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设备工程师怎么考:小悦悦之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44:07

小悦悦之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1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2011年10月21日)

《南方周末》在本期“方舟评论”《省察我们的灵魂,让善意充实内心》中写道:“身体的痛苦不得不由小生命承受,我们只能眼睁睁站在这场生死搏斗之外,做更多的检讨:从最先的监护人义务到司机责任,从路人消极自由的界限到公民德性的养成,从急救常识的缺乏到原子式陌生人社会里令人寒彻心肺的冷漠……”

的确需要省略号,在那个名叫小悦悦的女童遭遇悲剧之后,中国社会涌动了一场混杂痛苦自责、愤世嫉俗、哀声叹气、拍案而起的大规模全民检讨,每个发言者似乎都在宣称找到了问题根源,打着寒战咒骂别人或者咒骂自己,并指责对方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只是,那些根源环环相扣纠缠不休,就像那条两岁的小生命一样,终究未能逃脱“脑死亡”。

监控录像显示,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父母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开店的女童小悦悦独自在巷中玩耍,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后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一些人事后辩解自己当时“没看见”)。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但此时女童早已大量出血、濒临死亡。根据媒体报道,小悦悦被送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抢救后,医生10月16日表示,女童伤情太严重,已经发生了脑死亡,双眼瞳孔已经散大;目前仅凭机器和药物维持着呼吸与心跳,生命随时会有危险,估计未来连植物人的状态都恢复不到。

10月16日,承接《南方都市报》头版那个《小女孩挣扎血泊中,18路人冷淡走过去》导读标题,《羊城晚报》决定用接近一整个头版来报道这场人间惨象——《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记者们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情冷暖,何至于此?”这份老牌报纸不仅刊出小悦悦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仍“全身冰冷”的画面,还逐格截屏那7分钟里的18位路人,编辑们请街坊邻居们来“看看这些冷漠的人”。

“人心为何变冷?是人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无暇他顾?还是社会风气恶化,使人们丧失了做好事的勇气?从今天起,《羊城晚报》、金羊网诚邀您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或者跟帖留言。”——讨论的确迅速在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展开,只用了不到一个下午,小悦悦的名字已经成为搜索热词,咒骂、叹息成为那个星期天的舆情热潮。

全中国的时事媒体都在跟进,更不用说同城新闻人。周一,《广州日报》在用封面刊出小悦悦父母跪谢陈贤妹的主图时,大喊一声“做好人真的这么难?!”根据副题所示,这位拾荒阿姨“救人却被质疑想出名”:“昨日,大批媒体记者采访陈贤妹,这让种了一辈子田的她‘吓了一跳’。‘有些风言风语,我们听了心里很不好受。’陈贤妹的儿媳说,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是‘想出名、炒作’,听到这些风凉话,她心里很难过,‘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同时,这份广州畅销报纸也宣布前一日《羊城晚报》的“独家”报道其实是无聊闲人在自称肇事司机“谈判”--不过,那个使用西安号码的外地男子已经成功地刺激了公众情绪,因为根据刊出的电话记录,他责怪“那小孩走路东张西望,如果她走路走得好一点,我怎么会撞倒她”,声称“换作你撞倒人,你也会跑!”“我不会自首,只想给钱了事!”以及“我想她干嘛,她又不是我的孩子。”

 冷血的司机,冷血的路人,冷血的风凉话,甚至是冷血的假扮肇事者--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议题可以阻拦小悦悦成为中国本周舆情第一关键词了,一个典型的头版标题来自《成都晚报》:“最冷漠的路过”。

10月17号这一天的《佛山日报》表现显然更加引人注目,因为这家市委机关报决定用头版头条通报让人难堪的视频内容,公开承认“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在历数了“众网友谴责肇事司机和见死不救者”、形容小悦悦事件就像“一根刺,扎进每个人的内心”后,《佛山日报》的主编们决定提一个问题:“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

的确,从星期天下午开始,“道德演说”就已经成为小悦悦事件后的发言主旋律,尤其是18路人,更是成为千夫所指的“丧失人性”者。不过,这篇由张若渔署名的文章显然看穿了其中的虚弱,“心痛,但是无能为力;咒骂,然后旋即忘却;指责别人,却放过自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这种事情的心态,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道德,这种词语,轻飘得像一片羽毛,它有‘所指’,却没有‘能指’,它先是被抽空了内涵,然后便是被过度利用,终于变得像干尸一样形销骨立。”作者决定逼问所有那些正在义愤填膺的众人,“一定是什么东西出了致命的错误,才导致了目前这种局面,这或许已经与‘道德’无关了。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表道德演说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追随这种信念,为‘社会道德’的改变和提升,尽出绵薄却尊贵的力量?”

《扬子晚报》在同日发表张若渔质问后,周二更由作者们充满自责地说一句““小悦悦,对不起!”,因为“我们谁,都不担保自己不成为第19个冷漠路人”,更针对同期发生在四川自贡的“拦车救狗”事件感慨“救狗易,救人难”。《燕赵都市报》上,王石川怒斥“救人是想出名、炒作,拥有多么邪恶的想象力才会说出这种没良心的话?!”,呼吁人们警惕类似冒充肇事者之类“平庸的恶”。

网络论坛上此时开始流行一些段子,调侃讽刺那些“口头上的圣人”:“网友都是正义的,路人都是冷漠的”,以及“突然发现,只要是路人,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就此经过我简单的分析,可以推断,在咱们国家,所有的网友都是不上街的,所有的路人都是不上网的。”

不过,非实名制自媒体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可以使人更加没有心理负担地说出真实感受。于是,固然义愤填膺是小悦悦事件后的发言主流,但同样也有相当数量的公众承认自己也是“路人”,如果遭遇当时场景,同样“不会去救”。凤凰网在“向道德底线致敬”后,刊出“你爱,中国便不冷漠”的纪录片,在全国各地街头询问路人“你会怎么做”,“一起寻找良心的位置”,得到的回答大致有四境界:“那我当然得救了”、“我要凑够10个、8个人一块儿救”、“真说不好”、“我不能救”。在自辩理由中,“彭宇案”成为提及率颇高的前车之鉴,他们抨击正是因为法官们当时“误判好人”导致公众寒心,“做好人没好报,现在怎么能反过来怪我们老百姓?”

 这个理由遭到了反驳。《中国青年报》在周一头版发表即时评论,形容“18个路人的冷漠群像令人颤栗”、“我们看到了一个长长的冷血链和缺德链”:“前段时间,当有港媒以《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的评论批评内地社会道德失范时,很多人还很不以为然,称问题没那么严重。可当面对这让人颤栗的冷血场景时,看着路边的监控视频拍下的那两个残忍的司机、那18个冷漠的路人、那个可怜的女孩时,谁会再去质疑港媒那个虽刺痛了我们的尊严感、却击中了当下某些残酷现实的标题。”作者曹林显然对那些“反道德的撒娇之声”深恶痛绝,“现在看来,这纯粹是一种伪正义,是为社会的冷漠找了一个看似正当的借口。佛山那18个路人,如果把被撞倒的女童扶起来,他们会有什么风险呢?会有人诬陷他们撞人吗?不会。这种冷漠无关什么风险,只是暴露了堕落的、冷酷的人心。”

陶短房同样通过《新京报》否定这种归咎他人以求安心的言论,“有人会辩称‘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且不说因为这些理由,就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文章发出呼吁,“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互不关心,把悲剧面前人们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这些并非没有道理,但任何社会、任何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面临类似情况时,都能首先要求‘我’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体制弊端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也仍然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腾讯当日亦用专题集纳这些对言行不一的揭发,“看了这段视频的人,无不感到悲愤耻辱,然而这样的耻辱并不能仅仅是‘为那18个路人耻辱’,因为‘冷漠的路人’又何尝不是你我?” 根据编辑们的论证,“不顾家人死活”与“爱管他国瓦上霜”是中国人情冷漠的特点:“中国社会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生存哲学、民间智慧’的拥有量,的确遥遥领先于世界”;“不可否认彭宇案的负面作用,但这个案子对人们行为的实际影响究竟有多大,值得商榷。是彭宇案制造了大多数人的冷漠?还是即便没有彭宇案,大多数人也是冷漠的,彭宇案不过让大家冷漠得更心安理得”;“人人骂冷漠”,但现实生活中是“人人冷漠”:“跟帖里责骂冷漠的声音仍然高于归咎彭宇案的声音。如果人们能言行一致,何至于还会出现如此多的‘冷漠新闻’?要知道本次事件发生在佛山,但这种现象可是全国普遍的。从逻辑上讲,必然是大多数人在网上谴责归谴责,现实生活中该冷漠还是冷漠。”

《南方都市报》社论版以罕见的每日一评规格引导舆情,10月17日刊《拾荒阿姨陈贤妹挽救文明颜面》、10月18日刊《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10月19日刊《拒绝冷漠应归位最简单风险评估》,其中,周二那篇头条评论直言,“我们没法同意小悦悦事件是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在残酷的现状面前,再也不能装鸵鸟,必须承认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大幅滑坡是一个已成的冷峻现实,也必须正视连‘扶老携幼’基本公德都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其实这样的耻辱并非仅属于佛山。试看全国各地,相似事件哪座城市未曾发生过呢?如果说这些事件无一不是提醒我们还生活于文明线之下,我们哪个人又敢声称自己完全是无辜者?有的在公然作恶,有的在作恶的帮凶,有的在恶的面前噤若寒蝉,我们何尝不是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的一部分?”

  

“请停止冷漠!”--在迅速展开的社会道德大讨论中,这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媒体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相关倡议停留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推荐位置整整一周;《新快报》周二头版只有一个主题,倡议《我们不做中国的路人》,编者按寄语“如何让自己的精神,在每一个深夜,走向10月13日的那个下午,走向佛山的广佛五金城,走到被汽车碾压的悦悦身边,弯下腰,伸出手,张开爱心——这不仅是救她,更是救我们自己”,引述的凯迪网点评是“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但你若冷漠麻木,中国也就……”;这个早晨出街的《佛山日报》更是给出了一脉相承的另一个封面头条标题,“那一刻,她让佛山骄傲”,以称颂那位正在转送善款的拾荒阿姨。

的确,陈阿姨的义举不仅让媒体可以打出“道德拾荒”的标题,也可以成为宣传官员们就此树立的榜样。继佛山官方宣布奖励救人者2万元、广州一家公司承诺奖5万并提供工作后,周三,《南方日报》在头版刊出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并向其家属及救助小悦悦的陈贤妹表示亲切慰问的消息;《南方都市报》在通报“冷漠路人”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省的同时,也宣布“谴责见死不救,拟设奖惩机制,广东问计于民”;下午时分,《羊城晚报》已经用实际行动响应“抨击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指示,除了头版是陈贤妹“矮小的伟大”,更刊出托举向善力量系列评论开篇之作,《珍视“拾荒阿姨”传递的道德暖意》。

但是,这种“全民救赎”的态势很快招致反弹。周中,一些心理不适的发言者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质疑中国媒体“一个劲地批评路人”是模糊焦点,“谁都不比谁高尚”,“面目不清的道德说教毫无意义,真正该谴责的首先是肇事司机和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女童父母”。

面对那些主张追究小悦悦父母未尽监护责任的呼声,尽管央视评论员王志安试图说明那些打工者是如何整日忙于生计请不起保姆,“处罚他们,仅能满足城里人的道德假象,只会加重底层人群的生活负担”,《羊城晚报》作者则分析《“小悦悦事件”揭开批发市场之乱》,但根据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则坚持《路人再混蛋,父母也难咎其责》。这篇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专栏援引欧美相关监护规定,声称:“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时还去责难小悦悦父母,甚至极力主张把他们送上法庭,无疑是一种在伤口上撒盐的‘不道德’行为。但撒盐是必要的消毒措施,否则伤口容易发炎、扩散——烂得更厉害。”

其实,早在《人民日报》周二开讲小悦悦事件时,“立法”方向就已被郑重提出。作为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的评论,这篇《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不能太过愤世嫉俗,而是赞扬“网友们的愤怒”与陈贤妹的出手相救一样,“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善良的坚守,蛰伏在草根大众的心中,构成社会道德的主流”。文末,作者李泓冰引述英国“见死不救罪”道明主旨:“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一语激发千层浪,人们开始讨论“见死不救罪”在中国的可能性。《广州日报》发表评论认同此路,“当现有的道德体系已不足以引导社会向‘善’时,法律就不能继续旁观,制度也不应冷漠依然,特别是作为公信力代表的政府规章制度,首先要拒绝冷漠,传递温情”,而《南方日报》则允许作者呼吁“见死不救立法还是应该慎之又慎”,因为“法是立了,但执法主体不明,执法程序不清,执法态度不公,结果立了跟没立一般,民众不信,恐怕连立法者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时评家们立场针锋相对,并且也拥有同样互不认同的支持者:在新浪评论排行上,同一篇《道德问题刑法化,仍需慎重》既高居“顶”榜之巅,也名列“踩”榜前三。

不过,就算中国媒体掌控者在麦克风前压倒性地质问人性之恶,一些敏感的旁观者还拥有另一个坚硬理由,那就是“上梁不正”,他们借此重申对中共“以德治国”思路的不满,陈光诚的遭遇正是用来证明官员“道德沦丧”的最新证据(尽管这个山东临沂盲人律师的名字迄今仍难现于正式出版物)。

《羊城晚报》周一即已发表首席评论《街头血泊中的女童击中社会之痛》。作者陈杰人“仍然无意谴责那些冷血的见死不救者,因为我知道,这虽然是一个道德问题,但若仅仅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违反道德者,而不去探寻社会普遍违反道德的根源,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事情更加复杂化”,根据文中说法,之所以“礼崩乐坏”,除了有彭宇案等对社会温情纽带的“最后一刀”以及地沟油等食品安全危机中的普遍失信效应外,“以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谎话连篇、无视常识的弱智举动以及公然的腐败为代表的政府官员道德沦丧,则给了社会以颠覆性的纲常伦理示范”,所以,在他看来,“一个最为紧要的对策是,社会管理者应当从教育、法治等多方面努力,加强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建;同时,社会管理者本身的遵守道德和法律,坚持清正廉洁,是最好的行动教化。”

《21世纪经济报道》也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和“淘宝伤城”进展中抽出身来,以当代中国人信奉的“投机性的单次博弈”入手,在周三社评中分析这场“中国人的耻辱”:“社会资本的缺乏以及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投机风气盛行,根源仍然在于体制,从计划体制转变而来的市场体制,依然带有很多政经界限不明的模糊地带,并且,一些既得利益者非常享受这种半管制半市场的状态,寻租以及腐败行为加剧了投机的社会风气。人们缺乏选择信任、创新、企业家精神、互助、建立良心的互动情感与关系的勇气,社会普遍相信投机可以迅速带来好处……要想避免这些违法、缺乏人性的冷漠行为,并不是依靠严酷立法或者舆论审判就可以做到。对于一个道德滑坡的社会来说,人们亟须的是整个社会风气由上至下的好转。并且,人们在市场经济的浸淫中能够建立一种大量而优质的社会资本,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有一种社区的亲切感,而不是人口大量流动带来的陌生感与不负责任感。”

至于那些网络自媒体言论,就更加无需忌惮了。人大教授张鸣微博嘲讽“政府提倡民众讲道德,献爱心,但讲道德献爱心的时候,碰上了政治,比如去关心一个盲人,就大有障碍”,李承鹏更在删帖压力下反复推荐自己的最新博文《村》,感慨“这个国家真是奇怪,既希望民众在临沂时默不做声,又希望民众在佛山挺身而出”。

  

这种时候,需要《环球时报》以社评反击。在《佛山事件度量出社会道德最低值》中,承认互联网调查中那12%的拒绝施救者“就生活在你我身边,是我们的朋友”,而“我们可以找出一大堆原因,来解释是什么塑造了这个悲剧。我们可以批评法律,批评一两个助人为乐者蒙冤的错判案例,我们还可以批评政府对社会的精神面貌引导不力”,不过,他的建议是“梳理不清原因时,就先拿利己主义这个结果开刀吧”:“近年来,利己主义在中国被一些人摆到比自由、民主还要高的‘祖宗’的位置上,它还被当成意识形态的工具,用来突破中国传统价值中集体主义的特殊困境……让我们一起抵制利己主义的无限扩张,抵制一些人对利己主义的美化和宣扬。”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秋风站在了胡锡进总编这一边。“他们呵斥说,你们不能要求别人道德,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也不应该指望人们有道德”——周三《南方都市报》上,这位学者就已经严厉指责“某些自以为深刻的哲学家、知识分子”,痛心地承认正是因为陈贤妹“没有多少知识”反而保护了她的良知:“过去二十年来的制度决定者却总以制度之不合理论证冷漠、自私的正当性。本来,很多人因为制度的抑制而选择了冷漠、自私,就像看到小悦悦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那十八个人。但是,他们同样有怵惕恻隐之心,他们也可能会愧疚。假如社会形成谴责性舆论,他们就会在事后反省自己,下一次可能按良心行事。知识分子的论说却解除了他们反省的动力,他们惊喜地发现,冷漠、自私、堕落竟然是自己的权利,谴责自己的人反而是在进行道德强制。于是,每一次冷漠事件之后,社会没有向上提振,反而更进一步堕落……现代知识从根本上说是无视良知的,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知识体系,更是有意地抑制乃至消灭良知,而具有强烈的反道德倾向。”

此时,凤凰网历史频道用专题追记中国社会道德的崩塌过程,结语写道:“面对触目惊心的道德崩坏,每个人都在追寻原因:精英责怪民众无德,民众怨愤精英无良。每个人都在急不可耐地找寻可供批判的标靶,好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推卸掉自身责任,才能与己无关。其实,这不过是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心态罢了,在社会的运转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也不存在一个可以让人‘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

《南方都市报》寻求解决之道,除了用周四头条高呼“那一刻没有冷漠,只有热忱和勇气”、报告女子落水路人施救的故事外,还以社论建议“道德唤起之后是公民培育”:“苛责社会,这显然非常容易,既容易叫好,同时又保全了自己,何乐而不为?而指责个体,或者割裂自己与18个路人的同构性,却也容易忽略事发现场的复杂性……从目前的反思力度来看,整个舆论已经完成了一次道德启蒙。我们不断告诉自己,一旦遭遇类似事件,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我们的道德责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反思也当更进一步,从观念层面落到实际层面,例如参照美国的经验,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中,启动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培训,搭建一些培育公民应对危机能力的平台。”

 周五早晨,当“第16名未施救路人致歉,称真没看到”的消息出现在媒体版面上时,省委书记汪洋的表态也得到广东卫视的转述:“针对最近我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汪洋在常委会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不过,无论是“精英责怪民众无德”,还是“民众怨愤精英无良”,无论成人们给出了什么解释,她都听不到了。周五早晨九时许,大洋网实时播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院通报会,宣布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于今天零时32分离世”。腾讯让这个女孩的讣告登上首页头条,把诗人何其芳的《花环》献给这个尚未绽放就已经凋谢的灵魂,“放在小悦悦的坟上,在中国的心上……因为她不仅来过这个世界,或许也将改变这个世界”。

《小悦悦走了,但愿天堂里没有冷漠》--哀悼时刻,新浪推荐独家时评,警醒国人别过早地遗忘小悦悦:“记住小悦悦,记住18个冷漠路人,更要记住我们每个人身上粗俗的道德伤疤……如果说普通公民必须学会自我解剖,那么官员尤其要刮骨疗伤,如果官员寡廉鲜耻,公民必然心灰意冷;如果权力无德、无信、无贞操,公民一定以报复性的心态对待这个社会,以邻为壑,人人自危。”

从官到民、从民到官,我们还能自我救赎吗?主持人黄健翔却只剩下了绝望:“小悦悦离开了,愿她在天堂快乐平安。其实,当下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悦悦,也是18路人,甚至是两个肇事司机之一。包括那些愤怒的公知,自己也不知干过多少肮脏龌龊的勾当呢。别装正直善良痛心疾首了,这世道是每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共建至此的,一个互害互骗互疑互恨互辱的社会。都认命吧。”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