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职业鉴定中心:古代美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5:22
[转帖]古代美玉  -  [ 考据热血-资源收集 ]Tag:资料 历史 玉圭

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玉笏
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即“珽”。《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注:“球,美玉也。”
镇圭
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执镇圭,为六端之一。也作“镇圭”。《周礼·春官·大宗伯》:“王执镇圭。”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者,盖以四镇之山为瑑饰,圭长尺有二寸。”

命圭

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左传》僖公十一年“赐晋侯命”注:“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端。”《周礼·考工记·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五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谷圭

古玉器名。古代诸侯,用以讲和或聘女的玉制礼器。又称“谷璧”。《周礼·春官·典瑞》:“谷圭以和难,以聘女。”注:“谷,善也,其饰若粟文然。”《考工记·玉人》:“谷圭七寸。”

圭璧

“圭”亦作“珪”。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玉器。《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以圭璧见于王。”《后汉书·明帝纪》:“亲执圭璧,恭祀天地。”

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天之器。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谷璧子所执,饰谷纹,取养人之义。薄璧男所执,瑑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义。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匀,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多不够圆。春秋战国时,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比较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雕不多见。明、清时又兴盛,出现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见精细的浮雕和螺旋状纹饰。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汉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来穿线做佩饰或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璧在汉墓中发现很多,常放在死者胸部或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镶嵌在棺的表面作装饰用。玉璧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古玉器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边小。”
玉琥
古代玉器.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认为:“我以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纹’二字。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玉虎”。
玉虎
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 拾遗记·秦始皇》:“始皇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使以淳漆各点两玉虎一眼睛,旬日则失之,不知所在。”参见“玉琥”。

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宋史·舆服志三》:“衮冕之制......小授三,结玉环三。”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间施玉环三。”《晋书·周访传》:“访大怒。敦手譬释,并遗玉环玉碗,以申厚意。”
玉佩
“佩”亦作“佩”。玉作的佩饰。《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环玦
古玉器名。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块。《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玉带钩
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铜带钩上有的镶嵌绿松石。河南固始在春秋末或战国初期墓中,发现一件玉带钩,是目前已知较早的一件。在河北满城、江苏铜山小龟山等西汉墓及河北定县北庄东汉墓中,均有玉带钩出土。
玉钩
玉制的钩,故名。有带钩、帘钩、帐钩等。《宋书·符瑞志下》:“汉桓帝永兴二年四月,光禄勋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气,得玉钩、玦各一。钩长七寸三分,身中有雕镂。”《列仙传·钩翼夫人》:“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
玉剑饰
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珌)四种。玉剑饰始于战国,战国剑较短小,剑首小而薄,边沿外敞,较锋利,格少(多用铜、铁),剑珌有厚长和薄短两种,带扣也小。汉带剑首长而大,格多,剑珌与战国相似。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一把铁剑,其上四种玉剑饰惧备,并有高浮雕玉饰。汉后,玉剑饰不多见;明清两代仿制较多。
玉珌
佩刀鞘上装饰。同“琫”、“鞛”。《诗·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鞆琫有珌。”《释文》:“琫,字又作鞛,必孔反,佩刀鞘上饰。”
玉琫
古玉器名。刀剑鞘口处的玉饰叫“琫”,琫对面的小方玉叫“珌”。《诗·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鞆琫有珌。”《传》:“琫,上饰;珌,下饰。......天子玉琫而鞉珌,诸候CHANG琫而QIU珌。
玉衣
古玉器名。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镂后银镂、铜镂连缀而成。《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线、缯絮,......壁珠玑玉衣。”从194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侯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底为止,相继共发现玉衣22套以上,属于西汉的共11套,属于东汉的至少有十一二套,其中有5套保存比较完整,可以复原。
玉豚
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墓中,常有玉豚出土,造型和文饰较简单。用其随葬,主要是巫术的原因。
含玉
古玉器名。“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贝。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
玉蝉
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蝉”。据徐广称:“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说文》:“蜕,蛇蝉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参见“含玉”。
玉塞
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孔窍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九窍玉塞为耳塞(2件)、眼塞(2件)、鼻塞(2件)、口塞、肛门塞和生殖器塞(各1件)。由于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故与“含玉”不同。东晋葛洪《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这同玉衣也能使尸体不朽的迷信说法是一致的。
玉节
玉作的符节,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与之玉节而走之。”
玉玺
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玉盘
玉琢成的盘。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琅我员ㄖ衽獭!倍鸥Α堆瞎骷莶萏谩肥骸爸窭镄谐从衽獭薄?br />
玉鱼
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冯贽《云仙杂记》:“贵妃(杨贵妃)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程大昌《演繁露·鱼袋》:“《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又用作殉葬品。杜甫《诸将》诗:“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玉带
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的腰带,以之分别官阶之高低。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本朝玉带虽出特赐,须得合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宋史·舆服志五》:“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明代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见《明史·舆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赐及一品用衔玉版带。见吴荣光《吾学录·制度》。
玉珠
用玉琢成的珠。《晋书·舆服志》:“后汉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
玉藻
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礼·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蔬》:“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后汉书·舆服志·冕冠》:“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 璜: 古玉器名。是一种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征召的玉制礼器。也作佩饰。殷代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为此,"璧曰璜"的说法,与"殷制"、"周制"不吻合。璜穿孔为佩饰物,故有"佩璜"之称。新石器时代的佩璜,一般两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佩璜成型后,一般都进行再次雕琢,形成龙形、鱼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鳞纹和三角形纹等。

环: 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

瑗: 古玉器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边小。"《荀子·大略》:"问士以璧,召人以瑗。"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提出:"好"是指当中的孔,‘肉‘是指周围的边。而出土玉璧,与《尔雅》所说不符。认为"‘瑗‘字在古玉名称中今后似可放弃不用。大孔的璧环类玉石器在新石器时代墓中便已出现,有的套在死者的臂上,当是作为手镯之用"。因此不妨把"瑗"作为古"玉镯"来解释。 周南泉《试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一文认为"瑗"在古籍中有明文规定,且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玉环、瑗上,墨书文字写名,也与《尔雅·释器》一致。今就不更改定名为。"同意《尔雅·释器》一书的解释。

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天之器。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谷璧子所执,饰谷纹,取养人之义。薄璧男所执,瑑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义。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匀,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多不够圆。春秋战国时,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比较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雕不多见。明、清时又兴盛,出现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见精细的浮雕和螺旋状纹饰。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汉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来穿线做佩饰或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璧在汉墓中发现很多,常放在死者胸部或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镶嵌在棺的表面作装饰用。玉璧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作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http://www.chineseantiques.com.cn/ShowPost.asp?ThreadID=8830
参考资料:http://www.r-er.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597李绡 发表于 23:48  |  阅读全文  |  评论_0  |  引用_0  |  编辑2007年03月29日[资料]诰命  -  [ 春花秋月-前尘旧事 ]Tag:资料 历史

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为皇帝封赠高级官员的凭证。诰,以上告下之意,古以大义谕众谓之,作为文书始於商周,《尚书?商书》中的《汤诰》、《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和《康王之诰》等篇,即为商王、周王告诫臣民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称告身为颁给个人的官阶凭证。宋代沿用告身,又称官告,设有官告院,专门书写告身。南宋始称诰命,为封赠文书,用卷轴式五色绫纸书写。凡文武官升迁改秩,追赠大臣,贬议有罪,赠封祖父妻室,都用诰命。元代封赠文书有宣命和赞牒,宣命用於一至五品官,赞牒用於六至九品官,均用纸缮写。明沿宋制,只宣命改称诰命。诰命为卷轴形式、分苍、青、黄、赤、黑5色。由於官员的品级不同,诰命封赠的范围及轴数、图案和轴头亦各有异。明代诰命织文,文官用玉箸篆,武官用柳叶篆。明初诰命文体比较朴实。开首为“奉天诰命”4字,内写官员本人事迹,不过百余字。其覃恩封赠祖父母及妻室,才不过六、七十字。后来由於政治腐败,诰命文词多浮套冗长。
         清沿明制,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诰命用五色或三色丝织成。凡封镇国公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镇国公夫人以下,奉恩将军恭人及乡君以上,用龙边诰命,锦面玉轴,牙签黄带。封蒙古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塔布囊、蒙古王公福晋夫人诰命,及封外国王妃、世子、世孙诰命,为锦面犀轴。诰命文字由翰林院撰拟,交中书科缮写后,由内阁盖“制诰之宝”印后颁发。

圣明天子有出震向离的形象,喻治理天下日渐兴旺之意,大臣辅佐帝王,补益规过,有扶天捧日的功勋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於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於天上的众星宿。

宰相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地位极重要比喻为鼎铉。史部掌管天下官吏,选拔衡量人材。

吏部古名天官,长官称大豚宰;户部古名地官,长官称大司徒;礼部古名春官,长官称大宗伯;兵部古名夏官,长官称大司马;刑部古名秋官,长官称大司寇;工部古名冬官,长官称大司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是六部寮寀的总称;豚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官是尚书侍郎的总号。

柏府、鸟台都是尊崇都御史的称呼,凤池薇省是誉美翰林院的名目;皇华诗是颂出使的行人,司成是对主管教育的国子监祭酒的尊称。

京官有六科给事和各道御史,总称叫做柱后惠文;外官有巡抚和总督,并称为中丞开府。

方伯、藩侯都是左、右布政使的尊称,臬司、廉宪是对提刑按察使的尊称,学台听掌文学故号文术。运使总持监务故称鹾宪。

邵侯刺史是太守的名号,极为尊贵;别驾、治中是知府的寮属,声望也很隆重。州牧邑长就是知州知县的别号;贰尹、少府乃是县丞县慰的古称。

乡官叫做乡绅,管农业的官又名田畯。钧座、台座都是对文官的敬称,宪辕、虎幄都是誉美品级尊荣的大僚。

初做官叫筮仕,初到任叫下车;故官任满叫及瓜,辞官归乡叫解祖。

有爵秩的官府共分为九品,受诰命的妇人,也分为七等;一品称夫人,二品也称为夫人,三品叫淑人,四品名恭人,五品为人,六品为安人,七品称孺人。妇人受国家的封典,奉的是金花诰,状元捷报受朝廷封诰用的是紫泥封。

唐玄宗用金瓯盖住写好的宰相名,以试太子之才;宋真宗用美珠堵住了谏臣的口,使他不再评议朝政。金马门玉堂署都是称羡翰林的清贵和价值。朱色轴、?色盖都是郡守出行时炫赫的威义。

官居八座,台辅又称紫阁明公;知府也称黄堂太守,太守的车可使用五花马。代天巡狩是称赞巡按的话,代替皇帝巡行天下。指日高升是预祝官员即将升迁的贺辞。

藩垣、屏翰称镇守一方的长官,如同方伯是古代诸侯国的长官一样;墨色的绶、铜铸的章就是县令所用的,县令的辖境类似古代子爵、男爵的小邦。太监掌管内廷出入的禁令,所以叫做阉宦;朝廷的大臣都把笏插在腰间的大带上,因此称作晋绅。

召伯展布周文王的德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感念他的恩德,不忍心砍伐这棵树,召伯的教化遍行南国,墓碑名叫坠泪,羊佑的德泽被及里阳;鲁宗道秉性耿直、刚正不阿,任参政时人称鱼头参政;卢怀慎生性谦虚,当宰相时每事推让,人称伴食宰相。

王德用善於治军而面黑,辽人称为黑王相公,汉朝刘宽待人宽厚,吏民有过错仅用蒲鞭象徵性地责罚;羊续洁身自爱,衙中又不受馈献,将府丞赠送的生鱼悬於庭中。

李善感力谏皇帝直言不讳,时人竞相称道,誉为鸣凤朝阳;汉代张纲公正无私,弹劾权贵直斥为豺狼当道。

百姓爱戴郑侯的清廉,苦苦挽留而留不住;民众憎恨谢令的贪婪,不愿他在位却推也推不去。廉范任蜀郡太守政令便民,百姓因而唱五?之歌;张堪为渔阳太守劝农耕稼,使麦子都长出两穗。

鲁恭任中牟令时行仁政,桑树下的雉鸟见他都不躲;郭伋当并州太守时有贤德,儿童们骑著竹马欢迎他。鲜於子骏去赈灭,的确是一位造福百姓的好官;司马光德惠及人,真是万家的活菩萨。鸾凤是一种吉祥鸟,不应只栖息在枳棘树上。佷羡慕仇香在任主簿时,有个好上司送他去深造;河阳县遍植桃花,这是潘岳当县令时的德政。

刘昆任江陵知事时遇火灭,他向风叩头使风转向而灭了火;龚遂当渤海知州时,劝喻盗贼买刀买牛,使他们改恶为善。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歌颂的官员的德政,因此他们的名声政绩卓著世代传扬。

李绡 发表于 23:42  |  阅读全文  |  评论_0  |  引用_0  |  编辑2007年03月29日吻火—见到鱼玄机  -  [ 春花秋月-前尘旧事 ]Tag:资料 历史

转—原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
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轻怜蜜爱,
谁料世事沧桑,命运又把她塑造成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最终为争风吃醋杀死了
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了刑场,空留下无限的叹息。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生於长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家
。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
,对她刻意调教。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
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
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於是在暮春的一个
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平康
里位於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
住在这里,靠著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就在低矮
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
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
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麼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
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
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著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
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於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鱼幼
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
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反覆吟读著诗句,觉
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
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从此,温庭筠
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
时地帮衬著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不久之后,温庭
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
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
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也许
是年龄相差县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
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
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
相思的心声。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
「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报以柔情
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
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
展。
  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
关系来往。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
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
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
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
奈空羡!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
诗,心中大为仰慕,只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可惜李亿这次来京是为了出
任因祖荫而荣获的左补阙官职,忙於官场应酬,一时无暇去打听鱼幼薇的情况,只
是在心中记住了这个名字。
  就任后,李亿这位来自江陵的名门之后,开始拜访京城的亲朋故旧,温庭筠在
襄阳刺史幕中,曾与李亿有一段文字交往,因而李亿也来到了温庭筠家中。在温家
的书桌上,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令李亿眼睛一亮,这是一首抒情六言诗:红桃处处
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
  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诗句清丽明快,诗中人儿幽情缠绵,使得李亿为之怦然心动。待他问明诗作者
,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李亿心中更加激动。
  温庭筠把李亿微妙的神态看在眼里,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他想:李亿年方二
十二,已官至左补阙,可谓前途无量,而他人又生得端正健壮,性情温和,与鱼幼
薇还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於是,好心的温庭筠出於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为他们
从中撮合。李亿与鱼幼薇当然是一见钟情,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
就把盛妆艳饰的鱼幼薇,迎进了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精细别墅中。
  林亭位於长安城西十余里,依山傍水,这里林木茂密,鸟语花香,是长安富家
人喜爱的一个别墅区。在这里,金童玉女似的李亿与鱼幼薇,男欢女爱,度过了一
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时光。
  在江陵,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见丈夫去京多时仍不来接自己,於是三
天两头地来信催促。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李亿只好亲自东下接眷。李亿有妻,鱼幼
薇早已知道,接她来京也是情理中事,鱼幼薇通情达理地送别了李郎,并牵肠挂肚
地写了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诗,诗云: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子安是李亿的字,那时从长安至江陵,往返一趟大约需两个月时间,而李亿此
次又是出仕后首次回家,必然有一番会亲宴客,上坟祭祖的活动,又耽搁了几个月
。鱼幼薇独守空房,从红枫秋月,一直等到春花渐落,才见良人携妻来到长安。
  尽管一路上李亿赔尽了小心,劝导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鱼幼薇,可这位出身
名门,心高气傲的裴氏始终不肯点头。一进林亭别墅的大门,裴氏就怒不可遏地喝
令随身侍女,把出来迎接的鱼幼薇按在地上,用籐条毒打了一顿。鱼幼薇不敢反抗
、也不敢怨怒,她只希望在夫人出了一口气之后,便能接受她成为一家人,为了和
心上人在一起,受点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然而裴氏的怒气井不是一发就消,第二天、第三天仍是闹得鸡飞狗跳,硬逼著
李亿把鱼幼薇赶出家门不可。李亿实在拗不过裴氏,只好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
扫地出门。
  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五个月的苦苦相思,至此戛然而止。
  其实,深爱著鱼幼薇的李亿又怎忍心弃她不管呢,他表面上与她一刀两断,暗
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观,出资予以修茸,又捐出了
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然后把鱼幼薇悄悄送进观中,并对鱼幼薇誓道:「暂时隐
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咸观观主是个年迈的道姑,她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从此鱼幼薇成
了鱼玄机。一个风华绝代、才情似锦的姑娘岂甘孤伴青灯做一世道姑,长夜无眠,
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著昔日的丈夫李亿,泪水和墨写下了一首「寄子安」:醉别千
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通人道观后,幼薇把满腔愁情寄托在诗文上,寄托在夫君的到来上。而李亿把
鱼幼薇寄养在咸观,本意也是要寻机前来幽会的,却无奈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
家的势力又遍布京华,李亿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从不曾到咸观看望过鱼玄机。鱼
玄机朝思暮想,了无李郎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
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
流。
  唐朝道教盛行,著名的道观多成了游览胜地和交际场所,许多才色稍佳的女道
士便成了交际花。然而,咸观因一清道姑品性严谨,格守规矩,所以一直保持著
一分清净的局面。观中客人了了,李亿当时就是看中这里的清净才把鱼玄机托付到
此,如今,鱼玄机也就只有守著寂静,与道友为伴。
  三年时光默默流走了,一清师父年老力绝,溘然长逝,另一位与鱼玄机年龄相
仿,朝夕为伴的彩羽道姑,竟跟著一位来观修补壁画的画师私奔了。咸观中,就
剩下鱼玄机孤零零的一人。就在这时,她又听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
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这一消息对鱼玄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她觉得自己被人抛弃,空将一腔情意付之东流。这一连串的打击,使鱼玄机痛不
欲生,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索性放纵起来,让自己亮丽的才情和美貌,不至
随青烟而消散。於是,在冷冷清清的咸观中,她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
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这首诗不啻就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痴情万缕的
贤淑才女;从此后,她看破了人间真情,只为享乐纵情极欲,变成了一个放荡冶艳
的女人。
  鱼玄机在咸观中陆续收养了几个贫家幼女,作为她的弟子,实际上是她的侍
女,她开始过一种悠游闲荡的生活。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
示,这无疑是一旗艳帜,不到几天工夫,消息就传遍了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
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观拜访鱼玄机,谈诗论文,聊天调笑,以至昏天
黑地,鱼玄机的艳名也就越传越广。
  咸观中,鱼玄机陪客人品茶论道,煮酒谈心;兴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开
心;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观中,男女偷欢。从她的一首「道怀诗」,就颇能体
现出她此时的生活景况: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
  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
  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
  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鱼玄机正值二十出头,既有少女的妩媚,又有成熟女性的风韵,再加上她的才
华和风情,不知使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当时颇有她青睐的一个落第书生叫左名扬,她之所以钟情於左名扬,只因为他
那一派贵公子风范和堂堂的容貌仪表,都酷似昔日的丈夫李亿。虽然她曾经忿恨过
李郎的薄幸,但是内心中却始终忘不了他;在左名扬踏进咸观的那一刹间,她不
由一怔。迷离中彷佛以为是李郎回到了她的身边。於是,她对左名扬倾注了满腔的
柔情,完全以一种小妻子的神态对待左名扬,左名扬时常留宿在她的云房中,共享
云雨之情。左名扬还曾写下一首描写鱼玄机云房情景的诗: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
宁谧品香茶;日暮钟声相送出,箔帘钉上挂袈裟。
  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虽然语意闪烁,但已可窥见他俩云房中取乐的旖旎风光
了。
  除左名扬之外,与鱼玄机来往密切的还有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富商李近仁。起
初鱼玄机根本不把这个脑满肠肥的商人放在眼里,但李近仁却别有心计,不但常常
在鱼玄机面前竭力展示自己温文儒雅,同时又向咸观捐送了大量的钱帛,却又不
表现出对鱼玄机有所希求的模样。鱼玄机慢慢地就被他的大度恢宏而打动,觉得他
完全不是那种满身铜臭味的商人,於是也就心甘情愿地以身相报了。在她「迎李近
仁员外」的诗中,所描述的情形简直就象是闺中少妇,欢天喜地地迎接远游归来的
丈夫一般:今日晨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李近仁时常远赴苏杭采办货物,经久不见人影,但他一返京就必定到观中探望
鱼玄机,给她带来许多绸缎织绣之类的礼物。而且,咸观中的开销用度基本上都
包在李近仁身上,但他又丝毫不限制鱼玄机的交游;因而鱼玄机在委身李近仁的同
时,又可自由地与各种人物交往,这中间也包括她的老师温庭筠,但温庭筠与她一
直保持著一种纯粹的友情。
  当时有一位官人裴澄,对鱼玄机十分爱慕。一心想成为她的座上姣客,可鱼玄
机见他与李亿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终究心存顾虑,对他敬而远之。
  有一天,咸观中来了三位锦衣华冠的贵族公子,同时还携有歌姬和乐师。贵
胄公子在鱼玄机眼里已司空见惯,倒是那位身材魁梧,相貌清秀,举止廉逊,神情
略带几分腼腆的乐师却深深吸引了她的眼光。在有意无意中,鱼玄机对乐师略施情
韵,使这位叫陈韪的乐师受惊若宠,虽然碍著主人家的面不敢多言,但已抛过无数
感激与仰慕的眼风。
  陈韪含情脉脉的眼神,更加撩动了鱼玄机的情火,只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似燃烧
起来。
  当那群人离去后,夜里鱼玄机仍无法平静下来,在床上辗转一夜未合眼。第二
天茶饭无心,好不容易熬到上灯时分,终於在情思迷离中,摊开彩笺,写下一首露
骨的情诗: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
  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正思量情诗如何让陈韪看见,陈韪却在第三天清晨又来到了咸观。原来他回
去后也对美艳含情的鱼玄机念念不忘,找准了闲暇时间,又急急地来会佳人了。鱼
玄机一见自然喜出望外,把他引进云房,故意让他看见桌上的情诗。陈韪见诗,洞
察了伊人的心思,自己更加心神荡漾。於是关门掩帘,只听得云房内传出阵阵亲昵
的笑语。从此陈韪便成了咸观中最受欢迎的客人,只要有时间,就来幽会鱼玄机

  艳丽的日子不觉又是两三年,鱼玄机的贴身侍婢绿翘已经十八岁了,竟也出落
得肌肤细腻,身姿丰腴。受鱼玄机的影响,也颇为善弄风情,双眼含媚。因绿翘做
事机灵,又十分乖巧听话,所以深得鱼玄机的信任和重用。
  这年春天的一日,鱼玄机受邻院所邀去参加一个春游聚会,临出门前嘱咐绿翘
说:「不要出去,如有客人来,可告诉我的去向。」
  酒宴诗唱,一直乐到暮色四合时,鱼玄机才回到咸观。绿翘迎出来禀报道:
「陈乐师午后来访,我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
  鱼玄机心想:经常自己外出,陈韪总是耐心地等她归来,今天怎麼会急急地走
了呢?
  再看绿翘,只见她双鬟微偏,面带潮红,双眸流露著春意,举止似乎也有些不
自然,於是明白了一切。
  入夜,点灯闭院,鱼玄机把绿翘唤到房中,强令她脱光衣服,跪在地上,厉声
问道:「今日做了何等不轨之事,从实招来!」绿翘吓得缩在地上,颤抖著回答:
「自从跟随师父,随时检点行迹,不曾有违命之事。」鱼玄机逼近绿翘,仔细检视
全身,发现她胸前乳上有指甲划痕,於是拿起籐条没命地向她拍打。绿翘矢口否认
自己有解佩荐枕之欢,被逼至极,她对鱼玄机反唇相讥,历数她的风流韵事。鱼玄
机暴跳如雷,见一个一贯驯服自己的婢女竟敢说自己的不是,跳起来,一把抓住绿
翘的脖子,把她的头朝地上猛撞。
  等她力疲松手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身亡。
  鱼玄机一看出了人命,顿时慌了手脚;然而她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当即
定下神来,趁著夜深人静,在房后院中的紫籐花下挖了个坑,把绿翘的尸体埋了进
去。
  过了几天,陈韪来访,问起:「为何不见了绿翘?」鱼玄机回答说:「弄春潮
逃走了。」陈韪不敢多问,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蝉鸣蛙叫的夏口,有两位新客来访,酒酣耳热之际,一客人下腹胀极,忙
到紫籐花下小便,见有一大群苍蝇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驱赶开后又复聚过来。土上
无一脏物,为何引来蝇聚,客人心中生疑,回家后告诉了作衙役的哥哥,於是官衙
中派了人来咸观勘查,挖开紫籐花下的浮土,见到了一具女尸,竟然肌肤未腐,
宛如生时,寺中其他小道始认出了是绿翘。
  鱼玄机被带到公堂,抬头看座上,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
鱼玄机心想:「这下子无法逃生了!为免皮肉之苦,她主动一五一十地交待了杀人
经过,因罪行恶劣,被处以斩刑。这年她才二十六岁,历尽波折变幻的一生就这样
匆匆结束了。


小论:

原来的题目是《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个人对这个题目极其反感。鱼玄机是一个悲哀的女子,有无双美貌出众才华。在她不满十三岁的那年遇到了对其一生都有着莫大影响的唐朝大诗人温庭筠。温庭筠见面前这个娇俏可人的女孩子竟能出口成章,心中自是喜爱。便一直指导着鱼玄机当时名为幼薇)玄机情窦初开,将一颗芳心紧紧地系在温庭筠身上,屡次以诗诉情。但是温庭筠年长且貌丑,终不敢僭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鱼玄机是一个勇敢且心思灵敏的女子。她对温庭筠痴情却无法得到回报的苦闷也许就是造成她日后偏激性格的根源。

当鱼玄机与第一任丈夫李亿相逢并且成为亿之妾室的时候,鱼玄机也是想要相夫教子、从此一心对李亿好的。然而,李亿的正室根本容不下鱼玄机,惧于妻子家权势的李亿只好休了玄机。由此可得,李亿也是个没用的窝囊废,靠着老婆发迹,吃软饭的家伙。但是李亿还是对玄机割舍不下,就将她送到道观,许下定然会救她出苦海的誓言。

就在这座道观里,当年的幼薇正式有了道号:玄机。

情感上受到了两次巨大的打击,鱼玄机想不通。不要说诗人都是多思的,就连一般的普通女人也无法承受这种对自信和希望毁灭性的打击。她在道观中苦守了三年,没有任何关于未来的希望,等到的只有身边亲近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或者离开的悲伤。正处妙龄的玄机又如何可以忍耐那一夜夜的寂寞。当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却时,玄机选择了另一条生存的道路。一条放纵的,脱去了礼教的束缚,完全由着自己的本性生存的道路。

玄机自从再也不是一个纯洁的女子了。她那种疯狂仿佛将那些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子一个个撕碎、毁灭。也许,那是玄机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那种疯狂也在毁灭着自己。

唐朝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开放的时代,对男女之间的交往也没有以前那么多的陈词滥调。发乎情、止于礼。但是玄机好象将整个大唐的生气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就连最后一点基本的规矩也要全部破坏。

她恨这些礼数,因为就是这些礼数使得温庭筠无法接受自己的感情。

她恨那些贵族,就是那些权势让李亿被迫休掉了自己。

于是,她就使用了一个漂亮女人与生具来的武器,把这些权威玩弄在掌心。

是的,玄机是在玩儿火,而玩火必会引火上身。当26岁的鱼玄机望着长安洁净辽远的天空,当感到寒冽的锋利划过脖颈,身体慢慢变冷时,她想着什么?是不是想到了当年院外一朵娇嫩的小花,旁边蹲着老师与自己呢。李绡 发表于 21:00  |  阅读全文  |  评论_0  |  引用_0  |  编辑分页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