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汤沟镇:成吉思汗PK毛泽东用人和影响力老毛不如老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44:54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英雄,不仅以赫赫战功彪炳史册,更以善于用人流芳千古。其手下突破“零叛将”的用人奇迹,同时成吉思汗的用人艺术也达到了极致。以其知人善任、恪守诚信、爱惜人才的用人政策,是将士忠诚于他的根基。他不仅以诚信责人,更以诚信律己,独具魅力的人格感召力深深吸引着千千万万崇尚忠诚、信义的有识之士。唯才是举、不分等级贵贱的用人标准使得成吉思汗的团队中聚集着众多的能臣、勇士,出现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壮观场景,为其日后的伟业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

        在12世纪的蒙古社会中,充满了新兴贵族追逐政治、经济权力的战争,他们四处袭击邻人,抢夺牲畜和财富,侵占牧地,掠夺奴婢,“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到12世纪末期,经过剿灭、兼并、投靠、背叛、再剿灭等一系列的动荡和改组,原来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组合若干依附势力,分疆对峙的蒙古、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5大部落集团,他们之间为争夺支配全蒙古的最高权力进行着无休止的战争。战争掠夺破坏了社会生产,阻塞了经济交换,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与安宁,要求统一,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及领袖人物能够担负起统一责任。

        成吉思汗从小饱经磨难,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才干,因而他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了统一的趋势,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政治目标的实现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如愿以偿。成吉思汗的成功,与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用人不分地方、民族及出身门第高低,因而在他的文臣武将中,既有贵族儒士,也有牧民奴隶;既有亲手栽培的将帅,也有敌方的勇士。知人善任、以诚相待是他成功的关键。

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

        成吉思汗根据其实际才干、才能,用人不分民族、阶层。例如被成吉思汗用作亲信将领的就有出身低微的牧马者巴歹、牧羊者迭该、木匠古出古儿等人,即使被委以重任的“四杰”、“四狗”中也不乏有出身低微的平民。

        对于者别的任用是成吉思汗“任人唯贤”的一个力证。者别原本是敌族泰亦赤兀惕的战将,在阔亦田战争中曾射杀成吉思汗的坐骑,几乎命中成吉思汗,当他归降的时候,坦承射杀之事,成吉思汗嘉奖他的诚实,不隐瞒伤害人的事情,这种人是可以交朋友的,就把他留在身边。起初任命为十夫长领兵作战,以后又因战功卓越提拔为百夫长、千夫长,最终做到万夫长,由昔日仇敌转而变为冲锋陷阵的猛将,这正是成吉思汗“任人唯贤”政策的结晶。
        具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不仅注意发现和培养本民族人才,对异民族的有识之士也百般网罗,引为己用,所以与他共同创业的不仅有蒙古人,还有诸多异族人。比如搭搭统阿、燕真、搭木、铁哥术、孟速思等是中亚人,昔里钤部、察罕、也蒲甘卜等是西夏人,耶律阿海、耶律留哥、石抹也先、高奴、耶律楚材等是契丹人,郭宝生、张柔、史天倪、刘伯林、刘敏、张容、谢睦汉等是汉人,还有拓跋人按札儿、女真人粘合重山等。他们对蒙古汗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果说成吉思汗的成功是由于团结了一批为其尽职尽忠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会根据人才的不同委以不同的职务,以便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成吉思汗对张荣的任用就体现了他“各尽其才”的原则。张荣本是归降的汉族将领,当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花剌子模时,“至西域莫兰河,不能涉。太祖召问济河之策,荣请造舟,荣请以一月为期,乃督工匠,造船百艘,遂济河,太祖嘉其能,而赏其功,赐名兀速赤。癸未七月,升镇国上将军炮手元帅”。

        成吉思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尽其所能任用人才,使文臣武将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成吉思汗不仅赢得了将士的信任,又实现了自己预想的一切计划。

用人不疑  奖赏分明

        成吉思汗用人始终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不论是对异族还是降者,只要认为可以任用,便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最突出的事例便是对耶律楚材的任用。耶律楚材是辽朝皇室后裔,为金朝官吏。1215年,蒙古铁骑攻占金朝燕京时,做了成吉思汗的俘虏。成吉思汗得知他是“博学多识”的人才,对他加以重用。后来事实证明耶律楚材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而成吉思汗也自始至终非常信任他,甚至对继承人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窝阔台遵照成吉思汗的旨意提拔耶律楚材为中书令。

        成吉思汗对将士功过的评定尤其公正,对有功者积极奖赏,对有过者严惩不怠,这是成吉思汗建军治国的原则,更是成功的法宝。他从不把功劳全归于自己,而是把自己和众将比喻为“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成吉思汗赞许将士说:“他们是我前后的助手,是我能干的、竭尽全力的奴仆,是我的神箭手,我的快马,我手上伶俐的鸟儿,是我拴在马鞍上的猎狗”。

        对于那些曾经有恩于自己的将士,成吉思汗更厚加赏赐。相反,对于违反军令的人,成吉思汗就要严加惩罚,即使黄金家族成员也不例外。他的女婿忽察儿违犯军纪,进行掠夺,当即被罢免职务,降至一般士兵,后来在战斗中阵亡,充分体现了成吉思汗军纪的严明。

        然而,成吉思汗作为全军最高统帅,帝国最高统治者,终生没有枉杀过一名将士,更没有枉杀过一名功臣,甚至没有冤枉过一个部下。正因成吉思汗对功臣宿将待之以诚,交之以心,使将士能够勇往直前而无后顾之忧。符拉基米尔佐说,归顺在成吉思汗麾下的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不论将领、高官还是兵士,都能蒙受到优厚待遇,同时,他们也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惜才如命  栽培将士

        成吉思汗曾说过,除了生命,他最爱的就是人才。成吉思汗深深懂得人才是成功的保障。成吉思汗一生在不断地聚拢着人才,爱惜着人才。而且,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指那些具有超凡才能的人,只要尽心竭力、忠于职守,在成吉思汗眼里都是值得爱惜的人才。《元史·畏答尔传》中记载:“成吉思汗与王罕对阵于哈剌真,师少不敌”,畏答尔“先出陷阵,大败之,至晡时,犹追逐不已,敕使止之,乃还,脑中流矢,创甚,帝亲付以善药,留处帐中,月余卒,帝甚惜之”。成吉思汗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使得将士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转而化成了无尽的战斗力。

        爱惜人才,并不意味着姑息迁就,成吉思汗的军队有着铁一样的纪律,如果有人违犯军令,不管亲族还是兄弟,概不例外。“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成吉思汗也正是在胜利与失败的实践中培养、炼就着将士,做到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1218年,成吉思汗派者别率两万军队追击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战斗进行的十分顺利,很快就追杀了屈出律。成吉思汗得到捷报后,曾遣使告谕者别:“勿因胜而骄,王罕、太阳汗、屈出律及其他诸汗,皆因骄而致败亡也。”当将士失利时,他也不加斥责,而是帮助总结教训。比如失吉忽秃忽在八里湾遭到了汗灭里与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的顽强抵抗,使蒙古军遭受惨败,上万人丧生。这是整个西征中一次最大的失败。这个消息传到了成吉思汗那里,他虽然十分痛心,却不动声色地说:“忽秃忽以前老是打胜仗,没有受过挫折,他受到这次挫折后就会谨慎起来,从中取得经验,获得作战知识”。成吉思汗领军到达八里湾,亲自视察了战场,详细了解了双方的战阵和情况,然后指出战败的原因。就这样,在成吉思汗的培育、爱护下,多少株纤纤细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为他遮风,为他蔽雨,而且义无反顾。

        正是由于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的工作作风,使蒙古军队具有铁一样的纪律,“军队的检阅和召集如此有计划,以致他们废除了花名册,用不着官吏和文书”。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而关心将士,爱惜人才的精神,又使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为其尽职尽忠的强大领导集团,保证了其功业的成就。

        成吉思汗是一位成功者,其成功的用人之道,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后人深入探讨。

        西方学者评论成吉思汗是全人类可汗推动经济发展和欧洲工业革命。毛泽东西方学者评论伟大政治家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