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未来的房价:受益终生的100部教育书籍(17)《德育新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9:22

17.《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内容简介

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理论著作,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繁荣教育理论著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江苏教育出版社决定出版一套以爬梳整理、分析研究当代教育新理论为主题的《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事。这套丛书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新”为基本出发点,以教育新学科、新论点为主要内容,力求反映当前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有益于我们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所思考和回答。各本著述力求相对成熟,自成体系。我们编纂这套丛书,希望能反映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我们还希望这套丛书既能体现严谨学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生动、活泼的文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些愿望是否变成现实,待这套丛书陆续出版后,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加以评说。

目录

第一章 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何以需要道德哲学

第二节 道德哲学的贡献

第三节 当代几种主要道德教育哲学理论

一、杜威实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

二、存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

三、分析哲学与道德教育

四、新托马斯主义的道德教育观

第四节 道德哲学的局限

第二章 文化学视角中的德育

第一节 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目的

一、弘扬民族精神,保持优良的民族性

二、提高道德文化变革的意识与能力

三、提升个体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内容

一、传统道德文化和外来道德文化

二、道德文化承接的标准

三、道德教育所应承接的道德文化

第三节 从文化学角度看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第三章 德育与认知

第一节 道德与智慧的平行发展

一、个体智慧发展水平对道德发展的制约

二、个体道德结构中的道德认识

三、研究儿童道德认识的两种理论

第二节 个体道德认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道德认识是对外部规则的构建

二、道德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个体道德范畴的编织

四、一个新概念:儿童的伦理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结论

一、发展儿童的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

二、道德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发展完整道德认知的前提

三、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

四、三四岁以后,道德教育应日益强调发挥儿童的道德主体性

五、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章 道德与情感

第一节 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

一、激化一动力机制

二、认识一预测机制

三、评价一选择机制

四、享用一保健机制

第二节 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地位

一、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的活动为初始线索

二、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一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四、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

第三节 把人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目标来构建

一、在德育的视域里确立情感教育的意识

二、把握情感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三、德育对人的情感培养的具体目标构建

第四节 在德育过程中促进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把德育过程作为人的情感交往的过程

二、把德育过程作为导向情感的过程

第五章 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节 德育含义的扩展和质的界定

一、德育的内涵和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属性和定义

第二节 德育的实体性和地位

一、德育的独立实体性与其地位的关系

二、德育地位的重要性

三、加强德育实体建设是发挥学校德育优势的保证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改革

一、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冲突

二、正视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取向

三、德育应在深化改革中走出困境

第四节 德育的价值取向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德育的价值导向与有效模式的选择

第六章 德育的目标及分类

第一节 德育目标概述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三、各相关学科对德育目标的影响

四、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对确定德育目标的启示

五、德育目标理论的主要派别及其评价

第二节 德育目标的分类

一、德育目标分类概述

二、德育目标分类的功能

三、德育目标分类的方式

四、各分类目标的内容要点

第三节 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

一、德育目标层次、序列的界定

二、划分德育目标层次序列的依据

三、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目标序列

四、德育目标序列化的设计第

七章 德育的个体性及社会性功能

第一节 德育的功能观

一、德育社会性功能方面的不同观点

二、德育个体性功能方面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一、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形式结构

二、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内容结构

三、形成和发展道德的能力结构

第三节 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

一、道德与智慧

第八章 德育过程理论

第九章 德育及其应用

第十章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第

十一章 学校德育管理第

十二章 德育评价新探第

十三章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特点

序言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理论著作,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繁荣教育理论著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江苏教育出版社决定出版一套以爬梳整理、分析研究当代教育新理论为主题的《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事。这套丛书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新”为基本出发点,以教育新学科、新论点为主要内容,力求反映当前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有益于我们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所思考和回答。各本著述力求相对成熟,自成体系。我们编纂这套丛书,希望能反映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我们还希望这套丛书既能体现严谨学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生动、活泼的文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些愿望是否变成现实,待这套丛书陆续出版后,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加以评说。我们相信,这套丛书对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摘 

综观古今中外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具体内容,对其进行较高层次的概括和分类,可以看出在德育的外延范围内,大致可以划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几个组成部分。这几个组成部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特别在其具体内容上相互交叉、包容的东西更是难分难解。可是,我们绝不能因此抹杀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意义。德育实践中特别丰富、名目繁多的德育具体目标和内容,基本上都可以相对分类,被这几个组成部分所概括并找到归属。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认知虽与智育紧密相连,但由于德育的认知对象和思维有其特殊性,与智育领域的一般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里更多的是属于价值判断性质的认识。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形成不同层次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在外国有的称价值观的教育。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法制、道德问题是不同的,相对地区别对待是十分必要的。政治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其中虽也有思想观点、法制和道德观念问题,但作为行为对象和品德的性质是不同的。各个国家所进行的国家主权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政府职能、国际关系教育等,均属政治教育范畴。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即属政治教育的范畴。

作者简介:

鲁洁:独树一帜的德育学者

鲁洁,女,四川阆中人,1930年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幼儿教育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科所所长,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兼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等。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了 “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德育社会学”、 “德育社会化研究” 等国家社科研究课题。是国内著名的德育研究专家,发表了一系列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德育学术论文。负责主编的《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曾获多项奖励,参与撰写或著有《德育新论》、《德育社会学》、《超越与创新》等。
  
  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任,而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政治教育以及后来的应试教育,德育往往被忽视,使教育功能严重缺位。如何使德育成为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而鲁洁教授正是研究中国德育的权威学者,她的许多德育研究成果被教育界所关注。
  1953年,鲁洁在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毕业后,因在40年代末加入过地下党,因此留校担任政治辅导员。整个50年代,鲁洁一直担任政治辅导员。在50年代中期,她曾被送往复旦大学进修,后随苏联专家学习俄语和马列主义。
  1960年,鲁洁结束了政治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被调到教育系讲授教育原理和教育社会学。但这一切很快便被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打断了,此后鲁洁以及她的丈夫开始了一段苦难人生。她是第一批被下放到江苏偏远农村去改造的人,然而她并不在意从事艰辛的体力劳动,真正让她痛苦的是看到自己父亲一辈的老教授惨遭暴行,不仅人格尊严受到践踏,而且天寒地冻的时候,还被强迫在户外劳动。她站出来,痛斥那些施暴者,一群人中只有她敢这样做。结果她被无数次地拉去游街,并在公共场合接受“审判”。她还被指控为“国际间谍网络分子”,因为她的父亲有一段时间曾生活在香港和台湾。接着,红卫兵又去抄了她的家。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学校里一位她十分敬佩的老领导曾写给她一张纸条,上面说:“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或许就是这张纸条让她能够顽强度过难关的力量。
  “文革”后,她开始关注与现实有关的重大教育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德育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求是》等期刊上发表了《新的科技革命与思想品德教育》、《振兴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召唤》、《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走向世界历史的人》等学术论文,参与撰写了《德育社会学》、《德育新论》等多部著作。她主编的《教育社会学》是第一本高校文科同类教材,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她主编的《德育新论》获教育部一等奖;更有许多文章的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杂志转载或引用。
  教育学者檀传宝曾撰文评述鲁洁的研究贡献,认为鲁洁的前沿性理论研究,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
  1978年,鲁洁针对把教育单纯理解为上层建筑的观点,率先撰文全方位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对我国理论界全面理解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起了倡导作用。她还独辟蹊径地对新科技革命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从分析科学技术的内、外部结构出发,揭示当代社会道德调节功能增强的必然性、加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以及新科技革命对学校德育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新课题。她在这方面的探索,开辟了教育与德育研究的新领域。
  鲁洁的《德育过程初探》一文是为教育理论界所公认的对德育过程的一种规律性论述。她还对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有关德育过程的论述作了系统的整理与评述,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过程理论作了较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建构德育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她又进一步对存在于学校德育的内部诸因素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产生德育效果的主体性因素,从理论上剖析了只着眼于强化外部德育影响的片面观点,并对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作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为充分重视社会德育,优化宏观的德育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在她主持下,对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各种非智力因素,诸如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与信仰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的与专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鲁洁教授将学术目光投向了教育理论更为核心的问题──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在超越的观点。引起了理论界的强烈反响,该观点的提出是对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突破。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传统教育理论较少涉猎的领域,而这是鲁洁教授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她对教育与文化传统、教育与文化的传递传播、教育与文化选择、教育与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她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系统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的准备。
  对于德育的功能,鲁洁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先后发表了关于德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自然性功能等文章,逐步系统地形成了她的德育功能观。
  然而也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德育有多少功能?”鲁洁作了针对性的回应,并提出了德育的享用功能,她认为,德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而且还具有自然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这是鲁洁教授的贡献,她将即德育的工具价值提升到德育的本体价值,由道德的外在超越性而进入道德的内在超越性,由德育的社会改造作用而归于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有人认为鲁洁教授的德育功能观的形成,宣告了一种立足于学科整合的体系化德育理论的来临。
  鲁洁主编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这套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编写,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儿童本身的德性,对儿童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此,教材编写力求把学校的整体生活打通,跨越学校的界线,反映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通过使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这也成了这套教材的主要基调。
  鲁洁曾说“德育最具魅力”,德育课是最有魅力的课,引起了很多争议。她说,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据就在于,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然而,德育在今天的校园里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即轰轰烈烈的“重视”却实实在在的“缺失”,德育课程和活动的教条化和枯燥,让学生很是反感,让教师们困惑。
  对此,鲁洁认为,问题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德育因此而变得面目可憎。
  对于德育该向何处去?早已年过七旬的鲁洁仍在探索。
  
  鲁洁语录: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抓好观念的现代化,也就是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有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才会有现代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遇到种种的困惑和烦恼,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
  品德课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教育要使人走进网络,同时也要使人能走出网络。

读后感

学习德育方法 提高德育实效—《德育新论》读后记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

读教育理论书籍是我一直来坚持的习惯。《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虽然上学的时候在学校也曾翻看过,但是走马观花,早就不留什么印象了,至于其中的各种德育方法我还真是第一次细致的去读,下面我就与大家一起分享。

(1)实际锻炼法。是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比如:学习活动、委托任务、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执行制度等。从学习知道我们应当学习什么,从行动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的。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学会书写;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

(2)榜样示范法。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
    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所作的示范。
    样板:通过评优树立的学生样板,包括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

(3)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时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几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引导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是必要的。

(4)避免不良的社交。他认为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青年人应当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谈话,没有价值的书籍之类。”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通过学习,让知识活化成了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因为学习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老师们,一起来阅读吧!阅读的人生,我们一起来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