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考试时间安排:古韵宋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01:49
原文地址:古韵宋村作者:潞子山水

      在潞城市西部的漳河岸畔,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她的名字叫宋村。从远古走来的漳河养育了她,并赋予她灵气。上党深厚的历史文化浸染着她,使她周身透出古韵。

    宋村是一个有三千几百人口的大村庄,古来以苗姓为主。传说在宋代以前,她并不叫宋村,而叫苗家庄。后来村里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智慧型国家栋梁之才——苗光义,辅助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建立了大宋王朝。因其功勋卓著,宋太祖赐国姓为其家乡村名,故叫宋村。

    传说苗光义名训,字光义,少年时曾拜华山著名道士陈抟为师 。学成后在家乡南面数里的柳叶镇(今黄碾镇)设一卦摊,为人相面占卜吉凶,因而结识了当时的许多豪杰,包括后来做了宋朝天子的赵匡胤。五代时,后周显德七年初,苗光义、楚昭辅、赵普等人在距开封城数十里外的陈桥驿为赵匡胤披上黄袍,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事件,把一个后周将领刹时推成了大宋皇帝。宋王朝建立后,苗光义官封护国大军师兼司天台正。宋王朝剪灭后汉、南唐诸国后,统一了天下,苗光义便效法汉初的张子房,退出朝堂,归隐桑梓,死后葬于村外一处坡地上,至今村里人仍称其墓地为“祖坟地”。在上党地区,有关苗光义的轶闻流传广泛,并脍炙人口。

    宋村的人文色彩尤为浓厚,全村有七座古庙,庙中碑刻颇多,全年四次庙会。上百年的老民宅分布于村子的每个角落,上千年的古槐树就有五棵,是潞城市古树最多的村庄。

    宋村的古庙有明代的后土庙、太清宫,清代的玉皇庙、三教庙、观音堂等。后土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距今已有490余年了。该庙坐北朝南,南北长40米,东西宽22米,占地面积880平方米。一进院落,中轴线现存山门,山门内为倒坐戏台,对面为正殿,正殿两侧有东西耳殿、东西妆楼。正殿筑于1.5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梁架为七檩对前廊式构架,斗拱为七攒,柱头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昂,单檐硬山顶,灰瓦布顶。据说这座后土庙是上党地区规模最大的后土庙。其它庙宇均于不同时期修葺过,至今保存完好。各个庙内都有数通石碑,碑上多为记载本庙重修事宜的,布施情况记载得很详实,不仅对布施者施银钱几何有记载,就连布施者施砖瓦几何也有记载。每年的四次古庙会,村里都要请著名的戏班子来唱戏助兴,本地和外县的商贾均云集于此,十里八村的老百姓纷纷前来看戏购物,男女老少,呼朋邀伴,“赶会咯,瞧戏咯”的潞地方言不绝于耳。

    宋村至今完好地保存了许多上百年的老民宅。有的老民宅一进三院,院院有门楼,无论是木刻装饰,还是砖雕石刻,都很精美。大门口的门墩石、上马石、石狮子、内外影壁,既古朴又典雅。主房墙壁上所嵌的天地神龛,更是精雕细刻的艺术品。宅楼上的阁扇门、阁扇窗,所雕花鸟人物,无不生动传神。

    宋村的五株千年古槐,目睹了本村的沧桑变化。村里街道中间屹立着一株硕大的古槐,三四人也合抱不拢,树干上长满疤瘤,越发显得苍老。这株古槐,虽被雷击,身上留下了大片的烧伤,却依然倔强,老枝遒劲,新枝茂盛,槐叶密密匝匝,隆起一堆翠绿。村里有个叫北场的地方,一株古槐苍然挺立,槐下一盘石碾,碾盘石磙俱全。老槐翠冠宛若华盖,千百年来,它一直荫护着推碾的村人。村里还有一个叫董房沟的地方,生长着一雄一雌两株槐树。夏初之际,雌槐花放满树,雄槐却无一花,尤为奇特。两树相距丈余,树干虽分离,枝叶却互掺,相偎相依,亲密无间,村人称之为“鸳鸯槐”、“夫妻槐”。真不愧为夫妻槐,刀斧也砍不散的鸳鸯树。人们在两树之间修路,把它们扭合在一起的老根都砍断了,新的根须又伸到路面之下依然牵手。看到此种情景,不由人联想到汉乐府中那首著名的情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每当罡风咋起,古槐便会发出呜呜的鸣声,谁能说它们不是在吟唱这首感天动地的情诗呢?只是人们听不懂罢了!莫道草木无情意,且看宋村夫妻槐把忠贞不渝的爱情内涵诠释到了极致。

    宋村古韵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这里的先贤是那么睿智,身微时勇扶社稷,闻达时归隐桑梓。这里的庙宇是那么祥和,虔诚的香火使神悦民安,瑞气常在而风调雨顺。这里的庙会是那么热烈,村民们将春祈的希冀变为秋报的现实,把长长的日子闹得红红火火。这里的老民宅是那么典雅,不仅可透视出吉地的富庶,也显现了居住文化的品味。这里古槐的神韵是那么悠远,把历代的荣辱兴衰深深地藏进年轮,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把美好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011年9月8日,岁在辛卯,适逢白露,秋色渐浓,我与潞城市文化界的朋友十余人来到宋村,强烈感受了宋村的千年古韵,故写下了这篇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