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有山房型图:《经济学》读后感——理论与市场,哪一个更完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8:15

《经济学》读后感

——理论与市场,哪一个更完美?

 

早年学过一点西方经济学,记得老师当时告诫我们:好好学,这门课程将来大有用途!那时候,它也是刚刚引入学校不久。我们这代人算是十分有幸,完整经历了市场经济从无到有的过程。最近,买了一本迈克尔· 帕金著的《经济学》,有机会重温了一下已经生疏的旧学,看完之后,发现书中理论,与我所了解的市场相去甚远。

多年来,不时要同各种各样的市场打交道,千奇百怪的事,即使不曾见过也有所听闻,市场给我的印象,远比书中解释要好得多。书上认为,市场存在缺陷,因此会失灵,所以它是不完美的。自问,我未必受惠过理论,但一直受惠于市场,在我看来,无论它有多大的缺陷,怎样失灵,甚至丑陋不堪,都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市场给了我们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富裕和尊严!

现在,我想以这本书作为参照,从个人的角度,比较一下理论与市场,哪一个更完美?

 

经济学的定义

 

翻开第一章,上面论述了经济学的定义:它“是研究选择的社会科学”(书中第2页)。从这个定义可知,“选择”在经济学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但是,书上没有解释,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做选择的?我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购物的时候,必须要用到什么。

在一个晚上,我去商场购物,因为明早要出远门,收拾行李的时候才发现缺了这件东西。在我刚刚走进商场不久,里面突然断了电,四周昏暗一片,只有墙壁上寥寥几支应急灯亮着,光线远远不够,时间又来不及去其他商场。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显然是信息:我要知道打算购买的商品放在哪个位置?有哪些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可供选择?它们之间的质量、款式有什么不同?不同品牌的商品价格分别是多少?等等。

最后,经促销员推介,我买了回家之后发现不是很满意的款式,在正常情况下,我肯定不会选择它。这样的结果,也不能完全责怪那个促销员,一来,她不可能比我更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和选择的标准,二来,她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做她应该作的事。

我只是想用这个例子证明,信息对于选择是多么的必要。相信有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女士们,经常到不同的商场比较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好让自己做出购买决定的时候心中有数。

 

稀缺

 

之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购买什么商品要选择;花多少钱要选择;甚至出门的时候也会在乘座公交车还是出租车之间做个选择,书上说,是因为“面临稀缺”,“我们的欲望不可能得到全部的满足”,“必须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书中同页)。

众所周知,稀缺是生活的现实,“我们向往的东西总是超出我们能获得的” (书中同页)。但是,具体到稀缺什么,为什么这种物品如此稀缺,并非一成不变,程度上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除了取决于外部供给量变化之外,可能更重要的在于人们自身欲望的高低。

读者应该理解,我们的欲望是会改变的,今天渴望得到的东西,明日醒来发觉其实并不那么需要。我们有很多的欲望往往来自一念之间,可能出于偶然,甚至在漫不经心的时候随意产生。比如,见到别人手上拿着,潜意识觉得自己也应该拥有,真正得到之后,才发觉其实没有什么大用;又比如,看见市场上一些商品在打折、或者之前少见觉得新鲜,一时兴起买了回家,之后从来没有用过。

很多的欲望主要来自外界刺激,尤其是时髦的商品,如果不是有如此之多铺天盖地、无处不在、充满诱惑的宣传广告引导、强化,不断刺激我们的攀比心理,可能我们未必有那么多、那么强烈的欲望,冲动购买这些效用价值与所付出的钱相比并不相称的商品。读者你是否也有过这种经历?

然而,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稀缺这个前提,强调如何在现有的稀缺条件下,最大限度去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欲望。它强调得实在有点过分了,从来没有提醒我们,如果能够反省一下自己的欲望,理性地在现实和欲望之间,通过对满足与付出进行理性比较,也许我们有很多的欲望不会付诸行动,这不失为一种解决稀缺更有效率的途径,让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投入更有价值的地方。

在这方面,本应是经济学研究最有作为的地方,大概是出于某种原因——下文另作解释——它非但没有从这个角度论证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公平机会,而是一味激励人类如何尽其所能、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视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唯一手段。

从前的古人,把鸟身上的羽毛当作炫耀身份的饰物,因而成了稀缺品,现在,恐怕没有什么人会把它看得那么贵重了。君主的王冠,也曾经是天下无双的珍宝,自从社会变革以后,不再有人认为它应该成为稀缺品。所谓稀缺,是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需求通常是被创造出来的,因为,欲望受到刺激,欲望越强烈,稀缺程度越甚,越多人需要,越变得稀缺,这往往与社会文化相联系。钻石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没有什么用,却是当今最昂贵的物品。类似这种极度浪费社会资源的稀缺,难道经济学对它就束手无策吗?以上算不算经济学的缺陷、失灵呢?如果理论无计可施,不如交给市场试试,看它能做什么?

 

理性

 

书里面没有专门的章节论述理性,但凡对经济问题有点兴趣的人,都知道理性这个词语经常被经济学家们使用,他们通常认为:“理性”就是一个人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偏好或者利益。至于约束条件是什么,各有各的说法——这个恐怕也是经济学的一大缺陷,几乎每个定义,每种解释,不同的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说法,有时差别相当明显。

我相信,你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像他们那样含糊:信息对于选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而且,在所有约束条件当中,它是最容易被我们解决、或者说是最容易满足的条件。让老板给你加工资恐怕不容易,但是,想知道别的单位愿意给你多少工资,上网发个求职邮件,通常会有回复。

经济学的术语一般都不容易搞清楚,而我更喜欢通俗、实用一点:“理性”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对信息加以搜集、运用,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所谓最优,是指在若干候选对象当中进行抉择。顾名思义,非理性选择,是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做的选择。就像我曾经在网上购物那样,收货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假的。赌博也算是一个例子,无论赌徒的才智有多高,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信息真空决定了他在赌桌上每一种选择都是非理性的。无理性选择指没有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所做的选择。例如:情急之下的逃生行为,情结化的举动。

 

信息

 

其实,上述两种解释的含义差不多,“现有条件”比“约束条件”更切合实际,特指当下那个时刻,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条件;如果没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凭什么判断利益最大化?缺乏必要的信息,就算你有天大本事,也“理性”不到那么去!

一般说来,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短时间内不可改变,你总不至于今天突然比昨天更加聪明,所以,信息成了影响选择行为和结果的主要因素。可见,理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信息是否充分。长期来看,人类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都在增长,为此,原先那些约束条件已经不复存在,这种增长恐怕也需要建立在信息更充分的基础上。互联网让我们了解很多真相内幕,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相信,人类的进步,与其说得益于智力方面的提升,不如说由于我们比从前知道得更多。

 

选择与行为选择

 

选择与行为选择不同,选择是在若干结果之间直接进行选择;行为选择则是在若干带来不同结果、或者相同结果的不同行为方案之间作出选择,包括时间和动作两个要素。可见,进行选择之前,除了知识、经验和能力之外,往往需要花时间收集、利用信息,据以做出最佳的选择。故此,赌博这个例子其实并不贴切,但是,一旦赌徒想通过作弊影响结果,与可能面临的风险之间进行选择,那就属于行为选择,并且带有理性的成份。

做出选择之后,除了要付诸运动才有结果之外,恐怕还要看运气,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令你半途而废,或者结果未如理想,远远不是直接选择那么简单。在这个过程,信息至关重要,你需要知道行动是否正确,现实是否允许继续下去,将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万一环境改变是否有补救的办法?

如果赌徒想避免损失,离开赌桌可能唯一的选择。之前很不解,什么是唯一的选择?既然是唯一,又何来的选择?经历一些事,才知道所谓的唯一选择,并非没有选择,而是经过分析,发现其他结果都是负效用、无益的,只有一种是正效用、有利的。这种解释,为在下文证明市场不一定需要竞争提供了论据。

 

利益最大化和更大化

 

在苹果和橘子之间免费任选其一,除了口味之外,人们通常会选市场上售价较贵的那个,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效用(利益)最大化”(第146页)。

如果,让你在面值5元和10元的钞票当中任选一张,你一定会选10元那张。假如,再让你在现在得到5元和3年后得到10元之间选择,我想你多半会选择现在要5元。改变一下数量,现在得到5000元和3年后得到10000元,你会选择哪个?这时候,或许你要犹豫一下。数量变得更大,现在得到50万元和3年后得到100万元,你又会怎么选?几乎可以肯定,你会挑3年后收钱。尽管,从会计折现的角度来说,每一种情形的利益比率、或者说折现值比率都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理由是,对于5元和10元这样的小数目,3年可以算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似乎没有等待的必要,现在解决问题比挂着那么久要好,即使你违背了利益最大化,因为,你根本不在乎这点利益。如果数量增加了,利益差距明显,这时你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先做一番评估,例如:现在是否急需用钱?等待3年是否有风险?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把现在得到的钱变得比3年后得到的更多?一旦数量足够大,你的评估依据和标准可能也随之改变,相对这么大一笔钱,你会觉得3年只是一瞬间,并且愿意冒一点风险,与未来3年间的收入相比,等待一段时间非常值得。类似的例子,在现实中经常见得到。比如:投资,或者其他一些你用利益最大化解释不通的事,显然,利益最大化不是处处适用。

这是什么原因?利益最大化从静态、孤立的角度看事件。你在5元钞票和10元钞票之间做选择,一般不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时间和环境。事实上,在这种情形,你也没有必要考虑它们,直接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选择就行了。一旦涉及时间,你就不能不评估更多的变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环境,未来的结果受很多不能把握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又是模糊的,不那么容易定性、定量。由此,利益最大化只是一相情愿,不如说是一种期望。你固然希望将来得到的利益更大,但你无法知道是多少,也不能确定就是那个数,况且,很多时候动态的利益是持续获得的,就像投资每年有收益一样,你只能寄望它越大越好。故此,用“更大化”来解释更为准确。

有时候,你觉得某人的选择十分不智,但处在他的角度却是最优的。正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和持续性,同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选择可能都不一样,现实当中往往未必从利益最大化角度进行选择,它不一定是非理性的。

 

社会利益与经济增长

 

不但只是书上(第5页),许多经济学家都喜欢引用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里面那段关于个人出于自身利益无意间也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名言。我相信,这种现象缘于信息、制度缺失,一旦信息足够充分,当人们知道促进公共福利同时也有益于自己,并且受到保护,理性也许比“无形之手”引导的做得更好、效果更大。施与他人利益,能够换来自身好处,就有可能主动、有意识地做出对公众有利的事,显然,这必须要对自己有利为前提。

如果,有条件让你更富于理性,或许,你的幸福、快乐和满足,可能不一定依靠经济增长(第37页)。事实证明,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并不成对应关系。举一个实在的例子,旅行时遇到一位澳大利亚女士,告诉我们曾经在印度呆过一段时间,之后从肉食者变成素食者。另一次旅行,在南宁火车站附近,一位上年纪的妇女正在向路人宣传,嘴说些什么没有听清楚,但注意到她前面一块板上的黑体字这样写道:联合国呼吁人类食素。因为要赶时间,没有来得及细看,后来从网上搜索如下:联合国近日一份报告称,在全球推广素食对解决饥饿、能源紧缺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说来巧合,不久前我开始隔天食素,不是为了响应联合国倡议,而是不想身体发福。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减少了肉食消耗,我与那位澳大利亚女士似乎觉得比从前有更大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之所以对经济增长如此痴迷、渴望,不排除有这种心态:目前的生活状况不佳,在没有切实的改善途径情况下,唯有寄望将来社会的经济增长可以庇荫自己——变相成为一种经济宗教。

 

关于利权

 

书中介绍了产权的定义“是指确定资源、产品服务的所有、使用和处置的社会安排”(第43页)。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归你拥有的可以带来利益的东西,具有独占性、排他性。为了方便解释,我特地提出一个“利权”的专用词:就是获得某种利益的权利,但不一定非要占有不可。

如果利权得到保障,未必一定要产权占有。例如,我从前的住处种了一棵果树,为了保证将来树上结的果归己所有,必须向邻居宣示产权,办法就是用篱笆围起来。后来,搬家时把它砍掉了。原因是,虽然新搬来的住户不否认我拥有果树的产权,却没能让我相信,他可以保证我将来分享部分收获的利权。如果两家人多一点理性,也许彼此每年都能吃上美味的果实。

这里涉及利权问题。经济学强调,要想保护利益,必须先界定产权关系,明确产权归属,问题是,有时候产权未必容易界定,尤其是生来就有的利权,比如:空气、阳光,如何保证我们永远能够呼吸空气、享受阳光的权利呢?经济学理论对此似乎无能为力。

不要以为这是无聊的问题,曾几何时,土地不是也像空气、阳光一样吗?将来可能有那么一天,虽说空气、阳光是人类所共有,你恐怕要你像土地那样花钱享用。

没有制度对利权加以认定,保障既有利益,那么,产权就有可能成为据为自私、从中谋利的工具。换言之,只要利权得到保障,产权可以是非独占的,公共拥有的,并且,具有与产权归属相似的效果。只要保障了呼吸清新空气、享受阳光的利权,就没有人会在意空气、太阳的产权,尽管这样的制度目前还不存在,但不等于永远都不会出现。

 

市场的定义

什么是市场,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定义,书中认为“市场是指任何一种能使买卖双方获取信息并互相交易的安排”(第42页)。当年上课用的参考书是保罗·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中文第12版,那本书这样写的:“市场是一种物品的买主和卖主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其他也很有名的教科书,例如,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又有另一种解释:“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每个经常家有自己的说法,不再一一摘录,只是提取五个我认为市场必备的要素:买者、卖者、商品、信息和环境——“环境”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我认为用“制度”这个词更合适,不过在目前的语境下,制度的含义不足以代表我所理解的意思,几经反复,最后还是选用了“环境”这个词。

所不同的是,制度在环境里面占有相当的份量,我几乎把制度与环境看成等价。由此,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买者、卖者和制度之间三角的关系,这种关系令市场保持稳态,从而趋于完美,它也是与教科书最不相同的地方。我认为,任何市场都一定要依赖于制度才能运作,只是它出于市场自发,还是由外部力量强加。

当市场制度被外部强加所取代,那么,它就以“看不见的手”替补被取代的自发制度。一旦让市场自行形成自己的制度,它将以一只“看得见的手”——与政府干预之手不是同一回事——引导市场活动,其效果比“看不见的手”更好。说得形象一点,市场好比自然生态,本来有自己的运行秩序,一旦以权力的意志改变,其后果可想而知,历史也证明,人类的意识远没有自然秩序那么有效。

 

供求与交易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样东西,得到的结果有可能南辕北辙。

书中用供求来解释市场,认为供求决定行为:“如果价格太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如果价格太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第64页),均衡价格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同页),“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存在短缺;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存在过剩”(同页),强调市场供求应处于均衡状态,即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同页)。

在现实世界,无论是自然状态还是经过调整,由于买者和卖者数量众多,并且存在交易的时间差,商品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就像钟摆经过最低点只是一瞬间的事,供求不平衡才是市场的常态,差别只是程度不同,正是由于这个特征,市场被认为存在缺陷,有失灵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需要第三方介入市场进行调整,这就为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事实依据。一般地,通过调节价格刺激生产、压抑需求,令供求达致均衡,以此弥补市场不足。可见,供求观侧重的是外部干预,就个人来说,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都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为了大局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其出发点是:只有社会好,个人才能好。

如果从交易角度看市场,情况就不一样了。供求并非市场特有的现象,只有交易才是市场的基础,无论用哪一种市场定义来解释,市场都不过是一个交易场所,它没有必要解决供求不均衡的问题。事实上,市场既不关心供求是否均衡,也不考虑怎样才能达致均衡,因为,市场似乎比经济学家更明白,供求达至均衡是不可能的事。

正是由于稀缺的存在和不可消除性,市场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平台,让交易者在稀缺的现实条件下,找到满足需要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因素显示出其应有的意义——比如:透过交易利益激励作用,令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出量的新技术——书中所解释的技术含义(第189页)——随时间而层出不穷,由此增加了供给,从根本上解决短缺问题。这种效果,显然不是理论、政府干预所能够做得到的,它们反而起了削弱、阻碍的负效应,这恐怕也是经济家们也不否认的事实。再一次证明,理论远远没有市场来得完美——被供求均衡绑架的市场,怎么可能没有缺陷、不失灵呢?

市场相信,天下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因些,在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具有独立、自由、主动的人格特征,并且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群体与群体的角力,而是个人之间的直接体现,正如马克思在他的名著《资本论》中写道:“交换双方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志,才能出让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看,买者、卖者和商品,是构成市场的要件。仅仅有这些要件,市场不可能产生上述作用,除了信息令要件之间相互交流之外,制度决定了市场的运行方式。事实上,交易以其特有的首先要求给予对方利益,然后才能获取自身利益的这一特征,已经在市场埋下了个人利益必须建立在提供他人利益这个条件之上,推而论之,个人从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出发,不自觉地(将来有可能自觉地)促进社会利益就成为必然,其出发点是:只要个人好,社会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