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基于对汉字命名不同来源的分析,笔者认为有两种解释比较合理,一是由所依附的物质载体而得名,如(5)的解释,这跟金文、陶文的得名一样,后人就把写《急就章》所用的草书叫章草。其二是由字体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如(4)的解释,章草发展到魏晋以后较之汉代草书更加规范,这一时期如西晋残纸以及传世的刻帖《急就章》、《月仪帖》章草,确实具有法度规范的特点,故而称为章草。虽然关于“章”字的这两种解释也有推测的成分存在,还不能对章草名字的确切来历找到相应确凿的史料支撑,但是章草的产生、发展、定型的过程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或可不必斤斤于名称的争执,通过对目前存世的章草简牍、墨迹的研究,探求它用笔结字的体貌特征,来追溯章草之实。   二、章草之实        对早期草书特别是章草书体的具体特征,在古代书论描述中也缺乏明确而具体的阐释。如崔瑗《草书势》曰:“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也仅是指出了草书由于卒迫的动因简略隶书而成的,“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说明了草书整体形象的势态之美;“方不中矩,圆不中规”则体现了章草在点画用笔上有别于篆、隶书体的形态特点;“抑左扬右,望之若欹”为其笔划组合之后所呈现的字势特征。再如索靖《草书状》云:“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这些都是从其意象美的表现上描述的,有着较宽泛模糊的特点。中国早期书论中存在的语义表达的非具象特点,实与当时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有关,虽然古人对章草的书体特征未作全面具体的描述和界定,但对章草的具体形貌和书体特点是有着明确认识的。也就是说,在古人眼中,具备怎样的特征才称为章草,这种分辨的标准是存在的。由于早期草书在创始之初明显具有潦草化的倾向特点,只有草意,还不具草体,是此后隶书草化并逐步形成章草的基础。章草的产生之过程源于对隶书的草化,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运笔的快速书写;二是对隶书结构的简化。这两方面促成了章草有别于今草的体貌特征: 1、用笔       笔法是构成书法形式美感的重要内容,是书法艺术活动的灵魂。简言之,笔法就是书写中运笔的方法,它包括执笔法和运笔法。如果仅从笔锋运动的空间形式来看,正如邱振中先生所说:“所有笔法都能分解为这样三种基本的运动,绞转、提按、平动。”(注:参见邱振中著《笔法与章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这三种用笔方式的不同对新字体的产生和不同字体间的书美表现也影响极大。       鉴于章草在书体演变中所处的角色,它本自隶法,是隶书草化并使之归整的结果。“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因而与古体篆、隶书的用笔之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且尤与隶法相近,既有隶书贯有的波挑稳定之常法,又有在日常草写中产生的灵活随机之变法,即非完全的隶书笔法,又与今草的勾连环绕有所不同。章草的用笔之法在于下笔斩截,沉着痛快,笔毫的起落有致,连带少且多以实连和意连为主,线条显得短促而有力。         因此,对隶书笔法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认识章草笔法的来源。波状笔画是汉简隶书最重要的特征。从早期的竹木简牍隶书中,可以看出运笔轨迹从简单弧形变为波浪形的过程。邱振中先生在《笔法与章法》一书中说:“波状笔画的出现,是“摆动”笔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毛笔沿弧形轨迹摆动,即带有旋转成分;当手腕朝某一方向旋转后,总有回复原位置的趋势,如果接着朝另一个方向回转,正符合手腕的生理构造,同时也只有这样,才便于接续下一点画的书写,于是运笔轨迹便由简单弧线逐渐变为两段方向相反而互相吻接的圆弧。转笔的发展促成了隶书典型笔画的出现。”(注:参见邱振中著《笔法与章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章草的波磔笔画即是隶书典型笔画——波磔在古体草书中的沿用。         章草的用笔因受隶书影响,多实按绞转且弧形摆动明显。笔划间连笔不多,以实连为主,故显沉着痛快。明汤临初《书指》:“必须收敛斩截,便易痛快,使有苍然之色,不待倾侧牵引以为奇也。”(注:参见崔尔平编《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97页。)姜夔《续书谱》也说:“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在点画形态上则保留了隶书的波挑特点,因而具有了章草波、磔的典型特征,因此宋代黄伯思就以此作为章草的标志性特征:“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谓之草。犹古隶之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注:参见黄伯思著宋本《东观余论》之《法帖刊误》卷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年版。)王僧虔《论书》评索靖章草时也说:“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1页。)“银钩虿尾”也是从章草波、磔笔划所具有的力度美来形象比拟的。 2、结字         章草作为一种独立的字体,具有约定俗成的草写规则。采用省(省笔画、省部件)、简(用点、用符号)、连(连笔画、连书分散的部件)的方式组织草法。古人了解章草的草法主要源于传本《急就章》一类的作品,它与简牍中的章草在字形结构上大致相同,但也存有某些相异的成分。也就是说,同一个草字,简牍章草有数种不同的写法,往往只有其中一个与传本章草字法相同。对于二者间的复杂关系,汉代草书的研究专家陆锡兴先生认为:“纵观两种草书的字形结构,简牍草书代表了东汉中期之前的汉代草书,传本草书代表了汉末及稍后的草书。”(注:参见陆锡兴《汉代简牍草字编》代序文,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17页。)可见,章草书的草法也存在一个不断规范统一的过程。 元郝经评《索靖月仪帖》:“索靖变体作章草,草法如真楷为草。出笔似隶简且婉,态度益多萦结少。一画大抵皆三变,却把张芝墨帬练。”(注:参见[元]郝经撰《陵川集》卷九,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章草在草法结字上,采用省、简、连的方法,多用符号替代。“草法如真楷为草”则指明章草草法规范,犹如真书的点画组合一样,具有严格的法度原则。笔法似隶书,简约婉转,一波三折,字势多变且连笔映带较少。姜夔《续书谱》:“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孙过庭《书谱》云:“章务检而便”。可见章草以单字的字内构成为单元,简便平正为其特点,字字独立且字间不相连属,使得某些单字看起来颇有相似的外型特征。故《书断》又云:“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注: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        章草出于隶,又为今草的古体,因此在整体审美上具有古朴、简约之美。林志钧在为卓定谋《章草考》所作序文中对章草之美有总结性的评论:“余尝谓章草有数美:笔下有来历,而结体变化皆具法度,一美也;向背分明,起止易辩,使转随意而不伤狂蔓,二美也;为隶楷蜕化之中枢,而笔划视隶与楷皆简,平正流速兼而有之,三美也。”(注:参见卓定谋著《章草考》,京华印书局,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初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简牍章草原体书迹作为后世传本《急就章》等标准范本赖以形成规范的基础,明显带有笔法丰富、面目鲜活的原体书法特点,因而具有如下典型特征:其用笔多侧锋绞转,笔势横向翻转有力,笔画常以断为连,连则以实连为主,笔画形态上保持了隶书波磔特征;结字字形多扁,间有长形,字内部首点画聚散对比强烈;字法多采用省简合并,简约凝练;章法上则字字独立,变化多姿,总体呈现为率真质朴、简古稚拙、苍茫恣肆的书美特征。这是我们辨别章草不同于今草的形貌特征。   三、章草书体的书史意义         从章草在书法史上具有的特殊书体角色及其流变过程可知,章草这种书体,从它萌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演化,始终在向今草书更便捷、更抒情的方向发展。它不象隶、楷书体取得一种通用正式的地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因而它的历史地位一直处于草体化的边缘。虽然没能作为通行的正体被社会广泛应用,但实用书写的广泛应用和众书家写《急就章》的流传需要,又无疑对其不断规范奠定了基础。对正体而言,它是草体,在草体中又属于较规范的标准体,具有规范化草书的特点。         另外,在书法史上诸多新书体、新风格的不断演化中,章草书几乎在每一变化时期都起到相应的催化作用。首先,魏晋以降,伴随着实用书体由隶书而楷书,由章草而今草、行书的演变过渡,章草书在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注:参见肖燕翼《古章草书与〈出师颂〉》一文,《故宫博物院刊》,2003年第6期。):一是章草书解散隶体的“删难省烦,损复为单”的方法,对楷书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调和作用,对其形体(由隶到楷的字法省简上的转换)的确立有重要的参照、启示作用;二是章草书的规范、美化形态,对楷书之形即字型及点画形态的确立(如钟繇早期楷书《贺捷表》所具有的强烈的章草遗意)、以及今草书草法的确立(今草中的大多草法直接沿用章草而来)同样有重要的参照、启示作用。其次,当楷、行、草书作为新书体出现后,即使在书法史上并称“钟王”的书法大家,他们在创造新书风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旧体章草的某些特征。隋唐以后的历代书家在各种书体的创变中,也大都以借古开今作为创新的手段,特别是在草书的创新中为了溯渊源、求古意,章草一体成为书家入古出新的最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