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江城户型图:浅析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51:45

    摘要:健美操的项目本身和其在高校中开展的广泛性与普及性等特点,以及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对健美操的喜爱程度,将健美操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程度的可行性。健美操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健美操的内容得到充实,健美操的功能也被进一步拓展。19世纪瑞典体操的代表人物林氏(Feher.HenrinkLing1776一1839)认为健美操是为了矫正身体姿势,养成健美的姿势,促进身体健康。美国太空总署医生库泊博士最早提出“Aerobics”,她为太空宇航员设计了有氧训练,目的是增强宇航员的体能。20世纪80年代初期,“健美操皇后”简方达首创了健身健美操将健美操的功能从增强体能扩展到塑造体形增加耐力减肥等。

   

关键词:健美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潜在动力。身心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是生命质量的保障。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健康四维观,即在身体、心理、社会的后面加了一个道德的健康,还有一个来自美国的定义,健康五维观: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1]。不管是健康三维观、健康四维观还是健康五维观,都体现了人类不仅关注自身物质层面的健康,而且更加关注意识层面的健康。

    1大学生心理存在哪些问题

    1.1动机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大学生对上体育课动机仅仅是为了好玩,有的人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这说明大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动机不正确,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忽略自己的身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2]

    1.2兴趣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这就导致大学生总体身体素质比较差。

    1.3个性品质

    调查结果说明,部分大学生个性强,自私,不合群,缺乏自信。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处理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家人、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少人缺乏与人交往应有的勇气和方法,与人交往与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及对人严,对己宽,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与同学的相处。部分大学生有时情绪不稳定,如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失控。在体育课考试时,部分大学生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变形,失误率增大。

    1.4适应能力

    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如遇到大气不好的上室外体育课有些大学生就无法正确对待。

    2健身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作用

    2.1音乐的健心作用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体现了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节奏感、审美及表现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给人以不同的享受和美感。它可使气氛活跃,让人们感到紧张而又松弛,虽累却不厌倦,虽流汗却感轻松。练习者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在增进生理健康同时,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极大地改善了心理状态,并有助于约束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这一特殊锻炼身体的方式,是其他体育项目不能相比的。

    2.2可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美操锻炼能使大学生能忘记烦恼,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带来的欢乐,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放松,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药,从而使人们具有更强的活力和健康良好的心态。健美操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成套健美操的创编,通过创编练习可提高大学生对人体美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追求现代人体美的欲望,从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健美的体态,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另外,健美操运动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在练习健美操的同时无形中扩大了他们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学生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

    健美操最基本的站立姿势要求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学生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不仅只是简单重复、完成动作的过程,更是一个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体态和展现自我的复杂过程,它是学生从没有表现意识到表现意识的初步形成以至完美表现力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心理训练过程。[3]

    参考文献

    [1]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1,21,27.

    [2]王晓.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